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我见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7138435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改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改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之我见济源市济水一中:刘向平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当前的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但是,为什么音乐课程改革进行了好几年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仍然停留在能多唱几首流行歌曲的水平上呢?我觉得我们在贯彻新课程改革同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意义,没有从音乐的多样性出发,没有从音乐课的实际内容出发,为课改而课改,为形式而形式,走上一条教条主义道路,偏离了正确的教学轨道,陷入了音乐课形而上学的教学误区。为此,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供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一、音乐课要从音乐的本质和内涵出发音乐不是文学,但音乐可以诉说一个故事,可以形象地再现一个场景。音乐注重的不是情节,而是音乐表现的形式、表现风格,这是与文学相区别的地方,这也就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涵不是音乐作品要表现的思想主题,而是通过音乐的方式如何去表现主题。音乐的本质在于“形”而不在于“情”,因此我们学习音乐可以从“情”切入,但最终必须归于“形”,否则就是背本逐末。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描述作品的来龙去脉,而忽略了让学生去欣赏、感受音乐作品,去聆听、学习音乐的表现方式。我听过的一节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先是教师滔滔不绝的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叫学生讲梁祝的爱情故事,又让学生欣赏越剧片段到最后,终于进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子听完,铃声也响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也感受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凄美,曲子听了也觉得好听动人。但如果一堂音乐课只想达到这样的学习目的,显然是不够的,这与一堂故事会没有太大的区别。一首响誉中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我们没有认真分析小提琴的表现形式,没有认真体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等其它乐器相互配合去表现主题的方式、效果,我们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我们与音乐课的要求就有差距。一堂音乐课下来,我们留给学生的不只是 “好听” 二个肤浅的字,而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这部作品美之所在、动听之所在。二、音乐课提倡综合,更应注重个性音乐来自于生活和生产,生活是音乐生长的土壤,音乐与同样来自于生活的各门学科有着连根带泥的关系。我们理解音乐离不开生活的阅历,离不开各门学科的旁侧贯通,一个人音乐素质的提高是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的。新课标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是正确的音乐学习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音乐课的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音乐本体的个性比其他学科共性更重要的思想,造成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现象屡屡发生。一堂音乐课我们过多地把生活、文化、科学的东西生硬地揉进来,把舞蹈、美术死拉硬拽打包进来,我们的音乐课显得十分的“丰富”和“热闹”了,但热闹过后,学生能学到什么东西呢?音乐教学应从音乐课本身的内容和要求出发,制定符合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综合内容,让综合更好地为学生理解作品服务,但综合并不是我们所要教授的主要内容。有时候我们可以灵活把握综合,让综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象熟悉的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我们可以不先介绍创作背景,不介绍作者身世遭遇,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认真地听一遍,叫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段标注。过后,我们才对作品的综合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再放一遍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段标注进行检查。最后教师对作品的旋律、节奏等细节进行详尽的解析。通过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经动手动脑,无疑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锻炼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再通过教师对作品本质、内涵的讲解,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上到了更高的层面。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认识,我们可以把学习内容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起来。但这些永远只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我们学习的主体。主次不分,意味着音乐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注重综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音乐的个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和运用多种艺术、多门学科的关联辅助作用,把重点放在音乐本质和内涵上。三、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改变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因此需要教师来传授。但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同音乐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的。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大多数教师把自己从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然而,对于角色的转变过程,转变的方向却千姿百态。如有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欣赏蒙古民歌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扮成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演员,忽略了学生的存在价值。整堂课成了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教师角色在课堂上依然是主角,尽情地“为人师表”着,学生还是看客和听众,无法主动来学习。但也有矫枉过正的,整堂课都由学生放搜集的资料幻灯片,教师就坐在底下听,一言不发。这与一堂自习课有何区别?教学教学,教在学的前边,说明在课堂上教师永远都应该是主角,整堂课的开始、高潮、结束,教师都起来主导作用,但这不并是说教师在整个堂课中间都在唱独角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和课本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策略。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宗旨。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并不是要求教师改变“教”的角色、“引导”的角色,而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无视学情、无视学习内容,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可以以学生为主导,可以由学生尽情发挥、表现,但这不是课堂学习的主流,这只能以学生作业,汇报表演的形式出现。我心目中的课堂如同教堂、经堂一样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每一个人都应怀着虔诚求知的心,去接受智慧阳光的普照,我们的身体虽然是毕恭毕敬的,但我们心却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我的课堂上,我希望除了音乐无其它的喧嚣,我的学生在纯净、优美的旋律里都化身为作品中的皇帝、英雄、美女。身动则有限,心动却无境,在音乐的世界我永远崇尚心动。四、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前不久听了一节参加优质课比赛的课,课题是五指山歌。教师的本义非常好,让海南本土民歌走进音乐课堂,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家乡的民歌,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是个放映员,一首歌接着一首歌放,几乎把海南的民歌包括现在创作的海南流行歌曲都放给学生听,歌曲放完,也该下课了。教师没有对海南民歌的起源、特点、旋律、节奏、演唱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整堂课听下来,给人的印象是很乱、很肤浅。这只能说明教师本人对海南民歌知之甚少,教师没有多少东西能向学生交待的。教师尚且如此,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这是一堂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课。这也拷问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我们究竟能有多少东西能向学生传授?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做好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坚持学习,学会观察。学习应是全方位的,要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只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学会细心观察,从眼睛可以读懂他人的内心,一草一木可以薰陶我们的情操,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物可以培养我们博爱的情怀。观察可以细腻情感,细腻的情感才会与音乐产生共鸣。事实证明,音乐教师没有高的综合素质、没有高的音乐素养,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学识备好一堂课,浅薄拙劣、不着边际的讲辞如何能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因此,新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然后才谈得上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全体音乐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下,我相信音乐教育灿烂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我更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努力开创海南音乐教育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