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058875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1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建设背景7四、 项目建设进度7五、 建设投资估算7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10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11一、 国内智能控制器发展阶段11二、 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12三、 行业发展趋势13四、 品牌设计15五、 行业主要壁垒18六、 行业经营模式及主要特征20七、 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22八、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25九、 行业总体竞争格局29十、 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30十一、 企业营销对策34十二、 价值链35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40一、 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程序40二、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44三、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策略45四、 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46五、 基于不同维度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59六、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63第四章 运营模式68一、 公司经营宗旨6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9四、 财务会计制度73第五章 SWOT分析80一、 优势分析(S)80二、 劣势分析(W)82三、 机会分析(O)82四、 威胁分析(T)84第六章 公司治理分析88一、 信息披露机制88二、 公司治理的框架94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98四、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01五、 公司治理的主体105六、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106七、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108八、 董事会模式113第七章 投资计划方案119一、 建设投资估算119建设投资估算表120二、 建设期利息12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1三、 流动资金122流动资金估算表122四、 项目总投资12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4第八章 财务管理方案126一、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26二、 应收款项的概述128三、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30四、 短期融资券132五、 企业资本金制度135六、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41七、 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149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15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9三、 偿债能力分析16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1报告说明小家电行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小家电以其轻巧、灵活、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酒店等场所。小家电具有简化家务劳动复杂程度、减轻家务劳动强度、缩短家务劳动时间、改善厨房与家居清洁卫生等特点。按照产品用途分类,小家电可以分为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和个人护理小家电,其中厨房小家电包括电磁炉、电饭煲、电陶炉、破壁机、电热水壶、豆浆机等。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53.7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91.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97%;建设期利息6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流动资金1400.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34%。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4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571.85万元,净利润1924.3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1.20%,财务净现值4790.1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本项目的建立投资合理,回收快,市场销售好,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这也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益阳智能控制器技术应用项目项目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消费升级正在成为小家电行业增长的内驱动力,而消费者对小家电产品品质及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消费群体,追求时尚、注重个性与品质,而新兴品类的小家电满足了精致与创新的生活方式,符合当下的消费潮流。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53.7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91.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97%;建设期利息6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流动资金1400.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34%。(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91.2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741.8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96.39万元,预备费53.00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4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571.85万元,纳税总额1223.78万元,净利润1924.3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1.20%,财务净现值4790.1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653.781.1建设投资万元2191.231.1.1工程费用万元1741.841.1.2其他费用万元396.391.1.3预备费万元53.001.2建设期利息万元61.561.3流动资金万元1400.992资金筹措万元3653.782.1自筹资金万元2397.562.2银行贷款万元1256.223营业收入万元142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1571.855利润总额万元2565.756净利润万元1924.317所得税万元641.448增值税万元519.949税金及附加万元62.4010纳税总额万元1223.7811盈亏平衡点万元5220.54产值12回收期年4.6713内部收益率41.2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4790.10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第二章 行业和市场分析一、 国内智能控制器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最先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随着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器的操作复杂度、可控对象、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得到完善。