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_范文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7733194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_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_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_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声纳项目风险管理措施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影响声纳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3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基本情况5五、 损失幅度的估算8六、 损失频率的估算10七、 什么是人力资本风险13八、 风险经理为什么关心人力资本风险14九、 风险成本的构成16十、 什么是风险成本19十一、 风险成本的影响23十二、 风险管理的目标23十三、 英国的社会保险28十四、 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34十五、 员工福利的界定39十六、 弹性福利计划41十七、 投资估算44建设投资估算表4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6流动资金估算表4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50十八、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5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5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5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5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9一、 产业环境分析乌鲁木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塔式”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乌鲁木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形成差异化、协同化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二、 影响声纳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声纳行业核心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受限我国水声技术研究起步较晚,面对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客观差距,声纳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主研发及生产实践。此外,我国部分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目前使用上仍然依靠进口,进口核心芯片的供应保障受制于人,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对我国特种电子信息领域相关行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造成了较大影响。(二)声纳高端复合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水声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水声信号处理成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声纳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需要对微电子、声学、电子工程、测绘、计算机、软件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声纳技术方面经费投入较大,人才培养及研究起步较早,技术及产品优势明显,欧美强国在声纳技术领域占据强势地位。我国水声研究起步较晚,受相关学科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的制约,国内水声技术领域的高端综合型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给国内相关单位和企业的人才集聚和培养造成压力。因此,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声纳领域发展的不利因素。(三)声纳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声纳领域相关产品应用于各项尖端装备,技术水平要求高,且前期研制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研发风险大等特点。一方面为推动研发进展,实现技术突破,需要组建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团队,相应配置研发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研发成功之后的定型周期较长,也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可能面临较长时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正常运转。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64.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493.3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577.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5%;建设期利息586.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流动资金6328.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2%。(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493.3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5521.6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971.78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3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5355.9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150.6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5.2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73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5261.68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2667.00约64.00亩1.1总建筑面积65652.55容积率1.541.2基底面积23466.85建筑系数5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