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8160409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标准一:汉语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标准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知识:1. 汉语语音基本知识。2 汉语词汇基本知识。3 汉语语法基本知识。4 汉字基本知识。标准1.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基本能力:1能听懂在各种场合下的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2能对普通话话语进行识音辨调、语流切分。3能在较长的对话或讲话中获取所需信息及关键细节,并能跳听猜听、联想预测。4能整体理解所听内容。5能领会说话人的真实话语意图和情感,并能听辨出言外之义。标准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基本能力:1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2了解影响口头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际交流中注意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3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的看法。4能完成叙述、描述、解释、演讲和辩论等比较复杂的口头交际任务。5能对汉语拼音的难音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标准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能力:1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材料。2能快速阅读不同文体的书面语材料,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3能理解和掌握汉语各种文体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运用于阅读理解。4能掌握并运用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和技巧。5能基本理解文言文和古典诗词。标准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基本能力:1能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进行汉语书面语表达。2能理解影响书面表达的主要因素,并能在实际书面表达过程中注意这些因素。3熟悉各种应用文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在进行书面语表达时规范使用。4能清楚、准确、合乎逻辑地进行书面语表达,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准二:外语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外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标准2.1教师应掌握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标准2.3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书面语表达能力。标准.1教师应掌握外语基本知识。基本知识:1外语语音和语调的基本知识。2外语语法的基本知识。3外语词汇的基本知识。4外语语篇的基本知识。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基本能力:1外语听力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2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3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4外语听力能力能达到通过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水平。标准2.教师应具备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基本能力:1外语口语能力应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2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能用外语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3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4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在正式场合用外语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5能在外语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外语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能力:1能读懂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应用文体材料。2能读懂报纸、杂志上的一般性文章,并掌握中心意思,理解重要信息和有关细节。 3能大致读懂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及相关学术刊物上的文章。4能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查询所需信息。标准2. 教师应具备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基本能力:1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能用外语完成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一般性写作任务,能书写便条、通知、书信等应用文。3能描写和叙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事件经过,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4能完成说明和论证等类型的写作,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模块二:文化与交际标准三:中国文化 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标准3.1 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标准3.3 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标准3.5 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标准 3.1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及朝代沿革2.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3. 中国重要历史人物4.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5. 中国重要历史文物6. 中国主要文化遗产基本能力:1. 能将中国历史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并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有选择地讲授中国历史文化知识。2.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个人情况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历史文化。3. 应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4. 能讲解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文化遗产。5.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历史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培养学习者进一步自主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儒学2. 中国佛教3. 道家和道教4. 先秦诸子哲学5. 宋明理学6. 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基本能力:1. 应具有相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基础知识,并能够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2. 能深入浅出地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常识。3. 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学习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4.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5. 能掌握中国主要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联系。6. 能了解并介绍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标准3.3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1. 中国古代文学2. 中国现代文学3. 中国当代文学4.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5. 中国影视、戏曲、曲艺艺术6. 中国音乐艺术7. 中国园林与建筑艺术基本能力:1. 应具有较丰富的中国文学与艺术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2. 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3.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及个人爱好选择多种的、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4. 能将自己的才艺应用到教学中。5. 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并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传统节日2 饮食文化3 服饰文化4 民间工艺5 婚丧礼俗6 习俗与禁忌7 地域民俗基本能力:1能掌握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并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2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并举例说明。