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件:9 第八章 健康行为与异常心理3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7265549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课件:9 第八章 健康行为与异常心理3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9 第八章 健康行为与异常心理3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9 第八章 健康行为与异常心理3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心理系应用心理系 苏园林苏园林 第八章第八章 异常心理问题异常心理问题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问题内容内容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 正常心理活动(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使人类正常、正确、创造性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界。三大功能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一)概念 异常心理(变态心理)异常心理(变态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区分和判断 1.常识性的区分 即非专业人员对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假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为心理异常:(1)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时;(2)呈现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时;(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时;(4)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时。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二)区分和判断 2.心理学的区分 我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根据科学心理学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提出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二)区分和判断 3.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正常和异常心理存在着相对的界限,通常按以下几条标准进行判断:(1)内省经验标准(2)统计学标准(3)生物学标准(病因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 CCMD3-中华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统计中华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统计手册手册ICD10-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DSM-IV-美国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二、异常心理的分类二、异常心理的分类医学心理学分类方法 1.轻度心理障碍 2.严重心理障碍 3.心理生理障碍4.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5.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6.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包括在药物、催眠、航空等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一一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惊恐障碍、创伤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后应激障碍二、二、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三、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四、睡眠障碍四、睡眠障碍五、进食障碍五、进食障碍六、自杀行为六、自杀行为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问题 焦虑:焦虑:一种源于内心的紧张、压力一种源于内心的紧张、压力感,表现为内心不安,心烦意乱、莫感,表现为内心不安,心烦意乱、莫名的恐惧感和对未来的不良预期,常名的恐惧感和对未来的不良预期,常伴有憋气、出汗、心悸、尿频、手抖伴有憋气、出汗、心悸、尿频、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等自主神经症状。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特征的神经症。安等特征的神经症。焦虑症临床表现焦虑症临床表现惊恐发作(急性焦虑):突然出现强惊恐发作(急性焦虑):突然出现强烈的窒息感、濒死感和精神失控,伴烈的窒息感、濒死感和精神失控,伴随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持续时间随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持续时间 5-10 min。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持续的、持续的、无固定对象的紧张不安、整日处于大无固定对象的紧张不安、整日处于大祸临头的模糊恐惧和高度警觉状态。祸临头的模糊恐惧和高度警觉状态。伴随自主神经症状。伴随自主神经症状。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一类持久的担心或一类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反复就医,各种征的神经症。病人反复就医,各种检查阴性、医生解释均不能打消疑检查阴性、医生解释均不能打消疑虑。虑。躯体形式障碍分类躯体形式障碍分类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多变,胃肠道、异常多变,胃肠道、异常皮肤感觉等,病程在皮肤感觉等,病程在2年以上。年以上。未分化的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化障碍:半年以上,半年以上,2年以下。年以下。疑病症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抑郁障碍:抑郁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患者常有兴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患者常有兴趣丧失、负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趣丧失、负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自杀观念,并伴有其他的认知、行为和社自杀观念,并伴有其他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异常。会功能的异常。抑郁症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核心症状: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精力减退心理症状群:心理症状群:焦虑、自责、可能有焦虑、自责、可能有幻觉、妄想、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幻觉、妄想、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早醒、早醒、食食欲下降。欲下降。昼重夜轻昼重夜轻。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CCMD-3)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病人为此感到痛苦或损害社会,并已具有临床意义。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一)功能性而非器质性障碍(二)智力正常,认识能力完整,但认知、情绪、行为、交往出现障碍(三)稳定不易改变(四)儿童开始,持续,中老年时可减弱(五)危害社会不能免除责任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主要特点:猜疑和偏执也称妄想性人格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分类及表现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 轻视;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 求;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 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诊断标准(CCMD-3):至少有下列3项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观念行为外貌奇特情感淡漠人际关系缺陷也称自闭性人格男性略多于女性。分类及表现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诊断标准(CCMD-3):至少符合下述三项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分类及表现诊断标准(CCMD-3):至少符合下述三项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悖德型、违纪型、无情型)主要特点男性多于女性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高度攻击性对人冷酷无情缺乏羞惭感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1.责任感2.羞耻感3.