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量施工方案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41730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 2016 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审批:审核:编制: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公司兰州市 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一、工程概况及简述1二、主要标准2三、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四、组织架构7五、测量依据8六、测量人员及设备配备8七、工程测量措施9I三l=l兰州市 2016 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简述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兰州市 2016 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 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兰州市西固区西新线设计单位: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规模:本项目为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 整治工程,主线起点新城新桥西侧 98。338 米处,主 线终点新城老桥桥东侧20。4米处,全长1315.099m.支线为新城新桥东西侧引道,全长331。434m.现道路主线K0+000K0+220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K0+220设计终点为水泥砼路面。支线全程为沥青混 凝土路面。主线路幅组成为2m (人行道)+10。5m (车 行道)+2m中央分隔带+10.5m (车行道)+2m(人行道)。 支线路幅组成为2m (人行道)+9m(车行道)+2m(人 行道)。主要控制点为:(主线)K0+000、K0+098.338、K0+331。434、 K0+574。 248、 K0+954.746、 K1+315。 099.(支线)K0+000、K0+088.887、K0+237411、K0+331.434.工期: 90个日历天1。2工程简述 本次整治工程分为两种方式整治。一种为现状道路破损比较严重段,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病害调查结果,采取旧路面结构拆除及翻建(同原路面结构即采用水泥砼路面),另一种为现状道路破 损较轻微路段,采取铣刨、拉毛现状路面后用沥青砼加铺补强。工程整治的主要内容为:车行道破损路面拆除及翻建,加层;人行道 及道牙更换,各类检查井的提升改造.二、主要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路面设计荷载:BZZ-100车行道主线段宽度:2+10.5+2+10.5+2=27m车行道支线段宽度:2+9+2=13m路面设计年限:15 年 交通饱和状态设计年限:20 年路面结构:主线 K0+000K0+220 以及支线为沥青砼路面主线K0+220K1+315。099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地震加速度:0。20g三、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本次道路整治工程对机动车道进行翻建及加层 ,根据路面检测报 告结论、可研报告、及对现 场病害的调查和分析,以及综合相近地区道路整治成功、成熟经验. 为了保证道路翻建后的使用功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将主线现状混凝土 路 面 ( K0+2201+315.099) 翻 建 为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 将K0+000K0+220、支线全段表面病害轻微区采用沥青砼加层.道路结 构组合设计具体分述如下:(1)加层区设计结构层:上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4cm粘接防水层(SBR改性沥青)2.0kg/m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6cm透层油乳化石油沥青1kg/ im2(2)掉头区设计结构层:C30 水泥混凝土30cm水泥稳定砂砾(5%)30cm路基下换填100cm天然砂砾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相接时,按规范要求搭接.(3)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及接缝设计(a)板块划分水泥混凝土板块基本划分为3。5X5.0m.不规则板块原则上 不大于25 m2.(b)接缝设计 横缝:包括缩缝、胀缝和施工缝。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设传力杆型,传力杆直径采用同横向施工缝),顶部锯切宽38mm、深6-7.5cm的槽口,并灌塞沥青马蹄脂。在道路间距 100m 处、道路直曲过渡段处设置横向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传力杆采用直径为 36mm 的 HPB235 级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 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mm250mm。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 工结束或因其它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 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 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设在横向缩缝之 间的横向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纵缝:包括施工缝和缩缝。纵向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 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宜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宜 为30mm一40mm,宽度宜为3mm一8mm,槽内灌塞沥青马蹄脂。纵 向缩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 宜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槽口 宽38mm,槽口深度为1012cm,并灌塞沥青马蹄脂。纵缝在 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直径为16mm的HRB335级钢筋, 拉杆中部100mm范围进行防锈处理,最外侧的拉杆距横缝的距离 不得小于100mm。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搭接时,按规范进行搭接, 详见搭接处理图纸。(4)人行道设计结构层如下:6cm预制C30本色防滑砖3cm 厚 1:2 水泥砂浆10cm 厚 C20 水泥砼15cm 厚水泥稳定砂砾(3。5)总厚 34cm本工程现状人行道在有条件路段已设置无障碍设施,本次设 计在施工过程中按现状恢复.恢复树池道牙时,根据树池中央距 甲型道牙实际尺寸恢复.(5)路面材料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技术要求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1。71。透层、黏层采用乳化沥青,其质量应 符合规范表 8.1。7-2 的规定.粗集料:应洁净、干燥,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23级。集料 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1 个破碎面宜大于90,2 个 及以上的宜大于 80。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及级配符合规范表 8.1.7-6、表 8。1.77 的规定。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细集料的质量要 求及级配满足规范表8. 1. 7-8、表8. 1 。 79(或表8. 1. 710) 的规定。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表8.1.711的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及 7 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表4.3。31的要求. 