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8039743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4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第4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第4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第一节 弹性力学有关知识在有限元法中经常要用到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关于它们的详细 推导可从弹性力学的有关教材中查到。现将它们连同相应的矩阵和张 量表达式形式综合引述于后。一、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矩阵形式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 6 个应力分 量Q Q Q ,T ,T ,T来表示。其中Q Q Q为正应力;T ,T ,T为剪应x y z xy yz zx x y z xy yz zx力。应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定如下:如果某一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 的正方向一致,这个面上的应力分量就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与坐 标轴反向为负;相反,如果某一个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的负方向 一致,这个面上的应力分量就以沿坐标轴负方向为正,与坐标轴同向 为负。应力分量及其正方向见图 4.1。图 4-1应力分量的矩阵表示称为应力列阵或应力向量,即r 、cxcyczTxyTyzTzxc c T T T 1yz xyyz zx4-1)弹性体在载荷作用下,还将产生位移和变形,即弹性体位置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弹性体内任一点的位移可由沿直角坐标轴方向的 3 个位移分量u, v, w来表示,它的矩阵形式是=L v wT4-2)称作位移阵或位移向量。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变,可以由6个应变分量L ,l ,l ,Y ,Y ,Yx y z xy yz zx 为剪应变。应变的正负号为正应变;来表示。其中L ,L ,L为正应变;Y ,Y ,Yx y zxy yz zx与应力的正负号相对应,即应变以伸长时为正,缩短为负;剪应变是以两个沿坐标轴正方向的线段组成的直角变小为正,反之为负。应变的矩阵形式是CALxLyL zYxyYyzYzxLLLxyY y Y xyyzzx4-3)称作应变列阵或应变向量。1. 平衡方程弹性体V域内任一点沿坐标轴x, y, z方向的平衡方程为氏溯氏+ f = 0Xx + -Qx产+ QyzxQzQcQcQcxy +y +QxQyQzQcQcQc+QxQyQz+ f = 0 y+ f = 0 z4-4)其中f , f , f为单位体积的体积力在x, y, z方向的分量。且有 xyzT =T ,T =T , P。xy yx yz zy zx xz平衡方程的矩阵形式为Ao+ f =0 (在V内)4-5)其中, A 是微分算子,ddxQQydQydQxQQzddzQQzQQyQQx4-6)f是体积力向量,f =yz2. 几何方程应变-位移关系在微小位移和微小变形的情况下,略去位移导数的高次幂,则应变向量和位移向量间的几何关系为QuQv8 , 8 -xQxyQyQw8 -zQzQuY -+xyQy=Yyx4-7)Qv 丫 yz 飞 +=YzyQu 丫 zx 飞 +=Yxz几何方程的矩阵形式为8x8y8zVxyVyzVzx8= LuV=TxyG xy1V=TyzG yz1V=TzxG zx(4-10)用矩阵形式表示为11 |LX1 |LX0O10x1 |LX1 |LXay100-VazE(1卩)s .1 |LX1 |LXT(1 + 卩)(1 - 2 卩)0001 2 |LXxyT2(1-卩)yzT0000zx0000000001 2p2(1-卩)000001 2p2(1-卩)VxyVyzVzxy8V z 尸 D 8(4-11)其中E (1-v)(1 +v)(l - 2v)1v1 -vv1 -v0v11 -v01000001 - 2v002 (1 -v)1 - 2v02(1-v)1 - 2v2(1-v)00(4-12)D称为弹性矩阵。它完全取决于弹性体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v。表征弹性体的弹性,也可以采用拉梅(Lam e)常数g和九,它们和 E, v 的关系如下EvX = (1 +v)(1 - 2v)G 也称为剪切弹性模量。