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程1——2章学习辅导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8032051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课程1——2章学习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学原理》课程1——2章学习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学原理》课程1——2章学习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课程12章学习辅导第一章 引论本章要点提示本章的学习要点是美学、美学思想的概念;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学产生的年代和标志;美学研究的现状;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美学的意义。美学的定义为: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即美、美感和艺术美。美学产生的年代为18世纪中叶,标志为鲍姆嘉通的美学第一卷的问世。目前美学研究的状况为,近20年来,国内美学研究紧随西方美学发展趋势,同步吸收国外美学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梳理和理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的追求广泛地出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大批青年美学家和青年美学工作者正在崛起,大胆吸收、同化已有的美学理论成果,与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亲切对话和广泛交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学研究,社会对美学的需求已成为美学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的突进总是发展在科学知识的积累与社会需求增长的交叉点上,美学正处在这样的一个突进时期。美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年来,随着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使用美学的日益发展,美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正在日益加强。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人类学、生理学、语言学、建筑学、工艺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具有密切联系。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呢?一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人类产生美感的根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自觉地按照美感产生的规律追求美、创造美。二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三学习美学,掌握审美活动规律,能够提高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四有利于各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工作。本章重要知识点美学的历史和现状;美学思想和美学的概念;美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体解析一、教材“引论”有哪些的功用? 教科书的开篇通常都是课程简介,它象导航图一样,引导读者了解这门陌生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习意义、学习方法等两个系列的问题;建立起对课程概况的初步印象。在教材里和我们的授课中,美学的对象与性质问题被认为是学习、理解的重心,意义与方法问题更多地属于实践与经验的范畴。为此,请大家特别重视对 “美学的历史、对象与性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理解。 为什么要用“美学的历史、对象与性质”来统摄教材第一节中的三个小节呢?因为,在美学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断演变;美学的学科性质也随着这种对象的演变而历史地生成。教材从“美学的历史与现状”入手说明“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非常合理的;进而从美学形成的一般过程切入美学史的探索,也是非常合理的。恩格斯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同理,美学也是美学史。美学的性质不能仅就美学的现状加以研判,而应该从美学的历史演变中进行追溯性的把握。了解了美学的历史,对象与性质一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讲述审美思想发展的历史非常复杂,在一节课内,我们无法完成。所以,除了把握教材的章节结构、授课的单元结构之外,更要把握思想的内在结构。 5 美学形成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美学形成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朦胧的审美意识出现、明确的审美思想生成和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三个阶段。其实,任何学科的形成大体上也是如此的由实践而积累经验,由经验而升华为思想,由片断零星的思想而系统化,最终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德国的心理学家,那位画出“遗忘曲线”的艾宾浩斯说过 :心理学的过去很长,历史很短。美学和其他科学都是如此的。 教材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几乎是和人类一同产生”。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几乎一同产生”的说法。人类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一同”是指审美意识的萌芽伴随着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应该想象存在两个转折的临界点、时间点,并且把两个点重合起来。“几乎一同产生”之说的证据何在呢?最有力的、但绝不是最早的证据在于原始陶器上的图案纹饰。比较石器工具上遗存的审美意识痕迹,陶器纹饰所蕴含的审美意识显然是更鲜明、更自觉的。关于原始的审美意识的本质属性,我们将在第三节课做专题的解释。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由朦胧的审美意识到明确的审美思想,其间的发展路径和推动力量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审美实践,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所有的证据都是这些实践的产物,都是通过实践而物化、对象化的审美意识。有了丰富的审美经验积淀,审美思想之花才能破土萌芽;有了审美思想的长期积累,才有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唯其如此,美学历史的研究总是从审美意识、审美思想的发生开始的。教材第二章的内容就印证了这一点。 6 鲍姆嘉通对美学有什么贡献? 做为一门科学的美学是在西方形成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1750年,他出版了美学第一卷,其中已经阐述了美学的研究对象的问题。这本著作的问世,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美学诞生的标志。鲍姆嘉通的“美学”一词的汉译音为“埃斯特剔卡”,其含意是“感觉学”。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人类的心灵世界被分解为“知”、“情”、“意”三个部分。我们不妨比做有着三个面的金字塔。