目前智能控制器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汽车电子、智能建筑与家居等领域。1、成长初期(1990-2000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90年代大家电厂商主要通过自产或进口的方式获取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专业制造商的数量和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作为主要客户,业务体量相对较小,行业处于成长的初期。2、随家电运行模式转变而来的高速发展期(2001-2010年)中国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下游产品性能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增长,智能控制器厂商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智能控制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规模持续扩大。3、“万物互联”背景下的产业升级期(2011-至今)家电制造行业自2011年进入由单体智能家电向互联智能家电的转变阶段,下游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升级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进一步发展,目前智能控制器正处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逐步实现由传统机械操作向电子化和智能化操作升级转变。随着家电、工业控制智能化网联化进一步发展,智能控制器的结构和功能也必将更加复杂化,单价有望继续提升,5G+物联网兴起带来的下游细分场景需求增加也会带动智能控制器需求量继续加大。二、 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的内涵整合营销强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把一切企业活动进行一元化整合重组,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上达到高度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体化营销。整合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公司所有的部门都能为顾客利益服务时,其结果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各种营销职能(推销人员、广告、产品管理、营销调研等)必须彼此协调其次,营销必须使公司其他部门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他又说:“整合营销一般包括两大主题,分别是:许多不同的营销活动都能够传播和交付价值;在有效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各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营销组合概念强调将市场营销中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重要性,营销整合则与之一脉相承,但更为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在此基础上,整合营销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各种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重心,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二)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整合营销传播(IMC),也称整合营销沟通。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是一种用来确保产品、服务、组织的顾客或潜在顾客所接收的所有品牌接触都与此人相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一致的计划过程”。被誉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的唐E.舒尔茨教授认为,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性。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是在一体化营销的基础上导入了传播概念,但IMC对营销影响很大,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怎样才能使企业与利益关系者间的有效沟通成为可能。三、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全球化、专业化分工趋势加强中国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产业链最发达、配套能力最强、集群优势最大的国家,拥有多年的技术研发沉淀和较大的性价比优势。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已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这为本土智能控制行业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控制器行业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在国际市场上,西门子、松下电器等知名厂商注重品牌运作、产品策划、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建设,采取专业化分工,将需要大量资产投入的智能控制器、整机生产等环节委托专业厂商生产。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国内企业也将延续海外品牌厂商的发展路径,走专业化分工合作的道路。目前国内家电巨头正逐渐剥离繁杂的零配件生产制造环节,分工合作趋势逐步显现,专业化分工将给国内智能控制器厂商带来良好的市场机遇。2、行业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智能控制器渗透率不断提升自物联网概念兴起,各国纷纷将物联网作为发展战略。智能控制器作为底层控制端在整机产品中拥有天然的切入口优势,物联网的发展催生出更多的应用领域,有利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有机生态,驱动智能控制器朝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引领智能控制器产品进入产业蓝海。智能家居目前作为物联网细分领域发展较快的行业,将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智能控制器的核心功能是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精度和智能化。随着各种用电设备日益朝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控制器的渗透性进一步增强,应用领域日趋广泛。近几年智能控制器在家电领域使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率也不断提升,在智能电池等新的应用领域也不断得到开发。3、产品向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在全球开展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下,国家不断推动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通过改变智能控制模式实现节能降耗已成为家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之一。