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80154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7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辑)教育硕士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可编辑)教育硕士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可编辑)教育硕士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1(5722字)在学生学习上面刻苦勤奋是比不可缺的,在学习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问题,遇到难题不要退缩。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主要的任务肯定是教书育人,能长远的促进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步,下面为大家推荐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希望朋友们能够从中收获。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巡视还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课堂上,当老师安排学生自学或者作业后,他们或者毫无目的地在学生之间转悠,只是为巡视这个环节走过场而已;或者只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学习秩序为主,不给学生以任何指导;或者只是装模作样地侧身看看、听听,“身入”而不能“深入”;或者只是催促学生,“请同学们做快一点!”或者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很不耐烦,“你怎么还不会!”在他们看来,课堂巡视就是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而进行的。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并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与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巡视的态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欢迎并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好每次课堂巡视?如何在巡视中培优辅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何在巡视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的课型,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设不同的课堂巡视?如何根据巡视时的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预设方案?又怎样通过巡视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从而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二、问题的研究(一).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研究过程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正在品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知道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全书贯穿了这一崭新理念;知道了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知道了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我想,以上这些生本教育理念不正可以指导我对课题作深入地研究么。(二).生本巡视与师本巡视的对比在问题的提出中笔者所例举出的课堂巡视中的现象,便是典型的师本教育下的课堂巡视。很显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本巡视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从根本上违背了“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观点。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巡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在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三).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查与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课上老师进行课堂巡视的一些想法,以把握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在课堂巡视中为学生服务,我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全体学生采用无记名答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比较丰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1.在独立解答题目时,老师来到自己身边,有意露出作业本并希望老师指点的占47.5%,这些同学能从心理上能积极配合老师巡视;5%的学生根本不配合老师巡视,他们会立即盖住作业,怕老师看见;心理有点紧张,总感觉有点不自然的学生占46.3%;没什么感觉,自己照常解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学生占38.8%。分析:学生是否配合老师的巡视,这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联系,更与老师平时巡视时的态度或说明确点其实就是亲和程度及耐心有很大关系。2.在老师巡视时,如果自己遇到了难解答的题目,你会怎样?举起手,请老师来指点的占63.8%;不敢举手,怕老师批评的占12.5%;不敢举手,怕同学笑话的占8.8%;空在那,先做其它题目的占67.5%。分析:在独立解题时,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多数的同学能举手请老师指点,然而更多的学生选择空在那,积极主动的态度还欠缺。近十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需要疏导,需要培养好问的精神。3.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希望老师到自己小组来只是听小组讨论的占31.3%;希望老师指导,并成为小组一员,参与讨论的占46.3%;要求老师到其他小组去,别影响自已小组的占5%。分析:多数同学希望老师参与或指导自己小组进行讨论,说明学生很欢迎在小组合作时的老师巡视,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要进一步培养。4.在课堂上自己进行相关操作时,希望老师到我身边来,看我操作的占26.3%;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占77.5%;怕老师发现自己操作中的错误,最好别来到自己身边的占15.0%。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在巡视时来指导自己进行操作,怕发现自己错误而不希望老师来巡视的也有少数同学,他们需要老师从正面多多引导。在调查问卷给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到:老师应该一边巡视一边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全班同学,一边巡视一边讲课,这样全班同学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在巡视到学习差的学生身边时,如果发现他们有许多题目不会,请稍微指导一下就好,不要停留太多的时间,这样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应该让更多同学都得到指导,不要让有些同学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老师,您在巡视时有时发现我的新颖解法,请向全班同学介绍;请老师课堂巡视时,应该到处都看看,不要单独站在哪个学生的身后,让这个同学感觉不安,好像自己的题目做错了一样,有时不知老师在身后,猛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过多会影响我们,会令我们过度紧张;我希望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我们的错误不要说出来,用手指点指点就行,这样我的自尊心就能得到很大满足。这些都是学生原始的话语,透视这些真实的表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巡视了。(四).教学实践与课堂巡视的策略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课堂巡视策略呢?笔者就自己具体的教学实例,作了以下研究:1.推崇“走马赏花”每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每次课堂巡视也只能以秒来计时。在这短暂的几十秒时间内,教师要捕捉到反馈信息,了解掌握学情,并迅速作出相关的教学举措,也就是说要有类似于“走马赏花”巡视效率。