其中的“知”,指理性认识即思维,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方式和规律的;“意”是意志活动即对行为的道德判断与选择,伦理学就是研究意志善恶的;“情”泛指感性的、感情的心理活动,但当时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鲍姆嘉通认为自己的“感觉学”填补了这一缺失环节,完成了对人类心灵世界展开全面研究的学科体系。由于审美活动现象具有突出的感性特征,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在审美活动中又居于核心的位置、最高的层面,理所当然地成为“感觉学”的中心,最终又占据了大部分研究领域。19世纪后 期,日本学者用“美学”一词翻译“感觉学”是非常合理的。西方人的“真、善、美”的说法,应该理解为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三个侧面的追求目标。 我们讲美学的历史不可绕过鲍姆嘉通,不只是因为他的开山地位,重要的是由此切入,对美学的研究对象更容易理解。 7希腊美学思想发展的轴心是什么? 尽管我们确认了美学形成的一个标志,即1750年的美学问世。但美学形成的过程却是人类审美思想的发育、演变、积淀过程,也可以说,是对美本质的探索历程。在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发展是以解开美本质之谜为轴心的。回顾这一解谜过程,是理解美本质的必由之路,也是学习美学理论的基础。 早在希腊时代,人类的审美思想就已经非常丰富。荷马史诗就曾经使用了大量的“美的”一词来描述形容各种事物,但“美”这个词的使用量却很少。人们认识事物的性质,总是从具体的事物的个体开始的。形容词“美的”早于名词“美”而大量出现,正反映了这一事实。美的事物林林总总,难以计数,其间差异也是百态千姿,难以归纳。正是由于美的事物无限丰富的性状,使人们无从探索其同一的本质。因此,柏拉图引述过当时的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8 毕达哥拉斯:美在于和谐 在希腊的自然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美本质的探索,总是与对世界本原的探索联系为一体。他们认为,抽象的“数”是统制宇宙的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他们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出发,把“美”看成是宇宙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和谐。在音乐中,八度音与基本音之比是一比二;五度音与基本音之比是二比三;四度音与基本音之比是三比四。这种关系被推广到其他艺术乃至宇宙万物。于是“美”就成了一种和谐的数量关系。著名的“黄金分割律”就是这种美本质思想的产物。 9 苏格拉底:美在于有用 苏格拉底可称是一位转向的哲学家,他把哲学的视野从世界本原转向了人类社会。因此,他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也由传统的自然哲学转换为伦理学。他从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实际效用的角度衡量美:有用的对象就是美的,有害的东西当然是丑的。这样,美就取决于人的需求目的了。不同的需要也显示了美的另一种相对性:对防御者来说,盾是美的;对进攻者来说,矛是美的。同理,一种事物相对不同的主体,就有了不同的审美判断。可见,人的审美主体意义在苏格拉底思想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10 柏拉图:美在于理式 与哲学史一致,希腊最重要的美学思想,也来自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此前的自然哲学都把世界的本原确认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元素,如水、火、原子等等。毕达哥拉斯的“数”是最抽象的本原。柏拉图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神秘的“理式”,美的本质也是如此。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艺术只是影子的影子。人们感知到现实世界是从理式世界衍生而来的,艺术世界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所以是影子的影子。他还从“美丽的姑娘”、“美丽的瓦罐”、“美丽的小牝马”、“美丽的七弦琴”等,具体的美的事物之外找到了美的本质,并称之为“美本身”,也就是美的理式。美的理式附着、寄寓于何物,那个事物就是美的。 11 亚里士多德:美在于体积和安排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自身之外、一般存在于个别之外,这当然是错误的。但是,柏拉图已经突破了纷纭复杂的美之表象世界,开始追寻抽象的规定性和同一性,即美的本质了。这无疑又是希腊美学思想的一大进步。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批评正是由此出发的。他认为,本质、共性不能出于事物自身之外,只能寄寓其中。美的本质也只是美的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客观属性。具体说,事物的美在于它的体积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安排”。所谓“安排”,我理解,就是结构关系。所谓结构,应该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那么,我以为,亚里士多德真实的意思是:美在于事物的形体结构。 亚里士多德将还指出,体积太大或太小事物都不会美;因为太大或太小,都无法观察清楚。这种说法使我们发现,“美在于体积和安排”的思想显然包含了美要与人相适应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关于美本质存在于感性事物、感性现象之中,但又与审美主体某些特性相关联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其意义如何,以后我们还可能讲到。 12 神学美学:美在于上帝从柏林图开始,希腊美学就形成了以追问美本质为轴心的学术传统。许多学者都因此称之为“本质论美学”。从柏林图的理式世界的绝对性(包括它的永恒性、超验性、独断性、神秘性)特征推断,这个理式很容易变成神。事实上,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丁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都把美说成是来自神、上帝这一太阳的光辉。美的事物之形式所以显现了美,正是那光辉的普照。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神、上帝和柏林图的“理式”,没有什么实际区别。神学美学只盛行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就已经淡出历史。我们对此就不多介绍。13文艺复兴美学:美在于自然 文艺复兴是欧洲摆脱中世纪神学的禁锢,回到希腊,重新发现古代人本精神的转折时代。古希腊的自然主义美学观,当然会影响文艺复兴美学的性质与走向。教材称文艺复兴为美学的“解放与发展期”是很有道理的。“美学的解放”就是指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中获得解放。文艺复兴美学的突出特点是用“自然”取代了神,使之成为审美和艺术的源泉。以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艺术家都极度推崇自然之美。但是,他们心目中的“自然”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大自然。受到这一理念的引导,达芬奇等造型艺术巨匠们非常重视通过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来研究人体美。在他们看来,人体是世间最伟大的自然美的范本。这样,他们的美学就晕染着鲜明的自然科学色彩。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美学思想、自然科学思想的界限,有时分不清楚了。以上我们介绍的西方美学思想史虽然极其简略,但也隐约勾勒出一条演化路线。为了理解,也为了记忆,我们把这段2000年的美学思想史总括为几个格言式的结论: 毕达哥拉斯:美在于和谐; 苏格拉底:美在于有用;柏拉图:美在于理式; 亚里士多德:美在于体积和安排;神学美学:美在于上帝; 文艺复兴美学:美在于自然; 14 近代美学包括哪些重要学说?欧洲的近代史始于17世纪中叶。哲学史、美学史的分期略早一些。