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道德与禁忌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7258370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学的道德与禁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学的道德与禁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学的道德与禁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学的道德与禁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的这番话阐述了文学上的善与美。一言可蔽之为尽善尽美。它被称为是评定中国古代文学的准那么。善是指文学作品的社会规范,美那么是文学作品的美学规范。也就是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合乎审美意识,还需要遵循社会道德伦理。 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出现许多禁书,代表作品为?金瓶梅,另外还有?国色天香、?西厢记以及?品花宝鉴等等。这些作品描写了婚外恋和同性恋情,里面同性相关的要素很多,触犯了当时社会的禁忌,违反了道德伦理。但是,到现代,当中许多的作品开始为人们所接受认可。可以看出,道德的变化会给文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关于文学和道德伦理的关系,古今东西和争论和各自的看法的出现未间断过。英国19世纪的耽美主义者奥斯卡王尔德有这样的一些名言,邪恶与美德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素材,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谅的矫揉造作,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从他的观点来看,文学不能同伦理所有瓜葛,文学是纯正的艺术,并没有评判现实社会和道德等的使命。当然,他的这些观点和他本人在当时,甚至现在还是颇受非议的。但是,法国的哲学家、小说家让保罗萨特有这么一句话,尽管文学是一件事,道德是另一回事,但我们总在审美命令的深处看到道德命令,阐述了道德与文学相对立的一面。道德与文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我想一言难尽,但是道德对于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文学被时代和社会道德所利用的情况数不胜数。道德是社会和共同体中的构成成员必须遵守的,或者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执行的标准和行动指针。因此,在特定时代,由于统治阶级实行为维护其统治权,当时的时代和社会道德观经常为统治者所操纵。也就是说,政治驾驭于道德之上,并利用着文学。鲁迅先生曾经就文学和政治做过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文学不能成为政治的从属品,不能够成为讴歌革命的工具。但是,时代开展至今,他的作品也因为和政治与当时的道德观联系密切,而开始在文学的永久性上遭到质疑。可以说特定时代的道德消失,则同其联系紧密的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可能会丢失。特别是在当时时代的道德被统治者束缚的时候,文学会失去自由。这样一来文学的本质以及真正的美也无法体现出来。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创作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当社会道德妨碍了人类对文学美的开掘和追求时,人们就应该打破这种道德,而追寻自由的审美。文学之美需要自由。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主张。虽然很难单方面地评价它是错误的,但觉得改为美应该是道德的象征的说法会更加确切一些。美存在于道德之中,但是美的全部并不是道德。道德伦理是人为的非自由的,但是美应该是自由的。文学的审美如果不打破法那么等的框架,远离功利主义,则文学就会失却本来的目的。禁忌并不等于丑恶。被公认的东西并非都为美丽之物。决定文学审美规范的不应该是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而应该存在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也就是说,文学的审美需要有个人自由。反而言之,只有自由的审美才有打破僵硬规那么的力量。只有自由的审美才能超越人自身的局限。在日本文学中,触犯了禁忌的典型作家有三岛由纪夫。他的代表作有?禁色、?爱的饥渴和?假面的告白以及?金阁寺等。?禁色和?假面的告白波及了男色,?爱的饥渴那么描写了乱伦。同性恋是近代才出现的词汇,但是同性恋者其实是从古代开始便存在的。后来由于宗教原因,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罪恶的行为。到了近代,开始了从医学角度对同性恋的研究。但是,至今对同性恋的认可在许多国家都遇到了困难。日本也是这其中的一个国家。三岛由纪夫在当时以这样的作品出道,并被当时的日本文学做认可可以说需要他个人的勇气和社会的宽容性。当然,作品对人所进行的深刻分析和独特的美感动了读者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隐匿的禁忌之美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在他的作品?山音中,主人公信吾对自己儿子的妻子菊子怀有恋爱情感,描写了战后日本社会的面貌。作品和其中的人物都行走在道德边缘。而正是这种紧张的边缘感深刻地传达了战后人们的精神创伤和老人对死的恐惧。人类真实地拥有这种情感和行动,才会有这些作品的诞生。这其中的感情普通人可能一生都不会遇到,一生也无法理解,但是这些盛开在人类世界角落的花朵的存在是无法抹杀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寻在,人们才能走到普通的自我认识的更深处。才能有更加全面的自觉性。为什么会有禁忌和忌讳之类的词语的产生呢。有了框框,才会有容忍之物和无法原谅之物的区别。禁忌很显然地是被排除在框之外的。但是,无论是框之外亦或之内,都是属于人类世界的。人们一种倾向,就是容易只将眼光放在框内并对其进行思考。但是,文学的宿命不该只在于这框内。文学有探寻人类自身和开掘人所有本质的任务。框外之物对于大局部人看起来可能都是此生无缘的东西,但是视而不见只能称为是一种狭隘的偏见和暂时的逃避。就算框外之物在普通人看来只会觉得恶心反胃,如果它们能够自然消失或许也就罢了,但是如果不能那将何去何从。不过,我想问题主要不是在这里。重要的是人们拒绝对它们进行理解和接受。提到文学上的禁忌,一般同性或者恋情相关的比拟多。禁忌之所以成为禁忌,是因为人们对禁忌有一种恐惧。担忧把框外之物放在框内会成为不定时炸弹。但是,框外之物在人类身上是确实存在着的。强行将其撕下来,或者干脆忽视,岂不是会更加危险。现代日本产生了一种新的耽美。据说鼻祖为森鸥外的女儿森茉莉。森茉莉的作品中除了追恋父亲的?甜蜜的房间和?父亲的帽子等,还有耽美色彩浓厚的?恋人们的森林、?枯叶的睡床和?周日我不会去等的小说。现在的耽美小说被称为BL小说。主要是针对女性描写禁忌的男性恋爱。其中描写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恋爱的作品也不少。这些耽美小说被商业化了,觉得在文学性上应该提出疑心。另外,这些作品从传统和道德来看,毫无疑问是违反了道德的,但却似乎在女性当中广泛地受到欢送。由于此类耽美小说还处在开展阶段,无法断言的地方有很多,今后想在这个耽美的定义,今后的走向还有同道德的冲突和融合上进行探究。 最近,朱自清的?背影是否应该从中学的语文教科书中删除这一话题在中国受到了众人的关注。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人的理由为,这部作品中父亲在给我买桔子时违反了交通规那么。也就是打破了社会秩序。这也应该可以算是文学和道德的冲突吧。我想,这场争论如果能够给中国文学点燃一丝希望,则也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参考文献1刘晓波.审美与人的自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2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钱中文.望精神的家园-谈谈文学与道德.人民日报20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