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东 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初探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043834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培东 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姚培东 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姚培东 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言“生态城市”是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概念。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也从此走上了快速的、大规模的发展道路。但是,人类在陶醉于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却失落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各种城市问题接踵而至,城市生态系统随之失去了平衡,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受到质疑。人们终于认识到城市只有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因此展望未来,国际社会从生态学角度构筑了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概念生态城市。从那时起到现在,全世界具有远大理想的科学家、政治家,都在致力于创造这样一个未来世界的样板。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城市应该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需要借助生态理念指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它既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要求。既然摈弃城市,回归自然不可能,就需要我们将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自然化、生态化、低碳化。生态城市被专家学者认为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是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本课题“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初探”,则是致力于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如何发展的研究,是一项以揭示未来的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所具有的共同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为旨的应用性基础理论研究。它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现今的许多城市态问题都是由不合理的空间结构造成的,但生态城市的这种空间结构应当是怎样的或者说会是怎样的,这一薄弱领域还尚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克利夫兰等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建设,而我国的上海、天津、广州、哈尔滨、成都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创建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的建设必然要落实到空间范畴上,该项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这些城市从空间角度来思考和规划未来,更好地向生态城市迈进。对于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而言,研究生态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是有必要的。而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它也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追求。国内外众多城市开展了生态城市空间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而用何理念和规划方式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地介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根据生态城市的一些理念、特点、目标与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建设规划所需绍遵循的基本方式,并从当前城市规划方法入手,分析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空间的一些具体做法。1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概述1.1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回顾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回顾基于生态学原则的生态城市理论自诞生之时,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7年,雷吉斯特在其论著EcocityBerke2leyBuildingCitiesforaHealthyFuture中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意义、原则,并提出今后建设伯克利生态城市的设想。国内生态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王如松5等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吴人坚等6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实和经验,并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理论判定、生态城市的发生与演变机制等基本原理与内容。城市规划界的研究多偏重于从城市规划方法与理念的创新层次来体现生态城市的要求。黄光宇等1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界定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从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建设空间环境设计3个层次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对策,提出了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此外,宋永昌等(1999)提出了评判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柴锡贤研究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从以上的回顾可知,国外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多为抽象的理论阐述,可操作性差。且研究学科较为单一,集中于生态学和规划界,地理学等其它学科研究较少,因此生态城市理论有待多学科研究的整合。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一个古老课题,系统理论研究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早期的研究强调以宗祠、王府、市场等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布局以及规整化、理想化的静态结构。整个近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形体化模式发展阶段(19世纪末以前)、功能化模式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和人文化、连续化模式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第一阶段着眼于城市形体的改建,倡导城市结构宏敞、壮美。第二阶段的代表有马塔(YMata)的带形城市,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光明城市,及社会生态学派的3大经典理论:同心圆结构、扇形结构、多核心结构。第三阶段则产生了诸如亚历山大(CAlexan2der)的城市半网络模式,肖伯格(GSiobeng)的前工业社会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等等,在地域广度与历史纵深上都有所拓展。与西方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对具体城市的个案剖析或对一定历史时期(或地域范围)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如胡华颖对广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了全面详细的分析8;胡俊对中国空间结构模式演变作了历史分析7;柴彦威9在城市空间中分析了中国城市内部各种空间的结构特征。其二,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规律的理性抽象研究,如张京祥“多文化类型的城市地域解释性模式综述”(1998)、顾朝林城市空间结构新论(2000)、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2001)等。由此可见,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城市历史某时期的演变或现状空间结构的分异模式的判定和测度,并多停留于概念性描述分析,而缺少对形成机制的探讨,而且少有综合、全面地审视城市未来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1.2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模式从以上生态城市和城市空间结构两个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两个领域都没明确对未来理想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做出系统探讨,不能不说是理论研究上的遗憾。但也能从中发现一些具有生态城市思想的城市空间结构设想,可以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萌芽和渊源。这一类研究成果,笔者将其大体分为4类:风水模式、人本主义模式、技术模式以及发展生态模式。1.2.1风水模式风水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产生的一门集科学和宗教于一体的汉民族独有的古代生态城市学,其影响已波及东南亚以至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风水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模式与环境协调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村落、民居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且在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和布局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至今对当代的生态城市建设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风水蕴含着古人朴素的生态观,风水环境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关系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基本观念是阴阳互补观与天人合一观。以之作为指导思想,风水地通常由龙、穴、砂、水、5大因子,又称“地理五诀”构成。