17世纪初,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标志,欧洲哲学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人们抛弃了神秘的世界本原、上帝一类的形而上主题,把目光转向了知识的可靠性、认识的能力和大自然的奥秘,完成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开创了理性的时代。美学在这个时代诞生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赢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有的学者用“认识论美学”的命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各种美学学说,应该有一定道理。但也有许多美学学说仍旧执着于对美本质的探求。这个时期的美学呈现出一种可以按国家划分理论的特点,法国的启蒙美学、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德国古典美学等,各具特色。 15 狄德罗:美在于关系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将美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现实世界,强调美的主体和美的对象之区别,强调“关系”产生美。他认为,美的对象包含着“真实的美”和“相对的美”;前者来自自身的结构关系,后者来自它与所处的具体情景的关系。对于主体,他提出了“外在于我的美”和“关系到我的美”两个概念。前者是对象本身的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可以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的观念;后者是唤起“关系”这一观念的性质。应该说,狄德罗“美在于关系”的意图是比较清楚的,但“关系”本身是什么却没有说清楚。但是,狄德罗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区别,对两者联系的强调,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16 休谟:美即美感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对美的探索是另辟蹊径的。他们不再孤立地从审美对象方面研究美的本质问题,而是结合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甚至生理感受,来考察美的来源。经验主义哲学历来是分成以休谟为代表的唯心派和博克代表的唯物派,两派的共识在于推重感性经验,把经验当作知识和美的最高裁判。休谟曾明确地指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是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种观点可以概括为“美即美感”,它开辟了美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17 博克:美在于事物感性形式与休谟的观点完全不同,博克认为,美只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在人的内心中引起了爱或者类似的感受。例如,博克注重研究事物的感性形式,也就是形状、颜色、体积等方面的属性,注重归纳美的本质及其引起的审美感受。他说,小巧、光滑的属性使人产生优美的感受;巨大、坚硬则使人感到了崇高。有的研究者认为,博克把美完全归结为了事物感性形式。其实,“小巧使人感到优美”一类的观点,也涉及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没割断美与审美主体的关联。 18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德国古典哲学不仅达到了近代哲学的顶峰,也使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成就空前的黄金时代。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无功利特性及美与“形式”、“目的”、“自由”的关系,创造性地论述了“崇高”的审美范畴,为美和艺术确立了独立的领域和法则。席勒第一次从完善人性的角度论述了美育的基本原理,奠定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理论基础。黑格尔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论证了美的本质。他认为:全部的世界历史是同一个发展过程,是做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精神”在人的意识里发展的过程,也是意识通向绝对精神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逻辑的、自然的、精神的三个阶段,美则是绝对精神的运动之一。当绝对精神在发展中与物质形式处于和谐统一状态时,就表现为美。他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就是来自绝对精神的。19 黑格尔考察美的思想方法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成就,使我们看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思想方法,例如,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考察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体现了这一思想。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再如,黑格尔的历史主义体系。他把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描述为一个彼此联系、变动不已的发展过程。因而,他将艺术的种类、形式、内容、发展阶段,全部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之中。更值得关注的是,黑格尔从主体和对象的统一出发来考察美。这一原理相当难解。大体上说,在描述“绝对精神”的运动时,黑格尔把这一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步是从人的意识里面“对象化”出了客体;第二步是意识又扬弃了这种对象化,回到了自身,达到了自我意识。请注意,黑格尔的这种关于对象与主体关系的说法,和我们所熟悉的观念完全不同。我们认为对象是外在于主体的,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则认为,对象是从人的意识里对象化出来的。但是,他的第二步却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扬弃了这种对象化,回到了自身,达到了自我意识这表明,自我意识是以对象为前提的;没有对象,就没有主体及其自我意识。当我们使用“我”这个人称代词时,就已经把自身从世界中分离、独立出来,世界才成为“我”的对象;我才能够证明拥有了自我意识。 那么,人的自我意识又是如何实现的呢?黑格尔说是以“劳动”或“实践”为中介得以实现的。他说:“人还通过实践活动达到为自己(也就是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物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接着,他又举了一个著名的小男孩打水漂的例子。打水漂的深层动机是小男孩无法发现的,是人的一种要认识自己、证明自己生命的本性与冲动。小男孩可能从水圈中看到了自己的打水漂的本领,而黑格尔却认为:水面的变化是小男孩自我创造的成果,也是他创造能力的证明。艺术创作与这种活动完全一致,也是通过对象化的实践,在对象中证实自身。我们认为,艺术家深层的创作动机也是一种要认识自己、证明自己的冲动,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艺术才华等多种心理特质、精神个性对象化到对象中去了。艺术家本人和其他接受者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可以感受到蕴含在作品中的这一切,从而产生美感或其他心理感受。我们知道,黑格尔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在美学领域也是如此。他的美学思想对理解马克思关于美本质的观点非常重要。 20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意义十分重大。