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18032063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漫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是个人而不是群体,应该把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区分开来,而避免把私人生活政治化;在文化上,他尊崇传统,主张应该合理鉴定艺术作品的好坏,“还认为有必要在判断经验、艺术和教育价值方面,坚持依赖权威的原则”。 同上。这种“组合型”思想结构已在美国学术界得到承认和重视,并被当做一种典型的“现代思想模式”加以评论。 “技术(包括知识)和理论的高度集约化,正作为创造发明和制定政策的新型原则,日益改造着技术经济体制,并导致社会本身的科层化(stratification)。”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序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它的姊妹篇,两部著作互为补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贝尔详细讨论了文化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以及如何在社会价值观注重无拘欲望条件下管理复杂政治机构的难题。作者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认识,来源于对它原有的文化与经济复合体的拆解分析,也来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享乐倾向的关注。贝尔写这部著作有一项理论目标:阐释自己的三领域对立说,说明三领域的断裂是产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根源所在。大部分现代的社会科学家把社会看成是依照某种单一的关键原则建成的统一“系统”,与他们不同,贝尔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协调的复合体,“它由社会结构、政治与文化三个独立领域相加而成,这三个领域各自拥有相互矛盾的轴心原则:掌管经济的是效益(efficiency)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equality)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原则。由此产生的机制断裂形成了150年来西方社会的紧张冲突。”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序言。【原著导读】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共包括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第一部,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第二部,政治体系的困境三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四章,第二部共有两章。),贝尔阐述了他的三领域对立学说: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节奏变化,并且由不同的、甚至相反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现代社会由社会结构、政治与文化三个独立领域构成,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作者通过讨论社会发展史,从道德风尚变化的鲜明对比中分析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的断裂现象。企业家和艺术家双方有着共同的冲动力,那就是追求新奇、再造自然的激情和精神,这两种冲动力共同开拓了西方世界,然而,二者很快就变得格格不入:资产阶级企业家在经济上积极进取,却成为了道德和文化上的保守派;而文化冲动力则展开了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猛烈攻击,主要表现为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和颠覆。贝尔指出领域的断裂是现代社会紧张局势的结构根源,认为断裂观念是分析研究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理论方法。第一部,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共分为四章,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第一章,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共分为两节,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及其产生的根源:工业社会的经济与节俭原则与现代主义文化强调的反认知和反智模式发生了冲突,“一方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正是这种脱节现象构成了西方所有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文化危机。这种文化矛盾将作为关系到社会存亡的最重大分歧长期存在下去。”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2页。首先,阐述了今天的社会结构同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前者受制于一种由效益、功能理性和生产组织之类术语表达的经济原则,后者则趋于靡费和混杂,深受反理性和反智情绪影响,把自我感受当做是衡量经验的美学尺度。作者分别通过随意型社会行为、艺术家造就观众和50年代的中产趣味进一步解释了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中的反理性倾向。接着,作者分析了现代主义潮流和资本主义的信仰危机,指出现代主义本质上代表了对资产阶级正统文化秩序的愤怒攻击与颠覆破坏,倡导与传统文化相对立的美学思想和生活态度。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同大众文化、商品生产合流,完全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传统文化统治,造成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消亡,现代主义经过百年反叛,终于“至高无上”地统治了文化领域。然而,西方现代派文艺作为宗教思想消亡之后的替代物,它在本质上是孱弱无力的,这种潮流本身充满了空幻,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信仰危机。其次,贝尔以美国清教传统和小城镇心理为例,细致地阐述了宗教冲动力的衰竭过程:“代表着宗教冲动的禁欲与节制精神先是被世俗法制社会碾去了神学外壳;继而被工业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实用主义哲学和科技理性割断了它的超验纽带;最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分期付款、信用消费等享乐主义观念又彻底粉碎了它所代表的道德伦理基础,将社会从传统的清教徒式先劳后享引向超支购买、及时行乐的糜费心理,是为古罗马与拜占庭文明堕落的先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本绪言。