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姓氏与迁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40564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台姓氏与迁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闽台姓氏与迁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闽台姓氏与迁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闽台人口的姓氏与迁移 刘观海福建和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两岸。闽台两地地缘近,同属移民社会,台湾先民 大部分来自福建;两岸同胞血缘亲,姓氏同源,宗亲根深脉共;文缘深,语言相通,民俗相仿。 闽台两地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就闽台人口姓氏与迁移作初步探索。一、血脉相连、姓氏同源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隔海峡与台湾相望。自晚更新世(距今约 1万多年)以来,台湾虽多 次与大陆分离,但海退时也多次通过“东山陆桥”甚至整个台湾海峡,与福建连成一片。而在更 远的地质年代,不存在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是陆地,台湾不是岛,闽台地块是连在一起的。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当台闽陆地相通时,两地均为“百越族的文明区域”,台湾原住民即台湾少数民族各族群, 就是古越族之后裔。福建与台湾同属移民社会。中原人移居福建后,有的(或后裔)再移居台湾。秦汉以前,福建属闽越族聚居的化外之地,“七闽荒服”,人烟稀少。福建先民早在原始社 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 年),就已有渔猎、养畜及简单农业生产活动。“越族以渔猎山 伐为业”。汉初封闽越族首领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元鼎六年(前111 年),东越王叛 汉,自立为东越武帝。汉武帝再次派兵入闽,灭东越国。遗民大部分被迁到江淮间,余众避居深 山或海岛。西汉始元二年(前85 年)福建人口约4万。当时闽越国有驺、吴、刘、何、张等姓氏。三国吴孙权父子两代前后五次经历 62 年反复用兵,征服闽中,拥有福建全境。偃兵息战, 移民至闽,促进汉族与闽越族的融合,文化、生产的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南方相对稳定。为避战祸,中原之民大量南迁。九国志 载:“永嘉二年(308 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也。” 八姓是举家南徙的衣冠大族。固始县志载:“八姓衣冠南渡。”随着八姓入闽的还有非贵族 的杨、钟、梁、翁、温、卓等姓。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年),朝廷派陈政(固始东乡人),后又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中原兵 将数千人,随军的还有陈政之母及子陈元光,先后两次府兵共 7000 余人,到闽粤交界处绥安县(今 漳浦县),征服“蛮獠”。乱平后,陈元光任漳州刺史。当时入漳数千兵将计58 姓,现初步查明 加上随军家眷等共有 80余姓:陈、许、卢、戴、李、顾、马、张、沈、黄、林、郑、魏、朱、 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 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在、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 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 等,近万人。遂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到唐天宝元年(742 年)福建省人口为41.06 万人,到783 年人口到达 53.66 万人。唐末,朝廷式微,军阀纷争不已,篡弑相继,战祸连绵,远离中原的闽地相对稳定。安史之 乱,“奔闽之僧民士庶”一次达 5000 人。唐末中原战乱,河南光州固始东乡人王潮、王审邽、 王审知三兄弟,随王绪统军,于光启元年(885 年)入闽,有众3 万余人。王绪滥杀无辜。在南安 发生兵变,王绪自杀,王潮代之,于光启二年(886 年)入泉州。景福二年(893 年)攻入福州。史 载固始有18姓(军校)随王绪起兵,据新编固始县志载,随王审知入闽者计34 姓。而在族 谱中记载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还有37 姓,共计71 姓:王、陈、李、张、吴、蔡、杨、郑、谢 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林、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骆、蒋、 黄、包、袁、赖、邹、崔、徐、夏、侯、严、曹、江、许、唐、宋、金、朱、姚、侯、柯、陆、 赖、叶、罗、潘、彭、颜、魏、戴、邓、蒋、冯、石、连、古、康、尤、龚、黎、章、汪等,这 是古代入闽姓氏较多的朝代。