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在神秘的彼岸世界寻找美的本质和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美。“美是生活”的观点强调了美与人的本质关联,而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博克等人都是从外在客体中寻找美的本质的。前面说过,狄德罗没有讲清楚“美在于关系”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则是非常现实的关系了。大体说来,西方美学史对美本质的探索包括了以上三条路线,即美在彼岸世界、美在客体属性、美在主客体“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前两种做出了纠正,对后一种做出了发展。我们之所以要梳理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探索原因有两个:其一,前面已讲过,美学就是美学史,不了解美学史就无法深入学习美学;其二,为了解说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使大家理解马克思在美本质观的三条探索路线之上,走向了新的革命性的理论天地。 21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科学美学和生命美学19世纪后期,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形成了注重自然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的科学主义,注重人文特性、带有非理性色彩的人本主义。科学美学和生命美学分别代表了这两种发展趋势。科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实验心理学家费希那。费希那之前的美学研究都是“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他主张采用自然科学方法与手段,“自下而上”地研究人的具体的审美感觉,建立具有科学意义的公式、法则与学说。费希那所开拓的科学化研究也并非没有失误。他对心理学、美学与自然科学性质的混同就是明显的缺陷。但是,改变传统美学的形而上思辨,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探求新的时代课题,这些新趋势、新潮流还是渊源于科学美学的。生命美学指从生命角度解释美和艺术的美学流派。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可称为早期代表。他们反对西方文化中理性至上的传统,将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或“权力意志”视为世界的本原,并从中寻找美的根源。叔本华、尼采及20世纪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柏格森等人都非常关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产生过较广泛的影响。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关注人的精神家园等发展趋向与人本主义美学密切相关的。 22为什么说“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我们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美本质观和全部美学思想,必须深入理解三个重要的原理:“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恩格斯对此解释为:“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如何理解马恩的思想呢?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要素就是人和自然,根本前提是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因此,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些真理极其朴素、明了又不可辩驳,从中足以证实“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的结论。但是,要说明劳动的具体作用就很复杂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在“人猿相揖别”的时代,人类经历了两个浑然不分的阶段:其一,动物没有足够的意识能力,不能把自己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因而没有自我意识,也就没有主体性,客体和对象更无从谈起。人类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其二,人类最原始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也是浑然一体的,以后才逐渐分离;走出这个混沌世界的推动力,正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不可中止的劳动。和动物猎食的活动相比,人类狩猎的“劳动”的特性在于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类通过原始的意识感到:边缘锋利的石块具有更大的打击威力。我把石块加工成我需要的石斧,就可以用来打击猎物,实现我的目的。这样,人的愿望通过对自然物的改造得以实现,其行为的能动性逐渐生成了;主体与客体也逐渐生成了;人从自然界中获得了解放与独立,自然界成为了人的对象世界。恩格斯把“第一把石斧”的打制成功当做人类诞生的标志,就是因为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证明了人类的自我意识与自由创造特性的出现。这一进步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根本性跨越。劳动对人的生理器官的发展、精神活动的分化、社会关系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原理,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这里暂时不谈了。23什么是“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有两个要点:其一是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总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其二是现实的自然界是属人的、人化的、历史的自然,而不是完全外在于人、与人无关的存在。这是因为,人类的历史性的劳动,已经把人类出现之前的那个自然界分化为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暂时把前者改称为“原始的自然”。 “人化自然”是指人类已经改造、认识和把握的自然,它不再是“原始的自然”。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自然界出现了一种最特殊的存在物人类。于是,自然本身就不同以往了。人类不像动物那样,依靠本能消极地从自然界得到生存条件;他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改造自然,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马克思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述,他说,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一切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还要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造房屋之前,就把它在观念地建成了。也就是先完成了设计工作。马克思要借此表达什么意思呢?据说,在材料数量一定的条件下,空间最大最坚固的建筑是蜂房型结构。这一发明的专利属于蜜蜂。所以蜜蜂使建筑师都感到了惭愧。但是,蜜蜂的行为是本能的,建筑师的设计图则表明了人类行为最本质特征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自由的创造。其次,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不仅改变着自然,也改变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活动对象,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和实践目标对象化到自然界中,创造出了符合自己需要的对象性存在。