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296%, 7d (20C条件下湿养6d、浸 水1 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集料应具有良好 的级配.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及 7 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6.1。15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296%,7d (20C条件下 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集 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四、组织架构测量组长:张生旭测量员四张生旭有限责测量员:王鹏测量员:李文科 记录贝:7王睨加五、测量依据1、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 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工程施工图纸。2、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据西固区新城全年的气象条件、建设地点、地形和环境情况。4本单位的技术装备力量及施工经验.5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 综合因素进行编制。六、测量人员及设备配备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项目将配备 1 名测量工程 师,2名专业测量员,组成项目测量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平 面控制、高程控制、工程监测工作,负责日常施工中的定位放线、水 准基点的测设、复核、交接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测量仪器的计量 送检工作.具体配备如下表: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精度数量用途1全站仪T0PC602土2+2mm+2ppm1角度、距离测量2水准仪DSZ32mm/km2施工水准测量七、工程测量措施7。1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精度保证措施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 的质量,本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 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组,以确保测量工 作高效、优质。1、测量工作程序: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 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测点交接f测点复测f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f局部放 样。2、控制系统的建立: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 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1、平面控制系统根据本工程的形状及特点,本着先总体后局部的原则,轴线控制 点将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本着针对该项目的特 点,以半幅施工的原则下,将轴线控制点引至另半幅未进行施工的道 路中,将所引的轴线控制点用醒目的红色油漆进行标注,且在轴线控 制点处用水泥钢钉定点。在全道路的轴线引点过程中,以业主提供的 控制点的坐标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坐标方式引点,且将所引的轴线控制 点坐标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该半幅道路拆除完毕后进行下一步施工的 主轴线控制.在轴线控制点的引点过程中,在道路直线段的控制点可30m50m 设一个轴线控制点.在局部弯道及有弧度的路段以每10m设一个轴线 控制点。2、高程控制系统根据建设单位和规划院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 工现场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沿着道路方向,每隔100米设置 一个控制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 不下沉、不变形。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 得大于3mm .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 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3、放线控制1、施工流程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路的中线,纵向每隔 10 米设置一中 桩和一对边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现场实际高程.根据路中线放出路两侧边线,设置边桩,在路口圆弧测设中,在保 证准确度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市政部门较为通用的 “中央纵距离法”。2、施工方法(1)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 及高程控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与相 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 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 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 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 签认后方可使用.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损 坏。根据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桩基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并根据线路曲线的特点,加密至 10m 一点作控制,以确保曲线段线型流畅。3、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线 较近的中线水准固定点用石堆或浇注砼或其它措施予以保护。对于施 工中无法保留的标志和水准固定点,将其移至路段范围之外。施工期间应定时对导线,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位置没 有发生位移。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 建立复核制度,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7。2工程测量精度要求7。2。1 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导线的起点、终点及每 间隔不大于 30km 的点上,应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当联测有困难时, 可分段增设 GPS 控制点;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2的规定;表 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边长仪器测角中测距相联测检核长度(km)(m)精度等级差 误对中误差方位闭合差()相对闭合差W304006002 级仪器12W1/2000241/20006 级仪器2040注:表中n为测站数。7。2.2公路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母千米冋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五等153030注: L 为水准路线长度.2、水准路线应每隔30km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7。2。3定测放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前,应收集初测导线或航测外控点的测量成果,并应对 初测高程控制点逐一检测。高程检测较差不应超过 mm(L 为检测线 路长度,单位为km);2、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正交点1测回,副交点2测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