“走马观花”只注重速度,仅注视表面现象,忽略了问题的本质,“走马赏花”则需要教者敏锐的观察力,有效的分析与判断力,既能观察到所有的花情,又能欣赏到几朵别具一格、特艳的花,最终能快捷合理地调控好教学。【案例】学习了百分数应用的第一个例题后,学生开始练习教材上的题目:六年级一班有48人,其中30人会游泳。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我在巡视中发现,全班学生列式全部正确,可在计算3048时,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草稿上列上了竖式3048进行计算,只有肖祝均、花明露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3048=58=62.5%,他们两人没有用草稿,并且很快计算出来。我知道,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并且记熟了常见几个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值,如1/2=0.5=50%,3/4=0.75=75%,3/5=0.6=60%,1/8=0.125=12.5%等,然而在平时的计算中却很少有同学主动运用这些结果让计算简便,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看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真是势在必行。于是,我马上让这两朵“花”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算法,他俩的介绍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2.善于“容错借错”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错误观是: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错误的出现。也有人说“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没法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种很好的启示。面对课堂巡视时所发现学生无法避免的错误,我们首先也只能是包容,然后依靠学生之错,稍作点拨,顺水推舟,“容错借错”或许能柳暗花明,水到渠成。【案例】一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的研究课,学生在小组内编除法算式。生1:82;生2:911;生3:549;生4:39生4刚说完,其他三个学生都喊起来:“编错了!编错了!”生4难过地低下了头。这时,旁听的老师轻轻地抚摸着生4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只是这道题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生4也慢慢抬起了头)“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7生4:(赶紧举起了手)还可以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4“容错”,让老师变得更加宽容,让教学变得富有弹性,这将会使学生不会产生挫折感;“借错”,让教学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而在兴趣盎然的儿童面前,错误也就会减少或者得到克服。“容错借错”,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易经表达的“无咎”境界。3.倡导“大禹治水”相传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导”,终于成功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课堂巡视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困难,我们唯有合理地疏导,适度的点拨指引,方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案例】师生共同探索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后,学生开始求下面图形的侧面积:在巡视时,我发现冯凯丽同学是这样做的:4X3=12平方厘米。怎么会这样列式?我低下头,开始了我和她轻声的短暂的交流:“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么计算?”“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图形?”“圆形呀。”“圆的周长又应该怎么算呢?”“直径乘圆周率呀。”“那你又是怎么算的呀?”“我是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算的呀?”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她把底面直径看作了底面周长。我直接在她的补充习题上画出了这个圆柱的底面透视图,并用虚线作出了底面直径,如下图:“箭头表示的是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不是表示中间所有的线的长度,因此在这儿只能表示圆柱的底面直径的长度。”我边说边用笔比划着两点之间的线段。“吴老师,我知道了,用箭头表示的应该是线段的长,而不是曲线的长。”4.坚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要以民心为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与生本教育所遵循的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是一致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巡视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生1:(演示)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横着对折,一共有两条。生2:对,只有两条,我也是这样想的。生3:不对,应该有四条,沿两条对角线对折,折痕两边是一样的。所以,两条对角线也是它的对称轴。生4:(一脸茫然。)生1、2:这.小组四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着旁听的我。我知道他们把轴对称概念中“重合”一词与“一样”混淆了。我刚想指明,但欲言又止。“你们再仔细想一下,一定会得出正确结论”。我给他们四人送去了期待的笑容。(十几秒的沉默后,)生1:(兴奋地对生3)你错了,对角线两边是一样,但折后两边不重合,所有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我想,在课堂巡视中,坚信“无为而治”,定能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想境界。三、研究成效与反思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较深刻地感悟到数学课堂巡视作为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在进行课堂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努力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由于多种因素,该课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研究过程重视巡视中的生成研究减少了巡视的预设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巡视预设?巡视过程中教者的心理如何?等等,均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教育硕士开题报告2(3572字)一、 问题的提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英语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并将学习动机作为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之一。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_对学习动机进行深入探讨的目的所在。动机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研究学习动机对中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动机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现代心理学者比较强调内部学习动机,认为外部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持久性方面差些,只有内部动机才能使学生具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激发稳定的内部动机,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 课题_和理论依据1、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maWeiner,1974)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3、行为主义心理学强化理论美国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是在考查和研究人的行为是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学习理论的。他将强化分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前两者属于外部强化,后者属于内部强化。