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5200字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7258419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52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52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52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5200字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开展着。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回想80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效劳这一口号产生了质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可以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那么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资本主义越是开展到晚期,自身的社会问题就越多。如种族冲突、阶级冲突、性别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工业与自然的冲突等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由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弊端造成的。文学读者已经对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和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主张文本绝对自律,就艺术谈艺术,就形式谈形式,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他们囿于文学文本自身的做法,使读者无法从他们的笔下看到时代的面影和现实中紧迫问题的开展。阅读文学的群众,绝大多数总是关心现实的,文学群众对新批评感到厌烦,他们要求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批评模式,这样就有一些理论批评家要超越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重新重视文学的他律性。他们强调文学艺术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强调文学艺术作品不管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相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丰厚的文化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逐渐成气候,各种主义应运而生。针对种族身份认同问题,出现了东方主义批评,针对性别对立问题,出现了女权主义批评,针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出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针对文本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出现了新历史主义这种文化研究开展到极端,甚至提出了文学研究中的反诗意的观点。当西方兴起这些浪潮的时候,我们的理论界正在进行审美的狂欢、主体狂欢和语言的狂欢,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发现我们又掉队了,要求走出审美城,呼吁建立中国的文化研究、艺术文化学或文化诗学的要求,也被提出来了。这种趋向实质上是对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文学必须面对如何抵抗旧理性弊端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今天提出文学的文化研究,并不是在西方的面前掉队的问题。文学的文化研究的本源在中国自身的现实。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出现了不少可喜的新变化,故步自封的局面被打破,思想解放冲破了许多原本是封建刻板的条条框框,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毋容讳言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总起来看是一个人文精神即理性精神丢失的问题,这是由于旧理性走向自我否认造成的。当前,我们面临着感性主义泛滥的局面,主要的是拜物主义、拜金主义、商业主义等。物、金、商业都是好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但是一旦唯这些东西为圭臬,为上帝,为神明,人文精神就受到了侵蚀、压迫和消解,道德水准下降,腐败现象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大众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中一味宣扬上述种种生物性欲望的作品表示不满,对于一味玩弄语言形式的作品不满,对于没有血性的没有爱憎的没有鲜明文化价值的作品不满。要求理论家批评家不能不关怀现实,同时也不满过分专注于作品形式的内部研究和过分关注于诗情画意的审美批评,希望将文学研究和批评更多地触及现实问题、都市与乡村问题、东西部问题、廉政问题、古今问题、中西问题、性别问题、群众文化问题、文本的价值阅读问题不但如此,而且在解读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也要放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和分析,揭示其真实的文化蕴涵,以便帮忙今人了解古人和外国人是如何来解答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社会文化问题的。总之,中国当代文学现状要求重建理性精神,走向文化诗学。所以,我们今天在文学理论学科中强调文化视角,乃是根植于我们自身现实的土壤中,并非从外国搬过来的。文学理论学科要开展,就不能不随着时代的要求做出新的应对。目前开始受到重视的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学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化研究的所谓跨学科反学科的办法,可能冲垮原有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过分政治化的话语,也可能让文学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文化研究由于其跨学科的开阔视野和关心现实的品格,也可以扩大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和密切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使文学理论焕发出又一届青春,使文学理论原有格局发生变化,这难道不是一个开展自己的绝好的机遇吗西方流行的文化研究中带有真理性的观点和做法,如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办法,重视文学艺术与语言、神话、宗教、历史、科学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有分析地加以借鉴,世界上一切好的又是适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拿过来,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我们有我们自身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要从我们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文化研究应该走自己的路。