3.972总投资万元27493.382.1建设投资万元20577.852.1.1工程费用万元17455.4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640.402.1.3预备费万元481.982.2建设期利息万元586.612.3流动资金万元6328.923资金筹措万元27493.383.1自筹资金万元15521.603.2银行贷款万元11971.784营业收入万元53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5355.946利润总额万元8200.867净利润万元6150.648所得税万元2050.229增值税万元2026.7210税金及附加万元243.2011纳税总额万元4320.1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5225.5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5261.68产值14回收期年6.7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2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288.71所得税后五、 损失幅度的估算人力资本风险的损失主要来源于收入的减少和费用(主要是医疗费用)的增多。但精确估计这种损失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计如果继续工作,我们的收入会是多少。所以人力资本风险的损失幅度都是一个近似的估计。1.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评价雇员的损失。当雇员死亡或永久性残疾时,其损失主要是收入损失,并且是永久性的,与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雇员在继续工作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收入来估计员工或其家属所遭受的损失,即计算每年的税后收入减去员工自身消费后所剩金额的现值总和,这就是生命价值。具体计算步骤为:(1)预测雇员在退休前每年能得到的税后收入;(2)如果损失原因是死亡,就要减去用来支付雇员自身消费的那部分收入;(3)把每年的收入贴现后相加。生命价值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以下几点:(1)收入的估计是近似的雇员的年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受到雇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受总体工资水平的影响,但在计算生命价值时,必须事先预计出年收入,这个预计值和实际值之间就可能存在差异。(2)消费的估计是近似的员工自身的消费也是近似估计值,实际中可能会发生变化。(3)利率的估计是近似的在贴现中所用的利率也是一个平均近似值。(4)收入流与消费流发生的时间是近似的2.需求需求法是从支出的角度来评价损失。它是指雇员家属为保持当前的生活水平所需支出的现值。用需求法来估计损失,不需要考虑雇员的收入以及家属能使用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只需考虑家属的正常支出,以及这种正常支出如何受员工死亡的影响。需求法在计算时考虑到了家庭收入的补偿因素,如社会保障计划中为死者家属提供的福利,其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生命价值法类似。比较而言,从理论上来说,生命价值法是一种更为正确的方法,因为它主要考虑潜在的损失,而非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但在实际中,人们更喜欢用需求法,因为需求法更简洁明了,并且能直接描述雇员家庭的经济福利。3.医疗保健费用当雇员遭受生病、部分残疾等伤害时,主要的损失就是医疗保健费用。但医疗保健费用的估计非常复杂,因为疾病和损伤的医疗费用水平取决于使用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像衡量收入损失一样来简单地对医疗费用进行经济估算。4.额外支出额外支出是指如果某件事故没有发生就不会发生的开支。如雇员去世,家属需要安排的葬礼的费用、遗嘱检查费、遗产税等就属于额外支出。六、 损失频率的估算1.死亡死亡的频率即处于各年龄段的人的死亡频率。从寿险业的生命表中,可以得到有关死亡概率的信息。2.健康状况恶化健康状况恶化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很难用某一个指标来描述健康状况恶化,只能从某一个角度侧面来看。(1)致残率致残率可以反映比较严重的健康状况恶化,具体地,活动受限天数、卧床天数及误工天数都不同程度地反映致残率。(2)同医疗保健机构的接触除了比较严重的情况之外,健康状况恶化还包括偶感风寒这类的不适,这可以用看医生的频率来反映。3.年老和退休年老和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意味着收入减少,而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可能会增加,而且这个数量非常不确定。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时进行储蓄,但储蓄既不是没有代价的,也不是无意识地进行的,而且需要的资金可能很大,能否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替代储蓄,就成了每个员工都关心的问题。如果将年老和退休看做一种风险的话,这一风险是近年来变化较大、影响也较大的一个问题。这一变化不仅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余寿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目前,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9%,比总人口增长率高60%。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口从目前的10%将升至21%。1950年,由12个15岁至64岁的人供养一个老年人,而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9:1。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到21世纪中期,该比例将下降至4:1,届时,老龄人口将首次超过儿童人口。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会从金字塔形变成檄榄形。4.失业这里的失业指的是非自愿失业,它不是由健康状况恶化引起的,也不是由死亡和年老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失业是另一个威胁个人收入能力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都会通过政府强制的失业保险为员工提供失业方面的保障;国外也有一些企业为员工提供了间接的保险项目,常常是在员工离开公司时一次性支付失业补偿和在员工的薪水中连续支付一定金额的补偿金。失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每个人所经历的失业的本质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在更换工种期间经历的失业。(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商业周期或经济周期的交互更替以及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变化而引起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工人因为其技术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造成的失业。风险经理必须清楚地了解企业员工所面临的失业,因为每种失业引起的问题都各不相同,降低这些失业的概率的措施也各不相同。