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981439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 统计总括地计算;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学概括地说统计就是用数字作为语言表述事实。它有三层含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 统计资料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或科学技术内容的统计数字和相联系的文字分析报告。3 统计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3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为什么?)。P8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第二节统计的基本问题1统计的作用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P42. 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综合性)具体性3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一统计调查一统计整理一统计分析4、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对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分类目录、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分析要求及有关组织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整体规划。5、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所确定的统计指标,把研究对象中各总体单位的某些必须了解的特征记录下来。6、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将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科学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清晰地反映研究总体的综合特征。7、统计分析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根据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1、总体: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简言之总体是同质个体所组成的整体。三大特点:同质性(共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两大类: 有限总体:指总体单位数有限而可以计数的总体(如全国人口普查) 无限总体:指总体单位数无限不可以计数的总体(如在检验某种新工艺是否真正能够改善产品的性能的问题中)2、总体单位:就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3、总体与总体单位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统计研究的客体。都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的。总体和单位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范围不同而变化。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为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又可能变成单位。4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一部分单位,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或子样)。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被称为样本容量。其特点:样本的单位必须取自总体内部,不许总体外部单位参加。从一个总体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5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由标志名称+标志值组成。标志的分类: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需用数值来表现。不变标志: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或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可变标志:总体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异的标志,这类标志称作可变标志(或称变异标志)6 变异: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变量按其取值确定与否,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变量按其数值表现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取值有限的称为离散变量。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取值无限的称为连续变量。7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由指标名称+指标值组成。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质量指标是事物的性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指标。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8 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9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指标必须能计量,而标志有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联系:指标可以由标志汇总而来;指标和标志存在着相互变换关系。(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会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10统计数据数据的计量尺度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将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1 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这一场合的所使用的数值只是作为各种分类的代码,并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2 定序尺度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利用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3 定距尺度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定距尺度不但可以用数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异,而且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定距尺度使用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实物单位(自然或物理)或者价值单位。定距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统计中的总量指标就是运用定距尺度计量的。4 定比尺度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例如,将一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以此反映该企业的生产效率。定比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X”或“三”。数据的类型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又称为静态数据,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又称为动态数据,它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1绝对数2相对数3平均数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一节统计调查概述1 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就某一标志向总体中的各个总体单位搜集数字资料的过程。2 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准确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及时性原则)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完整性原则)3 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节。第一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1 普查是根据统计的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组织原则:1.要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2.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并尽可能在最短期限内完成3.调查项目一经统一规定,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综合汇总,降低普查资料的质量。特点:第一,非经常性的调查,一般间隔较长的时间才进行一次;第二,它是一种全面调查,比任何一种调查形式更能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统计资料。2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按抽选调查单位方法的不同,分为随机抽样调查和非随机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概率抽样调查)(1)定义:随机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去推算调查对象的总体特征。(2)特点:第一,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选择的影响;第二,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数量特征作出估计;第三,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非随机抽样调查(非概率抽样调查)非随机抽样调查是指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非随机抽样不遵循随机原则,所以一般不用于推断总体指标,其调查误差也难以事先计算。3 重点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用以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一种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是指这部分单位在我们所关心的标志上的标志总量占有绝大的比重。4 典型调查是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的调查。典型单位:是它的某种数量表现最具有普遍意义,最有代表性。5 统计报表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特点:第一,报表资料的来源建立在基层单位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基层单位可利用其资料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第二,各级领导部门能获得管辖范围内的报表资料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第三,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调查,调查项目相对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第二节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资料搜集方法是指搜集调查对象原始资料的方法,即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搜集答案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等。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采访法四、通讯法五、实验调查法六、网上调查法P19第三节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1 调查方案:指关于统计调查完整的工作计划。