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196038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语故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语故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宝塔路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8、成语故事主备:李家大山小学 审核:宝塔路片区五年级语文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课文成语故事,向同学们讲述了三则精彩而有趣的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相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健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在教学时,应注意这样两条:第一是将这三则故事看作一篇课文去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从而发现这三则故事的相似之处,明白这类课文的基本特征,为日后的举一反三做好准备;第二是让学生读明白故事和寓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故事的词句入手,读出词句所讲述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抽取蕴含其中的道理,让学生经历一个由形象思维到理性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生字,理解“张口结舌”、“ 惊叹不已”、“点睛之笔”等词的意思,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4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5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遇事爱思考、分析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说说寓意。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课前准备:1、 课前阅读一些成语故事,摘抄一些成语故事的寓意。2、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2、 学习自相矛盾,明白成语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成语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自相矛盾。教学难点:理解自相矛盾的寓意所在,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资料链接:自相矛盾见于韩非子难一,也见韩非子难势。写的是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盾都能戳破。旁边的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什么矛也戳不破”和“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是不能同时存在,是相互矛盾的。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相抵触。一、预习导学1、熟读成语故事,至少3遍,做到正确、流利。家长评价: 2、比一比,再组词。矛( )买( )锐( )壁( )逼( )茅( )卖( )悦( )臂( )副( )3、查成语词典,写出下列成语的词义和寓意。自相矛盾:字面意思: 寓意: 张口结舌:字面意思: 寓意: 4、写出几个你知道的成语故事的名称,并写写它们的寓意。 二、课堂研讨(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成语接龙”,愿意吗?2、看来同学们掌握的成语还真不少呢!不管是生活中,还是书本上,我们常常要用到成语,到底什么样的词才能称为成语呢?(课件出示,揭示成语特点)3、有很多成语都是由一个有趣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成语故事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反馈字词预习情况。2、指名读3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内容。3、这些成语故事只是单单的为了讲故事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让我们去感悟体会)(三)精讲自相矛盾1、同学们,这是一个写得很精彩的故事,既有人物语言,也有人物动作、神态,刻画得有声有色,你能和同桌合作,读好这个故事吗?2、指名朗读,相机评价:“夸口”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而“夸口”?“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看图指一指。)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正当他说得唾沫四溅之时,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看看插图,此时这个楚国人是表情,周围的人又是什么表情呢?课文用了一个词,是“张口结舌”,你能表演出来吗?刚刚还夸夸其谈的的楚国人,此刻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呢?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大声地读寓意)在生活中,我们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或是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谁愿意说一说。3、复述自相矛盾。三、当堂训练:1、楚国人这样夸自己的盾:“ 。”他又这样夸自己的矛:“ 。”如果你就在旁边,会想: 。2、自相矛盾中的楚国人张口结舌,这是因为 ,现在人们常常用“自相矛盾“来形容 。四、巩固练习:1、完成习字册。2、把成语补充完整。( )口( )舌 惊叹( )( ) ( )牙( )爪 电( )雷( )( )( )之笔 自相( )( ) ( )( )充数 ( )龙( )睛3、按要求写成语(至少3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夸口-张口结舌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明白其中的寓意。2、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练习背诵画龙点睛。教学重难点:精读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明白其中的寓意。资料链接:滥竽充数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写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其中充数。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见于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这两条龙便乘风飞去,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健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成语词典,写出下列成语的词义和寓意。滥竽充数:字面意思: 寓意: 画龙点睛:字面意思: 寓意: 2、用“ ”画出滥竽充数中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练习用“不要而要”口头造句。3、熟读画龙点睛,能背出来就更棒了,家长评价: 二、课堂研讨(一)精读滥竽充数1、谁来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说说“滥”、“竽”“充”的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可进行比较:a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b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练习朗读。3、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傣禄。”“居然”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南郭先生的同行,你可能会想?南郭先生又会怎么想呢?4、看插图,南郭先生后来又怎么装不下去的呢?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5、如果你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对于今天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什么呢?6、出示成语寓意,大声读一读。(二)学习画龙点睛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2、“点睛”的结果怎样?3、“游客们惊叹不已”,他们会说些什么?(在想象、说话训练中领悟故事的寓意)4、张僧繇“点睛”的作用是什么?5、“点睛之笔”在现实中的运用是什么?(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6、读课文。读出感情变化:奇怪不信佩服三、当堂训练。1、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总是 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不要而要 2、按课文内容填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是因为_,而他最后逃走是因为 。你想对他说:“ 。”霎时间,只见 , ,被点上眼睛的龙 。游客们 ,无不 张僧繇的 。四、巩固练习。1、背诵画龙点睛,家长评价: 2、阅读成语词典中关于“寸阴尺璧”的解释,回答问题。【寸阴尺璧cn yn ch b】寸阴:日光的阴影移动一寸,指极短的时间;璧:古代一种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一寸光阴比一尺璧玉更可贵。形容时间宝贵。三国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寸阴尺璧”中“阴”的意思是。()词典一般对成语的出处、述尺璧过已 b 典故都酌情引述,“寸阴尺璧”这个成语出自 ,通过画线的这段引述,我们知道古人 。(3)用“ ”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4)与“寸阴尺璧”意思相近,都是形容时间宝贵的成语有 、 等。3、仓皇逃走的南郭先生以后的情况又会怎样呢?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围绕一定的中心续写作文“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4、语文实践活动:和你的好朋友利用双休日时间,编辑一份“成语小报”吧,还可以在班级互相交流、评比哦! (选做)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总是 装 不要而要 逃画龙点睛 奇怪不信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