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685735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声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水平目标:使学生注重自身、注重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情感目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升使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声誉权三、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声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声誉权的义务。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五、导入新课: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这件事被挂在了网上,很多网友发表了评论,为乞丐要尊严而喝彩,这说明人人都有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活动一:小光的案例分析,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 34 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光父亲的说法准确吗?为什么?(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3)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假如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预见性问题:局部学生会赞同家长的做法,不认为会触犯法律。措施:1、学生分析思考,B类学生回答,A类学生补充,强化C、D类。2、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事例深入探究人人都有人格尊严。结论: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表达为声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拓展延伸: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理解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二)、维护声誉是我们的权利活动二:导读P35相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思考人格尊严权中的声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预见性问题:学生没有意识到声誉对我们的重要性。措施:1、小组交流,让AB类学生展示C类学生听,让CD类学生展示,AB类学生补充更正2、学生阅读课本,强化知识。结论:人的声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声誉集中表达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能够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声誉不但能够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能够获得经济利益。活动三、“大江作弊”案的分析,学生阅读P35、36页的材料,分组讨论:(1)小明侵害大江声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预见性问题:学生不能全面客观评价大江的行为。措施: 1、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2、小组分层次讨论,进一步理解如何维护声誉权。结论:良好的声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对应的客观评价,小明侵害了大江的声誉权,小明应公开道歉,求得大江的谅解。而大江的看法独具一格,宽容大肚,但他还能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声誉。活动四:什么是声誉权?它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自由发言。正方:起外号很正常,无可指责。反方:起外号是不道德的,应该谴责。(2)教师注意引导:外号有善意的、褒奖的,也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我们谴责的是后者。预见性问题:学生有自己的理由,认为没有那么严重。措施:1、让AB类学生举例,理解侵犯公民声誉权的后果。2、通过兵教兵,强化C、D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论:给同学起善意的、褒奖的外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给同学起具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外号,是侵害公民声誉权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要承担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知识拓展延伸:掌握侵犯声誉权的表现。六、学生谈收获: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即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不可辱,我们在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和声誉权的同时,不得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声誉。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声誉权的行为,轻则违反道德受舆论的谴责,重则触犯法律,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七、知识梳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1、人格尊严的含义2、人格尊严与人格权的关系(二)维护声誉权1、声誉的含义2、声誉的表现和作用3、侵害声誉权的形式和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