3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民俗文化材料并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讲解。4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及的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标准3.5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中国的民族2. 中国的地理3. 中国的政治体制4. 中国的经济改革5. 中国的教育概况6. 中国的社会与环境基本能力:1. 了解和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情况,具备比较全面的中国国情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2. 能将中国国情知识与汉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3. 能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4. 能妥善处理涉及中国国情方面的敏感性话题。标准4: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世界主要哲学思想流派。标准4.4 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标准4.5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事,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标准4.6 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标准4.7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基本概念范畴:1. 文明与文化2. 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分类3. 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进程和重大事件4. 世界文明的起源5. 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6. 世界重要文化遗产7. 国外重要节日基本能力:1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基本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适当加以介绍。2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并能联系中国文明的发展进行比较,适当运用于教学。3应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及文化的分类,能在教学中体现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4应了解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历史时期、事件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并能在讲授中国文化时加以比较。5应了解世界重要文化遗产、外国的主要节日,并能与中国的相关文化遗产和主要节日进行比较。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基本概念范畴:1. 政治体制的类型2. 中外政治体制的异同3. 中外法律体系的特点、主要内涵 基本能力:1应了解各种政治体制的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教师任教国的政治体制。2应了解各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尤其是任教国的法律体系。3应了解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方面的异同,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主要哲学思想。基本概念范畴:1.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重要人物2.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与神话3. 世界主要宗教的礼仪、节日与圣地4. 世界著名宗教古迹与建筑5. 世界主要哲学派别及代表人物6. 东西方哲学的主要异同基本能力:1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和主要哲学思想的基本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体现。2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礼仪、节日等,理解与尊重各种宗教习俗,并能适当运用于教学与交际。3应了解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异同,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以体现。4能与持不同宗教观与哲学观的人士进行友好交流。标准4.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汉学与传教士2国外汉学研究概况3所在教学国家的汉学家及汉学研究基本能力:1应了解汉学的概念内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发展过程。2应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能适当应用于教学。3应了解所在国家的汉学家及主要的汉学著作,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与交流。4应了解传教士对汉学研究及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标准4.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世界知识,了解世界重大时事,并能合理应用于各种教学环境。基本概念范畴:1. 世界重大时事2. 中外社会价值观比较3. 世界主要文化风俗基本能力:1能了解世界重大时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2能了解任教国的政治、文化基本情况,尊重当地的社会规范及价值观。标准4.6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2. 交际3. 跨文化交际4. 言语和非言语交际5. 交际失误与交际失败6. 文化间的相互影响7. 文化的形式与文化的多重性8. 文化休克9. 文化敏感与文化距离基本技能:1. 能了解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2. 能解释在课文和教学材料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概念。3. 能在安排课堂任务和课堂活动时考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4.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 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有效地开展语言教学。6. 能够帮助学习者克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文化的不同和交际失误而引起的各种困难。7. 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场合下帮助学习者建立文化敏感意识。标准4.7 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基本概念范畴:1. 语用及语用能力2. 会话结构3.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4. 格莱斯的会话准则5. 得体性原则 6. 言语行为理论7. 言语行为分类基本能力:1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2能将教学与实际交际相联系,并能说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能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实际交际中的会话原则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会话的真正含义。4能结合教学内容,加深学习者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并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5能根据任教国的文化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模块三: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标准五: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师应了解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其指导汉语教学实践。标准5.1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其基本概念。标准5.2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并能运用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标准5.3 教师能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标准5.4教师能理解显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标准5.5教师能理解隐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标准5.6教师能理解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因素。标准5.7教师能理解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标准5.1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范畴:1. 习得与学习2.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3. 母语、外语、目的语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 教育学6. 心理学7. 认知科学基本能力:1能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总体框架及主要组成部分。2能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本质及与相关领域的关系。