基本内容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c设计调查项目d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e调查时间和地点f调查的方式、方法g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P202问卷设计P223调查技术a自由回答法b二项选择法c多项选择法d赋值评价法e空位填答法f等级定位法g排序顺位法h比较选择法i连线配合法P23第四节调查误差1 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所得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种类(1)工作误差(由于人的主观故意或失误而产生的误差,理论上它可以用某种方法加以避免)(2)代表性误差(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有(不可避免、可减少),全面调查不存在这类误差)2 控制调查误差的办法(一)正确周密地制定统计调查方案(二)健全原始记录,完善统计台账(三)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四)加强对调查资料的审核(五)科学地抽取样本和选择典型(六)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行为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基本问题1 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调查所得原始材料进行科学分组与汇总和对以往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成为能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2 计整理意义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者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整理最后的结果就是形成各种统计表格和统计图。3统计整理的程序审核;分组;汇总;制图表P27第二节统计整理的审核一、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二、审核资料的准确性三、历史资料的审查四、资料审查后的修正P29第三节统计分组1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中所有单位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P292 统计分组的作用划分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说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及比例关系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P293 统计分组的种类P31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每个孩子都有家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互斥原则:就是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5 统计分组的方法P33(1)品质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统计研究的要求(2)数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应注意问题:第一,分组时数量界限的确定必须能反映事物的差别;第二,应根据被研究的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适当的分组形式,确定相宜的组距、组限。(A)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一般适用变动范围不大的离散型变量。组距式分组:将变量依次划分为几段区间,一段区间表现为从“到”距离,把一段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形成组距式变量数列。区间的距离就是组距。适用于连续型变量或者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B)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中,每组包含许多变量值,每一组变量值中,其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组距是上下限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界限,称为组限。凡是组限不相连的,称为间断组距式分组。凡是组限相连的,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称为连续组距式分组。P34(C)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等距分组就是标志值在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即各组的标志值变动都限于相同的范围。凡是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都可采用等距分组。异距分组即各组的组距不相等。一般地,异距分组适用于以下几个场合:一是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而是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不同意义;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6 分组标志:是指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分组标志选择的要求:1、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2、必须选择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3、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即将总体分为几组。P327 组数和组距P338 组限和组中值P35第四节统计汇总1 统计汇总:即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统计资料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包括单位总数和标志总量)的工作过程。意义:揭示出总体的数量特征组织形式:逐级汇总集中汇总汇审汇编综合汇总方法,手工和计算机P36第五节分布数列1 分布数列的定义P372 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P38频数频率频数密度=频数/组距频率密度=频率/组距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3 分布数列的种类P39单项式数列组距式数列(等距和异距数列)钟型分布数列、U型分布数列和J型分布数列钟型分布数列分为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数列(右偏和左偏)第六节统计资料的显示1 统计表P492 统计图P53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1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简称绝对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规模或绝对水平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绝对数2 总量指标的种类总体总量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P613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确定指标含义、计算范围、指标界限。同类实物总量指标才能相加。使用统一计量单位。把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结合起来使用。第二节相对指标1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也称为相对数。作用1说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2把社会经济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统计指标可以进行对比。表现形式无名数成数:将对比的基数化为10系数和倍数将对比的基数化为1百分数、千分数、万分数有名数: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单名数和复名数2 相对指标的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强度相对数P65第五章平均指标第一节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特点P731 平均指标指同质总体某一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它描述分布数列的集中趋势。特点、同质性(前提)代表性抽象性作用、可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的平均水平。可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水平。可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平均数还可以进行推算和预测。种类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P75P89第二节算术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标志总量三总体总量2 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比较1、概念不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指标。算术平均数是反映同质总体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2、主要作用不同。强度相对数反映两不同总体现象形成的密度、强度。算术平均数反映同一现象在同一总体中的一般水平。3、计算公式及内容不同。算术平均数分子、分母分别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数,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分母每一个总体单位都在分子可找到与之对应的标志值,反之,分子每一个标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总体单位。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总体现象之比,分子分母没有一一对应关系。3 种类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P754 权数指在计算总体平均数或综合水平的过程中对各个数据起着权衡轻重作用的变量。可以是绝对数形式,也可以是比重形式(如频率)来表示。5 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P806 交替标志平均数概念:交替标志又称是非标志,它是一个只有两种答案的标志。表示形式公式P82第三节调和平均数1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变量X的调和平均数是该变量的各个变量值的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P832应用调和平均数应注意问题变量x的值不能为0。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要注意其运用的条件。第四节几何平均数1几何平均法是n个变量连乘积的n次根。2 适用条件适用于各个变量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场合。对数正态分布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等比级数资料。主要用于计算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适用于对某些具有环比性质的比率求平均.3 公式:简单几何平均法加权几何平均法P874应注意的问题变量数列中任何一个变量值不能为0,一个为0,则几何平均数为0。用环比指数计算的几何平均易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几何平均法主要用于动态平均数的计算。第五节众数和中位数P891 众数是指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或频率最大的变量值2 中位数将总体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的各个数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第六节几种平均数的关系P941 算数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2 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关系第七节计算和运用平均数的原则只能在同质总体中计算。总平均数要与组平均数结合运用。平均数必须同绝对数和具体事例结合应用第六章变异度指标第一节变异度指标的意义1变异度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度的指标。作用a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变异度指标值与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成反比。变异度指标值(离散程度)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b衡量现象变动的离散程度、稳定性和均衡程度。变异度指标越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越高。