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自然界逐渐变成了人所要依赖但又为可以利用的自然,属于人的自然。这一变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所以,对人类来说,自然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而是逐渐地向着人类生成;好似从远处一步步地走来,或者说,在实践的驱动下,人类一步步地走进了自然界的深处。再次,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特别是劳动工具的使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的手、脑等全部器官官能和心理、精神都由动物化而转向人化。24如何理解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只能通过人类行为表现出来。人类行为最本质特征在于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自由的创造。这种行为的最原始形式只有劳动。因此,恩格斯才提出了“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的论断。探索美也需要这把钥匙。首先,美根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把自己的这种本质特征投射到对象身上,实现着“劳动的物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马克思说:通过我的活动,“我就会实现我的真正的本质,我的人的社会的本质。我们的产品就会同时是一些镜子,对着我们光辉灿烂地放射出我们的本质。”当人们从对象身上观照到这些本质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自我确认、自我肯定,并伴生着愉悦的感情。如果,我们把这种感情叫做“美感”,那么,引发这种感情的属性就应该是美了。从逻辑上说,美和美感只能同时发生的;美不能是纯主观或客观的,只能是主体和客体统一。有的学者认为,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其次,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人类劳动出于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并且将需要具体化为一个目标,所以是有目的的、自觉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必须认识自身的和对象的特性,了解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并且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以争取预期目标得以实现;这就是有计划的、自由的真正涵义。这种自由创造的特性体现着“宇宙之精华,万类之灵长”的优越、尊贵与伟大,成为了劳动创造的美之内容。劳动创造的美之形式在于事物的感性形象。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随时随地地都能用内在固有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在这里,“按照物种尺度塑造”的意思是说动物受本能的支配。蜘蛛吐丝结网、蜜蜂社会的严密分工都是就是本能的显现,是物种尺度所决定的行为。“内在固有尺度”一语曾经引起过研究者们的多种判断、推论。我们以为,它应该相对人而言,相对人的外在的、非本质的属性而言。因此,它应该是指人的自由创造本性。人在自由创造中扩大了眼界,深化了对各种客体对象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水平和把握自然的能力,也认识了美的形式特征和形式美的法则。取得了这样的自由,就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了。正是基于这样的推论,马克思才在最后的结论之前,加上了“所以”一词。最后,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劳动对人类自身这一自然物的影响和改变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人的形体、器官、生理的变化,我们省略了。下面着重谈谈其心理、特别是感知能力的发展。如前所论,人类的劳动实践使创造了人化自然。马克思指出:“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段话可以叫做以六个“成为”完成的推论,其结论是现实世界对象化了。马克思接着写道:“另一方面,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的“非社会的人的感觉”显然是一种修辞技巧,不是指印度狼孩一类的人,而是指动物性。它要说明的是: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它是在对象化的现实世界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象化的世界是劳动实践的成果;因此,人的感觉,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创造的成果,是自己开拓了自己的感性世界。试想,今天的乐器能够演奏出多少自然界没有的声音?计算机能够调配出多少自然界没有的颜色?人类对声音和色彩的感觉只能来自实践活动历史积淀。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全部世界历史”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对象化现实的演进。第二章辅导 审美活动的发生本章要点提示本章学习要点是巫术与图腾崇拜说;劳动起源说;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与美的诞生。首先来看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是迄今为止,西方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美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和巫术观点相联系的还有图腾崇拜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活动。大量考古材料证明,巫术礼仪与图腾崇拜确实同人类审美与艺术的起源有着十分深刻的联系。我们认为,人类审美与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与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但审美与艺术起源于巫术与图腾崇拜的理论又不十分正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关于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当归结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本章的第二个要点是劳动起源说。长期以来,认为审美与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观点在我国艺术界与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理论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应当承认,虽然物质生产劳动是美的起源的最根本原因,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中介,并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最后才诞生了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特定精神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多个方面,从更加广泛深入的层面去考察和探究它的根源。