因此风水中最佳空间模式大致是: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有低丘护卫,中间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共同构成一个“山水相连,封闭内向”的小环境10。这样的空间很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它是我国古代融合对自然、人性的崇拜和探寻安居乐业之法于一体的理想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模式支撑着我国几千年城镇发展的生态脉络,影响和支配着中国古代城镇发展方向。1.2.2人本主义模式西方生态城市思想的出现远远晚于中国,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城市问题,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为解决城市与乡村、人造空间与自然开敞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西方的先哲们曾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以图实现他们“让城市回到自然中去”的理想。其间具有代表性的有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 伊马塔(ArturoSo2riaYMata)的带形城市,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 Hward)的田园城市,1942年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这些理论都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关怀思想,期望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来为市民创造一个宜人的城市环境。1.2.2.1带形城市理论马塔认为传统的从核心向外扩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会引发城市拥挤、交通阻塞、环境卫生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但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影响下,城市将沿着交通轴线呈带形无限制发展,并与原有城市建成区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位于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既可以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11。带形城市的主要优点,一是城市结构可以动态发展和有机增长,克服了团状布局城市的局限性;二是各城市组成部分无论空间距离远近,均可以通过快速运输通道联结为一个整体;三是由于宽度有限,城市容易接近自然,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1.2.2.2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深刻影响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现代生态城市思想产生的源泉。其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相比,更加重视人,尊重普通城市居民的生存价值。其中心思想是使人们生活在既具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又具有美好自然环境,融城乡优势于一体的新型城市中。田园城市模式的空间结构:中心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公园绿地,环绕公园的由中心向外分别为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民住区,最外围是永久性绿地;在由中心城放射出来的6条大道上,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的地方,各建设一个田园城市,可容纳32000人居住,城区外围也为永久性绿地,新增人口再沿放射道路向外面新城市扩展。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结构中所蕴含的生态城市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权限概念,即任何有机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霍华德在该理论中就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应该限制其成长,新增长的部分由邻近的另一城市来容纳。这种对城市规模的控制有利于建立宜人的城市尺度和创建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二是有机平衡的原则,即城市内部、城市与乡村的有机性。田园城市通过一个“组合群体”来协调城市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起健康的内在平衡机制,以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1.2.2.3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曾指出: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离自然。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秩序实际上与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一致。因此城市的扩散发展也应遵循有机体的生长规律,是一种“有机疏散”过程,而非杂乱无章的任意扩散。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作分散的布置。有机疏散理论是把城市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当大的弹性和有序性,使城市与自然变得更加协调、融合。1.2.3技术模式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对于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想和探索也扩展到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希冀以技术来解决城市问题。1964年库克(PCook)的插入式城市模式、赫隆(RHerron)的行走式城市模式、1970年波利索夫斯基的吊城方案,以及索莱利(PSoleri)借助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生态形象模拟城市的规划结构,设想出“仿生城市”。日本三井建设所构想的“子母型城市”,设想都市与自然的融合,在这个城市中心是高度集中城市机能的中心都市塔,四周是花园住宅,由网络连接,工作可以在充分接触自然的家中进行。上述许多技术目前仍在探索之中,实践应用尚有较大距离,难免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其紧密依靠现代技术和高度关注人类生态环境的基本思想,无疑反映出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向。1.4发展生态模式发展生态模式是建立在现代生态学基础上的,基于现实的可能性,运用复合生态系统观点来考虑城市空间结构问题。在雷吉斯特相继提出的建立生态城市的原则中可以看出其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思想。他认为未来合理的空间结构应具有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土地开发紧凑、功能混合多样的特点,并且应该是三维的和高密度4。黄光宇在1989年乐山市总体规划中,声明以上4类模式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其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背景、文化生活方式等密不可分。前3种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风水模式固然有合理的成份,但适应性小;人本主义模式由于没有处理好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而落于空想;技术模式则忽视人性的本质,把人物质化、机器化。至于发展生态模式,则是建立在现代生态学上的,用经济、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因此显得更合理、更全面和更现实,是今后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方向。2 生态城市空间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生态城市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人们在摸索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势必会碰到许多问题。目前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2.1城市空间布局混杂,区位组合效益偏低许多城市新城区规划空间布局混乱、同构现象明显,空间发展缺乏长远考虑,缺乏对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考,区位组合效益较差,新城区的规划经常滞后于开发建设。新城区为了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一些工业项目的选址往往缺乏推敲,缺乏对职工居住问题和各项服务设施配套的考虑,经常依顺投资者的意愿,缺少统一规划,特别是工业用地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聚效益和区位组合效益的提升。2.2土地资源经营粗放,空间集聚程度偏低长期以来,由于新城区廉价地价的吸引和重规模轻效益粗放式经营的陋习,加之土地开发的投机心理,造成新城区用地规模扩展迅猛,出现了土地消费增长率超出城市人口增长率的情况。据统计,l986l996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至1997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1.6万hm2。l99ll996年全国设立各类新区4210个,新区闲置土地就达4.1万hm2,至2007年增加了10%13%,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在各项优惠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新城区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也存在人为放大城市发展速度的情况,用地规模常常脱离实际,致使新城区空间集聚程度偏低。2.3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投入比例较低基础设施滞后、投入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聚集的总量,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也影响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新城区基础设施的短缺,使得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存在着很大差距。同时随着新城区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压力急剧加大,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已成为制约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湖南有些城市新城区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表现在污水处理不达标,没有燃气管网;给水依靠自用管网;电力电讯线路走向杂乱;排水雨污不分,排量有限,经常导致内涝等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这些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新城区的发展。2.4城中村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中村的建设却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由于城中村内部存在着不少问题。