目前,家电行业产品主要通过变频技术和直流电机技术实现节能,如洗衣机通过变频与直流电机实现节电,冰箱、空调通过变频降低能耗,终端家电产品的节能环保需求对上游智能控制器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随着智能化、互联化的家电产品的普及,产品待机时的功耗逐步成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智能控制器中零部件的排布、零部件的选择、软件控制的逻辑等,亦逐步往低能耗、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四、 品牌设计品牌要素或元素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识或标志、品牌形象代表、品牌口号、广告曲、包装等。在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设计过程中,一般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简洁醒目,易读易记来自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人们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通过眼睛,11%借助听觉,3.5%依赖触摸,其余的源于味觉和嗅觉。基于此,为了便于消费者认知、传诵和记忆,品牌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简洁醒目,易读易记。基于这一要求,不宜把过长的和难以读诵的字符串作为品牌名称,也不宜将呆板、缺乏特色感的符号、颜色、图案用作品牌标示。2015年9月,陆金所启动了全新的域名和品牌形象,替代原有的。陆金所将其网络投融资平台的域名进行更改,由“”更改为“”;而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则维持“Ifex”不变。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解释说,之所以用去替换,是为了让这一域名能够更好地被国内的用户记忆。而且,这也是陆金所向更“互联网化”方向转变的一个体现,不仅仅是从技术、服务上更加便捷,即使是细节上也要做到更好。(二)构思巧妙,暗示属性一个与众不同、充满感召力的品牌,在设计上还应该充当体现品牌标示产品的优点和特性,暗示产品的优良属性。奔Benz(汽车发明人本茨先生的名字),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赢得了顾客信任。那个构思巧妙、简洁明快、特点突出的圆形的汽车方向盘似的特殊标志,已经成了豪华优质高档汽车的象征。这个品名与品标的有机结合,不仅暗示品牌所标定的商品是汽车,而且是可以“奔驰”的优质汽车。(三)富蕴内涵,情意浓重品牌,大多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解释或释义。有的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称,有的就是一种产品的功能,有的或者就是一个典故。富蕴内含、情意浓重的品牌,因其能唤起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美好的联想,而使其备受厂商青睐。(四)避免雷同,超越时空品牌设计的雷同,是实施品牌运营的大忌。因为品牌运营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而超越竞争对手。若品牌的设计与竞争对手雷同,一方面容易被起诉,另一方面也可能永远居于人后,达不到最终超越的目的。除了注意避免雷同以外,为了延长品牌使用时间、扩大品牌的使用区域,在品牌的设计上还应注意尽可能超越时空限制。具有时代特征的名称有强烈的应时性,可能在当时或延续一段时日会“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住、了解当时那个时代的人越来越少,品牌的感召力也会越来越小。而超越空间主要是指品牌超越地理文化边界的限制。可以想象,若将“Sprite”直译成“妖精”,又有多少中国人乐于去认购呢?而译成了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雪碧”就比较准确地揭示出品牌标定产品的“凉”“爽”的属性。五、 行业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智能控制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众多学科,是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这要求智能控制器企业需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年的投入和积累,在短时间内掌握成熟、稳定的核心技术较为困难。同时,智能控制器的下游产品迭代速度较快,智能控制器厂商需要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进行迭代及附加新的功能,保持产品及技术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才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这也同时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2、客户资源壁垒虽然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客户领域分散,所处行业众多,但下游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内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高,通常采取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制度。智能控制器企业在与下游客户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之前,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开拓和客户关系维护,在初步满足客户对合格供应商的要求后,还要接受客户严格的供应商认证,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现场审核、生产环境审核、样品确认、定期审核监督等程序;达到客户要求后,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下游厂商对通过认证的合格供应商下单采购,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技术绑定,甚至发展ODM等业务形态,知名终端产品客户较少更换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因此,若无新的产品类型,客户资源系行业新进入者需要面对的壁垒。3、人才壁垒由于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种类的多样性和集成化较高的特点,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检测、品质管控,均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相关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在行业中长期实践,积累研发经验。此外,由于智能控制器需要根据下游客户对于产品类型、产品定位、功能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对PCBA的设计、生产、功耗等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专业人才的积累、培养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同时也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的保证,构成新进入企业的人才壁垒。六、 行业经营模式及主要特征1、行业经营模式智能控制器作为整机设备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零部件,需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别、应用领域、功能型号等进行定制研发和生产,行业内的企业通常采取按订单安排生产的经营模式。企业根据客户的订单采购原材料,安排生产,完成后将产品交付给客户。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研发经验的长期积累,部分企业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动参与下游客户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与客户共同研发新产品。