正如作者所言,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和文化大众所表现的乏味形式的制度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第二章,文化言路的断裂,共分为三部分。阐述了现代社会中文化本身的聚合力,以及文化能否取代宗教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一套全面的或超验的终极意义的问题。贝尔认为现代社会中文化存在涣散性,这是由于言路本身语言,以及表达某种经验的语言能力的断裂。以前存在于我们理解方式中的宗教术语已经破烂不堪,存在于我们诗歌和修辞方法中的象征也已经软弱无力了,这些都反映我们这个时代感情语言的贫乏,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贫困,这种贫困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是一种没有祈祷、没有仪式的生活的贫困。首先,从数、相互影响、自我意识、未来的定向四个方面论述了我们的技术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革命,而且是一场感觉革命,技术文明给人们的感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我们接触世界的方式。其次,论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反映到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的断裂上,而且反映到认识表现和感情表现之间的断裂上。首先现代生活创造了一种角色和人的分歧,从角色来看,人日益变成官僚机器的附属品,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日益非人格化的社会,而从人的角度来看,现在人选择的范围和种类比以往要宽松得多,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日益自由的社会。其次,功能的专门化造成了角色与象征表现之间的断裂,专门化造成了社会关系的结构日益错综复杂,文化本身很难反映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另外,语言的变化抽象思维的扩大加大了物质世界和概念世界、经验世界和日常事实之间的断裂。最后,论述了宗教冲动力衰竭之后,人们失去了维系思想统一的中心,出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涣散性,人们如同无家可归的漂泊者一样失去了根基和归宿。作者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文化聚合力的问题。第三章,60年代文化情绪,作者科学地分析了60年代的文化情绪。60年代的文化情绪是50年代文化情绪的一种反动,同时它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现代主义中达到顶峰的一种更早的文化情绪的回复与延伸。60年代最主要的趋向是,早先对自我的热衷现在又故态复萌了,而且更加变本加厉。另外,“60年代文化情绪还有一些特点:热衷于暴力和残忍;沉溺于性反常;渴望大吵大闹;具有反认识和反理智的情绪;想一劳永逸地抹煞“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熔艺术与政治于一炉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70页人们在60年代的文化情绪中看到了现代主义的枯竭,它已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又一个迹象。第四章,走向大修复:后工业化时代的宗教与文化,作者根据前面几章对文化矛盾现象的论述,来探索文化与工作、宗教的关系,以及新意义系统可能将导致的方向。作者通过对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不同工作的论述为我们展示了三种背景:自然世界、技术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与之相关的三种宇宙观:自然世界是从命定到机遇,技术世界是由理性和进步确定的,而社会的世界只能具有在“恐惧和战栗”中生活的特点。由于存在着三种背景和三种宇宙论,那么也存在着三种个人赖以寻求自己同世界关联的认同方式,这就是宗教、工作和文化。宗教守卫着道德、传承着文化,工作,当它是一种天职或正当职业的时候,等于把宗教转化成一种今世的依附,一种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的自己美德和价值的证据,而文化尤其是我们目前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滚滚潮流不但不像宗教那样设法去驯服邪恶,反而开始接受邪恶,探索邪恶,从中取乐,还把它看做是某种创造性的源泉。文化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侵犯了宗教领地,并把权威的中心从神圣移向亵渎。作者还指出人类行为的指南既不可能是自然界,也不可能是历史,而只能是宗教。宗教是传统社会中人生的全部,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宗教的力量已经大大减弱了,但是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会有某种新的宗教出现,因为“宗教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生存总秩序及其模式的认知追求;是对建立仪式并使得那些概念神圣化的感情渴求;是与别人建立联系、或同一套将要对自我确立超验反应的意义发生关系的基本需要;以及当人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定局时必不可少的生存观念。”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21页。耿蕊:丹尼尔贝尔在中的宗教思想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对于贝尔的宗教思想,学界有专文进行论述。“贝尔认为前工业社会之所以稳定、和谐,原因在于以往人类社会有着从经验中积累起来的稳定信仰,这种传统上的稳定信仰就是宗教,它为人们提供了关于现实某些超时代的概念”,“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侵犯了宗教领地,导致了工业社会时期的宗教危机”,贝尔进一步指出,后工业化社会将会出现宗教的回归,并设计了一种“新宗教”:“公众家庭”。正像贝尔自己所说,向宗教回归是一个冒险的答案,目前学术界大多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所谓解决矛盾的想法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第二部,政治体系的困境,共分为两章,从阐释文化转向论述政治。政治体系对于文化体系而言,完全是另一种领域,如果说宗教和文化企图确立终极意义,那么政治体系则不得不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世俗问题。