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提升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258505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我爱家乡的小溪我永远也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溪。春天,细雨绵绵,小溪的水涨满了。鸭子三五成群地扑扇着翅膀在水中嬉戏。毛茸茸的小鹅见了,羡(xin xun)慕不已,刚下水,看到一群鸭子朝这边游过来,吓得马上逃上了岸。夏天,(骄 娇)阳似火,小溪的水逐渐变浅了。石蟹挥舞着大钳子在石缝中悠闲地纳凉。小虾在浅水中划来划去,旁若无人。一群大脑袋、小尾巴的蝌蚪也成群结队地在浅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有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繁忙的丰收季节到了,许多小渠唱着歌儿,源源不断地来到我们的小溪中。溪水变得更宽阔了,简直成了小河。这时,我们一群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像鱼儿一样穿梭往来,在水中练习狗刨式、捉迷藏、扎猛子、打水仗。当然,也常招来大人们的责骂。可每一次,我们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秋天,溪水变得更加(干净 清澈)了,在秋阳的照射下,泛着金光。树叶落在水上,鱼儿把它当作雨伞,蚂蚁把它当作小船,小虾把它当作玩具冬天,北风呼呼,溪面结了一层薄(bo b)薄的冰,几个淘气的伙伴,把冰捞起来往嘴里送,“咔嚓!咔嚓!”好像在吃冰棍。有的还用塑料管在冰块中间戳一个洞,穿上绳子,拿在手上当玩具。啊,美丽的小溪,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我爱你,小溪!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下打“”。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悠闲(_) 迫不及待(_)3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用“”在文中圈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词。如果我们给文章配个四季图,我们可以配春季小溪里鸭鹅嬉戏图,夏季小溪里 ,秋季小溪里 ,冬季小溪里 。4第七自然段是短文的_句,在文中起_的作用。5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6下面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写景的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描写的。B这篇文章描写了小鸭子、小鹅、石蟹、小虾等在小溪里嬉戏的情景,为小溪增添了活力,并借助这些事物表达出作者对小溪的热爱。C文章题目为“我爱家乡的小溪”,作者应该抓住小溪来写,而不应该写那么多小溪之外的事物,这样有点偏离重点。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建筑奇才”螺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1)找反义词:笨重(_) 光滑(_)(2)找近义词:残酷(_) 松软(_)2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_ _ _3短文中画“ ”句子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的特点;句子采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4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5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三、 课外阅读。三亚落日(节选)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1用“”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B大海()C白鸥() D椰子树()E.海滩 () F.游人()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_ _ _3赏析词句,完成练习。(1)第1自然段中“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写出了_和_美;“低翔”“掠过”体现了景物的_ 美。 (2)画“”的句子把_比作_,写出了_,表达了作者_之情。四、 课外阅读。小牛和老骡子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子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间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2小年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 “老家伙”指_一再询问,表明_3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_4“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_5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解释说明B话题突然转换C声音延长五、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那年我 12 岁。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吸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 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跟着月亮走吧。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_2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简单写一写它的妙处。_3短文塑造了一个_的母亲的形象。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_六、 课外阅读。老师的教诲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教诲”的近义词是_,“骄傲”的反义词是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2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短文中画出。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_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_七、 课外阅读。螳螂法布尔螳螂的外表很美丽。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抓”住了。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 )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_ 。3文中画“_”句子是一个_句,作用是_。4螳螂捕食有什么特点?_八、 快乐阅读。一张纸条上五年级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的。”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_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文中具体指_。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文中具体指_。5“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_九、 阅读理解。小溪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流淌着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溪,金色的小溪。呼刮过一阵大风。你看我肩上背着竹篮,又向后山走去在那长着许多高大红枫树后山背上,又落下了许多又黄又黑的松果。黄里透红的树叶,来不及捡的时候,我肩上有个长长的竹筢可帮我的忙。叶子扒了一大箩。背回家的时候,妈妈准会夸奖我。妈妈会说:“我家的小鹿鹿,真勤快哩,从山上捡回来那么多的宝贝!”星期天到了,我跟着二哥、三哥上山。大山里,有采不尽的野果,可以当点心吃呢!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捡到一只伤了翅膀的金山雀,带回家养起来,那是可以天天和我作伴的。夏天来了,走过村边的青草池塘,脚步要轻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过去,忽然一伸手,红蜻蜓就让我逮住了。我在红蜻蜓身上系上一根线,它会“嘟”地一下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飞了一圈又一圈。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力最富有的国王了。我爱小溪,也爱溪边的山坡和草地。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懒惰(_) 贫穷(_)2理解填空。