七、 什么是人力资本风险企业的生产性资源包括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本风险是指由于个人的死亡、受伤、生病、年老或其他原因的失业而造成的损失的不确定性。直接来说,这种风险完全是员工个人和家属面临的,如员工因病去世或员工年老退休,他损失的是不能再像在职时那样有那么高的收入了,这种损失和企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将人力资本风险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内呢?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帮助雇员分担一部分风险,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雇员,而要选择诸如企业年金之类的福利计划?八、 风险经理为什么关心人力资本风险1.提高生产率从企业自身来讲,关心人力资本风险的最主要出发点是自身的利益。员工对自己所面临的这些风险势必感到忧虑,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这种后顾之忧,雇员就会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加之像退休计划这样的福利将最终的收益和工作绩效挂钩,更有利于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此外,雇员会对福利好的企业更加忠实,这有助于减少员工的流动性。2.为雇员减少纳税既然企业为雇员考虑人力资本风险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雇员,而要费心地去安排一些福利计划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福利计划可以帮助雇员减少纳税,这无形中增加了福利计划的吸引力。我们来比较一个有税收优惠的计划和一个没有税收优惠的做法之间的区别。3.团体保险节约成本在有些方面,由企业出面处理一些问题比由员工个人出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例如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绝大多数个人消费者对医疗保险公司和医疗保健机构的讨价还价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员工个人也不可能对自己或家属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但大企业在与医疗保健机构的谈判中就很有实力了,而且企业的风险经理也有能力对这些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大企业在同保险公司进行谈判时具有同样的优势,可以得到有利的人寿保险价格。由企业集体购买低价的人寿保险符合雇主和员工的共同利益。4.法律法规的限制有的时候,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雇员提供最低标准的雇员福利。5.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使得企业对雇员的风险进行管理。(1)企业的责任感有的企业觉得自己对员工的生老病死负有一定责任,认为自己应该为雇员提供良好的福利。(2)公共关系企业可能会认为,公众和同行业的竞争者都在关心他是否给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如果自己能够在这方面为人所称道,会很有价值。九、 风险成本的构成风险成本可以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1.有形成本有形成本指的是管理风险所花费的经济资源,包括:(1)期望损失成本企业所面临的一类主要风险就是纯粹风险,而将纯粹风险中的一些可保风险进行投保是风险管理中的常见做法,保险费中的纯保费部分就是期望损失成本,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期望成本。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讨论过,企业纯粹风险导致的直接损失包括对损毁财产进行修理或重置的成本,对遭受伤害的员工进行赔偿的成本,对法律诉讼进行辩护和赔偿的成本以及雇员死亡、生病的福利费用支付。间接损失包括由于直接损失使得生产缩减或中断从而导致的正常利润的减少和额外费用的增多,当损失较大时带来的更高融资成本、放弃的投资机会以及损失巨大时与公司重组和破产清算有关的法律费用和其他成本。在前文所述的割草机公司的例子中,直接损失的期望成本包括法律责任诉讼的辩护和赔偿成本。该例子的间接损失的期望成本包括:由于法律责任问题导致销售减少而带来的利润损失的期望成本;由于对产品进行回收而带来的期望成本;如果发生了巨大的责任损失,使得公司内部资金紧张并增加了公司借债或发行新股的成本,以及由此使得公司放弃了一些投资机会而导致的利润损失的期望成本。对于投机风险,期望损失成本主要指间接损失成本,如上文的在生产中需要使用石油的制造商的例子。(2)损失融资成本损失融资成本是指损失融资措施的交易成本,包括专用基金和自保成本、保险费中的附加保费以及套期保值和其他合约化风险转移手段的交易成本。我们在第十二章将会详细讨论,风险自留时资金的来源渠道包括将损失摊入营业成本、专用基金、自保、应急贷款和特别贷款,其中,专用基金和自保都是事先提留资金备付,而其他三种方式都是待损失发生后再筹措资金,因此,这里的损失融资成本中只包括专用基金和自保的成本。专用基金和自保成本是指这些资金中扣除期望损失成本之外的部分,投资于这些资金而需要支付的税费及为了维持这些资金而使公司无法对其他项目进行投资而造成的机会成本。套期保值和其他合约化风险转移手段的成本指的是这些交易的合同在拟定、协商和实施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这一项成本中不包括风险自留中的将损失摊人营业成本、应急贷款和特别贷款,是因为这些措施的成本在风险损失发生前无法确定,我们将之归为第(5)类。(3)损失控制成本管理风险的积极的做法之一就是事先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损失,与此相关的成本称为损失控制成本,如事先购置用于预防和减损的设备以及对各种风险因素定期检测等,以及其维护费、咨询费等,具体包括计划费用、资本支出和折旧费、安全人员费(培训费、薪金、津贴、服装费等)以及增加的机会成本。对上述生产割草机的公司来说,在正式生产该产品前进行的安全测试成本就是一种损失控制成本。(4)内部风险抑制成本除自留以外的其他损失融资措施和某些类型的损失控制措施都可以降低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使得损失成本更易预见,而内部风险抑制的措施,即分散化和信息投资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内部风险抑制成本包括分散化的交易成本及管理这些分散行为相关的成本、对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成本。(5)残余不确定性成本实施了保险、套期保值、其他合约化风险转移合同、损失控制以及内部风险抑制措施之后,损失的不确定性通常并不能完全消除,也就是说,还可能发生这些措施没有覆盖的风险损失,这些风险损失的成本被公司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了自留,我们将其称为残余不确定性成本。对风险规避型的个人和投资者来说,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代价很高的,例如,它会影响投资者在购买公司股票时要求得到的回报数额。(6)风险管理部门费用风险管理部门的支出主要指人员薪资与行政费用。2.无形成本风险成本中的无形成本主要指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风险管理人员或企业决策者对此忧虑,如生产成本价格的波动会使得制造商深感忧虑,当然,忧虑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不确定性的程度、潜在损失的大小、人们对损失的承受能力以及有关的心理因素。这种忧虑容易造成公司资源分配不当。