政治的矛盾与文化矛盾也不尽相同,它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它建立之初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要求,然而现在它却必须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如何调和个人和集体的矛盾成了一个非常棘手而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的暂时的和永久的因素,首先论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并预测了之后25年美国的发展,目的是从与社会动荡有关的暂时因素中挑选出结构因素,从而找到造成美国社会动荡的根源所在。贝尔指出,“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美国最大的困难在于:它在气质上过于个人主义化,在趣味和爱好上过于资产阶级化,而它却从未完完全全地学会依靠集体解决问题的艺术,或者说,它从未真正地学会欣然接受公众利益至上的主张,以反对个人的利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75页最后,贝尔指出,实现“公众家庭”是任何民主政体解决自身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六章,公众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贝尔从政治的角度再次探讨享乐主义这个重要的文化主题;接着,贝尔提出了公众家庭的主张,认为公众家庭是调和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的主要方法。公众家庭是经济活动中除家庭经济和市场经济外的又一个领域,从政府预算的角度来讲,公众家庭是指对财政收入及开支的管理。更广义地说,它是满足公共需求和欲望的媒介,与个人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它是社会中诸多政治力量登场亮相的活动场所。建立公众家庭的宗旨就是要满足共同的需求,就是要提供一些个人无法用金钱为自己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有的学者认为贝尔提出的公众家庭理论是虚幻的,因为 “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如同其他社会矛盾一样,深深地植根于私有制的本性之中。” 阎孟伟:西方学者视野中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12期。陈源:信仰的沦落与再造读丹尼尔贝尔。阎孟伟:西方学者视野中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12期。作者把私有制看做是一个不可触动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提出的解决方案当然是过于理想化的。 【 理论与实践意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西方学者分析资本主义文化实质的名著,被认为是社会科学和思想领域50年以来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追溯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剖析了这种文化如何与经济和政治中的轴心原则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反映出贝尔全面探查当代西方社会结构、政治模式和文化思想领域的努力。他对资本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矛盾的精辟分析,代表了文化社会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的一项开创性成果。本书论述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它在稍广的意义上涉及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贝尔的文化研究,确切地说是站在文化角度的社会研究。从文化考察社会,我们触碰到的将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而是存在于一个社会群体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层问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于把握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学界就有不少论述此书的实践意义的文章。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然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更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如何建立统一的、一致的、共享的文化精神或文化价值观这一问题。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普遍的、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注重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并相应地产生各自的价值轴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个领域各自追求自身价值的活动必然会发生逆向摩擦。相反,在这三个领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经济生活对效率的追求,政治生活对民主、公正与合法性的追求,文化领域对人的自由、自我实现和生存意义的追求,恰恰应当能够产生互补作用,以保证社会生活在整体上协调、健康地运转。”“贝尔对社会三领域相互冲突的分析,尤其是对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剖析,对我们审视步入工业社会的中国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许会有所帮助。” 陈源:信仰的沦落与再造读丹尼尔贝尔。张深远认为“贝尔的公众家庭理论,对于我们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迪”。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读贝尔的。贝尔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对于我们研究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他提出了“中轴原理”和“轴心结构”的思想,“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形态”,这种轴心原则的运用体现在“又将每一个社会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每一个领域又有各自的轴心原则”,贝尔这种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多角度地去理解社会变革,通过轴心这一基本特征,更清楚地辨别各个社会的异同,即从不同目的、不同视角、不同层次来分析社会”。 郭春贵、宋艳琴:丹尼尔贝尔:社会分析方法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第4期。 