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酶的多种切割方法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201114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制酶的多种切割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限制酶的多种切割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限制酶的多种切割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制酶的多种切割方法一、错位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形成黏性末端1. 单酶切(1)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DNA片段与运载体。这 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运载体在同种限制酶 作用下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这两个黏性末端间能通过碱基间的配对 而连接,进而形成重组DNA分子。(2)用同裂酶去切割含目的基因DNA片段与运载体。有一些来 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核苷酸顺序和切割位置都相同,这类酶称为同裂 酶(同切酶或异源同工酶)。同裂酶产生同样的切割,形成相同的黏 性末端。2009年江苏生物高考第34题就出现了同裂酶(BamH I与Bst I),其中的差别只在于当识别顺序中有甲基化的核苷酸时,一种限 制性内切酶可以切割,另一种则不能。(3)用同尾酶切割含目的基因DNA片段与运载体。有一些来源 不同、识别的核苷酸顺序和切割位置各不相同,但能产生相同的黏性 末端,这类酶被称为同尾酶。常用的限制酶BamH I、Bglll、Bell 和Sau3A就是一组同尾酶,它们切割DNA之后都形成由GATC四个核 苷酸组成的黏性末端。显而易见,由同尾酶所产生的DNA片段,是能 够通过其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互补作用而彼此连接起来。【例1】(2005年天津理综):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 切点是G ; GATCC,限制性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 。在质粒上有酶I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II的 切点。 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I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 性末端能否连接?为什么?解析:这两种酶属于同尾酶,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能够 连接起来。由于两者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都是GATC),黏性末端之间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连接。(4)单酶切的优点与缺点。单酶切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它的缺 点主要有两个:酶切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在DNA连接酶作用下易自 身环化:用单酶切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的两侧各有一个黏性末 端,而且是相同的末端,因此这两个末端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使目 的基因和质粒分别发生首尾相连,都形成环状DNA分子,其中质粒又 恢复成没有切割前的样子。目的基因与质粒的任意连接:因为目的 基因的插入是要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正确表达,如果载体和目的基因的 酶切是使用同一种限制酶,那么目的基因的插入就有两种可能了。一 种可能是目的基因的最前端刚好插在启动子邻接下游,这样可以正确 表达;另一种刚好相反,目的基因的末端插在启动子的邻接下游(也 就是将目的基因翻转180度之后插入进去的),目的基因则没有办法 表达。这样就容易形成两种重组DNA分子,其中一种重组DNA分子是 我们所需要的,这样就加大了筛选工作量。由此可见,将同一种限制 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质粒可以获得两种重组质粒,不能使质粒与目的基 因发生定向连接。2. 多酶切(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酶去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和运载体。较常见的是用同一组两种限制酶去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和运载体,两者都会产生具有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的DNA片段 (两个末端分别用A与B表示),然后混合起来,那么载体分子的A 端与目的基因的A端连接,载体分子的B端与目的基因的B端连接, 这就形成了重组DNA分子。另外,还可以用不同组限制酶同时去切割 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此时要用同尾酶或同裂酶去切割。例2】 ( 2009年福建理综)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 下图所示。质粒上有Pst I、Sma I、EcoR I、Apa I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对进行切割。解析:题中抗病基因的两侧分别是Pst I和EcoR I的酶切位点, 因此只能用这两种酶去切割。目的基因两侧的黏性末端是P和E,为 了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运载体两侧的黏性末端也只能是P和E, 因此也只能用Pst I和EcoR I酶去切割质粒。不能单独使用Sma I酶 去同时切割目的基因与质粒的原因是Sma I的酶切位点正好在目的基 因的中间,如果单独用此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的结构。因此,答案 是选用限制酶Pst I和EcoR I对含抗病基因的DNA片段与质粒进行切 割。(2)多酶切的优缺点。多酶切的优点是可以克服单酶切的两大 缺点,一是可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多酶切后目的基因与 运载体的两侧的黏性末端不相同,因此不能发生自身首尾相连成环状 DNA 分子。二是可实现目的基因与质粒的定向连接。比如说紧靠启动 子下游的是Pst I的酶切位点,而EcoR I位点在后面,目的基因的前 端是Pst I位点,末端是EcoR I位点,酶切之后插进去,就可以保证 目的基因的前端刚好插到紧靠着启动子的下游,只产生一种重组质 粒,目的基因实现定向插入,这样就可以顺利表达。 2010年江苏生 物高考第27题的第4 小题就考查了多酶切的优点。多酶切的缺点是 要用多种酶切割,由于每种限制酶的作用的条件不同,或是说最适 pH 和温度的不同,一般不能将一组的两种酶放在同一操作环境中使 用,而是要进行两次操作,更换操作液,以保证酶的高效性。因此, 使用多酶切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较复杂。二、平位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一一形成平末端(1)用相同或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 体。如果限制酶切割方式是平切,产生的末端是平末端,则可用相同 或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因为两个 不同的平末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以任意连接,具体的原因是 DNA连接酶连接的仅仅是DNA双螺旋结构外侧的骨架,即磷酸与脱氧 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和碱基无关。在 2008 年江苏生物高考第32 题 的第5 小题中就有考查关于平末端任意连接的知识点。(2)平位切割的优缺点。由于两个不同的平末端在DNA连接酶 的作用下可以任意连接,这样就不需要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 体具有相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减少了对运载体的挑选和改造的工作 量。而且对于非互补的黏性末端,可以采用绿豆核酸酶等将其单链削 平或补齐,使它变成平末端,然后进行连接。在实践中,极少用平末 端,因为平末端的连接效率比较低,只有在找不到合适切成黏性末端 的酶切位点而有平末端切口的情况下才使用。总之,以上几种酶切方法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要求进行酶切方法的选择,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