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周期性特征近来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智能控制器相关的激励政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不断加大对智能控制器及其相关行业的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器也在朝着更小、更智能、更精确的方向前进。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以及相关技术的迭代,智能控制器技术及应用作为新型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整体而言,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处于上升周期。(2)区域性特征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智能控制器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电子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智能控制器产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聚集了拓邦股份、和而泰、朗科智能、贝仕达克等一批行业内上市公司。3、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上下游关联性在智能控制器产业链中,上游厂商是元器件供应商,提供各类芯片、被动元器件和PCB板等原材料;中游厂商是智能控制器方案解决商,负责研发制造各类控制器,调试硬件和软件算法;下游厂商是各行业终端企业,采购控制器生产终端产品并销售给消费者。(1)智能控制器上游行业智能控制器主要原材料包括IC、PCB、MOS管、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行业生产厂商众多,主要集中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集群效应明显。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且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行业竞争的加剧,电子元器件的采购价格相对平稳并有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些因素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智能控制器下游行业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及智能家居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上述领域智能化产品的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下游产业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未来市场需求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个性化,这些需求对智能控制器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七、 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1、行业技术水平从技术角度看,智能控制器是指一种集成感知、计算、通信、交互与控制功能的机电部件。智能控制器是技术和知识密集产品,其核心技术包括: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交互技术、功率和能量转换技术、电磁兼容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器还不断融入前沿和新兴技术,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温度/湿度/光感自适应等新一代智能化技术。智能控制器技术含量较高,且在软硬件方面技术水平均在不断提高。在软件方面,数据处理及编程能力越来越强大,技术变革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在硬件方面,MCU及其他半导体器件的技术日趋成熟,IC、MOS管、二三极管等元器件功能更强大可靠;IC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能写入更多、更复杂的程序,运行效率不断提高。2、行业技术特点智能控制器出身于自动控制技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以自动控制理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成熟为载体,以其他诸多技术门类的发展进步为互动因素,逐步产生、发展、成熟,进而形成一个独立的有巨量市场空间的产品门类与行业。(1)技术综合性强智能控制器是技术集成产品,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通讯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电子加工工艺技术等众多学科,是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2)技术外延丰富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是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结合,软件技术当中又包括算法技术和编程技术。产品研究与设计既要考虑产品功能、性能、结构本身的要求,又要满足电磁兼容、环保节能等一系列要求,技术外延较为丰富。(3)应用领域广泛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家居、锂电池、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是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也是某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驱动因素。(4)智能制造更加普及下游客户对智能控制器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品质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智能控制器产品厂商对自身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智能控制器厂商广泛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不断推动生产工艺向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的技术特点(1)元器件集成度高传统的家用电器因功能需求简单,内部空间相对宽裕,控制器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布局分散,元器件集成度低。但随着市场对家用电器的功能及其外观等要求的提升,以及部分家电出现便携式、充电式产品,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体积被大幅压缩,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2)稳定性及质量水平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从原来零散摆放和使用的消费品,逐渐变成了家庭生活及装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原来短期更换的消费品,变成了一件中长期使用的家庭电器。相应的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所采用的方案和元器件也相对往更为多功能、更加耐用的方向发展。从技术要求及壁垒方面,虽然家电智能控制器低于汽车智能控制器。但技术进步、成本下降背景下,家电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智能控制器的需求增加。远程操控、智能菜单、多品类联动等功能成为家电新卖点,各大品牌纷纷开启智能家电的布局。由于功能的多样化机会较电动工具、医疗器械等高,且需求迅速迭代,因此技术的快速进步及较高的渗透率,使家电智能控制器技术壁垒高于其他品类。八、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一)产品特征与市场扩散1、创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愈多,在诸如功能、可靠性、便利性、新颖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的优越性愈大,市场接受得就愈快。2、创新产品的适应性创新产品必须与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以及人们的产品价值观相吻合。