摘 录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一凡 蒲隆 任晓晋译 三联书店2003年版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绪言(P49-76)P50由此看来,虚无主义正是理性主义的瓦解过程。它反映出人的自我意志要摧毁自己的过去,控制自己的将来。这也是极端形式下的现代心理。尽管虚无主义建立在形而上的基础上,它如今已盛行于整个社会,也必将摧毁它自己。P53我相信,我们正处在西方社会发展史的一座分水岭上:我们目击着资产阶级观念的终结这些观念对人类行动和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交换都有自己的看法过去的二百年中,资产阶级曾经靠着这些观念铸成了现代社会。我相信,我们已面临现代主义创造力和思想统治的尾声。P53不论我们如何执迷于天启神示,稍后又热衷于革命,但社会结构本身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关系,规范和价值系统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颠倒过来的。P54如果说,影响我们认识的第一项障碍是历史时间的扭曲,那么第二项问题就是把社会视为磐石一块的整体观。P56历史并非辩证体。社会不是统一的,而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模式,按照不同节奏变化,并且由不同的、甚至相反方向的轴心原则加以调节。P56与社会统一观相反,我认为较有益的方法是把现代社会(我此刻不管它与以往社会的继承联系)看做由三个特殊领域组成,每个领域都服从于不同的轴心原则。我把整个社会分解成经济技术体系,政治与文化。它们之间并不相互一致,变化节奏亦不相同。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依此形成大相径庭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种矛盾。P58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变革有着不同的“节奏”,三个领域之间也不存在简单的决定性关系。技术经济体系的变革P59是直线型的,这是由于功利和效益原则为发明、淘汰和更新提供了明确规定。生产效益较高的机器或工艺程序自然会取代效益低的。这其中的含义是进步。但在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回跃ricorso,即不断转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去。P59 现代文化的特性就是极其自由地搜检世界文化仓库,贪婪吞食任何一种被抓到手的艺术形式。这种自由来自它的轴心原则,就是要不断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在这种追求中,它否认经验本身有任何边界。它尽力扩张,寻觅各种经验,不受限制,遍地掘发。P60上述框架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紧张局势的结构根源:它存在于官僚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和郑重要求平等参与的政治体系之间,存在于依据角色和专业分工建立的社会结构与迫切希望提高自我和实现个人“完美”的文化之间。P60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经济上它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基础上,文化上它也遵照交换法则进行买卖,致使文化商品化渗透到整个社会。民主,则是一种社会政治体系,它的合法性源出于被统治者同意下的管理。只要政治舞台上有不同团体的竞争,自由就有了根本的保障。P62 企业家和艺术家双方有着共同的冲动力,这就是那种要寻觅新奇,再造自然,刷新意识的骚动激情。这两种冲动力,从历史角度看,都起源于现代主义赖以形成的社会潮流。它们以猛烈的方式合力开拓了西方世界。然而违悖常理的是,这两股冲动力很快变得相互提防对方,害怕对方,并企图摧毁对方。P65 更大的变化是现代社会里的表现形式,它已从宗教岔入了世俗文化的道路。历史上的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着放松与制约的矛盾。P66 今天,现代主义已经消耗殆尽。紧张消失了。创造的冲动也逐渐松懈下来。现代主义只剩下一只空碗。P67破坏新教伦理的不是现代主义,而是资本主义自己。P67资本主义的文化正当性(如果不是道德正当性的话)已经由P68享乐主义取代,即以快乐为生活方式。在自由主义风气流行的今天,文化意象的楷模已同现代主义冲动合二为一,它的意识形态原理就是把冲动追求当成了行为规范。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就在于此。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也因此产生。P68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社会也不再被看做是人的自然结合如城邦和家族有着共同目标,而成了单独的个人各自追寻自我满足的混杂场所。P68假如消费代表着人们对地位的心理竞争,那么可以说,资产阶级社会正是嫉妒心理制度化的结果。P70 后工业化社会的新型“阶级斗争”,与其说是经济企业中劳资之间的冲突,倒不如说是各种有组织团体间为了影响国家预算而进行的拔河比赛。P70“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涉及公共利益和私人要求的冲P71突。很明显,它将是未来政治的潜在问题。未来法学理论的一个主要任务将是运用“公共法”原则去优先考虑群体的要求,而不再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P72在后工业化社会(我在前一本著作中所论)会出现19世纪乌托邦主义者难以料想的新的匮缺信息的匮缺,它的生成原因包括技术知识增长及其普及要求,人们活动频繁所引起的“时间”增值,以及在政治程序中协调这些行动的需要。P72经济学是一门向竞争者分配匮缺物资的艺术。P72 “公众家庭”是一种自由主义概念,因为它相信个人应当作为公众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个人成就应该得到合理奖赏。但是我追求的目标是将政治自由主义同资产阶级社会分离开来。“公众家庭”的任务就是要裁判群体间的纷纭要求,把它们当成是合理事物间的必然冲突,而不是举一方压另一方。它还要在个人权益之上强调群体成员的要求,平衡自由与平等,平等与效益的关系。它的出发点,我相信,只能是承认资源和需求不是欲求的公共性质,并在确定不同要求的合理程度时坚持适当差别的原则。P74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因为这种新生的稳定意识本身充满了空幻,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如此局势将我们带回到虚无。由于既无过去又无将来,我们正面临着一片空白。P75假如世俗的意义系统已被证明是虚幻,那么人依靠什么来把握现实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冒险的答案即西方社会将重新向着某种宗教观念回归。第一部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第一章 (P79-132)P79这样,我们如今的文化就担负起前所未有的使命:它变成了一种合法合理的、对新事物永无休止的探索活动。P81事实上,“文化”已取得一张空白支票,它在引导社会变革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亦获得了肯定的承认。