“它会嘟地一下子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_,把它比作“小风筝”是因为_“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这句话中的黑色的小豆指的是_我却梦见它们变成了金豆豆,表现出儿时的_3乡村生活趣事多多给了我许多快乐,请你概括地写出其中的三件趣事。_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小溪的?表达了作者对小溪怎样的思想感情?_十、 课外阅读。鲜花又是一年花开时,小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偷?”二十一岁的女教师想象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儿吗?”女教师问。“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儿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儿。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儿,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有期盼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开放。1概括一下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_2“往年”孩子们为什么老爱“偷”学校花坛里的花?你认为他们是小偷吗?为什么?_3新来的女教师照看花坛后,孩子们又为什么不偷花,反而帮老师照看花呢?_4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_十一、 课外阅读。 母 爱 的 力 量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也要看她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1给文中标有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恳求 哀求 要求 (_) 希望 期望 渴望 (_) 抓住 攥紧 牵着 (_)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_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_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_十二、 阅读短文。张家界之绝张家界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如“金鞭岩”,气势雄伟,金光闪烁,是一座三面陡峭,高达 300 多米的巨大石峰。“夫妻岩”似一对恋人,身姿倩影,宛如画图。还有像人的,像动物的,像建筑物的,如“将军岩”“雾海金龟”“天桥”“九重仙阁”等。张家界不仅岩峰见奇,更有那稀有珍贵的树木,覆盖在奇峰怪石之上,把山峰岩石打扮得愈显风姿绰约。松,有的单棵挺立于峰峦之上,有的从刀削般的岩壁凌空跃出,也有的扎根于石峰或断崖的缝隙之中。有的林木竟成片地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任雨淋雪压,风刀霜剑,仍然直耸云天,别具风韵。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幽雅图画。景区有“水八百”之说,确切地说,较大的溪流有 48 条。向东流的金鞭溪和索溪贯穿景区,并汇有琵琶溪、花溪、龙尾溪等溪流。这些溪流的源头散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万迭瀑、六月飘雪等,而一些坡降大的地段又形成急流溪涧,如百瀑溪、麻溪等。这些溪流纯净碧透, 令人看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盛夏之时,徘徊溪边,更是流连忘返。山的幽雅,树的幽雅,水的幽雅,构成了这神秘的“人间仙境”。1读画线的句子,根据景点名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_)。A 将军岩 B 雾海金龟 C 天桥 D 九重仙阁像动物的景点是(_) 像人的景点是(_) 像建筑物的景点是(_)2这篇短文主要展示了张家界的(动态美 静态美)(选择,画 “”)。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_4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5短文中张家界的哪处景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_答案1、1xin 骄 清澈 bo2安闲 心急如焚 3时间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虾蟹、小伙伴戏水图 动物戏落叶图 伙伴吃冰、玩冰图4中心 总结全文 5 拟人 排比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落在溪水里充满了生机的样子,使文章更具情趣,让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丽 6C2、1轻便 粗糙 严酷 柔软 2坚固 美观 轻便 3作比较 可移动 打比方 举例子 螺的外形区别大 4C5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3、1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A. B. C. D. E. 2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在海面蹦跳 轻快入水 3 色彩 形状 动态 落日 跳水员 落日动作敏捷、姿态优美 对落日的喜爱4、1耕作辛苦,想休息 偷懒 2农夫 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不踏实。 3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太过于精明。4小牛有危险,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杀掉。5A5、1母亲在月光下教育哥哥;我和母亲在月光下给父亲送饭。2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把月光比作利剑,把黑夜比作袍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穿透乌云的力量,烘托出母亲乐观的心态。3乐观、坚强、有骨气4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要正直、乐观、坚强,要勇敢地闯过去。6、1教导 虚心 进步 落后 2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3,。“,?”4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5因为老师并没有批评“我”的骄傲自满,反而用“龟兔赛跑”的故事给“我”讲明道理。6满招损,谦受益。水满则溢,月满则亏。7、1但是 无论2比喻 强壮有力 3过渡句 承上启下 4一是动作迅速;二是心理战术;三是躲在暗处,出其不意。8、1痴迷梦寐以求2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3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4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5是父母留在抽屉里的。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9、1勤快 富有 2 红蜻蜓 红蜻蜓系着线,像风筝一样。 羊屎 天真无邪 3去山上捡松果;去大山里采野果;放羊。4时间顺序,表达了作者对小溪的喜爱之情。10、1主要讲述了年轻的女老师在照看花坛的时候,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让他们不再采摘鲜花,而主动地帮忙照顾鲜花的故事。2“往年”孩子们“偷”学校花坛里的花是因为他们喜爱鲜花。这不叫偷,因为他们采摘鲜花只是出于对花的喜爱,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保护鲜花。3因为老师告诉他们,鲜花摘下来以后就会枯萎,喜欢鲜花就应该去保护鲜花的道理。4文章最打动我的是老师的和蔼可亲,让孩子们很愉快的明白怎样去喜爱鲜花。11、1哀求渴望攥紧2女护士扮作女孩的妈妈,握着女孩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个女孩完全醒来。3是伟大的“母爱”创造了这个奇迹。4示例: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5你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是你的爱唤醒了沉睡的女孩,你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12、1B A C D 2静态3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山、张家界的树、张家界的水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4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5张家界的峰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因为它们形态各异,非常有特色。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