后梁开平三年(909 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在他主闽的 30 年中, 以安民保境、睦邻友好、任贤用能、鼓励农商等政策,促使八闽安定,生产、文化均获发展。随 从将士及后来的中州族群,入籍散居八闽各地,与当地人联姻融化,随着岁月流逝,闽越族已不 复独立存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年),福建人口达204.59万人,南宋嘉定间(1223年)人口为324.06 万人。宋末南下的姓氏约有 50 个,其中赵、简、游、范、杜、纪、程、姜、田、白、涂、袁、 邵、童、骆、饶、华、凌、俞、钱等姓,是宋代以前从未入闽的。据袁义达中国姓氏载:宋代,福建十大姓为陈(13.14%)、林(9.41%)、黄(6.62%)、刘(4.69%)、 李(4.49%)、郑(4.02%)、方(3.53%)、王(3.47%)、吴(2.97%)、张(2.74%)。以上 10 大姓人口占 总人口 55.1%,宋时闽中有陈、林、黄、张、李、郑、王、刘、杨、蔡 10 大姓。基本上奠定福 建(福州)姓氏的格局。元、明、清代又有新的族群迁入福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人口达 391.68 万,万历年间人口减少,到清顺治十六年(1661 年)人口只有 145.58 万。到清光绪二十三 年(1897 年)人口增加到 2683.7 万人。近现代人口大流动,福建的姓氏也大量增加。根据2000年11月第5次人口普查,福建省人口 3471万,有2000多个姓,前十大姓氏为: 林 513 万(14.78%) ,陈 486 万(14%) ,张 229 万(6.60%),王 175 万(5.04%),吴 173 万(4.98%) , 黄 135 万(3.89%),刘 124 万(3.57%) ,李 114 万(3.28%),郑 99 万(2.85%),何 63 万(1.82%) 。 这十大姓人口占总人口的 60.81%。2001 年底公安户籍统计,福州市有姓氏 1605 多个,其中:鼓楼区 693 个、福清市 643 个、 闽侯县 568 个、长乐市 542 个、仓山区 523 个、晋安区 518 个、台江区 460 个、闽清县 447 个、 连江县 423 个、永泰县 392 个、马尾区 360 个、平潭县 318 个、罗源县 266 个。全市人口 600 多万,其中 10 万以上的人口大姓有林(96.31 万)、陈(94.4 万)、黄(30.16 万)、郑(28.57 万)、 王(25.77 万)、张(24.81 万)、李(20.46 万)、吴(18.82 万)、刘(17.27)、杨(11.94 万)。这十 大姓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62%。今之福建,随处可以看到表明先祖来自北方中州、固始等地的碑记、墓志、家乘,在府、县 志、族谱中,也记录着与中原的渊源关系。台湾早期住民便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高山族的不同分支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时间 迁入台湾,其中的一部分是来自福建的闽越族(即福建的土著族)。所以,台湾土著族和福建土著 族(即闽越族)有着血缘关系。现今汉族同胞是台湾居民中最主要部分。由此可知,早在旧石器时 代,闽、台两地就有了极为密切的联系。1979 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以和平方式,通 过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当年,台湾青年战士报,开辟“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专栏,连载 近一年,对台湾省的族姓追根溯源,得出结论:“目前台湾岛上所出现的姓氏,多得不胜枚举, 可以说,只要是唐山有的,台湾也必定有。”(唐山指大陆)现在台湾第一大姓陈姓大都出自福建,唐朝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1953 年统计台 湾户籍总数为 82.88 万户,其中 500 户以上 100 个姓中有 45 个姓氏族谱记载的都是其祖先随陈 元光父子入闽的。王姓,现为台湾第六大姓。“唐山过台湾”的故事第八十二篇王姓的开基山东琅琊 文称:“台湾和闽、粤各地王氏所奉的传世之祖,大多是唐朝末期入闽的王审潮(原文如此,应 为王潮)、审邽、审知三兄弟现在生活在台湾岛上的王姓子孙,大约是唐末王审潮兄弟的第 三十六至四十代的裔孙。”郑姓,位于台湾姓氏第十二位,新竹望族。历史上为中华望族,台湾的郑姓家庭,人人都以 周文王的子孙自居,世代认“荥阳”为祖籍,供奉的祖先为“南湖三先生”。三先生指露、庄、 淑同祖三兄弟,为郑昭第十六世孙。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 年)相率由侯官入永泰再迁莆田,卜 居南湖山十二丘祖坟侧,构湖山堂讲学,传播文化,后献地建庵、寺,即今之原兴寺,后人感其 德,尊为“南湖三先生”。三先生之后人或留莆,或回迁福州,或迁仙游浯州(今之金门),再由 莆田、仙游、浯州迁往台湾。