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7262400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教育规划纲要“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就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人才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一)全面发展观念全面发展观念是我国教育的核心观念,包括: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二)人人成才观念人才是世界上的第一资源!人人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他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2人人都有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三)多样化人才观念多样化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四)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的特点:1终身性。教育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2全民性。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3广泛性。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4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五)系统培养的观念是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观念,人才成长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而必须使得个学段各级学校教育的培养互相衔接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人才培养系统,使得教学、实践、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地配合起来,从而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灵活性,保证人才成长的持续性、多样性。二、学思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一)怎样理解学思结合学和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学指学习,思指思考。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意思就是需要学思结合。有研究者指出:孔子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必须通过思来提高,思必须以学为基础。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他强调“学”为求得知识的起源,要求“博学”、“好学”,从“多闻”、“多见”、“多识”中获得感性知识,然后经过思考,加以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提高到理性层面,这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步骤和重要方法。1对学思结合的初步理解学思结合字面意义的理解。学思结合字面的意思就是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当然由于对学习的理解不同,对学思结合的理解也会有一些差异。主要的有这样两种理解。其一,认为学习就是求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此时的“思”指的就是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内化这些经验,使之与自己之前的经验对接进行新的建构获得自己的新经验。其二,认为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具有自主学习意义下的学习,此时相应的思维活动是包含在学习之中的,此时的“思”指的应该是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本身的反思。2学思结合对学生生活的作用学思结合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学思结合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思维发展,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用我们的课程改革纲要的语言,就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目标。3关于学习的理解学习过程是主体的活动过程,而主体的活动离不开与客体的交往,这种交往表现为主体的实践的形式,那就是学习的环境,表明实质上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在主体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主体的努力而获得新的经验,产生行为上的改变。因此探讨学习离不开主体、环境、经验这三个词。非常重要的是学习中主体的自主努力,学习中主体的变化是人的自我努力的结果,人的经验的获得并不是一个自动的照相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内部过程,是来自挑战个体思维的认知冲突和反映的结果,学习者从自己原有的经验出发,结合引起挑战和冲突的新的信息,重组所有的信息,从而建构出新的经验。4对创新的理解创新可以作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或一种能力来考察。作为活动来说指的是依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创新是人们有目的或者说刻意而为的。所谓新颖指的是前所未有,或不墨守成规,或除旧布新,破旧立新,是历史的“纵向”的创新。所谓独特,指的是具有个性,或不同凡响,或别出心裁,是同一时期的“横向”创新。所谓有社会价值,指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的进步有意义,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制度革新等;有个人价值,指对个体的发展有意义,如学习创新、教育创新等。5创新的机制创新的内部机制人们做出创新的心理机制或思维活动机制。创新与学习概念关键性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创新是人的可以所谓,使人们刻意的“思”的结果,这种思考的基础在于知识基础,而知识基础源自于学习,于是可以说创新源自学习,不学习没有新知识新信息就无以创新。由知识基础达到知识的创新则是思考的作用了,在这里思考是由学习经由知识达到创新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思考是由学习到创新的桥梁。创新的策略机制人们做出创新的形式或称为过程、程序机制。策略机制指的是实施创新的策略人们把创新作为目的,采用某种策略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这是现代最常用的创新方式。以问题假设为例,创新的机制是问题解决首先是提出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创新,然后是解决问题。把创新策略视为“问题解决”策略。这源于对创新机制的一种“任务”假设,任务也就是问题,创新是针对问题而言的,是从问题开始的。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的步骤(或程序)如下: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明确问题、设计方案、选择方案、组织实施、具体检验。如果说创新的内部机制已经表明创新是人们的思的产物,那么从创新的策略机制来看,创新更是人类思考的产物了策略本身就是人类思考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思考的方式。问题从哪里来?产生于矛盾、产生于怀疑,而对事物的思考才能发现矛盾,对于矛盾进行思考才能产生怀疑,对怀疑进行探索就提出了问题。离开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对问题的可能的解的探索。对策略机制的提法是“问题假设”,假设就是思考的产物。而原初对矛盾的认识和理解则需要知识,知识则源自学习,于是思考又是从学习过渡到创新的桥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多次强调了“创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样,从本质上看,创新就是学习的目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目标,学思结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思结合的教学实现凡是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都有利于实现学思结合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同学们(一般是分成小组)自己研究之后互相交流(讨论、质疑)自己的所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己的研究需要思考,互相交流的是自己学习而且思考的结果,因此合作本身就需要学习需要思考也就是需要学思结合。讨论、质疑、交流也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习中的思考,所以合作学习是一种学思结合的实现方式。2探究学习创新机制与探究学习的一致性:创新的“收集信息、明确问题和设计方案”三环节也就是对问题的解进行猜想并对求解做出假设:猜想的过程也是收集信息和明确问题的过程,设计方案更是按在收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假设来进行。由于信息来源较多,要设计若干方案,每个属于不同的假设。选择好方案也就是制定了计划。组织实施也就包括了观察实验制作和搜集整理信息。“具体检验”与“思考与结论”有共同之处。因为一种创新完成后有总结的必要正是需要从回顾总结中表明它得出的是创新,探究结果要对全体学生起作用,因而要在同学中表达与交流。3反思式学习所谓反思,指的是人对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再思考,是对自我的质疑、剖析和完善。反思也是自主意识的表现,反思式学习就是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再思考,因而反思式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思结合的活动。反思式学习的作用:反思可以提炼方法;反思可以养成习惯;反思可以拓展思维;反思可以优化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