阿尔都塞提出的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因此,这种“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重要的或复杂的文化现象,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正是这些多种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导致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形成或产生。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与美的诞生。审美发生其实业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审美主客体关系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有着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发生于发展过程。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是同一历史过成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生了关系,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关系中,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本章重要知识点审美发生的“模仿说”、“生物本能说”和“游戏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劳动起源说”“多元决定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和美的诞生具体解析上次,除了完成了西方美学史的梳理之外,我们还简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三个重要的原理。教材在论及美学研究对象时明确指出:美的哲学是整个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我们前两节课就是围绕这个基础展开的。在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的教学中,就可以充分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美本质观的基础作用。 “审美活动的发生”一章是以介绍学说为主的:审美与艺术起源研究的方法论、六种起源说、审美关系和美的诞生说。这其中,巫术图腾说、劳动说是在西方学界和我国学界影响重大、流行已久的理论,应该深入了解;多元决定论补救诸说之短而博采众家之长的优势十分鲜明,应该重点理解;审美关系和美的诞生的原理也很重要。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学说观点中的方法论思想十分丰富,在学习时,要注意从方法论的立场去评判各种结论。 25为什么要研究审美发生与艺术起源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维方式。我们讲过,事物的性质是发展变化的。对事物或现象的把握,除了逻辑的剖析之外,还要结合历史的追溯。美学的许多基础性问题,如审美关系的形成和美的诞生的原理,都与起源问题密切相关。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进程就从哪里开始。这种历史主义的思想方法不仅可以理清对象性质的演变过程;而且,由于事物形成之初的形态比较简单,追本溯源的方法更便于把握对象的本质。只是审美发生与艺术起源研究的资料相对缺乏,所以有些困难。在加上思想方法的不妥,就出现了长期以来的众说纷纭的情况。 26为什么说考古学方法是起源研究最有效的途径?由于人类的审美活动与艺术起源于没有文字记录的史前时代,其研究方法受到很大局限。在通常使用的三种研究方法中,考古学方法是最为有效。考古学方法是指通过对史前文化遗迹的挖掘取得资料,展开研究工作。所谓“最有效”主要是指材料的可靠性和其他价值。由于具体研究者的思想方法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不同,资料的价值当然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价值。例如,在阿尔塔米拉洞画发现后的一格时期,很多研究者都拒绝承认它是史前人类的作品,其根据只是他们对史前人类能力的怀疑。这显然是一个“资料价值与成果价值的关系问题”的生动个案。资料本身的价值得不到承认,当然不会发生作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阿尔塔米拉洞画的创作时间被普遍接受之后,更早期的史*14前绘画又陆续被发现。著名的温林多夫维纳斯就是更古老的史前艺术作品。阿尔塔米拉的起点地位自然遭遇到有力的挑战。要说明考古学方法的意义,这种原点不断前移的现象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人类学的方法是对现代原始人类的生活现实进行考察研究,进而推论原始人类的真实状况。教材中提到的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可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通过人类学研究取得成功的范例。现代原始人类是指那些仍旧处于氏族社会阶段的群体。恩格斯曾称之为“社会的化石”。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停滞下来,所以他们比我们更接近历史坐标的原点。但是,“接近”本身就意味着不同,至于有哪些不同又无法确认;特别是与文明社会接触之后,其原始状态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人类学方法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既接近又不同,这种特性就需要研究者对人类学资料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必能地进行简单的类比。今天,地球上残存的现代原始人类几乎没有了,再取得新的研究资料已不大可能。人类学方法似乎已处于更困难的境地。儿童心理学的方法是通过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推测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而涉入艺术起源的研究。这一方法的理论前提是曾经流行的一种生物学观点:个体的发育史是族类历史的缩影。儿童心理的历史是人类心理史的胚胎。甚至,有人认为,人类胎儿的发育过程可以复现动物进化的全部历史。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缩影”、“胚胎”一类的说法已经被人们淡忘。艺术起源研究的儿童心理学方法之意义,至多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印证说明罢了。史前绘画往往出现“足不着地”动物形象。有人认为,这是原始人类的空间意识与我们不同的缘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儿童那里,这种不分前后左右的形象也不难发现。如果以此来印证原始人类空间意识的特点,这类材料可用但意义有限。人类学、儿童心理学方法所处的困境,也反衬出考古学方法的重要地位。27所谓“审美发生”和“艺术起源”的意指是同一对象吗? “审美发生”指的是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审美活动、审美意识的形成过程。有一点需要强调,所谓“发生”、“产生”,可能指两种情况:一是“发生学”的“发生”,即无中生有;二是指相对具体主体或客体的发生。即根据“实用先于审美”的观点,审美活动不会独立出现,只能是孕育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实践之中,逐步分离独立的。原始艺术活动也是如此。套用一句道家话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始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应该是“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起源问题”也就是“分离问题”。艺术的实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审美创造。审美是艺术的基础。从审美意识的萌生到艺术或艺术萌芽的出现,应该有一个渐进的成熟过程。但是,从发生学的立场来看,除了必要,不一定处处强调“审美发生”与“艺术起源”的区别,我们教材将两个概念并列,既暗示了其区别,也显示其联系。