对于西方那种过分政治化的文化研究,对于反诗意的文化研究,我们认为是缺乏取的。我们大可不必走西方那种以一种办法取代另一种办法的路子。文学理论的建设应该是累积性的,如文革前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社会历史批评经验,在经历过文革的教训之后,在新时期开始那些年代所取得关于文学审美特性的成果,关于文学语言特征的成果,还有其他成果,只要是好的,具有真理性的,不但要继承下来,而且要继续研究下去。在审美、主体、语言和其他方面,仍然有发现的广大的空间。对于文学的文化研究来说,文学的诗情画意是其生命的魅力所在,怎么能把诗意反掉呢我们仍然坚持,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是确定对象美学上的优点,如果对象经不住美学的检验的话,就值不得进行历史文化的批评了。文学是诗情画意的,但我们又说文学是文化的。诗情画意的文学本身包含了神话、宗教、历史、科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文化含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诗情画意与文化含蓄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别离的。中国的文化研究应该而且可以放开视野,从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含蓄的结合来开拓文学理论的园地。这样,文化诗学就不能不是文学理论开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诗学仍然是诗学(广义的),保持和开展审美的批评是必要的;但又是文化的,从跨学科的文化视野,把所谓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贯穿起来,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和联系现实仍然是开展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机遇,文化诗学将有广大的学术前景。我们不必照搬西方的文化研究。外国的文化研究与我们的文化研究究竟有什么异同一般认为,国外的文化研究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兴起和开展起来的,主要特色是一种政治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到了晚期,早期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已经被文化的渗透所代替,是让人异化,舒舒服服地变成奴隶,成了奴隶还感觉不到,文化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它关键的词语是种族问题和东方主义、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地域问题和社群主义、阶级问题和社会主义,古今问题和新历史主义等。其研究是从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出发,从而选取了这样一些话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批批的文艺学流派。我们的文化研究那么要走自己的路,或者说要按照中国自身的文化实际来确定我们自身的文化诗学的思路。我现在所想到的是,我们的文化诗学研究,就内容说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化语境的研究,不管我们是研究现代的文学问题还是古代的文学问题,都必须把问题放置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去把握。这并不新鲜,我们过去也常这样做,但我们常常不够自觉,更多的时候,就理论问题谈理论问题,注意的是形式逻辑,所以别的专业的人士常说我们搞理论的人所写的文章比拟空。文学诗学应该自觉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讨论的问题进入社会文化语境,在语境中我们所讨论问题的社会性乃至政治性必然就会凸显出来,文学理论就自然会摆脱那种脱离现实的状况。第二是现实社会文化问题的正面研究,我们的社会开展到今天,累积的问题很多,文化诗学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的文化研究应该找到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认为,就当前而言,我们关注的问题起码有这样八个。首先是古今问题,就是对古代的文化遗产,我们究竟采取什么态度古代与现代的关系究竟如何现在这方面的问题争论很剧烈。比方说搞现代研究的就不理解搞古代的,而搞古代的也未必了解搞现代的。搞现代的认为搞古代的钻到故纸堆里去了,对现实的问题不关怀了。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其实搞古典的也是在探究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如何来为我们所用,来拯救我们现代人的灵魂,来重新构建我们的灵魂。搞古代的往往认为搞现代的人没有学问,古文都不懂。我一直主张古今要对话,古和今是两个主体,要进行对话,要把古代的东西激活,然后进行对话,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其次是中西的问题。与古今问题一样,哪些可以全球化,哪些不可以全球化,实际上这也是文化研究中很热的一个问题,这里面问题很多。我认为,中西问题是一个对话和共享的问题。再次是中西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中国的问题。东部经济开展,而西部经济落后了,然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在中央讲开发西部,如何开发西部,这里面的问题是很多的,都是要反映到文学里面来的。比方将来会不会产生东部文学和西部文学。两者如何互动,像这些问题都是要用文化的视角才能加以解决的。地域不同产生种种不同,包括文化不同。现在文学上有所谓陕军东征。再比方张艺谋电影与南方的电视剧?南方有嘉木就很不一样的。第四个是性别问题,它仍然是一个问题,现在有些学者在搞女权主义,这是可以理解的。第五个是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的问题。对于群众文化现在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是必须充沛加以关注的问题。第六个是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也是非常锋利的问题。第七是自然环境的爱护问题,现在有人提倡绿色文学,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第八是法与权的问题。现在的许多社会问题就是从权钱交换引起的,社会秩序中所出现许多令人担心的问题都与此有关。上述的问题外表上看来是大而空,但是文化诗学研究,就应该是实证化的、具体化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来进行一种文化的研究。比方,作家张炜有一部题为?柏慧的长篇小说,大致内容是写小说的主人公大学毕业后,先在城市工作,他忍受不了城市的喧嚣,只好一次次换工作,最后他来到了一个穷乡僻壤的葡萄园,因为这片葡萄园是一个孤岛般美丽的凸起,他要守望这片美丽沉寂的土地。但是他失望了,就是这里也要开辟为现代化的矿山,机器的轰鸣声已经逼近。我们就要通过分析和阐释这类的作品,凸显出现代化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再一点,就是我们无论如何不可放弃对诗意的追求。文化视角无论如何不要摒弃诗意视角。我们要文化,但也要诗意、语言等等。大可不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是文学艺术的诗情画意的守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