注意到2X+g=(i+v)(i - 2v)物理方程中的弹性矩阵D亦可表示为九+ 2G 九九+ 2GFl九九+ 2G000G0000G00000G(4-13)物理方程的另一种形式是e =c其中:C是柔度矩阵。C二D-1,它和弹性矩阵是互逆关系。弹性体V的全部边界为S。一部分边界上已知外力T,T,T称为力的边 xyz界条件,这部分边界用S表示;另一部分边界上已知位移,称为几何 a边界条件或位移边界条件,这部分边界用 S 表示。这两部分边界构成 u弹性体的全部边界,即S + S 二 Sau4、力的边界条件 弹性体在边界上单位面积的内力为T,T,T,在边界S上已知弹性体单x y za位面积上作用的面积力为T ,T ,T,根据平衡应有xyzT 二 T T = T T 二 Tx x y y z z设边界外法线的方向余弦为n ,n ,n,则边界上弹性体的内力可由下式xyz确定T 二 n a + n t + n txx xy yxz zxT 二 n t + n a + n tyx xyy yz zyx xzy yz z z上 式的矩阵形式为T二T (在S上)a其中0n0nyz0nn0xzn0nnzyx二 na0ny05、几何边界条件在S上弹性体的位移已知为u,v,w, u即有v =v w= w用矩阵形式表示:u = u(在S上)u以上是三维弹性力学问题中的一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同样,对于平面问题,轴对称问题等也可以得到类似的方程和边界条件。把弹性力学方程记作一般形式,它们是:平衡方程Ab + f 二 0 (在 V 内)几何方程Lu(在V内)物理方程b = De(在 V 内)边界条件nb = T(在 S 内)bu = u(在S上)u并有S + S二S,S为弹性体全部边界。b u对于不同类型问题,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的有关矩阵符号的意义汇集 于表。板与壳的基本方程将分别在本书有关章节中给出。6、弹性体的应变能和余能 单位体积的应变能(应变能密度)为U (e )二& TDE(4-14)2应变能是个正定函数,只有当弹性体内所有的点都没有应变时,应变 能才为零。单位体积的余能(余能密度)为V (b) = - b tCo(4-15)2余能也是个正定函数。在线性弹性力学中弹性体的应变能等于余能 二 弹性力学的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在实际问题中,任何一个弹性体严格地说都是空间物体,它所受 的外力一般都是空间力系。但是,当所考察的弹性体的形状和受力情 况具有一定特点时,只要经过适当的简化和力学的抽象处理,就可以 归结为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一)、平面应力问题 等厚度薄板,板边承受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面力,同时体 力也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如图4-2)。图42特点:1) 长、宽尺寸远大于厚度2) 沿板边受有平行板面的面力,且沿厚度均布,体力平行于板面且不沿厚度变化,在平板的前后表面上无外力作用。y图 4-3(二)、平面应变问题 很长的柱体,在柱面上承受平行于横截面并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横截面并且不沿长度变化,如图4-4。E = 0 T = 0 T = 0z zx zy如:水坝、受内压的圆柱管道和长水平巷道等。xy图 4-4平衡微分方程为dodr_X +yx + X = 0dxdy(4-16)do drL +XL + Y = 0 dydx几何方程为du = _xdxdvyEyxYxy2(1 +卩)TE xyLl且有: = -(C +C )z E x y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cx1l2(c1l(4-20)Yxy2(1 +1) TE xy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假想的把一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小体(单元),彼此间只在数目有限的指定点(结点)出相互连结,组成一个单元的集合体以代替原来的连续体(如图 4-5 所示),再在结点上引进等效力以代替实 际作用于单元上的外力。选择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近似地表示位移分量 的4.2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点力之间的关系。离散连续体人为分割组合体人为假想分网meshing1* 1节点(n单元(Element、mesh)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图 4-5 有限元离散思想有限元法的实质是:把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理想化为只有 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为适合于数值解法的结构型 问题。