第一节 文化的意义P81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identity的连续过程。文化因此而属于感知范畴,属于情感与德操的范围,属于力图整理这些情感的智识的领域。P83我发现今天的社会结构(技术经济体系)同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今天的文化已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摒弃无遗如此结果的部分原因,说来可笑,正来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的活动。P86现代主义的发展经历是一部有关自由创作精神同资产阶级长期交战的历史。P94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的反应: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P96运动感和变化感人对世界感知方式的剧变确立了人们赖以判断自我感觉和经验的生动而崭新的形式。较为微妙的是,对于变化的感受却在人的精神世界引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危机,即对空虚的恐惧。宗教的衰败,尤其是灵魂不朽信念的丧失,使人们一度放弃了人神不可互通的千年传统观念。P96,现代人的傲慢就表现在拒不承认有限性,坚持不断的扩张;现代世界也就为自己规定了一种永远超越的命运超越道德,超越悲剧,超越文化。P97现代主义重视的是现在或将来,决非过去。不过,人们一旦与过去切断联系,就绝难摆脱从将来本身产生出来的最终空虚感。信仰不再成为可能。艺术、自然或冲动在酒神行为的醉狂中只能暂时地抹煞自我。醉狂终究要过去,接着便是凄冷的清晨,它随着黎明无情地降临大地。这种在劫难逃的焦虑必然导致人人处于末世的感觉此乃贯穿着现代主义思想的一根黑线。P100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是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激烈机制断裂,而正是这种断裂在历史上为更加直接的社会革命铺平了历史道路。P10160年代文化具有一种新的、也许是特殊的历史蕴涵,它既是终结,又是开端。第二节从新教伦理到幻觉剂哄动P101文化观念方面的变革具有内在性和自决性,因为它是依照文化传统内部起作用的逻辑发展而来的。在这层意义上,新观念和新形式源起自某种与旧观念、旧形式的对话和对抗。P102事实上,正是资产阶级经济体系更精确地说是自由市场酿成了传统资产阶级价值体系的崩溃。这是美国生活中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根源。P106有两种形象作为美国性格的精华沿传至今:一是乔纳森爱德华兹的虔诚和苦恼,以及他对人类堕落问题的专注;一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实践和技巧,以及他对成就与利益的关心。P107体面观念它反对轻佻、享乐和饮酒的根基十分深厚,以致在基本的物质匮乏消失之后依然旷日持久地延续下来。如果说起初劳动和富有是上帝遴选的标志,那么在下个世纪,它们就是体面的象征了。P107价值体系通常是松散而不完善的。当它被纳入特定的法规,构成一套宗教教条、一种明确的契约或一种意识形态,它就会变成动员社团成员、强化纪律和维护社会控制的手段。P108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功能functional因素。但它还具有认识的或智识的因素。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基本现实,或为之提供合法依据。它一旦形成,就开始有自己的生命。真正强大的意识形态会给人的想象展开一片新的生活视野;它一旦被明确地阐述出来,就会作为伦理仓库被知识分子、神学家和道德家用来预见人类局部的可能性远景。它们不会像经济或旧技术那样消失。这些黑格尔所谓的“意识的要素”是可以更新的;在整个文明史上,它们可以不断地被人参照或重新组合。因此,大批学者、道德家和知识分子长期为之苦恼、焦虑或争辩,反复剖析或重述意识形态的内涵。这使得意识形态成为一种自为自在的力量。P112禁酒运动并不仅仅是酒精问题。它是品格问题的症结,也是生活方式的转折点。P113现代社会的文化改造主要是由于大众消费的兴起,或者由于中低层阶级从前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社会上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过去的奢侈品现在不断地升级为必需品,到头来人们竟难以相信普通人曾经无缘受用某一种普通物品。P114大众消费的象征以及技术彻底改革社会习惯的主要方式当然是汽车。P115电影作为世界的窗口,首先起到了改造文化的作用。P119放弃清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的结果,当然是使资本主义丧失道德或超验的伦理观念。这不仅突出体现了文化准则和社会结构准则的脱离,而且暴露出社会结构自身极其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商业公司希望人们努力工作,树立职业忠诚,接受延期报偿理论说穿了就是让人成为“组织人”organizationman。另一方面,公司的产品和广告却助长快乐、狂喜、放松和纵欲的风气。人们白天“正派规矩”,晚上却“放浪形骸”。这就是自我完善和自我现实的实质!P123几千年来,经济的作用是供应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给养或基本物品。对于上层阶级的种种社团而言,经济曾经是社会地位和节俭生活的基础。但是现在,经济在广大的群众基础上力争适应文化的需要。目前的文化也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它不再作为表达的象征或道德含义,而是作为生活方式来指导一切。P124一切社会制度若要得到民众最大的支持,必须拥有为全社会P125所接受的、行使社会权威的道德正当性。P125由于文化是对经验的象征性表述和辩护,在此层次上,它属于象征政治学或表现政治学的领域。P126新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自因循守旧的过去,它沿用了新教伦理的古老语言。可是它的技术和动力却来自现代主义那种不断创新、不断增加分期付款购物“需要”的精神。而延期报偿理论的认真实践将会彻底毁灭资本主义本身。P128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资产阶级社会有双重的根源和命运。一个源头是清教与辉格党资本主义,它不仅注重经济活动,而且强调品格节制、诚实、以工作为天职的塑造。另一个源头是世俗的霍布斯学说,它本身是一种激进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的欲壑难填。虽然这种个人欲望在政治领域受到君主制的限制,它在经P129济和文化领域却肆意蔓延。这两种冲动力长期难以和睦相处。但这种紧张关系逐渐消失了。P131文化和道德素质方面的变革想象与生活方式的融合并不负有“社会设计”或政治控制的义务。它们起源于社会的价P132值和道德传统,这些传统是不能以观念来人为地加以“设计”的。它的原始源泉是支撑社会的宗教观念;它较为直接的来源是产生于工作领域的报偿制度和动机习惯(其合法性)。P132严肃艺术家所培育的一种模式现代主义,“文化大众”所表现的种种乏味形式的制度化,以及市场体系所促成的生活方式享乐主义,这三者的相互影响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P132工业社会的特有品格有赖于经济与节俭原则:即追求效率、讲究低成本、高利润、最优选择和功能合理性。