28什么是“实用先于审美” 的观点? “实用先于审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重要观点,它具有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印记。普列汉诺夫“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往往是先于以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他在分析原始人以猛兽的齿、爪作装饰品时指出,佩戴这些装饰品是为了证明猎人的灵巧、有力,而并不是为了美。在渔猎时代,勇敢、力量、善斗,应该是最有益于生存,也最受崇敬的能力与品性。所以,最初的美应该是从最初的伦理观念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处于石器时代的非洲部落酋长夫人,身上戴着重达20磅的铁制饰物,普列汉诺夫对此分析说,这是她们在炫耀自己的富有。因为,铁是外来的珍品。这里,富有的观念充当了实用转向为美的中介。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上个世纪60、70年代,绿色何以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服装颜色;这其中可以看清楚“美从实用而来”这一古老规律的遗迹。教材之所以将巫术起源说与图腾起源说所以合为一题介绍,主要是因为巫术活动与图腾崇拜活动本身的内在联系。巫术的实质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控制现实世界。例如,生了病是很现实的事,它会导致死亡。可以巫师企图用咒语驱逐那个并不存在的恶鬼或是其他超现实的疾病根源。现实世界的苦难,要靠超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来解除。图腾崇拜活动的核心应该是人与祖先、神明之间的沟通,其巫术性质不难辨识。对图腾动物的模仿、献祭也都体现了万类有灵和交感的原始思维特征。我们以为,比万类有灵更早产生、也更重要的原始观念是灵魂。“灵魂”出现的标志是原始人对遗体的保留、安葬。有了灵魂,世界就分裂为现实的和超现实的两个世界。巫术就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控制现实世界。我们常常把人类生活在物理、心理两个世界视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么,心理世界,更准确地说是精神世界,它是如何建立的呢?灵魂就是它的第一块基石。人类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全部精神生活都因此空前的发育起来。艺术的本质也在于凭借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就想象力和精神生活对艺术的孕育作用而论,巫术对艺术起源的确起着重要的催生作用。但是,原始人类的生活毕竟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主体的。巫术活动与图腾崇拜活动只能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置基础和主体于不顾,把艺术的起源归因于巫术与图腾,显然是舍本逐末了。29如何判定原始审美的存在?原始审美意识与艺术活动都会在原始文化中留下遗迹。教材列举了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等四种文化形式的有关情况。下面我们深入分析石器、陶器的有关情况:首先,从石器工具中探索人类形式感的生成意义十分重大。所谓形式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形状、线条、色彩等感性形式特征的感知能力,它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先验能力。因为,现在我们还可以发现人们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异。审美意识是以对形象的感受力为前提的。早在旧石器,也就是打制石器中,人类肯定已经注意到形状的意义:石斧石刀都要加工出V字型的刃口或尖锐的顶端。山西许家窑人已经发现球体在空中不易偏向,所以才把石块加工成石球。同属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制造的大三棱尖状器造型,明显地体现出均衡对称的特征。新石器是磨制的,表面的光滑已经暗含了装饰的意味。从实用的目的和形状的特性出发加工石器,这就是原始人生成形式感的现实基础。审美特性最突出的是玉器。玉石光洁晶莹、色彩鲜明,其质地坚硬易碎,难于加工。所以,不能用于狩猎或作战的大汶口玉斧,就显露出实用与审美之间的裂痕。审美独立的曙光已经浮现了。再如,陶器是农耕定居生活的标志。它是用粘土烧制的,可以成为是“化学工艺”的产物。求得实用、工艺、审美三重目标的统一,其难度远比石器要大。陶器上绘制的自然形象和几何图案更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著名的鹭鱼石斧陶缸把三种形象组合一体,究竟要表达什么观念、情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宿命感,还是用鹭和鱼来比附对劳动与人类力量的崇拜?无论产生多少猜测答案,有一点可以肯定:作者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他有着深沉的思考、真诚的情感、自由表达的欲望和成熟的绘画技巧。陶器形状和几何图案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了人类娴熟地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能力。对称、对比、节奏、反复、变化、调和、和谐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由自然形象抽象化为几何图案,更证明了人的表现能力的巨大进步。审美独立的曙光已经为霞满天了。从原始文化中寻找审美意识的萌芽,就到此为止。后面还是要涉及这些内容的。30如何把握各种审美发生和艺术起源说?教材介绍的六种起源说重点在后三种,学习方法却有共性的地方:首先,为了记忆的需要,可以试用前面推荐过的“归纳表达模式”的方法。其中,代表人物和著作、观点简介、观点得失分析,这三个知识点比较重要,可以列出“一览表”,迅速记忆;其次,为了理解,要把握住得与失的“所以然”。理解了为什么正确或错误,正确或错误的“其然”就完全记住了。31怎样理解巫术与图腾起源说?31怎样理解巫术与图腾起源说?教材之所以将巫术起源说与图腾起源说所以合为一题介绍,主要是因为巫术活动与图腾崇拜活动本身的内在联系。巫术的实质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控制现实世界。例如,生了病是很现实的事,它会导致死亡。可以巫师企图用咒语驱逐那个并不存在的恶鬼或是其他超现实的疾病根源。现实世界的苦难,要靠超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来解除。图腾崇拜活动的核心应该是人与祖先、神明之间的沟通,其巫术性质不难辨识。对图腾动物的模仿、献祭也都体现了万类有灵和交感的原始思维特征。我们以为,比万类有灵更早产生、也更重要的原始观念是灵魂。“灵魂”出现的标志是原始人对遗体的保留、安葬。有了灵魂,世界就分裂为现实的和超现实的两个世界。巫术就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控制现实世界。我们常常把人类生活在物理、心理两个世界视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么,心理世界,更准确地说是精神世界,它是如何建立的呢?灵魂就是它的第一块基石。人类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全部精神生活都因此空前的发育起来。艺术的本质也在于凭借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就想象力和精神生活对艺术的孕育作用而论,巫术对艺术起源的确起着重要的催生作用。但是,原始人类的生活毕竟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主体的。巫术活动与图腾崇拜活动只能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置基础和主体于不顾,把艺术的起源归因于巫术与图腾,显然是舍本逐末了。32 怎样理解艺术的劳动起源说?在我国,审美和艺术的劳动起源说曾经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其影响至今依然重大。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点显然是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其实,恩格斯那个非常著名的论断是有前提条件的。