当创新产品与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相适应或较为接近时,则有利于市场扩散,反之,则不利于市场扩散。3、创新产品的简易性这是要求新产品设计、整体结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必须与目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适应。一般而言,新产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才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扩散,消费品尤其如此。4、创新产品的明确性这是指新产品的性质或优点是否容易被人们观察和描述,是否容易被说明和示范。凡信息传播便捷、易于认知的产品,其采用速度一般比较快。(二)购买行为与市场扩散1、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与市场扩散人们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学者罗吉斯调查了数百人接受新产品的实例,总结归纳出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和一般规律,认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重要阶段:(1)认知。这是个人获得新产品信息的初始阶段。新产品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或者其他间接的渠道如商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人们在此阶段获得的情报还不够系统,只是一般性了解。(2)兴趣。指消费者不仅认识了新产品,并且发生了兴趣。在此阶段,消费者会积极地寻找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具体功能、用途、使用等问题。如果满意,将会产生初步的购买动机。(3)评价。这一阶段消费者主要权衡采用新产品的边际价值。如采用新产品获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对新产品的吸引力做出判断。(4)试用。指顾客开始小规模、少量地试用新产品。通过试用,顾客评价自己对新产品的认识及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应尽量降低失误率,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质、使用和保养方法。(5)采用。顾客通过试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放弃原有的产品,完全接受新产品,并开始正式购买、重复购买。2、顾客对新产品的反应差异与市场扩散在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消费心理、产品价值观、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反映具有很大的差异。(1)创新采用者。也称为“消费先驱”,通常富有个性,勇于革新冒险,性格活跃,消费行为很少听取他人意见,经济宽裕,社会地位较高,受过高等教育,易受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是企业投放新产品时的极好目标。(2)早期采用者。一般是年轻,富于探索,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状况良好,对早期采用新产品具有自豪感。这类消费者对广告及其他渠道传播的新产品信息很少有成见,促销媒体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与创新采用者比较,持较为谨慎的态度。(3)早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一般较少保守思想,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收入;对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自己所崇拜的“舆论领袖”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他们经常是在征询了早期采用者的意见之后才采纳新产品。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消费习惯,对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很大的意义。(4)晚期大众。指比较晚地跟上消费潮流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受教育水平及收入状况往往比早期大众略差,对新事物、新环境多持怀疑态度或观望态度。往往在产品成熟阶段才加入购买。(5)落后的购买者。这些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思想非常保守,怀疑任何变化,对新事物、新变化多持反对态度,固守传统消费行为方式,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期以至衰退期才能接受。新产品的整个市场扩散过程,从创新采用者至落后购买者,形成完整的“正态分布曲,线”,这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极为相似,为企业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九、 行业总体竞争格局由于上游芯片技术升级和下游客户需求升级,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及复杂度随之提升,产品日趋智能化、物联化、复杂化和模组化。低端控制器厂商难以满足技术迭代需求,具有核心技术的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获取信息的速度快,能对产品及时优化和更新换代,下游大型客户订单主要集中在各细分类产品的头部智能控制器企业手中。另一方面,而随着国际化分工格局的深化,国外家电、汽车厂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将专注于控制平台及一站式控制单元的研发,将大部分智能控制器业务外包给国内厂商,国内头部智能控制器厂商凭借快速的响应能力、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业务空间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机会持续增长。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广泛,包括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智能建筑及家居等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可知,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1,712.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3,82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5.3%,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11.9%,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867.1亿元。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为23,822.6亿元,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及设备占据前三大份额,分别占比为24%、16%和13%,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对应市场规模约为3,799亿元,市场容量持续扩大,市场容量巨大。由于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需求差异性大,导致了行业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突出。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拓邦股份、和而泰及朗科智能,其家电智能控制器市场占比分别为0.64%,0.78%与0.27%,行业整体及细分领域中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集中度较低。此外,虽然大部分厂商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均涉及家电领域,但各厂商各自均有擅长的细分产品领域并在该细分领域中占据优势,如分别对应空调、洗衣机、IH加热电器等的智能控制器。因此,智能控制器市场及竞争格局均较为分散。