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98156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过秦论》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过秦论》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秦论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温凤霞一、“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是“举起”的意思吗?过秦论课文注释这样写道:振长策而御宇内意思是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振,举起。策,马鞭子。御,驾御,统治。此注中把“振”字解释为“举起”显 然不妥。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振”字的解释有五条:振, 挥动,抖动。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策:马鞭子。御,驾御,控 制。宇内:天下。)潘岳西征赋:“弹冠振衣。”奋起,振作。陈亮上孝 宗皇帝第一书:“以励群臣,以振天下之气。”(励:鼓励)整顿。史记主 父偃传:“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旅:军队。)救济。贾谊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赈”。又,挽救。韩 非子五蠹: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通“震”。震动。史记蒙 恬列传:“是时蒙恬威振匈奴。”(是时:这时。)【辨】振,震。“振”的本义是振 动,“震”的本义是雷震。所以物体或人本身颤动写作“震”,而人挥动别的东西 以及由此产生的引申义写作“振”。五条注释中第一条注释清楚的显示“振”应为“挥动,抖动”之意,“振长策” 意为“挥动马鞭子”,而不是“举起马鞭子”“振”字的五个义项哪一条也没有 “举起”之意。教参的译文也译作“挥舞着马鞭”。二、关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句子结构及翻译。课本注释制其弊(乘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弊,困乏,疲惫。按这个解 释,“制其弊”就成了“乘其弊而制之”或“因其弊而制之”了。注者显然以为 “制其弊”的句子结构是“其弊”前省略了介词“乘”或“因”“制”后省略了 代词“之”,整个句子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所以翻译时就必须既要调整语 序,又要补出省略的两个词来。令人不解的是,如果真是这样的句子结构,原句 就该写作“秦有余力而制以其弊”呀,为什么却写成“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呢? 这样的省略影响了句意的表达,不符合古汉语的一般表达习惯,翻译起来也十分 别扭,所以,笔者认为,“制其弊”并不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的句子结构,而是 一个普普通通的动宾结构,解释为:制,制服。其,代词,那些。弊,形容词作 名词,困乏的国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翻译为“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来制服那 些疲惫不堪的诸侯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弊破、坏。国语晋语六:“今吾司寇之刀锯 日。”晏子春秋:“乘车,驾驽马”弊病,害处。旧唐书黄巢传:“皆 指目朝政之。”成语有“兴利除弊”引申:有害的,坏的。王安石上皇帝万 言书:“变更天下之法。”困乏,疲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之众, 远来疲。”通“蔽”。蒙蔽,欺骗。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主。”(朋 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比周:勾结。)三、“流血漂橹”中的“橹”是“船桨”还是“盾牌”? 课本注“橹”为盾牌,全句意为“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有人认为课本对“橹”的解释与“客观实际相悖,且有碍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因为盾牌是金 属质地,不可能漂浮起来;而“橹”字有两个义项,一为“使船前进的工具,比 浆大,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一为“盾牌”。所以认为“橹”应释为“船桨”。笔者却不这样看。笔者以为虽然盾牌不可能漂浮起来,但这正是作者匠心之所 在,我们不能因为白发不可能长成三千丈,而指责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不切 实际,因为这是文学创作,是允许夸张的。贾谊在这里不正是要用“流血漂橹” 的夸张手法来突出九国之师的惨败吗?过秦论中使用夸张的地方比比皆是,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是夸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是夸张,“云集响应”是夸 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还是夸张,不夸张不足以显示秦之强,不夸张不足以 表明强秦灭亡的教训之深,所以贾谊极尽夸张之能事,极力描绘秦国“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场面。另外,古代战争中战士作战当然手拿盾牌,血染 的必定也是盾牌,何来船桨?解释成“船桨”岂不突兀?可见,课本注释是符合 课文实际的,倒是将“橹”解释成“船桨”才真的是与客观实际相悖,且有碍于 文章内容的表达了。一册读本谋攻“修橹轒轀”一句课下注“橹”字为“战车上的望楼”,据 此,可不可以把“流血漂橹”中的“橹”也这样解呢?有待探讨。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究竟何意?课本没有注释这句话的整句翻译,只是注释了“而”字后边的部分:攻守之 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变化了。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 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但是这句话的翻译及对其含义的理解却难在“而”字上。“而”字的翻译有三 种。一种是教参的翻译,译为“因而”,全句译为“秦不施行仁政因而攻和守的 形势变化了”;一种是“而”译为“可是”,全句译为“秦不施行仁政,可是攻和 守的形势变化了”;第三种是“而”译为“而且”,全句译为“秦不施行仁政,而 且攻和守的形势(也)变化了”。对“而”字的不同译法导致对同一句话截然不同 的意义解释。“而”译成“因而”,“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之间是因果关系,句 子的意思就是:因为秦不施行仁政,所以导致了秦朝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秦由攻势转为守势。这样的解释明显解不通。秦为什么由“攻势”转为“守势” 了呢?是因为秦已经夺取了全国政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然由“攻天下”转 变为“守天下”了。从文中可知,秦始皇之所以“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至 六合”,从一个弱小的“秦国”变为“威震四海”的“秦朝”,靠的正是“不施仁 政”而施行“高诈力”政策的结果,怎么能说是因为不施仁政所以使攻和守的形 势变化了呢?本人从教十余年,每次讲到这里都倍觉困惑,经反复思考,发现能 够使这句话翻译成立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将“攻”解为秦灭六国时总是秦国 攻打他国,其他诸侯国是被动防御,秦为主动进攻,从秦的角度讲,是为“攻势”。 到了陈涉起义,山东豪俊并起之时,秦是被攻的对象,是被动防守,此为“守势”。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秦“不施仁政”,这样,“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才能解得通,但这样解“攻”和“守”又与课本注释矛盾了。“而”译为“可是”,“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之间是转折关系,句 子的意思是:秦不施行仁政,可是攻和守的形势已经变化了。也就是说,秦国在 攻打天下的时候依靠的是武力“宰割山河”,那时不施行仁政并不妨碍秦战胜六 国,可是当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秦由攻势转为了守势,秦国仍然不施行仁政, 这便是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原因了。这个解释与过秦论全篇文意相 合。“而”译为“而且”,“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之间是并列关系,全 句的意思就成了:为什么强秦这么迅速地灭亡了呢?是两个原因,即“不施行仁 政而且攻和守的形势变化了。”这个解释也能和全文文意相合。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笔者提出上述问题,意在就教于大方 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