教学中合理使用强化,可以使学生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改善学习行为和效果。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对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较早较多的是加拿大的语言学家W 。Lambert 和R。Gardner。他们通过十几年对外语学习者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学习动机应分为两类:工具型动机和结合型动机( In strum en ta lmo t iva t ion and In tegrative motivation)。具有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通过外语考试,目的是想利用外语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能够阅读目的语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而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主要是对目的语的社团、文化感兴趣,学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社团内的人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艺术。Lambert 和Gardner 的动机研究理论、方法和成果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很大。他们在加拿大调查了英语学习者学习法语的学习动机。从他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与工具型学习相比,结合型法语学习者的语法学得更好。后来,他们又在菲律宾调查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然而,这里得到的结果恰好与北美洲的调查结果相反,工具型学习者的英语学得更好些。L am ber t 和Ga rdner 在北美进行动机调查时还发现,结合型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强烈程度(mo t iva t iona l in ten sity)高于工具型学习者。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们认识到L am ber t 和Gardner 早期对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并从认知、社会、心理、构建、教育等多种视角对外语学习的动机进行研究。Do rnyei 吸收了主流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在多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三维结构模式,该模式从语言层面(L anguageL evel)、学习者层面(L ea rnerL evel)和学习情景(L ea rn ing Situa t ion L evel)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它强调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多维性质,反映了语言的三个不同方面,即社会、学习者个人和教育主要问题。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内容,推进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的发展。Trambley 和Gardner 在Gardner 以前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扩展动机理论。这一扩展动机理论反映了Ga rdner 等人的“语言态度动机行为学习成绩”三大因素之间线性关系的一贯立场,同时又在态度与动机之间增加了目标显著性、效价及自我效能等三个中间变量。W illiam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最系统、最完整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式。他把外语学习动机定义为:一种认知和情感上被激发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决定;并带来一段时间智力或体力上的持续努力;从而达到先前制定的某个或多个目标。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80年代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学者主要以引入、介绍和翻译国外理论、研究以著作为主。最早致力于此的专家当数桂诗春、王初明、文秋芳等。其中以著作为多,主要有心理语言学(桂诗春,1985)、外语教育心理学(章兼中,1986)、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桂诗春,1991)、应用心理语言学(王初明,1991)、外语教育心理学(朱纯,1994)。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语学习者个性差异探讨的深入展开,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尤其是我国在外语教学重心发生了转移后,不再强调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着重对学习者个人因素和学习过程加以研究。华惠芳(1998)介绍了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提出证书动机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动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可塑的;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个人学习动机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结果。因此,他提出了如何就外语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外语学习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以提高外语学习动机。廉洁(1998)认为制约学习策略的学习因素有六种,其中态度影响和决定动机,态度主要通过动机来对外语学习过程进行制约。戴曼纯()介绍了J。Arnord所著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一书,具体介绍了包括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吴丁娥()分析了情感障碍如何影响外语教学和外语习得,并指出目前我国以求职为目的的工具型动机使大学外语教学与习得有了较大的进展。周福芹、邵国卿()认为我国大多英语初学者有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动机。在外部政策压力和内部功利驱动的长期作用下,学习者的初始动机发生了转变。武和平()概述了九十年代国外主要动机理论建构、动机与学习者其他因素的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刘东楼 ()探讨了外语学习动机定义、分类、影响动机的因素和动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秦晓晴()讨论了动机的其他视角及相关理论,如需求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及对外语学习的意义。杨国俊()分析了目标教学策略、认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对大学英语学习动力的强化作用。闫传梅、张梅娟()探究了学习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王胜苏()认为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和跨文化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两个因素。李梅(1999)探讨了学习内在动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指出内在动机促进英语成绩的提高;学生存在证书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张凌华()研究了影响刚入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潜在因素。教育硕士开题报告3(1411字)1、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中英双语教育”,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市叫得很响,本市有16所由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挂牌的中英双语学校,而且有中英双语家长协会。他们的中英双语教育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成功经验也得到了中国教育部门的广泛认可。中国的教育,对英语非常重视,大多数学校几乎也是中英双语教育,但在我们的中英双语教育中,英语教育的效果却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理想程度。