内疚感三缺乏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18岁后习性不改,表现至少有下列3项: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不能维持与他人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1年以上)的夫妻关系;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18岁后习性不改,表现至少有下列3项: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也称暴发型、冲动型、攻击型)情感爆发行为冲动 主要特点缺乏目的性缺乏计划性缺乏预见性缺乏三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诊断:至少有下列3项表现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至少有下列3项表现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也称表演型主要特点过分感情用事言行夸张吸引他人注意暗示性高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 感;肤浅和易变的情感;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过分谨小慎微过分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内心不安全感主要特点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也称回避性人格主要特点:懦弱胆怯自卑不安全感对负性评价过于敏感具回避倾向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 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 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 限制。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主要特点:缺乏自信怕人遗弃难以独立深感孤独无助意志薄弱回避责任从属依附他人过分依赖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地服从他人的意志;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分类及表现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它人格障碍 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不断要求别人对此提出保证,独处时感到很难受;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应对逆境。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1.生物学因2.心理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产生于童年早期时并未注意,引起注意时已经进入到成年第九章第九章 健康行为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第二节 成瘾行为第三节 饮食行为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内容内容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四、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和 社会健康计划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包括健康相关行为和健康保护行为。疾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疾病角色行为 (sick behavior)(Kasl,Cobb,1966)寻求医疗机构治疗的行为。指按医嘱服药和休息等康复行动。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从不吸烟有规律地体力活动晚上睡78小时保持正常体重适度饮酒或不喝酒吃早餐两餐之间很少吃零食七种健康保护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人类人口研究室 Belloc和Breslow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损害健康行为4.致病性行为模式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不良病感行为3.日常损害健康行为如饮食过度、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挑食、嗜好致癌性食物。如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医嘱、迷信、放弃治疗而自暴自弃等。如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如A型行为和C型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有信念。1.自我效能来源于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和生理状态。2.自我效能维持健康相关行为和改变损害健康行为。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健康信念理论(health belief model,HBM)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用于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理论。个体感觉可以避免患病;采取适宜行动有助于避免患病;相信自己能成功地采取推荐的行动。理论假设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健康信念理论(health belief model,HBM)1.感知到的易感性2.感知到的威胁 3.感知到的益处 4.感知到的阻碍 5.行动线索6.自我效能 HBM组成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二、酗酒与问题饮酒三、吸烟四、过度使用网络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酗酒与问题饮酒 酗酒(alcohol abuse)指过度饮酒造成躯体或精神损害,以及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或称为问题饮酒或酒精滥用。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不能自控不顾后果常出现思维障碍持续或周期性特征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危害 1.直接损害健康 2.构成死亡的重要原因3.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冲突 原因遗传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二节 成瘾行为吸烟 (一)吸烟危害 吸烟和被动吸烟均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吸烟者的肺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第二节 成瘾行为过度使用网络 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欣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过度使用网络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交易成瘾信息超载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过度使用网络1.耐受性增强2.成瘾症状3.上网频率总比计划高,时间总比事计划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6.上网使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问题严重,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一)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第二节 成瘾行为网络成瘾的危害躯体损害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精神萎蘼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异常严重引起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过度使用网络(三)网络成瘾的原因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人;缺少家庭温暖,比较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的人;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容易成瘾者一、肥胖二、合理饮食第三节 饮食行为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 肥胖(obesity)是指体内过量脂肪堆积而使体重超过某一范围,当肥胖影响健康或正常生活及工作时才称之为肥胖症。第三节 饮食行为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中国BMI的判断标准是:BMI18.5是体重过低,BMI在18.523.9之间是正常,BMI24.0是超重,BMI28是肥胖。体型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一、肥胖合理饮食第三节 饮食行为(一)饮食成份均衡(二)合理的食品加工方法能保护健康成份 (三)食品间搭配适当 (四)良好的进食方式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一、什么是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二、艾滋病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一、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 人类性行为(sexual behavior):是指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接吻、抚摸、性交等)。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一名医生报告说,在几名同性恋男子身上发现了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新病种。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污染针头传播和母婴传播。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一)减少不安全性行为(二)减少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三)控制母婴传播(四)向病人提供心理治疗 1.使用安全套2.减少性伴数 3.减少与危险性伴发生性行为 4.同性恋人群的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