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799255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能够使用诵读法、鉴赏法实行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1教授本文应首先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从而来把握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在诵读和鉴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向往自由而美好的生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段或几个重点句子评点、鉴赏(主要从用语的准确和修辞这些方面),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教给学生鉴赏文章的一些基本方法。2能够首先让学生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一些名句、名诗和名篇等,让学生谈谈作者借这些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思乡之情、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陋室铭淡泊名利等),进而谈及朱自清借荷塘月色来抒发了自己的怎样的情感,引入本课的教学。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让他们去感受、欣赏作者笔下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致,去体会作者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然后再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赏析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最后通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和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注重社会、追求理想,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一、导入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古今中外有很多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自然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名句、名篇吗?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自然风景?借此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二、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水准!”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三、写作背景简介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个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能够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课文赏析(一)请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让学生入情。(二)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然后分组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感情线索。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点明题旨)第二局部(第26自然段)夜游荷塘及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第三局部(第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及荷塘归来。(偏重抒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突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三)诵读、鉴赏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4齐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品味其写景特点。(四)诵读鉴赏第5自然段(仿照第4自然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1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2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4齐声朗读第5自然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五)诵读、鉴赏第6自然段1齐声朗读。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自然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四周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4师生共同小结。5齐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其特点。(六)熟读,品味46自然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七)再次组织学生诵读课文,讨论回答: 1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2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3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能够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五、总结全文六、拓展延伸1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谈谈与荷塘月色的异同点。2请以一植物、景物等为主,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某一特点,写200-300字的片段文字。必须使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 建议二情景教学法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却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所以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使用和意境的美,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建议:1创设情境建议能够从本文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入手。老师上课前制作一个配乐的荷塘、月色美景的flash,用美妙轻缓而低沉的音乐和朦胧的荷塘月色将学生带入作者的世界之中。也能够从散文的时代背景入手,给学生播放一段1927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的历史短片。让学生从时代背景入情,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2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在设立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去欣赏作者笔下美丽的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领悟情景交融的写法。而且还要在赏析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体会本文使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例如:一、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让我们回顾历史,再次去理解一下我国1927年的那段历史。同学们看了这段短片,知道那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知识分子,你会怎么做?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我国伟大的散文家、民主战士朱自清当时的心境。二、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水准!”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三、写作背景简介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个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能够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课文赏析(一)听课文配乐朗读找出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二)学生轮读思考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重点字句。(三)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是如此的心情?(四)朗读课文4、5、6自然段,赏析荷塘月色的美景。从用语的准确和修辞手法这些方面分析重点词语、句子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五)作者为什么会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六)课文总结(七)拓展延伸1请你根据作者笔下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制作一个Flash短片。2收集借景抒情的名篇名句,然后向同学推荐。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品味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使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3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和文章的主旨,学会注重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手法。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我国有很多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这些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名句或名诗、名篇吗?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自然风景?借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二、作者简介同上三、写作背景简介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个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能够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课文赏析(一)请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让学生入情。(二)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然后分组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感情线索。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点明题旨) 第二局部(第26自然段)夜游荷塘及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局部(第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及荷塘归来。(偏重抒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突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三)诵读、鉴赏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使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气氛。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4齐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品味其写景特点。(四)诵读鉴赏第5自然段1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2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进入情景,朗读课文。(五)诵读、鉴赏第6自然段1齐声朗读。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自然段的回应,也是第4、5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四周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绘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但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增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二、熟读,品味4-6自然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三、再次组织学生诵读课文,讨论回答:1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2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3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能够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但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不过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比照,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四、总结全文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水准!”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相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武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不过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注重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