我有幸在加拿大工作,亲历了他们的中英双语教育,我觉得他们的成功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目的:本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加拿大爱德蒙顿市中英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与中国的英语教学进行比较对照,找出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希望能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有大胆改革有所帮助。意义:真正的中英双语教育(半天中文上课,半天英语上课)在中国还不多见,本研究期望能为中国的中英双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某些学校率先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中英双语教育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2、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1)理论依据:加拿大爱德蒙顿市建立中英双语学校实行中英双语教学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其中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英双语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中国的教育也希望中英双语教育的成功。他们的中文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我们的英文也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英两种语言同时学习,所以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学习借鉴的。(2)技术依据:一是通过调查和访谈,作为自己论文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本人有两年的时间工作在多所双语学校,在大量的实践和学习中深受启发,从而将理论的实践相结合,来阐述_观点。另外我的导师崔成学热情帮助,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指导。(3)前期工作研究依据:对论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在教学中试验了自己的许多想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现实基础。3、与选题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文化、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也日趋频繁。这对21世纪人才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通晓一门或几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各国教育界追求的共同目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都是以多民族和多种文化共存为特点。在双语教学方面,这些国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部分地区中英双语教学已经从小学开始,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市中英双语教学已经从幼儿园开始。他们的课程的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的编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爱蒙顿市成立的专门的.中英双语教育研究中心。(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中国对双语教育的研究也经过了很长的探索之路。特别是中英双语教育,有些地区已经从幼儿园开始了。有的配备了专职英语老师,有的配备了外教。在大学中,双语教育也成为热门话题。其研究范围涉及到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选择、语言环境、考试制度等。教育硕士开题报告4(1272字)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相信,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成了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理念。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教学”,是对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学习”即“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激励思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表现自我,学会对话交流互助合作,它特别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世纪初,“探究交往合作观”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被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说明我国已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确认和开发。不少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活动。其中,在吸取融合主体性教学、合作教学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观,特别是西方解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话理论”,已成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引进的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该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我认为对话理论必将在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目前,对如何用该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案例还较少,在实际的教学中缺少可供借鉴的案例。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培养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性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体系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教学: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实践是课程的根本特性,自组织过程是一种教学的佳境,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隐喻与描述的教学方式更易于引发对话参与体验,要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规划活动。教育硕士开题报告5(7230字)论文题目: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生态式舞蹈教育研究一、选题背景最初选择“舞蹈教育”作为研究方向,是基于对本专业的兴趣,而最后对“生态式舞蹈教育培养”的选题确定,却是受到滕守尧先生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影响。“生态”一词是目前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警钟一次次敲响,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保护我们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最终它们将离我们远去直至消失。根据滕守尧先生的论述,生态式艺术教育一改各种知识之间失衡的状态,将各门艺术看做为一个整体,即“艺术”。在这个整体之中,每一种知识元素通过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进行碰撞、融合,产生出新的知识结构作用于人类,使人得到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说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整体性、开放性的实施型教育理念。生态式舞蹈教育是目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因此“生态式舞蹈教育”就应是在舞蹈技术学习基础上,囊括各门艺术文化及知识的认识,和对艺术作品评价能力的一种教学。它打破了舞蹈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高耸的围墙,使舞蹈与他们相互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艺术教学生态系统,它包括师生、内容、方法,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氛围。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备舞蹈艺术知识与技能,同时又兼备综合艺术能力的普及型舞蹈教师,或舞蹈传授者。