谢姓,台湾谢姓后寮派谢宝树堂重修族系记序载:“至光启祖,传澄源公系河南省光州 固始县,置序立伦,迭遭兵乱,子孙迁闽省、浙省、粤省闽系是移居汀州上杭县士田地方, 家邦公繁族而居焉,未几,烽火复起,干戈未息,乃散迁漳州、泉州府传至宏献公,于大明 正统年间,乃重迁居同安县马巷厅十二都翔凤里并头堡后寮乡创业垂统,历十六,年三百余矣! 传世至七,于清乾隆庚辰年间,有朝公暨八世夸公、标公、建公、群公、钦公,先后契眷渡台, 住居彰化县二林堡上厝乡,务农为生。”徐姓,台湾台北江子翠的徐定国,存有先祖徐水泉所撰徐氏台湾序内载:“曾太祖原在 东海居住分枝递及河南光州固始县。吾乌泥开基次房友武祖,同母亲蔡氏贞慎娘自唐朝后五 代,随王审知分枝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乌泥乡居住。”徐水泉在道光四年(1824 年)离乌泥乡, 随义兄到达台北江子翠开基至今。台湾的第二、三、四、五大姓林、黄、张、李,以及吴、蔡、刘、杨、郭、曾、邱、周、叶 廖、庄、何、肖、詹、沈、梁、卢、傅等族姓,在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祖出光州固始,随陈元光或 王审知入闽再迁台湾。据查台湾 80%人口讲闽南话,泉州籍的后裔有 800 多万人,漳州籍的后裔 有 600 多万人。据 1953 年统计,台湾的姓氏有 737 个(不含桃园、云林、台东、高雄 4 市) 按人口多少排列 前 10 姓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这10 姓人口占全台人数 50% 以上。100 个姓氏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材料说明其祖先在晋末、唐代从外省迁入福建落籍的。据1967 年全 台抽样统计,按人口多少排列前 10 姓是陈(12.21%)、林(8.55%)、黄(6.69%)、李(5.23%)、王 (4.38%)、张(4.32%)、吴(3.92%)、刘(3.47%)、蔡(3.04%)、杨(2.95%)。这 10 姓人口占全台总 人口54.76%。这十大姓与福建、福州姓氏比例相似,这63个姓氏计67.05 万户,占台总户数的 80.9%。可见台湾汉人大致是从福建迁移去的,两地联系历史悠久,姓氏源流长,台湾社会经济 的发展都与大陆,特别是福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据台湾学者陈绍馨、傅瑞德、杨绪贤、潘英等人就台湾历年人口资料,对台人口总数96.4% 的 100 个大姓的聚落分布祖籍居地等分析研究,发现其中 80 个大姓来自“福佬”,16 个大姓来 自广东的“客家”,其余4 姓来自大陆其他省份。正如台湾著名学者连雅堂在台湾省志中所 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闽、粤之族也。”可见,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同姓同根,闽 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二、闽台人口迁移(一) 闽人迁台汉武帝统治时期,闽越国衰亡,有闽越人流落避难于台湾。早年到台的有福建兴化人,重 修台湾府志载:“南社、猫儿于二社番,其祖兴化人,渡海遭飓风,船破浮流到台,娶番妇为 妻,今其子孙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与别番同。宋乾道七年(1171 年)四月,起知泉州在澎 湖造房200间,遣将分屯”。元大德元年(1297 年)定居澎湖的汉人有1600多人。明天启元年(1621 年)颜思齐反抗官府,率大批闽粤居民迁台,从事垦拓。明崇祯元年(1628 年),福建大旱,粮食 歉收。福建巡抚熊文灿接受郑芝龙移灾民去台湾的建议。乃“招饥民数万,人给银三两,三人给 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16241662 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时期,也有不少福建人移居台湾,在赤嵌附近形成了 一个约有2.5万名壮丁的居民区,全岛总计有4.5万5.7万人。1661 年4月郑成功率2.5万将 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次年2 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除郑氏军队 外,又新增移民二、三万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清王朝统一台湾时,台湾的开发已有相 当规模。30年间汉族人口增加到 12 万,超过土族居民(约10 万),到1684 年统计,台湾开荒的 土地达 18450 甲,折合 20.87 万亩。清顺治年间(1618.12 1659 年),漳州府平和县新安里上和社大坤乡刘茂燕是郑成功手下的 一名参军,1659 年在南京战役中阵亡。后来郑成功渡海来台时,曾下令将大批阵亡将士家属同 迁台湾。刘茂燕的独子刘球成,就是在这时奉命同母亲蔡氏渡海来台湾的。刘球成为柳营刘氏来 台湾的第1 世祖。刘球成有3 个儿子,有2 个儿子居柳营,后裔繁衍发达,到今已繁衍第12 代, 一万多人口,成为台湾刘氏中的名门望族。其第 3 代刘旭(16821758 年),曾任宣威将军; 第 5 代刘日纯任奉政大夫;第 7 代刘超群,举人;第 10 代刘清井,医学博士、台湾台南医院院 长。