然而,就是这种品格与西方世界领先的文化潮流发生了冲突,因为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反认知和反智模式,它们都渴望回到表现最初的本能。一方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正是这种脱节现象构成了西方所有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文化危机。这种文化矛盾将作为关系到社会存亡的最重大分歧长期存在下去。第二章 文化言路的断裂(P133-169)P134我认为,潜在的问题与其说是这些公开的社会学发展,不如说是言路discourse本身语言,以及表达某种经验的语言能力的断裂。正是言路的断裂给文化带来了当前的涣散性。P134在意识的前沿,有一种扩散到整个文化中的普遍的迷向感(乃现代主义危机的一种源泉)。这是因为缺乏一种能将个人与超验观念研究原始起因的哲学或终极事物的末世学充分联系起来的语言所造成的。我们时代感情语言贫乏反映了一种没有祈祷、没有仪式的生活的贫困。P135我们的技术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含通讯联络)革命,而且是一场感觉的革命。P137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认识和身份源泉的是经验,而不是传统、权威和天启神谕。甚至也不是理性。经验是自我意识个人同其他人相形有别的巨大源泉。P138当具有确认权威的“别人”对于那些在社会上寻求立足之地的人眼里失去意义时,现实也就崩溃了。P139这种根据社会和个人规划对于未来的新的强调以及由于那种强调所承担的新压力而产生的对这一强调的反抗是我们在美国社会中经验的一个新范畴。P142现代生活创造了一种角色和人的分歧。这对于生性较为敏感的个人来说,就成了一种紧张的压迫感。P142科学有一个特征。它同几乎所有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一样。在每一个知识领域内经历着日益增长的割裂、分化和专门化(一分再分,专门化程度越来越细)。P144在社会经验无法再概括成文化的情况下,文化本身也就变成私有的了。个人的艺术要么讲求专门技巧,要么玄妙莫测。P144对于消费文化来说,现代艺术好比流通货币。P144现实总是推论上的(谁见过风俗来着?)。所以我们便利用概念P145来描述现实。在文化史上,这种或那种类型的经验总是作为概念的来源而居统治地位。正是语言的变化抽象思维的扩大加剧了我们经验的断裂。P146然而在更加笼统的知识领域内,今天的智性语言的主要类型是数学语言。生活就是一种“游戏” 一场与自然的游戏,一场人与人的游戏而一个人奉行的就是冒最大风险得最大报酬、担最小风险得最小报酬的理性策略,或用实用优先理论中最漂亮的一个术语来说:是根据“懊悔准则”提供报酬。P146现代词汇是纯理性的,涉及的对象不外乎是完备的数学公式。P147这样,我们的语汇促进了一种抽象的(如果不是神秘的话)世界概念的出现。而这正是日常事实和经验的世界与概念和物质的世界之间的临近最后的断裂。P148大众社会的最触目的方面就是:尽管它把广大群众合并到社会里来,但又创造了更加纷繁多变的局面和一种对经验的剧烈渴求,因为世界越来越多的方面地理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进入了普通男女的眼帘。这种眼界的扩大、这种艺术的融合、这种对新事物的追求,不论把它看做是探索之途,还是作为一种想出人头地的势利的努力,它本身就在创造一种新风格,创造一种现代性。P148然而,现代性显而易见是同作为过去了的过去的决裂,同时又把过去弹射进现在。P149旧的文化概念是以连续性为根据的,现代文化的概念则建立在多变性的基础之上;旧的文化概念推崇传统,当代的理想却是兼收并蓄。P150造成涣散感的不仅仅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领地(以及严肃的、半生不熟的、业余的文化实践者的剧增),而且还因为缺乏一个既提供权威又提供地点的(地理上或精神上的)中心。P153哪里有中心,哪里的人能在紧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活跃的气氛和竞相努力的集中效果,哪里的文化就会欣欣向荣。不论国内,还是国际,现代主义文化都缺乏中心。而文化又割裂成分门别类的断层,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割断为整个社会维持一种文化的言路。P154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P154一个城市不仅仅是一块地方,而且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主要P155属性为多样化和兴奋的独特生活方式的象征;一个城市也表现出一种使想囊括它的意义的任何努力相形见拙的规模感。P156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P157然而,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得更快。P158深度,这一三维空间的投影,创造了一种对真实世界进行模仿的“内在距离”;叙述,具有那种从开头到中间再到末尾的观念,它赋于顺序一种时间链条,所以提供了一种进展和终结感。P158艺术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生活的再现。知识是通过屏面Spiegelbuit对“外在”P159事物的反思,即透过意识对反映事物的展示板进行理解的结果。判断基本上是观照,是对现实的一种观察。而摹仿却反映现实的价值。观照允许观察者去创造“理论”(theoria,它原来的意思是“看”)。“理论”则意味着使自己同一种物体,或一种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是一种审美距离,以便确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去吸收它,判断它。P159现代主义就是摹仿的互解。它否认既定的外部现实是第一位的。它所寻求的是要么重新安排现实,要么退隐到自我的内心世界,退缩到稳秘的经验中,把这些作为它关心和审美专注的源泉。活动行为与制作成了知识的源泉。实践和结果代替了理论和原始起因。P165心理距离的消失意味着时间的暂停。P166审美距离的破裂意味着一个人失去了对经验的控制即退回来同艺术进行“对话”的能力。P168距离的消蚀,作为一种美学的、社会学的和心理的事实,它意味着:对人类来说,对思想组织来说,不存在界限,不存在经验和判断的指令原则。时间与空间不再为现代人形成一个可以安然依赖的坐标。第三章 60年代文化情绪(P169-196)P174如果绘画是一种动作,那么在草图和成品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后者不会比前者“好”,也不会比前者完善。艺术就没有初步或等级之分了,每一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件事。P182凡是文化与过去有关的地方,传统便帮助人们了解文化,仪式则表现这种了解。个人的经验和感受被看成独有的特点,与连续性这条巨链毫不相干。然而当文化与艺术家的个性有关,而不是与社会体制、法律有关时,经验的奇特性就成了检验梦寐以求的东西的试金石,感觉的新奇性则成了变化的主要动力。P184天才民主化之所以有可能实现,是因为一个人能够同判断争议,却无法跟感受论理。一件作品所引起的感情,或者投你所好,或者惹你讨厌。然而任何人的感受跟别人的一样,都没有什么权威可言。P186因而,严肃的批评家要么把矛头指向高级文化本身,从而谋取它的政敌的欢心;要么,用约翰.格罗斯的话来说,“心甘情愿当迪斯科舞厅的门厅侍者”。这就是文化天才民主化的发展轨迹。