大多数城市改造都粗鲁地将其直接拆除从而消灭了其自身的活力,失去家园的农民工自然就会流浪街头,对城市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这直接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相背离。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覆盖面不够完整,救助水平较低,致使城市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2.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新区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在土地的经济效益被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致使城市的自然要素被挤占或被破坏的情况。例如某市新城区1998年耕地减少l0.62hm2,年均耕地减少1.33hm2,2006年人均耕地面积0.0066hm2,大大低于人均耕地面积的危险点0.053hm2,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为了减轻人地矛盾,新城区建设大量侵占水面、湿地和林地,造成绿地系统不断被破坏,从而影响了新城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新城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3 针对生态城市空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3.1集约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城市3.1.1要充分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用地规模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是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和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好各类相关规划(城市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所确定的各类建设用地规模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作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实施规划的重要工具,在第三会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的特殊时期,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每个建设项目都做到合理的用地规模,合理的用地布局,合理的土地用途,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大力提倡集约用地水平。规划的影响是长远的,而且很难改变,要想使土地能够适度利用,使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将节约集约原则贯穿到规划当中,才能从源头上防止土地的浪费。3.1.2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眼睛不能一味地向外,一搞建设就想到新占土地,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首先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现实情况,本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考虑历史因素,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从处置闲置土地的实践来看,采取收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强力措施,但收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督促开工,加快建设才是目的,只有让闲置土地动起来才能达到发挥土地效益的作用。在对原有闲置土地进行处置的同时,要加大用地管理力度,加强批后监管措施,严防出现新的闲置土地。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状况,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3.1.3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我国的土地市场正处在由政府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中,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解决我国土地市场早期出现的总量失控,资产流失,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通过土地储备,使政府掌握了土地的“统一收购权”,逐步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确保土地供应的合法性,减少违法用地、多头供地、越权批地等现象的发生,有效地调控土地供需市场,为逐步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土地市场打下了基础,并盘活了存量土地资产,有助于土地供应实现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的转变。建立土地储备,也是推行招拍挂出让等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招拍挂出让土地的先决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有土地,土地出让要集中统一。多年来由于条件不具备,推行招拍挂出让受到极大的限制。土地储备制度的出现,为其创造了条件,我国市、县政府供地、管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即从多个部门分散供应“生地”和以协议出让为主,逐步转变为集中统一供应“净地”和以招拍挂出让为主。这样,城市政府既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又直接掌握着一定量的土地储备,可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适时适量供应土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大大提高。3.1.4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保障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必须确立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做到这一点,就要守住18亿亩耕地不能少。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把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落实到位,不仅要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还要保证耕地质量上的占补平衡,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切实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管理,把补充耕地的质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强化验收工作,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相当。通过整理和复垦,改善农村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垦草场和破坏湿地等现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土地资源适宜性,因地制宜确定开发整理后土地的用途,使土地开发整理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3.1.5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测,主要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土地变化状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对批多用少、占而不用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监管机制,批前要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等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并提出预审意见,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过,不予安排用地计划;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控新增用地总量,依据省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市规定的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批后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定开发利用土地。我们要做好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的宣传,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节约集约用地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使节约集约用地逐步成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自觉行动。我们要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是关系我国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我们要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2合理配置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一般来说,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有工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四个方面。从以下方面入手,则可建设节水型城市。3.2.1工程手段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蓄、输送和调配,达到合理配置的目的。时间调配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塘坝、地下水等蓄水工程,用于调节水资源的时程分布;空间调配工程包括河道、渠道、运河、管道、泵站等输水、引水、提水、扬水和调水工程,用于改变水资源的地域分布;质量调配工程包括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氧化塘、曝气池等水处理工程,用于调整水资源的质量。调配的方式主要有:地表、地下水联合运用;跨流域调水与当地水联合调度;蓄、引、提水多水源联合运用;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海水利用等多种水源相结合等。3.2.2行政手段通过立法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权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利用法律约束机制和行政管理职能,用行政手段直接进行水资源配置,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调节地方、部门等各用水单位的利益冲突,实现水资源的统一优化管理调度。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域的统一管理,一是地域的主要是城市的水务统一管理。