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46729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二二-答 -准 号证考准注意事项:得分评卷人-不-:-内-线-封二二.-二密 名姓 1县区市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A. 情感目标B. 认知目标C. 动作技能目标D. 行为目标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A. 每月一次B. 半年一次C. 每年一次D. 三年一次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信任感B、主动性C、自主性D、自我同一性4、下列各项表述,()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 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 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C. 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 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5、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 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 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 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较差。A. 稳定性B. 厂度C. 分配能力D. 范围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儿童实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 03岁前B. 14岁前C. 25岁前D. 56岁前8、下列关于幼儿发展地阶段地说法正确地是()。A.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 期B. 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C. 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D. 以上说法都不对9、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A. 想象的无意性B. 相似联想较强C. 直觉思维较强D. 想象的有意性10、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 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A. 智育B. 美育C. 体育D. 品德教育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2、简述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分评卷人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和矫正的重要原则。得分评卷人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围绕蔬菜营养多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得分评卷人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 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明友的啊!”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2 )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2、材料分析:在一项行为试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盆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 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之前,你不能打开盒子 看,好吗? ”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的 两分钟的不同表现。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一会看地上,尽量不让自己看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腿上,教 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幼儿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 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 ”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 玩。”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答案】氏 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 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 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 价六个层面。题中“ 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故本题輝。2、C3、C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 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 社会化代理人。4、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5、A6、C7、D8、【答案】A【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地各种表现地幼儿处在危机时期.B,幼儿教 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地心理 发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导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地差异儿童在心理发展地短期内突然 急剧变化地情况被称为转折期.C, “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9、A1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 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答案如下:为了是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地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 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适度性原则;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 端,是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我就是要做到既要创在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 则。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 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致性通常是指不同的教育者对 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及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 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 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社会教育有其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 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 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的社 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解雇不发生在课堂上,不是由教师 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是儿童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 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 为矫正就是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 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在集体 教育活动的同时,要进行个别行为矫正,帮助孩子们用好的行为代替其不良行为。5、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个性特征的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 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体。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时 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 促进积极地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 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1) 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岁是儿童开始说话的年龄。说话是一种发音的言语流, 语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这里包含着发音的连续动作,又要求发音之间有恰当的间断。23岁 儿童的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即在 发音系统还没有完成说话的准备时,他已发出了发音的冲动,造成先发出的语音和后来应该发 出的语音的脫节,也就是发音连续动作的不恰当的停顿和割裂。导致这种现象的情况可能有两 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 语言的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脫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 的语词去继续表达。两种情况都使儿童出现过度激动和紧张,这种激动和紧张状态使发音系统 受到抑制,发音器官发生很细微的抽搐或痉挛,于是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的发音停 滞和重复,将使儿童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次遇到类似的说话情景或类似的语词时,即发生 同样的抑制现象,造成口吃。 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据北京某医院统计,某年参加口吃矫治抑4人中,30人有幼 年模仿口吃的历史。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 不自觉地形成习惯。在幼儿园,口吃有时似乎像一种“传染病”,迅速蔓延。(2) 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 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甚至由此导致儿童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儿童 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 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 面: 幼儿自身的特征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幼儿 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 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 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 气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别的儿童交 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 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 式难以接受。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 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 头。答案: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 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 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 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 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 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 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2、答案如下: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己行 为的调节,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 有自己的独立性。(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 在遇到外界诱惑是,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而且成人一旦离开,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刚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 偷看一眼,违反了老师对他的要求,并且当老师回来的时候,还会“骗”老师说自己没有看过, 这是幼儿自控能力较低的表现。(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策略控制策略是影响儿童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数,对于 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使用有效的控制策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 使用简单的控制策略来进行自我控制。他们可以运用许多分心的策略来避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 能力。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离开的时候,他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自己看前面的盒子 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就是幼儿所用的分心策略,来遵守老师所传达的要求,也表现 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通过猜谜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 组成。2. 了解各种蔬菜的食用部位,尝试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3. 知道多吃蔬菜身体好。活动准备:各种蔬菜食物若干、挂图、卡片若干、磁带、录音机、胡萝卜雕刻印章、橡皮泥、泥工板、 白纸若干、剪刀等工具。活动过程:(一)通过请出“蔬菜宝宝”激发幼儿探究兴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的蔬菜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让我们来瞧一瞧它们到底 是谁。”2. 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吗?你喜欢哪一种蔬菜?为什么? 喜欢吃哪一部位?为什么喜欢吃?3. 出示一副植物生长图(马铃薯),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教师小结:不同的植物我们吃它们身体的不同部分,植物身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帮助的。(二)猜谜语,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1自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白漆桶,清甜可口好小菜。(白萝卜)提问:(1)说一说白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2)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3)(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胡萝卜)教师小结:因为白萝卜的营养可丰富了,可以凉拌吃,可以炒菜,可以煮着吃,吃了还可以 使皮肤白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2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提问:(1)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果实)(2)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西红柿、茄子、辣椒)教师小结:黄瓜是绿色的,形状弯弯的,味道香甜,可以生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吃了可以降火,还可以解渴,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3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蔬菜?(白菜)教师说说白菜的样子。提问:(1)请小朋友想想,我们吃的是白菜的哪一部分?你们知道吗?(叶)(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啊?(青菜、菠菜)教师小结:因为白菜的叶和茎是连在一起的,它的茎和叶都可以吃,所以平时我们吃的白菜 都是把叶和茎煮了一起吃。4. 这是什么?(土豆)教师介绍土豆:发芽的土豆含有毒素,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 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它是长在土里的。提问:(1)我们吃土豆的哪一部分?(茎)(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茎啊?(洋葱、芹菜)(三)考考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多蔬菜卡片,请小朋友们帮助蔬菜分类,把吃的部分相同的 蔬菜归一类,比如白萝卜吃它的根,那就在卡片中找找和它一样是吃根”部分的蔬菜归类到 这组。教师小结:蔬菜营养丰富,各种颜色的蔬菜都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 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四)游戏请个别幼儿表演,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卡片,让幼儿根据蔬菜的体征找朋友,看看自己 手上的蔬菜卡片是吃它的哪个部分的,然后听音乐找朋友,并能自由地夸张地表现可爱的蔬菜 在跳舞。(五)品尝蔬菜教师出示用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土豆做的各种沙拉,请幼儿品尝,让幼儿边品尝边讲讲 口感如何,逐步意识到多吃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己做到不挑食,使身体长得更棒。(六)分组美工创作1. E蔬采2. 泥工蔬菜3. 给蔬菜涂色4. 剪贴蔬菜(分类)5. 蔬菜拼贴。活动结束展示作品延伸活动下次的活动中我们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耳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