笔者认为生态式艺术教育那种试图从“生态式综合”来揭示艺术教育,与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艺术人才独特视角,能够使普及型舞蹈教育与现今社会就业需求更加有效接轨。此外,还期盼通过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并将其与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模式合理地综合,能够弥补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教育中的不足,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创新和突破。近年来,中国的艺术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1 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1 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中小学,及高校艺术课程课时总量,将艺术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遗憾的是,艺术教育多被人看做美术和音乐教育,而有着显著教化功能的舞蹈常常被人忽视。正是这一事实,使得舞蹈教育依然是学校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舞蹈课程开课率不足、舞蹈活动参与面小、舞蹈教育得不到充分认识、师资培养及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了舞蹈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知道,舞蹈是最古老的教育方式之一,无数例子证明舞蹈的教育功能比之其他艺术而言更为显著,它更容易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知识经济时代随之而来,国家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普及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能满足教育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为更好的推进舞蹈艺术,众多院校已然做出改革。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该校把握艺术教育规律,坚持服务于西南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事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以往传统的专业型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发现,培养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一定艺术基础知识,以舞蹈教育为主,舞蹈编创为辅,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基础能力的“一专多能”综合型舞蹈应用人才,是符合艺术教育现状要求,也是当今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重点。那么,目前西南地区舞蹈院校的培养方式,是否能使我们未来的舞蹈毕业生成为“一专多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舞蹈应用人才?换言之,我们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出拥有综合艺术基础知识、扎实舞蹈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担负起当前艺术教育重担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是本论文研究生态式舞蹈教育培养方式的初衷。在本论文研究中,笔者尝试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关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在笔者的意识中,总希望自己对实践的兴趣和理论的学习,能够致力于探寻,并尝试解决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所以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与发展上。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舞蹈艺术教育已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笔者认为,在遵循舞蹈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上,有必要借鉴生态式艺术教育,来探索舞蹈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着力加强舞蹈基础教育者的培养,为国家实施美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新时期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不能像过往的舞蹈教育那样仅仅是舞蹈技能的学习。虽然学科化自有其优势,但过于或单一强调学科化,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缺乏有机联系,不能融汇贯通和迁移,带来的另一个后果便是“封闭型人才”的养成。_以生态式舞蹈教育研究为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舞蹈教育、舞蹈培养模式实际情况的调查,和生态式舞蹈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分析,揭示生态式舞蹈教育与多种艺术文化联系贯通,密切相连的培养优势,找出实施生态式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将其合理的与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从而探寻能够培养既有舞蹈能力,又有艺术素养,具有创造性意识,和全方位艺术知识的开放型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将会对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或艺术教育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调查分析,促进西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舞蹈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意义建设构想,促进人才合理化知识体系。本论文的研究既是对西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的一种探讨,同时也是对其它艺术专业的艺术课程、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合理化建议。三、_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生态”一词是 21 世纪的热门词,全世界几乎同时举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一路,科学一直承担着引路者的角色,就好似盲人摸象,一点一点尝试性地由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正是科学的试验和真理的获取,使得人类得以进步、生产力得以发展、国家得以强大。但是,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获得全部的智慧,例如艺术带给人们的真与善、美与丑、幸福与苦难等。任何时候,艺术不仅反映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而且极为深刻的影响着社会观念形态,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艺术也为人类带来了道德、修养、观念,艺术是人类精神内核的外在形式,是人类灵魂修为的建筑师。第三次科技革命打开了综合艺术教育思潮的大门,综合性艺术教育成为以美国为首,包括欧洲在内的主要艺术教育思想。近年来,我国对艺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上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美术等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加入,改变了原本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与音乐课独占的局面。这一改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相对部分落后的地区及中小学实施起来却具有困难。这种困难多数_于艺术种类多样,艺术师资缺乏且过于单一化等原因。据调查,大部分中小学同时开设了美术和音乐课,而一些仅保留一门课程,无法开设其他艺术课程,更别谈开设综合艺术课程。此外,笔者还了解到,部分校方由于受到资金、教师及岗位编制等问题的限制,被迫将原有的艺术课时间改为文化课。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形象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充斥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在社会各行业需求中,越来越将艺术形象的认识、理解和创造能力,看作职员综合性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全球出现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1。