3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运用二语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4能运用二语习得的理论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标准5.2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并能运用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基本概念范畴:1. 对比分析2. 偏误分析3. 中介语假说4. 输入与输出假说、互动假说5监控模式、文化适应模式、信息处理模式、竞争模式6普遍语法假说基本能力:1能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2能了解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模式,领悟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3. 能运用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汉语学习的一般过程。4. 能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具体分析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Rcc!标准5.3 教师能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基本概念范畴:1. 语言的正负迁移2. 跨语言影响3. 语言处理与句子处理4. 言语感知与言语表达5. 词汇认知6. 化石化与僵化7. 自动化学习基本能力:1. 能了解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2. 能了解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3. 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4. 能对比并发现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异同。5. 能举例分析和解释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化石化与僵化的现象。标准5.4教师能理解显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基本概念范畴:1. 显性知识2. 显性学习3. 显性教学4. 自动化和有控制的语言处理5.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基本能力1. 能了解显性指导和显性知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优势与局限。2. 能了解目前有关显性教学研究的局限。3. 能了解研究显性二语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手段,以及有关显性知识作用的各种观点。4. 能合理运用显性二语学习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标准5.5教师能理解隐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基本概念范畴:1. 隐性知识2. 隐性学习3. 隐性教学4. 输入、摄入、输出5. 可懂输入6. 反馈7. 输入强化、意识提升、显著性、频率8. 伴随性词汇习得9. 互动、意义协商、可懂输出10. 有意识地注意基本能力1. 能理解输入和互动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优势和局限。2. 能了解并说明学习者可以通过输入和互动而习得第二语言。3. 能了解隐性二语习得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手段。4. 能了解用以强化输入和评估输入的有关方法和策略。5. 能解释二语习得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有关概念。6. 能合理运用本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来提高教学质量。标准5.6教师能理解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因素。基本概念范畴:1. 年龄和关键期假设2. 语言学能和智力3. 动机4. 态度5. 个性6. 焦虑基本能力1. 能认识到学习者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2. 能了解第二语言学习中有关学习者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3. 能了解并解释如何参考学习者因素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能参考学习者因素鼓励和指导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扬长避短。5. 能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标准5.7教师能理解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概念范畴:1. 语言学习策略2.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3. 社交策略与情感策略4. 学习风格5. 场依赖型与场独立型6. 需求分析7. 学习环境与条件8. 成功二语学习者的特点基本能力:1. 能了解有关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2. 能了解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各种因素,认识学习策略使用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3. 能运用相关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简单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4. 能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就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出改进的建议。5. 能对教学对象进行适当的汉语学习策略培训,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调整教学方法。模块四:教学方法标准六:汉语教学法教师能理解和掌握外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熟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技巧。标准6.1 教师能理解并掌握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标准6.2 教师应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标准6.3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4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词汇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5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法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6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具备将汉字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7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听力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8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口语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10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写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1 教师能理解并掌握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 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2. 传统教学途径与方法3. 人本主义教学途径与方法4. 交际型教学途径与方法5. 创新型教学途径与方法基本能力:1. 能理解上述各教学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背景、教学目标和目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互动的本质、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第一语言的作用、教材的作用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 能理解并掌握语言教学中的三大侧重点:注重语言形式,注重语言意义,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3. 能辨别不同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途径与方法。4. 能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途径与方法。5. 能说明自己在指定的环境里所使用的某种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合理性。标准6.2 教师应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 口语教学与书面语教学2. 接收技能与表达技能3.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4.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5. 交际能力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基本原则:1. 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提供汉语学习的机会。2. 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商讨性、交流性学习。3. 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少汉语习惯性错误。4. 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兴趣和潜意识。5. 培养学习者直接用汉语思维的能力。6. 培养学习者的汉语语言意识。7. 合理设置汉语典型情景。8. 培养学习者的综合汉语技能。9.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汉语的能力。10. 