二、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一)、 离散化在运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对弹性体进行离散化,把一个连续的弹性体变换为一个离散的结构物。对 于平面问题,三角形单元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单元,在平面应力 问题中,单元为三角形板,而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则是三棱柱。假设采用三角形单元,把弹性体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三角 形。这些三角形在其顶点(即节点)处互相连接,组成一个单元集合 体,以替代原来的弹性体。同时,将所有作用在单元上的载荷(包括 集中载荷、表面载荷和体积载荷),都按虚功等效的原则移置到节点 上,成为等效节点载荷。由此便得到了平面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如图 4-6 所示。图 4-6 弹性体和有限元计算模型y图 4-7 平面三角形单元二)、 位 移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三角形单元的力学特性,即建立以单元节 点位移表示单元内各点位移的关系式。设单元e的节点编号为i、j、 m,如图4-7所示。由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可知,每个节点在其单元平 面内的位移可以有两个分量,所以整个三角形单元将有六个节点位移 分量,即六个自由度。用列阵可表示为:匕e 二 L T 8 T 8二 U v u v u v (4 21)i j m i i j j m m其中的子矩阵=L vli i i式中u、v是节点i在x轴和y轴方向的位移。ii在有限单元法中,虽然是用离散化模型来代替原来的连续体,但 每一个单元体仍是一个弹性体,所以在其内部依然是符合弹性力学基 本假设的,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在每个单元内部同样适用 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解析解法中可知,如果弹性体内的位移分量函 数已知,则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也就确定了。但是,如果只知道弹性 体中某几个点的位移分量的值,那么就不能直接求得应变分量和应力 分量。因此,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必须先假定一个位移模式。由于 在弹性体内,各点的位移变化情况非常复杂,很难在整个弹性体内选 取一个恰当的位移函数来表示位移的复杂变化,但是如果将整个区域 分割成许多小单元,那么在每个单元的局部范围内就可以采用比较简 单的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单元的真实位移,将各单元的位移式连接起 来,便可近似地表示整个区域的真实位移函数。这种化繁为简、联合 局部逼近整体的思想,正是有限单元法的绝妙之处。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位移模式,单元内各点的 位移可按此位移模式由单元节点位移通过插值而获得。线性函数是一 种最简单的单元位移模式,故设u 二a +a x+a y123v = a + a x+a y(4-22)456式中a、a、a是待定常数。因三角形单元共有六个自由度,且1 2 6位移函数 u、 v 在三个节点处的数值应该等于这些点处的位移分量的 数值。假设节点i、j、m的坐标分别为(x , y )、(x , y )、iijj(x , y ),代入 (4-22) 式,得:mmu a +a x +a yi 1 2 i 3 iu a +a x +a y j 1 2 j 3 ju a +a x +a ym 1 2 m 3 mv a +a x +a yj 45 i 6 i (4-23)v a +a x +a yj 4 5 j 6 jv a +a x +a ym 4 5 m 6 m由 (4-23) 式左边的三个方程可以求得1uixiyi1a uxy,a i 2Ajjj22Auxym m m1uy1 x u1ii1iiuy,a 1 x u1jj32Aj juy1 x umm/血、m(4-24)其中1 xi2A 1 xjyiyjym1 x从解析几何可知,式中的A就是三角形i、j、m的面积。为保证求 得的面积为正值,节点i、j、m的编排次序必须是逆时针方向,如图 4-3 所示。