十、 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一)客户分类客户分类指按照客户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分为不同等级。等级划分有三级制,如A类、B类、C类;有五级制,如A类、B类、C类、D类、E类;也有六级及以上的分类。有的企业将不同等级客户称为钻石级、白金级、黄金级、白银级、普通级等,客户分类的目的是识别客户重要性并给予不同的待遇。如果客户分类错误,就有可能将重要客户作为次要客户对待,而将次要客户作为重要客户对待,降低企业营销效益:正确的客户分类需要正确的分类标准,有的企业仅仅以客户购买量(额)作为分类标准,这是比较片面的,客户分类依据有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忠诚度、客户信用度等因素。1、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关系价值简称为客户价值,指客户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或客户在供应商眼中的价值。长期客户总收益指一定时期内客户持续购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客户购买量、购买频率、购买持续时间是长期客户总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取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使潜在客户成为现实客户而耗费的成本。保留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加强或维持客户关系而耗费的成本,如人员访问成本、设立俱乐部的成本等。在获取及保持客户关系的成本不易计算时,可以近似地用销售量(额)来代替。测定客户关系价值可以使供应商集中有限的资源服务于重要客户,收到更高的效益。调查表明,许多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中等规模的客户,因为大客户,般要求周到的服务和最大限度的折扣,小客户零星购买产生较多的交易费用,这些都降低了公司的利润率。中等规模的客户既没有大客户那么多的要求,又没有小客户那么多的交易成本。客户关系价值应当综合考虑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方面,现实价值指客户当前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潜在价值指客户今后可能追加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有些客户实力雄厚,产品需要量大,但是对供应商还不了解或不放心,因而购买量小;如果增加了解或提高满意度则可能大幅度追加购买,成为大客户。2、客户忠诚度客户忠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产品购买因素、成本因素、价格因素和态度因素等。在产品购买方面,忠诚客户会长期购买,高频率购买,追加购买,交叉购买与原产品相关的其他产品与服务,向上购买升级产品,向他人推荐供应商产品等等,在成本方面,忠诚客户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形成常规性购买,减少交易谈判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供应商了解忠诚客户的服务需求,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而降低了服务成本,在价格方面,忠诚客户降低了价格敏感性,基于一贯的信任而对供应商的价格变动给予理解。在态度方面,忠诚客户关心和维护供应商的品牌,较少受到竞争性产品的影响,关心供应商企业的发展,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的信息与建议。3、客户信用度客户以往交易的信用情况考察主要有总欠款率和货款延期支付平均天数两个指标。其中,统计期内总欠款率=逾期未付货款总额/总购买金额,货款延付平均天数指超出合同规定时间拖延支付货款的平均天数。根据客户货款实际支付情况,分月结30天、月结60天、月结90天、现金客户和国外客户五种情况进行信用度评分。对新开发客户以及客户未来信用状况变化趋势的考察,可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管理层因素。主要管理者在业界的信誉、专业知识、有无应对局势变化的能力、有无不良嗜好、健康情况。(2)支付能力。资产负债率、风险性经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银行存款、偷漏税情况、员工福利、员工奖金发放等。(3)财务状况。财务调度能力、收付款情况。(4)管理状况。士气和效率、内部控制能力。(5)营销状况。品牌知名度、产销能力、业界影响力等。(6)行业状况。行业竞争程度、产品发展前景等。若以上任一因素未达标准,即为不合格客户,应当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二)客户分类管理客户分类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企业按照客户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投放不同的资源。比如,对于A类客户,在产品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帮助研发或定制产品;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在价格方面,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和折扣或在必要时给予较大数额的年终返利;在交货期方面,保证满足其交货期的要求,优先安排生产,由生产部、物流部经理亲自负责,公司主要领导督办;在延期付款方面,给予最长的延付期限;在投诉处理方面,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回复及处理,进行满意度调查与跟踪。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与A类客户相比,低重要性客户获得的待遇要拉开一定差距。十一、 企业营销对策用上述矩阵法分析、评价营销环境,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在环境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对威胁与机会水平不等的各种营销业务,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理想业务,应看到机会难得,甚至转瞬即逝,必须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否则,丧失战机,将后悔莫及。对风险业务,面对其高利润与高风险,既不宜盲目冒进,也不应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应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争取突破性的发展。对成熟业务,机会与威胁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企业的常规业务,用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开展理想业务和风险业务准备必要的条件。对困难业务,要么是努力改变环境,走出困境或减轻威胁,要么是立即转移,摆脱无法扭转的困境。十二、 价值链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要求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为此,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传播和交付价值的各分工部门即企业价值链以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顾客与企业利益最大化。