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验总结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8232673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试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强夯试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强夯试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试验总结根据已经批准的强夯试验方案,已完成强夯试验工作,现将试验情况进行总结,为 以后强夯施工提供依据。一、试验区位置说明:由于实际场地限制,原强夯试验方案中的试验区IV115+375115+475,先调 整为以下区域:左岸: IV115+390115+476.5右岸: IV115+407.2115+490二、强夯机具1 、起重机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一台,起重能力35t,起重能力大于1.5倍锤重,脱钩方式采用自 动脱钩装置。2、夯锤夯锤选择圆形锤2个,均为铸钢材料制造,吊环为屮50mm,中心为屮300mm排气孔。 夯锤重分别为18.4t (用于2000kNm,第一、二遍夯)和10t (用于1000 kNm,满堂 夯)。3、自动脱钩装置 自动脱钩装置:拉绳一端固定在锁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时,开钩绳随即拉紧,同时脱钩装置开启,夯锤脱钩下落。 采用此装置可保证每次夯击落距相同。三、试验参数1、布点形式夯点布置按照设计图纸布点方式:第一遍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6.5m;第二遍夯 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布置;第三遍满堂布置。2、夯击能第一、二遍夯:夯击能2000kN m,锤重18.41,每点10击;第三遍满夯:夯击能按照强招标文件十七章地基处理加固工程中第17.2.2条“第三 遍满堂布置,最后一遍夯锤落距可降低至46m”,按照夯击能(2000kN m)计算,夯 击能在8001200kNm之间,试验时采用lOOOkNm夯击能,锤重10t,每点3击,夯 印重叠 1/3。3、落距:夯锤落距=夯击能/锤重。第 1、2 遍夯锤落距=2000kN m/184KN=10.9m,第3遍夯锤落距=1OOOkNm/100KN=10m4、消散期 按照强夯试验方案,试验区强夯消散期左岸为2周、右岸为3周。四、试验过程1、试验流程图不 合 格强夯试验施工流程图2、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清除表层腐殖土,报请监理验收。(2)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 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3、强夯施工测量(1)强夯开始前,用GPS配合50M钢卷尺在设计强夯范围内布点。强夯布点采用方格网控制法控制,在每个报验段设控制角桩四个,施工前根据布点图放出夯点位置,用 白灰进行标示。(2)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 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4、操作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标出第一遍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及时做好现场记录。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 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点的夯击;(7)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9)在第一遍夯击间隔时间(左岸2周,右岸3 周)后,按上述步骤完成第二遍夯 击(间隔两周),然后进行第三遍夯击。强夯施工完成后,将强夯区表面平整、压实,达 到基面验收要求。5、单点夯击次数控制标准:(1)单点夯击次数一般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超过 5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五、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 应及时纠正。3、施工过程中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作为原始记录。4、在每遍强夯完成,推土机整平后,测量人员及时进行场地高程测量(见附表)。5、在强夯施工过程中,由于下雨造成几个夯坑积水,及时组织人员排除积水。六、强夯试验分析1、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曲线 由于夯点数量多,无法一一绘制。现随机抽取强夯记录中 30%以上的夯沉量数据,计 算出每击夯沉量平均值,并以此绘制出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图。见附表: 第一遍:夯击次数与平均夯沉量关系曲线 第二遍:夯击次数与平均夯沉量关系曲线2、夯前、夯后干密度对比曲线 在强夯施工前后,对原状土及夯后地基进行取样,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干密度、 含水率及湿陷性系数等项目检测。通过试验可知,强夯后湿陷性系数为0.0000.011均 小于 0.015(试验统计结果见下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通过对实验报告进行分 析可得出干密度及影响深度曲线(见附表)设计2000kN m强夯试验区部位第三遍 满夯单点 夯击次数湿陷性系数1.0T.2m2.022m3.0-3.2m4.0-4.2m5.0-5.2m6.0-6.2m渠道左岸115+399.130.0080.0000.0050.0010.0090.006渠道左岸115+443.930.0070.0010.0060.0030.0050.011渠道左岸115+471.930.0040.0040.0010.0010.0010.003渠道右岸115+430.030.0000.0020.0030.0020.0040.000渠道右岸115+414.730.0040.0010.0030.0000.0080.002渠道右岸115+483.630.0070.0040.0100.0000.0040.002七、试验总结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要求,在有效深度内,土的湿陷系数5s均应小于 0.015。由试验结果可知,强夯施工后,湿陷性系数(均小于 0.015)及地基处理影响深 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由此确定单点的夯击次数(第一、二遍各 10 击,最后一遍满夯 3 击),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案确定的试验参数可以作为强夯施工指导参数。1、施工参数确定如下(1)强夯布点形式:在设计强夯范围内,第一遍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6.5m;第 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布置;第三遍满堂布置。(2)夯锤、落距第 1 、 2 遍单点夯击:锤重 184KN ,落距 10.9m 。第 3 遍满夯:锤重 100KN ,落距 10m 。(3)夯击遍数夯击遍数为3遍,第一遍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6.5m;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 之间布置;第三遍满堂布置,夯印搭接 1/3。(4)夯击能及夯击次数第一、二遍采用2000kN m夯击能,每点10击;第三遍满夯采用lOOOkN m的夯击 能,每点 3 击。(5)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每遍夯击间隔时间为23周。2、强夯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2)根据设计范围,按照图纸夯点间距,各夯点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现场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 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3)现场强夯时,地面土的含水率对强夯影响较大,当地面土的天然含水量低于 10% 时,应对其增湿至接近最优含水率,当地面土含水率大于塑限含水量 3%以上时,不宜进 行强夯施工。(4)第三遍满夯结束后,用推土机整平,压路机碾压达到填筑前要求的压实标准。八、附表1 、地面标高变化图表2、第一遍: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第二遍: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3、夯前夯后干密度对比曲线4、强夯前后土工试验报告强夯试验总结批 准:审核:编制:XXXX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水北调XX工程XXXX项目部二00九年八月目录一、试验区位置 1二、强夯机具 1三、试验参数 1四、试验过程 2五、施工质量控制 3六、强夯试验分析 4七、试验总结 4八、附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