3.2.3经济手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使用权分配和转让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及以保障市场运作的法律制度为基础的水管理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利用市场加以配置,使水的利用方向从低效益的经济领域转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水的利用模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提高水的利用效率。3.2.4科技手段通过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准确及时地掌握各水源单元和用水单元的水信息,科学分析用水需求,加强需水管理,采用优化调度决策系统进行优化决策,提高调度系统的现代化水平,科学、有效、合理地进行水资源配置。3.3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建设节能型城市能源问题是困扰21世纪的一大难题。节能是当下建设生态城市空间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所以,“优化能源利用结构”,该处给出了四个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发展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抓紧研究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制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激励政策。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深入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力争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组织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试点。编制再生金属及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工程,抓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选择典型地区和行业,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示范试点。建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等支撑体系。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逐步建立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 “建设节能型城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的主题12为中心建设节能型城市。会议纲要可作为建设节能型城市的具体详细措施:(1)资源养护及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发水电资源;(2)步提高核电占一次能源供应比重,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建设,稳步推进中部缺煤省份核电建设,构建核电自主创新体系,推进现代核电工业体系建设;(3)快风电发展,逐步建立国内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4)进生物质能发展,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等综合利用,在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5)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6)极推进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7)推进地热能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3.4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循环生态产业体系与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系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鉴于现状条件和发展目标的要求,生态城发展建设对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专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十分广泛。将生态环保产业作为生态城的主导发展方向,不仅解决自身建设对技术和产品需求,同时建设过程也为培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生态城建设的推广、复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随着生态城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标准的实施,对墙体、门窗、屋顶、地面等建筑物基本组成部分的节能要求更高,同时对材料设备、建筑构造、施工安装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生态城将绿色建筑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打造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基地。二是大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开发保温材料、密封材料、保温管道、节能设备、自动调控设备以及节能交通工具等节能产品;促进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结合商务工业园建设,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化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业,成为生态景观和生态科技成果展示的旅游目的地;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新型的国际技术和经贸合作机制,构建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已不仅影响人类生活环境,而且也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自然本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是建设生态空间的根本。4 展望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目标。随着生态文明和信息革命的到来,对未来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必将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我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布局特点;(2)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宜模式及应用条件;(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量化评定指标体系研究;(4)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特征和优化;(5)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深层分析。(6)信息化、生态化、人文化趋势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综合影响;(7)对具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化方案研究。总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既古老又年轻,它需要从以往的研究中吸取精华,又要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把握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等等的发展脉搏,创建其独特的研究体系和研究内容。可以预见,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将成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结论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其概念的提出时间很短暂,所以对于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空间。鉴于城市系统内部机理、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性,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以及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艰巨性,这一理念无论在概念、内涵,还是在理论模式上都将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深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生态城市建设,应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模式。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强调针对西方国家解决不同问题的具体方案,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的生态城市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生态城市理论包含和体现了一种新的观念。随着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人类的自然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认识、利用自然到征服、改造自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今天,革新自然观念,建立全新的生态自然观,是建设和谐人地关系的必由之路。生态城市建设正是这种生态自然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和谐。城市规划师、管理者们应努力汲取人类生态学、环境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致谢词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发永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没有李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王小芸老师,谢谢他在这三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参考文献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2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2):46-50.3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217.4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5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85-295.6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03.7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80-181.8胡华颖.城市空间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1-137.9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5310陈宏,刘沛林.风水的空间模式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1995(4):18-21.11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60-363.12建设节能型城市细则.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