首先,企业可能会放弃一些本来非常愿意从事的活动,例如,某一产品虽然有较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但企业考虑到潜在的责任风险而不生产,这可能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其次,对于一些带有风险的活动,企业可能会减少从事的程度。最后,这种忧虑还可能造成一些投资的短期化行为。十、 什么是风险成本我们先来讨论为什么说风险是有成本的。风险有的时候指的是损失的期望值,有的时候指的是现金流相对于期望值的变动。下面的两个例子说明了这两者会对处于风险之中的企业和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一个例子是关于企业风险的。假设某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家用小型割草机,这种割草机上的一个部件容易松动,一旦脱落,很可能击中使用者。因此,这种割草机给公司带来产品责任赔偿的可能性较高。也就是说,这家公司面临产品责任风险。那么这一风险对这家公司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说,它可能会带来一些成本。首先,如果公司将这些风险自留,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现状,则一旦发生了由部件脱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公司就必须应付法律诉讼并进行赔偿,这会增加企业的期望损失成本。其次,如果事先采取一定的损失控制手段,例如在产品研制阶段增加投入并进行安全性测试,就可以减少法律诉讼以及伤害赔偿的期望成本,但损失控制措施本身的成本也很高。最后,如果公司购买责任保险以转移这种风险,那么虽然最终可能发生的法律诉讼以及伤害赔偿的成本将会由保险公司负担,但保险本身是有成本的,保险费中除了包括风险损失的期望值以外,还包括保险公司日常管理的开支以及保险公司期望达到的合理,的资本回报。而且,如果存在没有被保险覆盖的风险,如免赔的损失或超过责任保险范,围的损失,就会造成公司在未来任一给定时期内的成本不确定。再来看一个个人风险的例子。假设一个人在开车上班途中可能遭遇交通事故,也就是说,他面临交通事故的风险。第一,他可以对此不加任何处理,也就是将风险自留。自留风险使他可能要自己承担身体上的伤害以及汽车损坏导致的损失,还可能由于对别人也造成了伤害而面对法律诉讼。第二,这个人如果想要控制一下风险,例如通过减少开车的次数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则虽然可以降低风险自留时的损失,但这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要么待在家里,要么使用其他的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或公交车,而这些交通工具一是不如自己开车方便,另外也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第三,这个人可能会从提高预防能力着手,比如更加小心地驾车,这就可能使得花费在整个路程上的时间更长,或者这种注意力的更加集中使得他在开车时不能思考其他的事情。这些都是成本。第四,他还可以买保险,比如汽车保险和人身安全保险。而购买保险的保险费中除了包括用来支付损失金额的一部分以外,也会包括保险公司日常管理的开支以及保险公司期望达到的合理的资本回报。而且即使投了保,也有可能发生实际损失大于保险金额的情况,这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第五,事故还会给这个人造成无法用保险解决的间接损失,比如说在修理汽车的过程中以及向保险公司索赔的过程中损失的时间。由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风险是有成本的。我们将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称为风险成本。风险成本的概念无论对于上面两个例子中的纯粹风险,还是对于投机风险都是适用的。比如,对一个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石油的制造商来说,会面临石油价格变动的风险,当石油价格变动时,产品价格通常不会立刻得到调整,因此,短期内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公司利润减少,石油价格下跌会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与纯粹风险的期望损失成本相对应,这个制造商使用石油也是有期望损失成本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期望损失成本主要指间接损失成本0,如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如果造成了生产缩减,或不得不使用替代能源维持生产,或被迫削减一些有利润的投资项目,那么就会导致间接损失成本的发生。这个制造商可以使用石油期货来降低价格变动的风险,但期货合约有交易成本。他还可以对原先的生产流程加以改造,以便使用其他能源作为补充,这也就意味着要在损失控制方面增加支出。公司还可以通过分散经营以降低公司利润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或者通过信息投资以获取对石油价格更好的预测,这些也都是有成本的。十一、 风险成本的影响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体现在风险成本对公司未来期望净现金流及其变动的影响上。我们再来看前面割草机的例子。由于责任风险的存在,公司不管怎么做都会面临风险成本。首先,保险费、其他损失融资成本、损失控制成本、内部风险抑制成本和风险管理部门费用都会增加公司未来预期的现金流出。一方面,这些风险成本中的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因素都可能使得割草机公司提高这种新产品的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势必导致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伤害风险可能会使得商店里的销售员不那么热心地向消费者推荐这一产品,这又会减少公司未来预期的现金流入。两方面的结果使公司未来净现金流减少,企业价值降低。其次,残余不确定性导致了公司未来净现金流的变动,这也同样降低了企业价值。十二、 风险管理的目标1.营利公司的总体目标对于营利公司来说,我们已经通过实例说明了,风险会减少企业价值,那么,对风险进行管理就是要尽量减缓这种减少。事实上,企业价值是企业管理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当今财务理论的基本理念就是“价值最大化”,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目标是一致的,也是要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将风险成本定义为企业价值的减少,则风险成本最小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等价的。风险管理通过使得风险成本最小化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们将风险成本最小化看做是营利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具体地,它通过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而实现:(1)净现金流的期望值风险管理措施要增加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流入及减少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流出,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点。