由于艺术教育长期以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致使普及型人才缺乏。在社会就业情况日益严峻的环境下,众多中小学用人单位开始要求艺术教师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能够同时教授多门艺术课程,这使得单一的专业人才走到中小学等基础教学机构时,显得力不从心。社会的发展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今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再是以高精尖的专业单一型人才为终极培养目标,而是以培养掌握多种艺术知识及相应的艺术技能,具备人文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艺术鉴赏力、批评能力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为同级目标。社会对艺术能力的渴求,点燃了艺术教育自身由单一专业型,向综合普及型人才培养转变的火焰,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这把火焰的燃料。生态式艺术教育突破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形成各科艺术门类相互交叉、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艺术人才培养及艺术基础教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态观意义,它将不同的艺术种类相互链接并综合,强调一种多视角、多方位的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整体创造思维的开发。按照滕守尧先生在文化与创生一书中所阐述,所谓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将舞蹈、音乐、美术、戏剧等多种艺术按照生态的关系融为一个整体,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补充和支持;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状态,形成知识生态关系的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思维创造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的全面的智慧人。生态式艺术教育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通过各门艺术的摄入,形成一个融合全,在这个多样性的融合圈里,迸发出新的知识与创造思维,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智慧。艺术创造离不开欣赏和批评,即使最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者,如果不伴随对艺术作品的观察、欣赏和反思,所创造的作品也会失去生命,成为躯壳。任何艺术都需要通过欣赏来达到教化心灵、感悟生命,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同时,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有效的打通人对艺术产生的各种感觉,即“通感”力,这是一种能够通过一个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感受到的不同艺术特征的思维能力。比如在邓肯的现代舞中感受到雕塑的造型和音乐节奏;在莫扎特的音乐中聆听到戏剧的冲突及人物的对白;在拉斐尔的绘画中看到舞蹈的线条及音乐的旋律。四、_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以舞蹈为主体,阐述当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发展情况,通过舞蹈学、教育学、艺术生态学等,研究生态式舞蹈教育在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方法。论文从普及型舞蹈人才的舞蹈教育研究出发,结合教育学研究方法,以舞蹈教育现象、舞蹈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舞蹈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普及型舞蹈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探寻生态式舞蹈教育在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论文将在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指导下,以我国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目标为参考对象,对生态式舞蹈教育理念进行全面、合理的科学研究与分析。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来获得论文所需的资料。通过对教育学、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艺术观,及舞蹈学相关文献的研究,力求了解舞蹈本身及舞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现实情况,帮助确定当前新时期,生态式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型舞蹈培养的应用和设置。同时,拟定在西南地区选择几所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舞蹈本科院校,对其普及型人才(或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此外,也将针对论文需求,拟定重庆市 6-8 所中小学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在社会群体、学生群体、用人单位群体了解到舞蹈教学,及对舞蹈艺术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通过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以生态艺术观、生态艺术教育理论认识为依据,结合我国高校舞蹈培养现状、我国普及型舞蹈人才现状,从一般现象到个别认识,从而推知生态式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及实际应用价值。五、写作提纲中文摘要 3-5Abstract 5-6绪论 9-12一、 选题缘起 9-10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1三、 研究方法 11-12第一章 生态式艺术教育与生态式舞蹈教育概述 12-23第一节 综合舞蹈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顾 12-16第二节 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述 16-19一、 生态式艺术教育产生的背景 16-17二、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17-18三、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启发 18-19第三节 生态式舞蹈教育概述 19-23一、 生态式舞蹈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20-21二、 生态式舞蹈教育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关系 21-23第二章 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现状分析 23-35第一节 西南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23-30一、 普及型舞蹈人才定义 23-24二、 西南地区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24-27三、 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7-30第二节 西南地区普及型舞蹈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30-35一、 青少年受众群体调查与分析 30-33二、 就业单位需求调查与分析 33-35第三章 生态式舞蹈教育在普及型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 35-58第一节 生态式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 36-37一、 直接指导法 36-37二、 发现法(或生成法) 37第二节 “海纳百川”生态式舞蹈教育课程构想 37-52一、 “生态式舞蹈综合课”独立成课的教学形式 38-45二、 多元艺术文化融入舞蹈课堂 45-52第三节 重视“舞蹈认识”能力的培养 52-54一、 围绕课堂主题的艺术欣赏教学 52-53二、 向真正的舞蹈批评家学习 53-54第四节 生态式舞蹈教育培养下普及型舞蹈人才的素质结构 54-58一、 扎实的专业知识 54-55二、 高品位的艺术人格 55三、 多元的艺术知识 55-56四、 广博的文化底蕴 56五、 综合舞蹈教学意识和创造意识 56-58结语 58-60参考文献 60-621、学术著作 602、论文、期刊 60-62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1资华筠 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年版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版3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版4吕艺生.