(一)企业价值链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上部列出的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辅助活动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其中,科学技术开发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等;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投入,也包括其他资源,如外聘的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信息系统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所有部门;企业基础结构涵盖了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等事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但每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一般地说,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企业必须依据顾客价值和竞争要求,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状况,寻求改进措施,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协调工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各部门都有强调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如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设计一个复杂的程序,花很长时间审核潜在顾客的信用,以免发生坏账,其结果是顾客等待,企业销售部门绩效受到影响。各个部门高筑壁垒,是影响优质顾客服务和高度顾客满意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新产品实现流程。包括识别、研究、开发和成功推出新产品等各种活动,要求这些活动必须快速、高质并达到成本预定控制目标。(2)存货管理流程。包括开发和管理合理储存的所有活动,以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实现充分供给,避免因库存量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大。(3)订单一付款流程。包括接受订单、核准销售、按时送货以及收取货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4)顾客服务流程。包括使顾客能顺利地找到本公司的适当当事人(部门),并得到迅速而满意的服务、答复以及解决问题的所有活动。(二)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将之称为供销价值链。要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其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企业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过去,企业总是将供应商、经销商视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对象;现在,它们开始仔细选择伙伴,制定互利战略,锻造更加高效的供销价值链,以形成更强的团队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三)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在一个企业价值链的诸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往往集中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经济学垄断优势原理表明:在充分竞争市场,竞争者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如果超额利润能长期存在,则一定存在某种由垄断优势引起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价值链理论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该行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即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是人事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异。一般地说,高档时装行业的战略环节是设计能力,餐饮业是地点选择,烟草业则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在于保持其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而无须将之普及到所有的价值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将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将一些非战略性活动通过合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既能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战略环节,增强垄断优势,又利用市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顾客满意程度。加强与供销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相互“借力”,共同锻造高绩效的顾客价值网络,也是对上述“聚焦”战略的精妙运用。例如,人们涌向全球24500家麦当劳餐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其汉堡包,而更多的是喜欢麦当劳系统。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被称之为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高标准,并出色地协调了整个系统,使它不仅有效地与其特许经销商、供应商成功合作,而且与它们共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对战略环节的垄断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垄断关键性原材料、关键性人才,也可以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如在依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专业,等),需要垄断若干关键人才;在依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其垄断优势来自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如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方,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专用配料配方);在高科,技行业,垄断优势通常来自对若干关键性生产技术的垄断。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一、 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程序目前,许多人希望企业最大限度地提供与员工需求相匹配的福利。由于大部分福利与员工业绩无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减少了面向全员的福利的支付。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使一些员工失去了对企业的向心力,而且某些员工会产生对企业远景的质疑。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一直都存在高福利低工资好还是低福利高工资好的争议。事实上,确实有许多高福利没有起到应有的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融洽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每项福利计划的制订都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可按照如下程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1、明确企业薪酬福利策略。重新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宗旨和薪酬福利管理的基本策略,了解企业福利计划应承担的重要职能,为福利计划的制订指明方向。2、了解国家立法和企业所在地的相关规章。国家立法要求企业为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以弥补员卫生病、遭受工伤、失业和退休时的收入损失。法律还规定了企业应该如何建立并运营某些特定的福利项目。无论企业是否愿意提供这些福利、员工是否迫切需要这些福利,只要是法律规定的福利项目,企业就必须提供。就企业而言,员工福利支出来源于公司和员工的雇佣关系。从成本角度考虑,员工福利的提供实际上是以降低直接薪酬水平为代价的。当然,法定福利可能不被员工视为福利,因为他们认为直接薪酬与雇佣关系联系在一起,但是,法律所规定的福利与此不同。