(2)未来净现金流的变动风险管理者应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条件下控制未来净现金流的变动,而降低未来净现金流变动的收益常以股东要求得到的风险补偿来体现,因为在期望净现金流定的情况下,由于未来净现金流的波动而引起的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使得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要求得到更高的期望投资回报。由于风险成本之间的替代作用,这两方面又不是独立的,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个平衡。2.非营利公司和政府机构的目标对于营利公司来说,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源于营利公司的股东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非营利公司和政府机构不存在股东,它们的风险管理目标是什么呢?虽然它们没有股东,但并不意味着其运作就没有约束,非营利公司有来自捐款者的约束,政府有来自纳税人的约束,它们要向这些委托人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或服务。0如果将风险成本看做非营利公司和政府由于风险而导致的行为价值的减少,那么它们的风险管理目标就是实现这些委托人的风险成本最小化。在这个总体目标下,非营利公司在日常决策中的一些准则可能会和营利公司有所不同。例如,非营利公司会更看重巨大损失对客户造成的负面作用,因此,对于巨额损失的管理可能就会付出更多的成本。又如,政府通过贷款或税收筹措资金的能力显然比营利公司强,因此,在选择损失融资措施时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再有,非营利公司和政府机构一般不缴纳收入所得税,这也会对决策的具体选择产生影响。3.个人和社会的目标个人的追求是基于自身效用函数的个人财富最大化,而在前面个人面临交通风险的例子中我们看到,风险的成本减少了个人财富,因此,如果把风险成本定义为由于风险而造成的个人财富的减少,那么个人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风险成本最小化。所谓社会的风险,也就是个人风险和企业风险的总和。综合起来看,当所有的个人和企业所采取的损失控制、损失融资和内部风险抑制等手段的边际成本等于社会总期望损失成本、残余不确定性成本以及无形成本2的边际减少时,就达到了一种有效风险水平,此时能够实现全社会总风险水平最小化,这就是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4.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前面我们说明了企业风险管理和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我们当然希望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同时达到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那么,这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吗?也就是说,企业实现了风险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是否也实现了社会风险成本最小化?这里所谈论的风险管理的风险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实际上是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的实现方式,只不过强调风险成本最小化比强调价值最大化更具体、更形象。上面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而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一个平衡的价值最大化。企业只有当股东价值受到威胁时,才有动机进行风险管理,例如,如果公司的员工明显感觉到要面对安全隐患,那么公司为了吸引雇员就必须支付更高的薪水,这时公司就会有动机改进安全条件,从而节省薪水方面的支出,同时还可以节省由于伤害的发生而必须支付的法律赔偿。但股东的价值和公司其他主要利益人的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是背道而驰。因此,一个健全的社会制度会对企业有所规范,使得那些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冲突的方面会在规范下达到一定的平衡,换句话说,这些规范使得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不仅考虑私人成本,而且还要考虑社会成本。当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时,企业风险最小化的风险管理决策就能同时实现社会总风险成本最小化。什么时候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呢?为了简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假定一个社会不存在员工赔偿法,也没有法律责任体系可以使员工在遭受了公司伤害后要求赔偿,同时,个人又低估了伤害风险,那么,员工伤害对于企业来说就不是风险,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运作目标的企业可能就不会考虑这一未来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这就可能使得员工在岗位上受到伤害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就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相等造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中存在必要的法规可以保证私人成本基本上和社会成本相等,那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就会有助于实现社会总风险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十三、 英国的社会保险1941年6月,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综合研究机构社会保险及相关福利研究联合会,任命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为联合会主席。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贝弗里奇于1942年发表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报告书,也称贝弗里奇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贝弗里奇向政府提出了建立“福利国家”的方案,主张实行失业、残疾、疾病、养老、生育、寡妇、死亡等七个项目的社会保险。他还提出,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个人所得待遇同个人,缴费多少没有太大的联系,以保证大家都享受到最低的保障水平。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有关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即所有家庭不管其收入水平如何,应当一律按照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和领取津贴;领取津贴的时间与数额应当充分;行政管理应当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全面推行“贝弗里奇计划”,终于在1948年宣称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保障制度。此后,英国的“福利国家”保障制度被其他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和英联邦国家争相效仿,这些国家先后建立起“普遍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1.