P186而检验小说的试金石就是经验的介入千变万化的直接经验,它们通过情感的提炼和智力的整理而产生联系。可以说,一个小说家就是这样一种形象:他的个人经验本是一种原创经验,当他回到他自己的潜意识去凑集自己的心理痕迹时,他就跟如果他是个优秀小说家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发生了接触。P193从传统上讲,知识分子厌恶暴力,因为使用暴力就等于承认失败。在人际交流中,个人只有在失去通过论理进行说服的能力时才诉诸于武力。第四章 走向大修复:后工业化时代的宗教与文化(P197-224)P197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或像神话和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或通过人的魔法或技术力量来改造自然。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P197人的品格和人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所做的工作塑造成型的。倘若我们把工作当作区分品格模式的一种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讨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工作。P198前工业社会的生活这仍然是今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状况其主要内容是对付自然game against nature。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商品,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制作的世界game against fabricated nature。后工业化社会的中心是服务人的服务、职业和技术的服务,因而它的首要目标是处理人际关系game between persons。P200从更大的历史范畴看,在前工业社会中,人的品格和集团的传统是由社会塑成的。根据迪尔凯姆的理论,社会是一种特殊存在,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现实。世界是一个被找回来的世界。在工业社会中,诚然是人在制造万物,但这些制成品却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它们作为具体化了的实体而存在,具有超越人类的独立存在。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人们只是互相认识,因此“必须相亲相爱,要不就得死去”。人伫立“在一个他从未创造的世界上,孤独而恐惧”,现实却不在“那里”。总之,如今现实本身就成了问题,而有待再造。P201对自然世界来说,这一宇宙观的发展逻辑是从命定到机遇from fate to chance。P201在任何受必然约束的事物规律中,命运总跟机遇连为一体。这里说的机遇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偶然性或冒险,而是“泰吉主义”tychism,也就是一种由未知的力量所掌握的客观现实。这样,人变得越来越绝望,因为他们失去了他们“分得的一份”,又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支柱,他们的生活方向便失去了意义,命运让位于机遇了。P202技术世界是由理性和进步确定的。P202历史,不仅仅是人类事件的记录,而且作为一个哲学“巨匠”,是人类赖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媒介。所以“历史的终结”就表示人类战胜一切约束,达到了对自然和自我的完全掌握。P205历史的列车,在知识加速度的推动下将要脱轨。人类越来越无法解决它与日俱增的问题,因为变化步伐中的加速度正把我们推近能量的极限,我们将无法对未来的挑战作出创造性的反应。这样,在技术世界里,我们从进步开始,而以停滞结束。P205如果自然世界由命运和机遇控制,技术世界由理性和熵支配,那么社会世界只能具有在“恐惧和战栗”中生活的特点。P206宗教的力量并不带有任何功利主义性质(自我利益,或个人需要);宗教不是一种社会契约,也不单单是一套笼统的宇宙意义。宗教的威力来自这样一种事实:在种种意识形态或其它种种世俗信仰面前,它是把神圣感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良知而引人注目的东西汇集到一个强大容器里的手段。P207由于存在着三种背景和三种宇宙论,那么也存在着三种个人赖以寻求自己同世界关联的认同方式。这就是宗教、工作和文化。P207宗教是理解一个人的自我、一个人的民族、一个人的历史和一个人在事物格局中地位的超世俗手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分化中我们把这种进程叫世俗化secularization 社会的宗教世界缩小了;宗教越来越变成一种不是作为命运、而是作为一种理性的或者非理性的意志问题而被接受、或被摒弃的个人信仰。P207工作,当它是一种天职或正当职业的时候,等于把宗教转化成一种今世的依附,一种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的自己美德和价值的证据。P208在西方社会,宗教有两个功能:一、它把守着邪恶的大门,设法用象征性的语句表现它,使它得以传播,不管它是亚伯拉罕和以撒的“阿吉达”里表现出的象征性牺牲,还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仪式性牺牲。后者已经在圣饼和酒中变成基督的肉和血。二、它提供了与过去的连续性,预言(其权威总是与过去有关)因此就变成否定独立教派进步的自悟说的合法基础。文化在与宗教合为一体时,就根据过去判断现在,并通过传统提供了二者的连续性。用这两种方式,宗教巩固了几乎所有历史上闻名的西方文化。P214任何探索都有三个基础:自然、历史或宗教。P218所以,文化的原理就是一种不断回到不在形式上,而在关心的问题上人类生存的有限性所产生的基本模式的过程。P219宗教的衰败过程一直具有双重性。在机构范围里,它表现为世俗化,或者是作为一种社会团体的宗教机构权威与职能的缩小。在文化范围内存在着亵渎行为profanation,即那套解释人与彼岸关系的意义系统的衰微。P220然而,尽管越轨的概念在19世纪似乎显得胆大包天,今天的世界上却没有什么禁忌供人逾越了。P220凡是宗教失败的地方,崇拜cults就应运而生。P221尽管现代文化处于混乱之中,我们仍能期待某种宗教答案出现。因为宗教并不是(或不再是)一种迪尔凯姆意义上的社会“财产”。它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生存“总秩序”及其模式的认知追求;是对建立仪式并使得那些概念神圣化的感情渴求;是与别人建立联系、或同一套将要对自我确立超验反应的意义发生关系的基本需要;以及当人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定局时必不可少的生存观念。P222人类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即建设一个具有连续性、能维持“非动物”生活的世界。P224要理解超越,人就需要一种神圣感。要再造自然,人就能够侵犯亵渎。然而,如果没有领域的分裂,如果神圣遭劫,那么我们便只有欲望和自私的混乱,以及围绕人类的道德之环的毁灭。第二部政治体系的困境引言 从文化到政治(P227-228)P227在各个领域断裂的过程中,文化、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不仅有着各自不同的运动节奏,在时间的先后长短上也迥然有别。P227政治体系完全是另一种领域。