因此,如果不能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福利支出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或者员工认为企业并未提供有价值的福利,企业福利管理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一系列薪酬计划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甚至不会得到任何回报。为此,企业必须就福利的成本问题加强沟通。3、调查企业外部福利计划情况。在制订福利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企业所采取的福利措施。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员工,需要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了解其他企业的福利策略、福利计划、福利项目和福利水平。从本质上讲,福利调查就是薪酬调查的重要内容。在薪酬调查中,企业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得到的直接薪酬信息和福利信息,因为通过直接薪酬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到薪酬水平达到何种状态是合理的,但是福利调查得到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够了解到竞争者的总福利成本是多少,至于单个福利计划的成本,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差异以及对福利的不同理解和定位。一些公司强调的福利项目,其他企业可能不会选择。因此,在制订福利计划时,企业需要将福利项目的成本和员工偏好充分结合。4、了解企业内部福利项目需求。对外部福利的市场调查有可能会导致企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企业可能仅仅因为很多其他企业实施了这些福利项目而不是自己的员工需要,也去实施某些福利项目。许多企业的福利决策建立在一种对福利的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即认为多提供福利有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员工,而不是建立在对员工需要和偏好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要对企业内部的福利实践进行分析,就需要把福利看成是总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现存的福利项目与员工的需要和偏好进行比较,但是这种分析可能会因为不同员工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存在困难。要想了解员工的福利偏好,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福利问卷调查。问卷没有必要太复杂,可以只包含一系列能提供的福利项目或措施,让员工对其进行排序。在问卷设计上,要能够包含员工的个人特征,有利于了解不同人群的福利偏好,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这样,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了解现有的福利计划与员工偏好的福利模式之间的差异。对此,企业可以将员工未能得到满足的福利项目作为附加福利,员工对现有的福利项目存在不满意的,可以考虑删减,这种做法无疑会提高福利管理的有效性。5、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必须从将成本与员工需要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的直接薪酬和福利状况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和比较。一方面,根据员工的需要和偏好进行福利决策,有利于确定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类型,并且提高企业所提供福利的成本有效性;另一方面,一旦提供了某种福利项目,很多时候,员工关注的就是福利水平而不是企业为提供这种福利所付出的成本。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既然福利已经成为总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实现直接薪酬和作为间接薪酬的福利之间的平衡,如果直接薪酬和福利互不干涉地各自增长,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薪酬成本过度增加,直接薪酬的增长实际上还会对福利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虽然在选择福利项目和计算福利成本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他公司的一些福利数据,但不同企业之间的福利成本计算有很大差异。差异不仅来源于员工队伍的不同特点,还来源于很多其他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产品需求的变化、技术因素和组织的利润率等。高福利成本通常存在于高利润率的组织、大型组织、工会化组织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行业中,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员工群体大小的不同也会导致福利成本的差异。,二、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招聘成本是企业为了招募、甄选和录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招聘人员的直接或间接劳务费用、直接或间接业务费用、其他相关费用等。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与实际录用人数之比。如果招聘实际费用少,录用人数多,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低;反之,则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高。招聘成本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一)招募成本招募成本是指在招聘工作前期为了吸引应聘者所支出的成本,如网站续费、参加招聘会的场地费、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二)选拔成本选拔成本是指对应聘人员进行鉴别选择,以及作出决定录用或不录用哪些人员所支付的费用,如应聘人员招待费、测试费用、结构化面试聘请外部专家的报酬等。(三)录用成本录用成本是指经过招聘选拔后,把合适的人员录用到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四)安置成本安置成本是指为安置已经被录取的员工到具体工作岗位所发生的费用。安置成本由为安排新员工的工作所必须发生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为新员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装备费用以及录用部门因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成本构成。(五)离职成本离职成本一般是指因招聘不慎或员工离职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一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六)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因招聘方式或程序错误使招聘失败而重新招聘所发生的费用。,三、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策略各类绩效考评方法各具特点,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缺陷和不足。有些方法适用于大型企业,有些方法则适用于中小企业,有些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一线的人员,有些方法则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它们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情况,大多数企业在制定绩效。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逐步解决和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有些是“先天不足”,属于设计方案上的缺欠,有些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