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社会语用功能。基本能力:1. 能够理解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2. 能够运用实例对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进行阐述。3. 能够将教学原则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4. 能够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汉语知识与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5能运用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对教学案例进行解释和分析。标准6.3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注重针对学习者汉语语音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语音教学。2. 注重针对不同母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难点进行汉语语音教学。3. 注重利用汉语发音原理的演示、描写与说明进行语音教学。4. 注重语音教学中的实用性、交际性与趣味性。5. 注重语音教学中有意义的、大量、多样的实际操练。6. 注重利用多种手段展开语音教学。基本能力:1熟悉并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知识,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语音系统的概念、术语等。2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并能运用汉语拼音进行汉语语音教学。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案。4具备较敏锐的听音、辨音能力,能及时发现学习者的问题;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时的发音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5熟悉“音素教学”、“语流教学”等汉语语音教学基本思路;熟悉并能运用汉语语音教学的常用策略、方法和技巧。6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标准6.4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词汇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注重利用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进行词汇教学。2. 注重教学中解词的浅显、具体、准确、易懂。3. 注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词汇教学。4. 注重理解词汇的概念意义和特定语境下的含义。5. 注重利用对比、组合等多种手段以及游戏、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词汇教学。6. 注重教学中词汇的科学重现。基本能力:1熟悉并掌握汉语词汇、词义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词汇、词义系统的概念、术语等。2了解汉语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的差别和特点,掌握汉语的字词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组织有效的汉语词汇教学。3熟悉相关大纲;能熟练使用主要语文工具书,准备和组织汉语词汇教学。4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词汇教学方案。5了解学习者汉语词汇偏误情况,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6熟悉并能运用汉语词汇教学的常用教学策略和方法、技巧。标准6.5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法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注重结构、语义、功能相结合的汉语语法教学。2. 注重语法形式与意义相匹配的认知解释。3. 注重在交际活动中进行语法教学。4. 注重循序渐进、复式递升的语法教学。5. 注重针对学习者语法偏误进行语法教学。6. 注重语法教学的(师生)互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基本能力:1熟悉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语法规则的概念、术语等。2了解和熟悉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内容,熟悉汉语语法项目的选择、等级划分与排列等。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语法教学方案。4熟悉并掌握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并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5了解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偏误的情况,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6能够恰当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进行语法教学。7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标准6.6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具备将汉字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根据汉字造字原理进行教学。2. 注重形、音、义相结合。3. 重视实用性、趣味性。4. 注重先认后写、常用字在先、反复重现等教学原则。5. 针对学习对象选择实用而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基本能力:1熟悉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特点和知识,了解并准确运用相关概念、术语等。2了解汉语常用字和非常用字的构成情况。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字教学方案。4了解主要语种学习者的汉字学习需求和困难,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汉字教学。5了解汉字教学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了解汉字教学的基本步骤、规律和目标,并运用这些知识有效地指导汉字教学实践。6了解汉字和汉语拼音在汉语教学中的互为运用的关系,熟悉汉语的字词关系,以及汉字的认读和书写顺序。7熟悉并掌握汉字教学的常用策略和方法、技巧等。8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字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标准6.7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听力教学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注重精听和泛听教学相结合。2. 注重以听为主,听说结合。3. 注重可懂输入与信息差相结合。4. 注重大量输入和不断练习。5. 设计听力任务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基本能力:1. 了解听力课堂教学的各类活动。2. 了解听力技能与其它语言技能的关系,并能与其他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3. 熟悉听前、听中、听后的各种听力任务类型。4. 能根据学习者存在的听力理解障碍及时调整训练方法。5. 能指导学习者掌握用以满足实际交际需要的听力技巧与策略。6. 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制作听力材料。标准6.8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口语教学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进行有指导的说话练习。2. 注重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开口率。3. 教学活动和交际任务的设计应接近学习者实际生活,反映真实的口语特征。4. 注重流利性与准确度相结合。5. 注重机械操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基本能力:1. 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相结合的口语任务及练习。2. 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及不同的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 能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使用汉语。4. 能组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口语活动的积极性。5. 应了解口语教学与其它语言技能的关系,并与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6. 能根据课堂需要设计相应的口语水平评估与测试。标准6.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精读与泛读教学相结合。2. 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 注重培养学习者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等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4. 注重培养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力。5. 阅读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接触的真实材料。6. 训练学习者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基本能力:1. 熟悉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2. 了解精读与泛读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应用相应的方法。3. 了解真实语料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并能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语料。4. 了解教授阅读的常用方法。5. 了解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6. 