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材分析、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53432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故事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感情令人感动。全文共77个字,5句话,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选编本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大意;二是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吸收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三是深入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极大的音乐鉴赏水平。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水平,而且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使学生读得充分,读的入情,并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结合资料补充故事背景,充分利用古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本文行文简洁,缺乏百字,而且古今义差别不大,所以本节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并渗透读,思,议,悟,不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和自由表达水平。所以课前,可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报纸、电视,理解高山流水这个感动人的故事,其次能够布置学生自己听一听这首古筝名曲,最后能够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 能够从题目入手,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之后,引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课文寻找答案。2 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找出文章的两个主人公之后,来理解文本意思,再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味,接着再理解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读出那种赞美的语气,后来在教课文后半局部时,引导学生读出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最后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回顾课文,达到积累成诵的目的。3抓住本文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古今义的差别,如“谓”“乃”理解古文中的一词多义“善”,理解异字同义的现象“念”和“志”在抓住重点字后引导学生感受“江河”在古文中的特殊意思。最后教会孩子们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总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在理解文意之后,反复指导朗读,尤其是本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知音”感受高山流水的动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