双重养老保险英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是以全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并实行定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以被雇用人员为实施对象并根据工资与缴纳年数实行支付的附加养老金两部分组成。(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享受资格包括满足可计年数和达到退休年龄两方面。可计年包括两类,第一类为缴足50周保险费(1975年以前)或52周保险费(1975年以后)的年,第二类为满足免缴保费条件的年,免缴保费条件包括失业者、生育补助领取者及无劳动能力者等。周保险费以一周收入下限为基础,如1990年周收入下限为46英镑,员工缴纳46英镑的2%,另加46350英镑的9%。可计年数必须达到整个工龄的90%,否则就不能领取全额养老金,如果低于25%,就没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英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5岁,女性60岁。法定退休年龄即为支付开始年龄,女性的退休年龄从2010年起通过10年分阶段从现在的60岁提高到65岁。在基础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中都不存在提前支付制度,但可以在推迟退休时(男性6570岁,女性6065岁)推迟支付。此时,每推迟一周,就可以增加0.143%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采用绝对金额给付方式,这是英国养老保险的一个特色。单身者的养老金额大约为男性劳动者平均工资的20%,夫妇的养老金额为单身者的1.6倍。1980年,养老金额根据物价上涨率和工资上涨率中高的一方来进行调整,但从1980年之后,则仅根据物价上涨率来调整。(2)附加养老金附加养老金制度是根据1975年的社会保障养老金法,从1978年起开始实施的一种收入比例养老金制度。缴纳第一种保险费的人(员工)达到支付开始年龄(男女都为65岁,其中女性将分阶段逐步提高到65岁)的退休者可以享受附加养老金,如果男性达到70岁,女性达到65岁,则无需退休条件。与基础养老金相同,附加养老金也不允许提前支付,如果推迟支付,则在70岁之前每推迟一周,增发0.143%。附加养老金的支付与基础养老金的领取资格以及金额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其中,超过收入下限的平均收入是以平均工资上涨率为基准进行再评价后的结果,各年的收入下限不同,如1998年的1周收入下限为64英谤。支付率将在2010年之前分阶段从25%降低到20%。调整率则是与物价有关的系数。(3)保险费基础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的保险费与其他国民保险一起征收。周保险费基于收入下限,这个数额大约是男性劳动者平均工资的20%25%。如果员工的收入超过收入上限,则由雇主为这部分薪金缴纳保险费,员工不必为此多缴纳保险费,收入上限大约为收入下限的7.5倍。保险费分为四种。第一种保险费针对职工,根据职工的周工资,由雇主与员工共同缴纳。达到支付开始年龄后,员工就不需再缴纳保险费了,但雇主还要缴纳。缴纳第一种保险费的人拥有所有保险金的领取资格。第二种保险费针对个体经营者,达到一定的年收入者,则每周缴纳定额保险费。第三种保险费针对无业人员和低收入者,对他们实行任意缴纳(1998年为每周6.25英镑)。第四种保险费针对高收入的个体经营者,他们在第二种保险费的基础上,缴纳年收入的6%。(4)现状与改革近三十多年来,英国养老金领取者平均收入的增长要比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增长快得多。尽管如此,仅依靠基础养老金作为老年生活的来源是不够的。首先,一些没有收入的人除了基础养老金之外没有附加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等,而基础养老金的数额非常小;其次,养老金的给付金额是由缴纳的保险费决定的,而保险费基于缴费期间工资的一定比率,这就使得一些低收入者的保障水平很低,英国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保证将来养老金的领取者能够安心度过晚年生活,针对上述支付不充分的问题,政府于1998年12月发表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绿皮书,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鼓励国民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为晚年进行储蓄。政府将帮助建立第二基础养老金,以代替附加养老金。对自己无法储蓄的人,如年收入9000英镑以下的人、有疾病或者残疾的人,追加的第二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大约为支付给年收入9000英镑者的附加养老金的2倍,这样就大幅增加了低收入者的养老金额。年收入超过9000英镑的员工,第二养老保险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将缴纳保险费作为一种储蓄的方式,使得国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起来的资金最终反映在养老金额中。2.国家医疗保险1948年,英国通过了国民医疗保健服务法,实行了对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国有化,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是国家卫生工作人员。1964年,英国又颁布了国家卫生服务法,对所有公民提供免费医疗。该法规定,凡是英国公民,无论有多少财产,均可免费享受公立医院的医疗,患者只需付挂号费。英国的这种医疗保险模式被称为国家医疗保险,也称为全民医疗保险,在这种制度下,社会医疗保险的资金不是来自保费,而是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的方式,将由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医院。国家医疗保险已经成为雇主资助的医疗费用保险(详见第三节)降低成本的一种主要改革方式。英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分为中央医疗服务、地区医疗服务和地段初级医疗服务三级组织。中央医疗服务机构主要负责疑难病的诊治和进行医疗科技研究,地区医疗服务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专科医疗服务,地段家庭医生提供初级医疗服务。英国的公立医院占全部医院总数的95%,包括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其主要职能是向必须住院的病人提供治疗,服务项目包括急诊、少量门诊、短期住院和长期住院。家庭医生是整个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居民必须在所在地段的家庭医生诊疗所登记注册,患病时首先到家庭医生诊疗所就医,由家庭医生视病情决定是否要转到上一级医院(地区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继续治疗,转院必须要有家庭医生的介绍。家庭医生的薪金不是基于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是根据登记注册的居民数领取政府发给的工资。全国每个家庭医生的平均注册居民数为2200人,如果注册居民数少于1800人则不得开业。除了提供全科医疗服务以外,家庭医生还负责居民的疾病预防及保健服务。今天,在英国医疗总费用中,来自政府税收的费用约占79%,其他则来自社会保险缴费、患者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社会保险基金部分是由雇主和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国民保险金)中用于医疗保险开支的部分,约占整个医疗费用总开支的15%。