将 (4-24) 式代入 (4-22 式的第一式,经整理后得到12A12a+ bx + cy)U +C + bx + cy 1 +(a + bx + c yL i ii ij jj jmmmm+ (ajm+ b x + c y)v + a + b x + c yi i i i j j j+ b x + c y)vm m m12A(ai+bx+cy i(4-25)i,j,m 轮换 ) ( 4-26)xa = ji xmyjym1b =-i 11c =i 1yjym二 y - yjm-xjm4-27)u = Nu + N u + Nui i j j m mv = N v + N v + N vi i j j m m4-28)也可写成矩阵形式NIjN I=|N fcem4-29)式中I是二阶单位矩阵;Ni 、Nj 、Nm是坐标的函数,它们反 映了单元的位移状态,所以一般称之为形状函数,简称形函数。矩阵N 叫做形函数矩阵。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是坐标的线性函 数。单元中任一条直线发生位移后仍为一条直线,即只要两单元在公 共节点处保持位移相等。则公共边线变形后仍为密合。(三) 应 变有了单元的位移模式,就可以利用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x = yYJ 2求得应变分量。将 (4-25)式代入上式,即得:b0b0s=1i0cj0c2Aijcibicjbjbm0cm0CMembm4-30)可简写成S=b 毗(4-31)其中可写成分块形式B 矩阵叫做单元应变矩阵b = t B B而子矩阵b Libi02Aci0cibi(4-32)由于A和bi、匕、bm 、ci 、 cj 、 cm 等都是常量,所以矩阵ij cmB中的诸元素都是常量,因而单元中各点的应变分量也都是常量,通常称这种单元为常应变单元。(四)应 力求得应变之后,再将(4-31)式代入物理方程便可推导出以节点位移表示的应力。即fc= Id 聪令s =d JB D脸则(4-33)其中S叫做应力幷阵,若写成分块形式,有sms Lb JB B B=k Si j m i j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弹性矩阵D为1对Id =E1 |LX 2卩1 称1 - u0 0 HL2所以,S的子矩阵可记为b|HctsLbBL( e)血C4-34)11 2、-卩2厶 ii_也c b2 i 2 i由(4-33)、(4-34)式不难看出,S中的诸元素都是常量,所以每个单元中的应力分量也是常量。可见,对于常应变单元,由于所选取的位移模式是线性的,因而 其相邻单元将具有不同的应力和应变,即在单元的公共边界上应力和 应变的值将会有突变,但位移却是连续的。(五)有限元理论模型1. 单元有限元理论模型为了推导单元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可应用虚位移原 理对图 4-2 中的单元 e 进行分析。单元 e 是在等效节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而这种节点力可采用列阵表示为RTjRTmUVjj4-35)假设在单元 e 中发生有虚位移,则相应的三个节点 i、 j、 m 的虚位移为uSvSuSvSuiijjmSv 1m4-36)且假设单元内各点的虚位移为f *,并具有与真实位移相同的位移 模式。所谓虚功原理,即如果内力与外力在物体发生任意位移或虚位移过程,所作的内功和外功相等,则物体上所有的点处于平衡状态。故有4-37)参照(4-31)式,单元内的虚应变* *为4-38)于是,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可写为( *e)T r(4-39)而单元内的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功为4-40)这里我们假定单元的厚度t为常量。把(4-33 )式及(4-38)式代 入上式,并将提到积分号的前面,则有(8*e)t口 bt dBetdxdy(4-4D根据虚位移原理,由(4-39)和(4-41)式可得到单元的虚功方程, 即(8*e)tRe = (8*e)t口 b 1 dBbhdxdy注意到虚位移是任意的,所以等式两边与相乘的项应该相等,即得Reb 1 dBdxdy (4-42)记k 】=b d B dxdy(4-43)则单元的有限元方程有Re = k e 8 e(4-44)上式就是表征单元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关系的刚度方程, ke 就是单元刚度矩阵。如果单元的材料是均质的,那么矩阵D中的元 素就是常量,并且对于三角形常应变单元,B矩阵中的元素也是常 量。当单元的厚度也是常量时,因,所以(4-43)式可以简化为ke =BT DBtA(4-45)2、整体有限元方程K5=R(4-46)有限元计算方法是将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边界条件和总体有限元理论模型计算位移,再计算应变和应力。其解题思路如图4-8所示。边界条件V有限元总体理 论模型方程应变应力图 4-8 有限元求解思路(六)CAE有限元分析流程有限元分析流程分三个阶段:前处理计算求解后处理6.1 有限元建模概述图 4-9 有限元分析流程图一有限元分析的三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