刘家从事医学事业者很多,大都颇有成就。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带去官兵眷属 3万人,主要是福建人。收复台 湾后,又大力招募因清廷实行“迁界”而流离失所的福建沿海居民移籍台湾屯垦。据史学家估计, 此次招募来的和郑氏官兵总数在 20 万人左右。林在复闽南人一书认为:“明郑治台期间 三代共23 年,来台耕垦者约有25 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闽南人。”台北市三山善社八十周年纪 念特刊亦有记述:闽县、侯官、长乐、连江之文武,“耻于受治于清,以大忠之心怀,遂随(郑 成功)远渡于此,聚众益多,辟草莱而安身,布种生根。”清乾隆二十年(1755 年)刘享于由平和县新安里率妻子渡海来到台湾,徙居淡水县的新庄中 港厝,后裔分居万华、基隆等地。乾隆年间,泉州南安县吴光亨入垦基隆五堵区,此后吴姓陆续 迁入基隆地区。同期,泉州晋江县蚶江洪章资迁台居淡水,后分居台北。道光年间,安溪人黄宝 迁台北淡水山区定居,成为该地黄氏始祖。平和县李姓族人最早移入台湾南投地屯(镇)开发,先 盖草寮栖身,垦地有成后回平和呼亲引戚,把家人接去台湾南投拓垦,建“元光堂”一大厝。乾 隆至雍正三年(1725 年)间南靖、漳浦的李、洪姓族人也移民此地。南靖县有简国璋三个儿子入 垦林仔头一带;还有林姓先移入嘉义梅仔坑,后入草屯。因此南投草屯便形成漳州“李、洪、简、 林”姓的聚居区。据台湾汉声杂志调查,草屯镇这4大姓人口占该镇总人口 70%。嘉庆元年 至三年(1796-1798 年)间,漳浦县的吴沙,招募千余人,还有陈、蓝等姓族人到台湾东北部的噶 玛兰头园、摆里、苏澳、罗东等地开垦,成功后海寇欲占噶玛兰,吴化要求知府将该地收入政府 管治。1810 年朝廷批准在蛤仔难设噶玛兰厅,几十年后由厅升为县,称宜兰县。据南靖县 53 部谱谍统计,明、清有 53 姓 3645 人迁台,简、黄、萧、魏、张、李、林、刘 等 46 姓的的家族聚落达 420 多处,其中简 34 处,刘 31 处,魏 29 处,赖 26 处。明清时,诏安 县入台开基祖有陈、沈、许、贡、李、廖等 41 姓,家族聚落 213 处。漳浦县入台的各姓家族聚 落有47 处。福州迁台的有陈、林、黄、郑、张、李、刘等几十个姓,聚落也不少。可见,移民 形成的家族聚落几乎遍布台湾。在乾隆、嘉庆年间,三、四十年间台湾增加3倍多,1763 年有66万人,1811年达200 多万 人。福建赴台移民较多,在台湾人口中占多数。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当局严禁海峡两岸人民往 来,却特许茶商招徕制茶工,以提高其茶叶质量。他们每年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引进 茶工约 7000 人,在台做工半年时间(4 月10 月)。1926 年,日本当局统计,全台汉人共有 375.16 万人,祖籍福建者占83.1%。1904年福建省赴台工人数4301 人,1914年5767人,1924年5967 人,1934 年 10126 人。福建劳工劳工都占总数的 90%以上。这些赴台劳工以闽侯、惠安最多,其 次是长乐、安溪等。入台的福州移民,大多数从事首饰(金、银)加工、裁缝、厨师、理发、制贩 豆腐、编织等职业,也有从事农业、木材等。1935 年福州有 7762 人向台移民,以闽侯、福州、 福清、长乐人数较多。民国34年,日本战败投降,被占50年的台湾回归祖国,恢复与大陆正常往来。1945 年1956 年福建迁台人口 7.90 万人(未包括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中的福建籍军人 )。1956 年统计台湾人 口 838 万人,福建籍占 82.5% 。福州人赴台谋生、经商、求学自此日趋活跃。尤其是福州市的“三 刀”(厨刀、剪刀、剃刀)赴台从事饮食业、裁缝业、理发业,饮誉台湾。民国 38 年 8 月 17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国民党撤离时,福州人跟随或被胁迫去台湾的为数亦不少。如平潭县 就有1224名国民党军警等及其家眷随军退赴台湾。至今,赴台的平潭人及后裔达 2万多人。据 台湾福州十邑同乡会测算,福州在台约有 60 万余人,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基隆居多。在 台的福州籍知名人士约占岛内闽籍人士的 1/3。东山岛是福建(也是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县,现 在台湾的福建东山籍台胞达 23万多人,全县现有去台人员亲属 5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近四分 之一。2005 年统计,台湾省人口计2277 万人,其中汉人占人口98%,少数民族占2%,而来自福建 的移民及后裔,占汉人的 80%。截止2006 年3月,福建赴台交流2540 批次,20856 人数。截止 2005 年底统计因私赴台人数 31.09 万人次。1990 年至 2005 年共有 10760 闽人去台湾定居。(二)台人移闽三国时期,福建是吴国辖地,孙权于永安二年(230 年)派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渡海到 夷洲(台湾),返程时,带有“夷洲数千人”到大陆定居。