十四、 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传统医疗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4年,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的医疗保险具有极浓的福利色彩,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完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无偿供给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这期间,依据保障对象的身份不同分成两个独立的医疗保险系统。一是1952年正式确定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另一个是国有企业,职工实行的“劳保医疗制度”。其他的城市居民或由于是上述的受保对象的亲属而享受“半劳保或统筹医疗”,或是完全自费医疗。所以在城市实际实行的是二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实行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由合作医疗基金组织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医疗费用的一种互助互济的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也称企业医疗保险制度,它根据195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实施范围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随后又包括了中外合资企业的职工。劳动保险条例对职工劳保医疗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保险项目和待遇标准与公费医疗基本相同,但是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和开支范围上与公费医疗有所不同。劳保医疗由企业行政自行管理,经费是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连同职工福利基金一并提取。劳保医疗经费的支付范围,除了规定的职工医药费外,还支付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费(家属的半劳保医疗)、企业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等。劳保医疗开支的主要项目有: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治时的诊疗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手术费及床位费等;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因病情需要,经治疗单位,证明安装国产人工器官的费用,或安装进口人工器官不超过国产最高价格部分的费用;因病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按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应由劳保医疗负担的费用;因工负伤、致残的医疗费用,住院时的膳食费和就医路费等;6用于抢救危重病或治疗工伤所必需的贵重药品、滋补药品费用。2.问题与改革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传统医疗保障制度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有:(1)医疗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包揽,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由此引起诱导需求和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现象,导致“小病大治长年住院,一人公费全家享用”等现象。(2)缺乏合理的经费筹集机制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使职工的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3)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及社会化程度低,出现“一个病人拖垮一个厂”的现象,而部分劳动者(城镇小集体、民企、外企及个体工商劳动者)的医疗难以保障。(4)解决了公平性的问题,但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卫生服务的提供效率较低。(5)只强调公平性和互助共济,没有考虑积累问题,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激化,现收现付制度受到挑战。(6)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使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据统计,1993年全国公费、劳保医疗费总额为415亿元,仅过两年,1995年全国公费、劳保医疗费总额就达到653.8亿元。在人口老龄化、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新药、高新技术检查设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医疗费用上涨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在以单位为依托的高福利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之下,单位承担无限责任,对费用控制既没有制度优势,又缺乏有效的政策约束,使得支付不足成为当时的普遍问题,单位拖欠职工医疗费、职工医疗费数年得不到报销的现象引起职工的极大不满。1994年12月,国务院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率先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俗称“两江试点”。试点的核心是探索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解决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责任和缴费比例,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以及设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职工的待遇水平等问题;探索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通过支付机制的建立,规范供方服务行为;从制度层面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996年,试点开始扩大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城市。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年底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3)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或小病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住院或大病医疗费。