能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教学。7. 能理解默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指导。标准6.10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写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基本原则:1. 注重写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实践相结合。2. 注重写作教学与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强调写作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3. 注重对写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指导。4. 注重采用教师评语、学生反馈和师生面谈等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指导。5. 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基本能力:1. 理解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并运用于教学实践。2. 熟悉不同文体形式和写作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3. 了解写作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4.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作出评价和反馈。5. 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作出评定,能处理评分和分级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标准七:测试与评估了解各种测试与评估的作用和方法及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或测试方法。设计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标准 7.1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特点,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标准 7.2 设计合适的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标准 7.1 了解评估与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特点,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基本概念:1. 测试2. 测试类型3. 信度、效度和公平性4.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5. 评估6. 评估类型7. 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8. 项目评估与学习者评估基本能力:1.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程序及局限性。2. 能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与评估手段。3. 能对测试与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为改进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4. 能了解汉语作为外语的主要测试与评估种类。标准 7.2 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编写适当的试题和试卷;并能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并从中获得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基本概念范畴1. 课堂测试2. 测试设计3. 试卷编制和试题编写4. 评估标准5. 评分标准6. 综合评分和分项评分基本能力:1. 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编写课堂测试与评估试题。2. 能按照程序,客观、公平地评定学习者的课堂测验成绩和评估学习者的进步情况。3. 能正确、合理地解释课堂测验成绩。4. 能分析、鉴别并改进试卷、试题和评估项目的质量。5. 能根据测试与评估的结果来改进教学质量。6. 能指导学生进行自测与自我评估。标准八: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教师应理解并掌握汉语教学课程与大纲的内容、范围和目的;熟悉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及教辅材料。标准8.1教师应了解国内外主要汉语教学项目。标准8.2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标准8.3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教学大纲。标准8.4 教师应熟悉汉语课堂教学。表准8.5教师应熟悉所用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标准8.6 教师应熟悉教辅材料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标准8.1教师应了解国内外主要汉语教学项目。 基本概念范畴:1. 项目及项目设计2. 协调与组织3. 当地情况4. 文化态度5. 社会价值观6. 教师和学习者的动机基本能力:1. 能够确定并协调各类汉语教学项目的目标。2. 能了解各种汉语教学项目的模式特点与差异。3. 能了解教学项目的总体要求和课程安排。4. 能够和同事及当地各组织的其它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改善教学环境和改进教学。5. 能通过多种方式为更多的学生争取学习汉语的机会。6. 应了解教学理念和潜在态度对汉语教学的影响。标准8.2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基本概念范畴:1. 课程设置2. 课程内容3. 课程标准4. 课程评估5. 核心课程6. 必修课与选修课基本能力:1. 能掌握相关课程的特点。2. 理解所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3. 了解与各教学阶段的课程标准相应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侧重点。4. 能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和项目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标准8.3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大纲。基本概念范畴:1. 教学大纲2. 教学目的3. 教学计划4. 教学内容5. 教学原则6. 教学方案7. 教学组织形式基本能力:1. 了解设计汉语教学大纲的基本程序。2. 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3. 在设计课程大纲时能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技能、情感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4. 能按照教学大纲所涉及的教学原则,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认知风格设计和安排教学计划。5. 能清楚、详细地阐述大纲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标准8.4 教师应熟悉汉语课堂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教学目标2. 教学模式3. 教学环节4. 教学步骤5. 教学管理6. 教学评估基本能力:1. 能将基本原则应用于课堂教学,并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2. 能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3. 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4. 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营造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氛围,能设计有意义的任务和小组活动,开展有效的教学。5. 能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6. 能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习者发展其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7. 能通过评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标准8.5 教师应熟悉所用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特色。基本概念范畴:1. 教材2. 教材类型3. 教材体例4. 教材内容5. 教材结构6. 教材的衔接性7. 教材评估8. 教学参考材料基本能力:1. 了解汉语教材基本评价标准。2. 能熟悉相关汉语教材及其特点,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选择适当教材。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 4. 能制作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5.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对教材的使用进行调整。标准8.6教师应熟悉教辅材料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基本概念范畴:1. 教学辅助材料2. 网络材料3. 音视频材料4. 报刊杂志、图片、卡片5. 实物、教具6. 多媒体教室7. 语言实验室8. 自助学习中心基本能力:1. 应了解各种教辅材料对教学的作用。2. 能选择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3. 能妥善处理教材与辅助材料的关系,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4. 能与其他教师合作,一起探讨对辅助材料的开发、取舍和整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标准九: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教师熟悉并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技术,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标准9.1 教师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相关电子设备,熟悉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应用于实践。