隋炀帝曾于大业年间(607611 年)三 次派遣朱宽等陈率船队往台湾(时称流求),并带回 5000 余户台湾人迁居于福州福庐山(今福清) 之“化北里”、“化南里”(龙田、高山一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许多闽籍先民及台湾居民,不愿受日本侵略 者奴役,纷纷西逃到福州、闽南。新竹张纯甫,就率眷西渡到大陆,定居福州侯官。清末,台籍 戍兵退伍时,也有人在海坛(平潭)岛定居,如现居平潭城关夏致街的严氏(姓)家族,即是当年台 籍班兵定居海坛的后代,日据时期,台人到福州地区居住和谋生。据统计 1907 年有330 人,民 国初约有500 多人左右。据台湾省通志政事志外事篇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福州有台侨33人,以 后逐年增加。至1929年为1211人, 1937年达到1777人。1937年7月后大约2000多人。在福 州的台湾居民, 50%以上从事一般实业和农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居住福建的台人减少。民国38年7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陈诚从台湾高雄抽出第五十二军刘玉章部之二十五师一 个加强团3000人附山炮兵一连到福州参加内战。1984年-1990年由台入闽定居1024人(由闽去 台定居 276人)。自1987年底两岸同胞隔绝状态开放以来,两岸民间交流,尤其人员往来达到 相当规模,有3000多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到大陆访问,大陆人员赴台交流的也有 100多万人次。 截止2006 年 3 月,台胞来闽65.94 万人次。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台湾居民迁往大陆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部分迁移人口主 要是台湾赴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 1987年1997年有2500人次, 2001年赴大陆求学的人 数首次超千人,达1078人。2002年在大陆就读的学生共有3000多人(不含短期进修人员)。三、两岸通婚在两岸移民中,许多人与当地人通婚,成了姻亲。闽台平民百姓的通婚,多散见于民间族谱 之中。庄为矶、王连茂在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中提到,台湾妇女嫁到福建者达 86人,其 中嫁给厦门陈氏3人,泉州彭氏2人,福州陈氏1人,其他都是嫁给晋江人。闽台间名门望族的 通婚则有更多记载。例如:台湾望族林氏后代林尔康,娶清末太子太傅、福州螺州人陈宝琛之胞 妹陈芷芳为妻。日本占领台湾时,林尔康举家迁往厦门鼓浪屿今“菽庄公园”处居住。不久林亡 故,妻迁福州,逝后与夫合葬于福州下院鼓山脚下,至今墓室完好。林陈之子又娶陈宝琛之女陈 俞贞为妻。林尔康次女林慕兰嫁福州阳岐严复之子严叔夏(20世纪50年代福州市副市长)。叔夏 长女严倬与台湾人辜振甫(国民党中央常委、“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结为连理。1949 年 10 月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通婚被迫隔断。直到 1987 年以后,两岸之间的人口迁 移才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内地居民与台湾居民之间的通婚增多。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的 婚姻对数持续增加,据统计, 1990年有518对, 1991年有1317对, 1992年有3684对, 1993 年有5359对, 19941996进入稳步增长期。1994年有5492对, 1995年为6363对, 1996年7590 对, 1997年开始进入了第二个迅猛发展期,达10500对, 1998年为13497对, 1999年为19300 对,2001年达31522对,其中福建12219对,而福州市占50%左右,榕台通婚1991年60对,1998 年1654对, 1999年1061对, 2000年4480对, 2001年5687对, 2002年8568对, 2003年突破 1 万对。榕台通婚中,从性别结构看,以台湾男性娶福州女性为主。福州一方主要是女性。 19921995 年、1999 年、2002年福州一方的女性分别占 96%、84%、91%, 1985 年至2006 年闽 台两地通婚累计68455对,占全国的1/3。其中福建一方主要是女性占 90%以上,这些“大陆新 娘”对台湾家人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的闽台通婚、迁移,使闽台形成新的血肉联系,将 进一步促进闽台交融和“三通”。维护团结,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 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努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中国的 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作者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