他说,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致我们不得不说是劳动创造了人。这个结论应该理解为对劳动作用的强调,而没有把劳动视为全部的原因。作为高度概括的论断,“劳动造人”不失为正确;但是,把高度概括的口号式的论断与它所包涵统摄的学说等同起来,就似乎简单化了。对审美和艺术的劳动起源说的解释,通常也包括了劳动对人的手、脑、语言、感性能力以至文化心理结构所起的作用。物质生产劳动虽然是审美和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可根本原因毕竟不是全部原因。巫术、图腾等其他活动的中介作用也应该给予揭示。恩格斯曾经指出:在上古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原始人群数量不足百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左右,婴儿出生率和成活率都非常低。在那个的时代,生育活动在原始人心目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为什么在所有原始文明的神谱上,最早的最高的神都是主管生育的女神?为什么这些女神的形象大都要夸张地表现胸、腹、臀等与生育相关的部位?这一事实,也似乎很难从劳动起源说中的得到圆满解释。设想,如果我们把生育、巫术、图腾崇拜等活动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为一个主体,能不能补救劳动起源说的简单化缺陷呢?33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的根据是什么?前述五种学说的共同缺点是把审美和艺术起源归结为单一的原因,因此都不能解释全部的相关现象。多元决定论的出发点就是对单一起源说的反拨。教材借用了法国学者阿尔都塞的文化现象的“多元决定论”作为理论框架,构建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阿尔都塞认为:任何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都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合力所导致的。教材所引芬兰艺术家对六大类“人类最基本生活冲动”的分析,可称是对“多元决定论”的标准示例。对艺术起源研究来说,原始的生产劳动、宗教活动、战争活动、生育活动等等,共同构成了原始的实践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审美和艺术活动逐渐地从中分离出来,最终走向独立。这其中,生产劳动的前提作用、巫术宗教的中介作用、实用目标对审美意识的孕育作用,都应得到重视。总之,是包含着多种因素的人类生活实践决定着美的诞生。34怎样理解审美发生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审美发生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从无到有的出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建立。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审美发生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有必要澄清一下相关的概念:1、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审美活动是指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等活动,它是人的审美意识的外化和对象化;审美意识可以泛指人们对感知事物美的心理反应,它是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2、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 “主体”、“客体”、“对象”的哲学涵义与我们在生活中的使用有很大不同。它们用来揭示人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唯一的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的存在物。他可以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形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利用对自然规律、现实环境的理解,有计划地实现预期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有了主体,同时就有了客体及揭示两者关系的对象。动物,包括高级的灵长类动物,都是本能地、被动地顺从自然而生存;它们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成为主体,因而也谈不到客体、对象。人类与动物界本质差异的另一表现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或者说人的世界的多重性。所有生命体都要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生存;通俗地说法是要吃、喝才能活着。这是一种生物关系、物理世界。但是,社会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是人类独有的。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人类建立他们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中,审美活动居于最高层面。因为,审美超越了现实关系,不受利害左右,比日常的情感活动、比宗教、哲学、科学更加充分地体现着人类自由创造的本性。有一个常见的说法:一朵花,科学家把它当作研究对象;在商人看来可以卖个好价钱;而诗人就激动了,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不就是一朵花吗?可是,艺术家以审美态度视之,建立了审美关系,把花对象化了;花的身上就出现了儿女情长、人生苦短、世态炎凉、天地正气,什么都有可能。进入审美关系的主体、客体、对象,就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象。35审美主客体是怎样形成的?从发生学的立场看,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象的形成和审美关系的出现,这些形成、确立、出现,都是同一的过程。马克思说:“全部所谓世界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生成,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哲学里的“世界”不只是地球上的人类社会,也包括自然界。马克思的意思是:人类劳动改变了“自在自然”,也就是原来那个自然,使之演变为“人化自然”、“第二自然”。这一演变过程即“自然的人化”。“全部所谓世界史”就是“自然人化”的历史,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发展史。那么,有人会问,人类诞生之前就没有世界了吗?我们的回答是:有“自在自然”。但是,“自在自然”没有“意义”。“意义”是人类对对象价值的评价。人类之前,宇宙没有主体、客体、对象、价值、意义。这一切都是因人而生的。具体说,理解审美主客体的形成有个四要点:其一,劳动实践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创造了“人化自然”,成为拥有主体性的存在;客体、对象、价值、意义等随之而生;其二,劳动实践改造了人的肢体、感官及全部生理结构,也改变了人的感知、思维、情感和全部心理结构,创造了人的精神世界,使自身“人化”,为人类成为审美主体奠定了能力基础;其三,劳动实践不仅使“自然人化”,同时使“人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自觉、自由和创造力,人的智慧、力量和优越性,人的情感、理想及全部精神世界,都通过劳动实践对象化到自然界、现实生活和具体对象之中;使之成为“人化自然”、“人的对象”。同时,人类从中观照、感受到这些“本质力量”,证实、肯定了自己,产生了精神上的愉悦,即美感。这样,美、美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审美价值、审美关系等等,同时生成于漫长的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工业自动化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