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以内,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强基金的管理(5)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制定基本医疗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6)规定了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这里的特殊人员指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以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1999年,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3年和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将灵活就业人员、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2000年,我国开始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体制性障碍。2009年4月,为缓解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医患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继颁布并实施,中国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新医改致力于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在缴费方面,职工缴费基本上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左右,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6%11%。2010年,社会保险法颁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入法制化轨道。十五、 员工福利的界定1.什么是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福利包括除直接薪金之外的任何形态的津贴,如法定的社会保险、雇主支持的福利计划、带薪休假、员工持股等,而狭义的福利强调基于雇佣关系,并排除由政府直接承保和给付的部分。本章采用了基于广义福利与雇主所支付的整体报酬的交叉概念,将员工福利界定为: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2.员工福利的内涵首先,员工福利是员工通过工作所应该获得的全部报酬的一部分,据美国商业部1993年的数据,只算与保险有关的保险金价值,就占发放工资额的39.3%。但是,和工资、奖金等直接薪酬不同,员工福利并不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例如法定保险、带薪休假等,一个单位的员工与员工之间没有太大差别。稍后我们会分析,为什么雇主不直接将这一部分福利以货币的形式和直接薪酬一起支付给员工,而要做这种看似复杂的福利计划。其次,员工福利的一些项目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如基本的社会保险、法定休假等,除此之外,企业的很多福利都是以税收优惠为前提的,这也必须受到一些规章制度的制约,遵从服务于社会目标限制和托管的复杂网络。最后,与风险有关的保障是员工福利的一个主要内容,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可能享受到的保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保险、企业提供的福利计划以及个人购买的商业保险。前两者都是员工福利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一种强制性计划,企业提供的团体保险则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它提供社会保险没有覆盖的那些风险中的一部分。2个人商业保险则不包括在员工福利范围内,它完全是员工个人的选择。十六、 弹性福利计划传统上,公司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大多是固定的,即所有员工享有同样的福利内容。但是,员工实际的需求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统一型福利计划往往无法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开始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福利内容,这就是弹性福利计划,也称为自选式福利计划。至今,实施这种计划的公司越来越多。在弹性福利计划下,通常雇主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员工可从中自由选择。当然,这其中有一些非选项,如法定的社会保险。此外,每个福利项目都会有一个限额,公司还会根据员工的工资、工资年限、家庭背景等因素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总福利限额,员工的选择不能超出这个限额。如果员工选择以领取现金的方式来替代福利,则所有存款均视为应税收入。弹性福利计划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们提供了固定福利计划中不可能的选择。例如,某一无子女的员工就可以降低人寿保险金,而把节约下来的金额分配给一项保健计划。在实践中,弹性福利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加以选择。1.弹性支出账户弹性支出账户对于员工来说非常灵活。它可以分为两类偿付账户:保健开支账户和子女保健账户,两大账户保持独立。员工在计划开始时从其税前收入中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放入账户中,用来选购各种福利项目,如未保险的医疗和牙科费用以及子女的护理费用等。这一笔费用在计划实行期间不可改变,除非是在规定条件之下,比如家庭状况的变化。由于拨入该账户的金额不必缴所得税,因此对员工具有吸引力。但同时,如果账户中的金额本年度没有用完,那么既不能在来年使用,也不能以现金形式发放,而且已经确认的认购福利款项也不得挪作他用,在计划实行年末,员工将失去保留在任一偿付账户中的一切金额(即“使用它或失去它”规则)。因为员工倾向于这种有选择权力的弹性福利计划,所以比起为所有职工提供同额保险金的固定计划中的同种保险,弹性计划中的选择会更贵。因此,在实际中更多的是给所有员工提供一个核心保险,员工在核心保险之外可以再做选择,或者提供一些保险“套餐”,使员工缩小这种不利选择的倾向。2.附加型弹性福利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弹性福利计划,它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再提供一些福利项目或提高原有的福利水准,由员工选择。员工根据自己分配到的限额去认购所需要的额外福利。有些公司规定,员工如果未用完自己的限额,余额可折发现金,但要和其他所得合并,缴纳所得税。如果员工购买的额外福利超过了限额,也可以从自己的税前薪资中扣抵。3.核心加选择型弹性福利顾名思义,这种福利计划就是由核心福利项目加上选择福利项目组成的。核心福利是所有员工都享有的基本福利,不能随意选择。选择福利项目则包括所有可以自由选择的项目,并附有购买价格。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福利限额,如果总值超过了所拥有的限额,差额就要折为现金由员工支付。这种福利计划和附加型弹性福利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福利,后者的核心福利完全取自于原来的福利项目,附加的项目则是新增的;而前者相当于重新设计了一套福利制度,如果公司以前就有福利制度的话,在新制度中要全部重新调整,以决定新的福利计划要包括哪些项目,以及哪些项目属于核心部分,哪些项目属于选择部分。4.福利“套餐”福利“套餐”即由企业提供多种固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