如果说宗教和文化企图确立终极意义,那么政治体系则不得不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世俗问题。它必须制定正义的准则,强化公理和权利。P227政治的矛盾起源于这个事实:自由社会在其建立之初在精神气质上、在法律上和在奖励制度上是为了增进个人目的individualends,然而现在它却成为一种必须约定集体目标collective goals的相倚经济体系。加上这些集体有时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有时就是社会整体的本身,这种状况就更趋复杂化。第五章 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的暂时的和永久的因素(P229-275)P231不论是哪个社会,它既然许诺坚持正义,并且在承认了这种要求的合法性以后开始慢慢地朝着正义拓展道路,那么,它就别指望能够轻松舒坦地渡过旋风。P237当人们忽然间对变革寄予越来越大的希望时,希望的压力就难免会超过现实的承载力。一个保守的人按照现在与过去的距离来衡量社会的变化;而一个革命者却是按照将来的某个标志来衡量社会的变化。P239为了弄清这种失落感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与其考察一些肯定有所异化的混乱的领域,还不如考察一下社会上那些代表传统的领域更为有效。这些领域特别是宗教是任何一种文化动荡的根源。P242在任何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里,人们都可以为青年的日趋异化找到许多根源。我以为,共同的结构根源是青年们不再受到一种“组织的约束”,而且他们不再受到约束的年龄界限是越来越提前了。简单地说,学生们的忿忿不平只是后工业化社会中“阶级斗争”的第一步。P243在大多数国家里,国家和行政当局之间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可以反对政府,而不会有是否效忠于国家的疑问。P250市场的好处在于它分散责任。P251未来的社会上,群体的冲突将会有增无减。P252我以为,后工业化社会现在只是处于萌发阶段。在后工业化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分层系统中的基本变化,主要是阶级地位的基础的变化和达到这种地位的方式的变化。P255帝国主义的角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扮演的,因为它意味着国家必须承担起提供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义务。如果这一切不能得到回报,就会在内部导致严重的紧张状态。P257这样看来,自由主义的失败,一部分应归因于知识的欠缺。不过,当人们意识到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尤其是一个必须面向将来的社会,需要进行社会规划才能应付汹涌而至的社会变革时,这种知识的欠缺便同样会成为知识分子不安的根源,成为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P258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参与革命是反对社会专业化的一种形式,是反对后工业化社会中正在出现的专家决策方式的一种形式。P259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的问题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P260但是,一个人参预事件并控制事件的能力要取决于他生活的环境。在20世纪最后的这些年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决策的环境已不再是一个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多么地强大。我们已经完全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P260预见是对“点事件”point events的规定,即是说:某一事件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预测则识别哪些结构脉络将出现问题,或者哪些动向将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事件这正是人们企图预见的东西常常是结构的动向与特殊的偶然性的结合。简言之,人们可以预测条件,却无法预测催发因素;可以预测结构变化,却无法预测偶然性。P261关于经济政策的来龙去脉,最基本的事实是:这种政策的制定已不再掌握在哪一个国家的手里,无论它的领土有多么地辽阔,势力有多么地强大。因此,每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都越来越超出了它自身能够控制的范围。P268到20世纪末,一种统一的时空框架将最终形成,并笼罩整个世界。我们将实现普天下一统的经济大家庭Oekumene 这是一种单一家庭式的经济体系。古希腊人曾经将这种状况设想为文明世界的极限。在原则上,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曾纠缠过古代希腊的世界。关键的差别正是此种差别使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有所区别在于规模。国际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与我们目前的生活规模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形式。在未来的25年里,国际社会的扩大将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控制规模。P275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美国最大的困难在于:它在气质上过于个人主义化,在趣味和爱好上过于资产阶级化,而它却从未完完全全地学会依靠集体解决问题的艺术,或者说,它从未真正地学会欣然接受公众利益至上的主张,以反对个人的利益。最后,我想郑重说明,美国或者任何民主政体恰当地处理它自身问题的能力将取决于它的政治体系能否实现“公众家庭”的某些概念。第六章 公众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P276-345)P276从政府预算的角度来讲,公众家庭是指对财政收入及开支的管理。更广义地说,它是满足公共需求和欲望的媒介,与个人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它是社会中诸多政治力量登场亮相的活动场所。P278我以为,划清家庭经济、市场经济和公众家庭的界限,弄清各种经济形态视为各自根本的特殊原则,对于了解发达的工业化社会所陷入的主要的政治和社会困境来说,是至关紧要的。P278需求的概念是主宰一切的概念。P279人们有必要认识到,虽然在历史上市场经济是和现代私有资本主义的兴起紧密相联的,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途径并不一定非要限制在那种制度下不可。恩里克巴罗纳和稍后的奥斯卡兰格这样一些著作家论证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运转的效率比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还要高得多。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的运转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