舞蹈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版5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 年版6唐凯麟 陈仁仁.儒家伦理文化成人之道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版7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版8王福阳.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版9牛晓牧.生态式艺术教育案例与解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 年版10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1美沛西能著 王承绪 赵端瑛译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2廖哲勋 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版13贺志朴 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 年版14资华筠 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版15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于平、冯双白主编.吴晓邦舞蹈文集C.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第一版16滕守尧.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17李坦娜 修海林 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版18 芭芭拉哈泽尔巴赫 刘沛.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卷):经典文选(1932 年 中英文对照版)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版教育硕士开题报告6(4452字)一、写“毕业论文”及“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的科研能力,而写毕业论文就是对这种能力的考核和验收,如同任何学校的学生通过毕业考试来检验其学习是否合格一样。应该说,写毕业论文从本科班学生就开始了,只不过要求没有研究生这么严格罢了。写“论文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为写毕业论文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指导教师(一般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通常是一位)的帮助下,对论文的选题、论证、意义、价值、依据、内容、结构、写作、创新等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最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再经过更高一级的指导教师小组集体决定论文写作是否可以进行下去。所谓开题报告,是指在个别指导教师指导下具备了开题资格(即得到了自己指导教师的认可)的学生,再向指导教师小组(通常有几位教师组成)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教师(开题时自己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发表意见)集体指导的过程。在开题前,有多少指导教师学生就要提前印多少份开题报告送到教师手里以便接受指导。如果多数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开题报告有问题,不适合进行下去(即写论文),就会以“不允许通过”的方式,使原来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作废,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对论文构想进行调整,重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准备下一次的论文开题报告,直到被通过为止。(现在,通常一年一次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开题的学生另寻时间开题,尽量不耽误年度完成论文,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个学年度,如果再通不过,再往后推移,直至通过为止)而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学生,则继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可见,写“论文开题报告”还不等于“写论文”,只是作论文的前期准备,写教育硕士论文与写别的论文也存在一定区别,应该弄清楚以下两个重要的不同。二、写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1、注意“毕业论文”和“论文开题报告”的区别这里注意两种误区:一是有的学生把写“论文开题报告”同写“论文”混为一谈,开题写的很详尽,费了不少力气,结果论文开题报告没通过,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二是有人很明白这个区别,在写论文开题时过于简单,把开题报告变成了写作提纲,结果言之无物,缺少必要的论证和说明,开题报告同样不能通过。应该说,论文的开题报告,把论文中主要的东西进行了高度概括,让人通过开题报告基本能了解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大致轮廓,开题如能通过基本上论文已经完成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处理了。开题报告包含“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但它又不等于“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而是把其内容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写论文开题报告,是为了通过这种介绍和说明,来论证论文选题、论据、意义、写作、创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达到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和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2、注意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的区别一般说来,同本科班学生相比,教育硕士的论文比较专业化、深入化、要求理论深度、实践证明更精深一些,开题报告就是为此服务的,有的本科班学生甚至没有这个环节。而同其他研究生论文比较,教育硕士论文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理论方面可能要求没有这么深入、专业、系统;但在实践、可操作性方面却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方面,特别是在职研究生,其论文要求必须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求所写论文对中学教学有一定(普遍)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硕士论文既有写作劣势又有写作优势,劣势可能更多地是在理论方面,在理论的系统性、专业性方面;优势则在实践方面,在教学经验方面。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在实践教学方面找到研究课题,选择适宜的题目写开题报告。三、写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通过几年对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的经验教训,我把论文开题报告的大致要求归纳如下:1、选题:2、选题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4、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关键词等5、创新点(要重点考虑)6、论文的理论部分7、论文的实践部分8、实践的效果与反思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论文写作提纲我觉得,写好开题及论文的关键是先确定好“创新点”和“关键词”,有的学生写开题报告时根本就没有思考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弄清楚写论文是为了什么,把写开题和论文仅仅当成了完成任务或应付学校的考察。写论文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都是别人早就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论文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关键词”恰恰反映了你的论文,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应该围绕着关键词来写,关键词也是写作的中心问题,如果连考虑这个问题都没做到,可想而知以后的论文会是怎样了。那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有没有好的方法呢?四、写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