标准9.2 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并能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标准 9.1教师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相关电子设备,熟悉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应用于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 计算机基本组成部件2. 操作系统与基本操作命令3. 常用办公软件4. 相关电子设备5. 软件安装与卸载程序6. 计算机辅助教学7. 计算机病毒8. 课程管理系统基本能力:1. 了解包括外接部件在内的计算机基本部件,并能根据相关参数大致判定其性能。2. 能以正确的操作命令使用计算机并指导学习者进行操作。3. 了解常见操作错误,并能进行相应的修复操作。4. 能自行安装或卸载各种常见软件。5. 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完成教学资料的编写、制作。6.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汉字输入法。7. 能使用幻灯片演示软件制作和演示主要教学内容。8. 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场景的不同,合理安排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引导学生在中文操作系统下进行自学和互动。9. 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基本的病毒预防、查杀方法。10. 能熟练使用所在地的课程管理系统。标准 9.2 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并能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互联网2. 下载、上传3. 浏览器、搜索引擎4. 网页、网址5. 个人主页、博客、告示板6. 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7. 视频会议、远程教学8. 黑客、网络安全、防火墙基本能力:1.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搜集和使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2. 能自行下载和上传各种文件和汉语教学资料。3. 能建立个人主页或博客,以加强与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4. 能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视频等方式及时向学生传达信息及收集反馈。5.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模块五 教师综合素质标准十: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能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应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并在任何教学场合中,应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标准10.1 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标准10.2 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标准10.3 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标准10.4 教师应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亲和力、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标准10.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教学,都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标准10.1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基本概念范畴:1. 反思性教学2. 自我评估3. 研究方法4. 行动研究5. 课堂研究6.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7. 研究型教师基本能力:1. 能了解进行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2. 能了解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概念、研究课题、研究目的以及此类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3. 能阅读并大致了解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专业文章。4. 能区分专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5. 能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6. 能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研究课题。7. 能熟悉教育研究常用术语并和同行沟通。8. 能了解反思教学的概念、方法与技能,并应用于教学研究。标准10.2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基本概念范畴:1. 专业发展2. 专业发展计划3. 专业发展机会4. 学术团体5. 专业书籍6. 专业杂志7. 专业资源8. 专业组织9. 专业标准与目标基本能力:1. 能了解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能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论坛、职业培训、专题讲座、学术书刊及与同行进行交流等方式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2. 能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同,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改进教学。3. 能了解并参与业内相关组织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4. 能参加专业会议、撰写论文并与同行交流。5. 能积极参与相关学术团体的项目和活动。6. 能熟悉汉语教学的常用概念与术语。标准10.3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社区活动,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基本概念范畴:1. 社区2. 社区领袖3. 社区设施4. 社区与学校的关系5. 社区活动6. 志愿服务基本能力:1. 能了解当地社区在汉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2. 能了解当地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并能积极为社区服务。3. 能了解并尊重当地社区的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宗教取向。4. 能了解当地的社区成员、社区问题、困难与冲突,能与社区友好相处。标准10.4教师应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亲和力、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基本概念范畴:1. 校园文化2. 学校组织结构3. 学校重大活动4. 教师工会5. 人际关系6. 家长及家长协会7. 单亲家庭8. 教师、家长见面会9. 家长志愿者10.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能力:1. 能了解学校(项目)的目标、组织形式、校纪校规,重大活动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2. 能够和同事团结合作,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3. 能了解家长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并能就学生的进步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4. 能按照当地的习惯,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5. 能了解家长协会,并鼓励家长志愿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6. 能在学校组织下定期召开家长见面会。7. 能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标准10.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教学,都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基本概念范畴:1. 挑战与对策2. 毅力与意志3. 教学理念、动机和态度4. 心理压力5. 心理压抑6. 心理承受力7. 心理冲突8. 心理抗拒9. 心理失衡10. 情绪稳定性11. 心理咨询12. 职业道德基本能力:1. 能意识到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2. 能应对在教学、社会和家庭各种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和困难,以避免对教学工作的干扰。3. 能作好随时应对各种压力与冲突的心理准备。4. 能从不成功的教学经历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5. 能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6. 能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不同阶段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7. 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困难,并对其学习加以正确引导。8. 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与同龄人和师长进行交流。 9. 能了解自己的性格,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教学。10. 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11. 对汉语教学充满热情,并具有足够的责任感。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