c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样本容量的依据。2变异度指标的种类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方差离散系数偏度峰度P100第二节变异度指标的计算全距P101四分位差P101平均差P102标准差和方差P104离散系数P111第三节偏度与峰度偏度P112、峰度P117偏度和峰度的简捷计算及应用P118第七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第一节概率基础P1241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或不出现)某种结果的现象2随机现象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确切预言其结果的现象。3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概率P124古典概率实验概率条件概率乘法公式独立事件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P131二项分布两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第三节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P133正态分布第四节极限定理P136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第八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一节抽样调查P143概念作用特点第二节抽样的基本概念P144不重复抽样致性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样本量样本可能量重复抽样第三节抽样分布P1451 抽样分布的概念总体分布抽样分布样本值分布2 样本平均值得抽样分布分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情况1463 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分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情况1524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X?分布153第四节参数估计P1551 概念2 估计量估计值点估计区间估计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无偏性有效性3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574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1595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1606 样本量的确定必要样本量161第五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P1621 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163总体均值的参数估计165总体成数的参数估计167样本量的确定168小样本条件下的简单随机抽样1692 类型抽样概念总体均值与总体总值得参数估计170样本量的确定171各类型之间样本量分配1713 等距抽样1744整群抽样1765多级抽样178第九章假设检验第一节假设检验的意义P1841 假设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对总体分布函数或数字特征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样本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判断假设是否合理,从而做出接受或拒绝假设的结论,达到推断总体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的目的。又称统计检验或显著性检验。类型参数假设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特点采用逻辑上的反证法依据统计上的小概率原理2 抽样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必然联系(一)两者存在联系。(二)假设检验可以看成是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另一表达方式。落在置信区间外的假设判定为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能接受;而落在置信区间里的假设则不能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能拒绝。(三)两者考虑的问题不同,关心结论不同。第二节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1 假设检验的思路与程序1882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1893Z检验与t检验190第三节总体参数检验总体均值检验192总体成数检验194总体方差检验196两类误差分析198第十章相关与回归第一节相关与回归的基本问题1函数关系2022相关关系概念及种类2023 回归概念与种类203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作用步骤204第二节直线相关与简单直线回归分析1相关图2052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特点简单直线回归方程2053直线相关分析特点相关系数(离差平方和的分解相关系数R彳)显著性检验2094 估计标准误差2125 相关与回归计算上的关系回归到相关相关到回归213第三节曲线相关与曲线相关回归分析1 概念和分类2152 可现行化的曲线回归方程变换及相关指数的计算215第四节时间数列自身相关与回归分析1 简单自身回归方程2182 自身相关系数第五节复相关与复回归分析1 二元线性回归方程2212 复相关系数第六节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225第十一章时间数列与分析指标第一节时间数列概述2301时间数列(Timeseries):是指将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变化的某种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构成(1)资料所属的时间(2)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时间数列的概念、时间数列的种类、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作用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状态和过程。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速度以及掌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可以进行分析和预测。2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的区别:(1)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时间数列是变量数列的一种。(2)两者的构成要素不同。时间数列由时间和发展水平构成,变量数列由变量和次数构成。(3)变量数列是建立在统计分组基础上的,时间数列不是分组数列3分类绝对数时间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4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前提条件:保证同一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可比性。时间长短应该可比。总体范围大小应该一致。指标的内容相同。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统一。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1 发展水平是指时间数列中每一具体指标值,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在动态对比时作为对比基础时期的水平,称为基期水平;所要分析的时期的水平,称为报告期或计算期水平。2322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是指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或时点)上的发展水平计算出来的平均数。2333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的比较共同点: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掉。区别: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在同一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静态平均数;序时平均数是将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动态平均数。4增长量(增减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2375平均增长量是指逐期增长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说明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增减变化的数量。237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1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2382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2393计算和运用速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242增长1的绝对值第十二章时间数列预测方法第一节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基本理论2451 时间数列预测分析意义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预测事物未来的前景,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2 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按照影响的性质和作用形式,将时间序列的众多影响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种:长期趋势(Trend)季节变动(SeasonalFluctuation)循环变动(CyclicalVariation)不规则变动(IrregularVariations)3 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在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因素中,先剔除其余几种因素的影响来测定一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然后再结合起来测定各种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结构模型:乘法模型、加法模型和乘加模型第二节长期趋势预测1时距扩大法2482移动平均法2493指数平滑法2514最小平方法255第三节季节变动分析1同期水平平均法2612同期比率平均法3长期趋势剔除法263第四节循环变动与不规则变动分析269第十三章统计指数第一节指数的意义与分类2791指数的概念广义指数: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与差异程度的相对数。包括一切动态相对数和某些比较相对数。狭义指数就是指反映由不同度量的事物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相对数。2指数的作用1反映事物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差异程度(如:消费物价地区差指数)。反映事物之间的某些比例关系(如: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进行因素分析(了解原因,如销售额的变动)3 指数的分类个体指数和总指数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时间数列指数、空间数列指数和属性数列指数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第二节综合指数1综合指数即用综合法加总总体各部分数值来计算的指数2综合指数由两个因素构成(1)指数化因素:即通过指数去反映其变化或差异程度的因素。(2)同度量因素:即将特殊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综合指数的计算第三节平均指数1平均指数的概念2852综合指数变形的必要性2853加权调和平均指数2864综合指数变形的一般原则287第四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法1指数体系2872因素分析法的意义2883 因素分析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2894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2895相对指标的因素分析2916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2927 平均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的因素分析293第五节指数数列294意义和换算第六节常用价格指数简介29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