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875890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力评定 相关概念 肌力 是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情况下,肌 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 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力评估 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 受到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 收缩力量 肌无力 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 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肌力减弱 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原 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肌肉废 用或长期制动的情况也会引起肌力下降 (烧伤、关节炎、截肢等)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切断所有肌纤维的 横断面,比肌力 3.6kg/cm2,肌肉绝对 肌力 =肌肉生理横断面 比肌力 肌肉的初长度 (最适初长度,静息长度 的 1.2倍,投掷铅球必须充分屈曲肘关节, 以尽可能牵张肱三头肌,利用肱三头肌 收缩力量抛铅球)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纤维的类型 肌肉的募集和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 肌肉的收缩类型 年龄与性别 The decline in maximal muscle strength from age 60 was 34 to 45% in men and 11 to 32% in women in the arms and 40 to 47% in men and 37 to 45% in women in the legs. Isometric,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contractions showed a similar decline in ageing in both sexes. 评估目的 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 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 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 评价肌力训练的效果 肌力评估适应证 骨科伤病患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外伤、 烧伤等 原发性肌病:肌源性功能损害和关节源性肌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确定神经损害范围及程度 (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等) 握力、腹背肌肌力测试等作为评价体质强弱的一 般性指标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 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 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 握力计、捏力计 握力 握力指数 =健手握力 kg/体重 kg 100 正常应大于 50,利手握力比非利手大 5%-10%;女性握力为男性 1/3-1/2;男 性 50岁、女性 40岁以后握力减少 10%- 20% 握力计、捏力计 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垂,测试两 次,取最大值。以两手中力的最大值为准。 握力与年龄关系 20岁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男 kg 42.6-45.2 46.2-48.5 44.5-49.2 47.3-49 43.5-45.9 女 kg 22.8-23.8 22.7-24.6 28.0-30.8 21.5-23.4 18.2-22.3 男子握力评价标准(单位:千克) 年龄 优 良 中 中下 差 18 30 56以上 53 56 44 52 39 43 39以下 31 40 56以上 53 56 44 52 39 43 39以下 41 50 54以上 51 54 42 50 37 41 37以下 51 60 50以上 47 50 38 46 33 37 33以下 女子握力评价标准(单位:千克) 年龄 优 良 中 中下 差 18 30 36以上 32 36 25 31 20 24 20以下 31 40 36以上 32 36 25 31 20 24 20以下 41 50 35以上 31 35 24 30 19 23 19以下 51 60 35以上 31 35 24 30 19 23 19以下 等速肌力测定 慢速测试 快速测试 等速向心测试 等速离心测试 多角度等长测试 手法肌力检查法 手法肌力检查( manual muscle test,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 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 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临床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 由 Robert Lovett1916年创立 MMT一般原则 检查的是动作的主动肌和协同肌 熟练的解剖学、运动学基础知识 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 不适用于 CNS损伤的患者 检查方法 被检查的体位: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 与给与阻力方向或重力方向相反,或 除重力的体位,舒适、稳定、运动无 障碍;被检查肌肉应处于关节全伸展 位 固定:固定被检查肌肉的起点(被检 查者自身体重、检查者、器械等) 肌力评级依据 外加阻力大小(阻力的方向、部 位、大小、时机) 重力作用 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Robert Lovett 分级 名称 评级标准 0 零 未触及肌肉收缩 1 微弱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差 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可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 能抗阻力 4 良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分级 评估标准 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 5- 能抗 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 100% 50% 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 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 5级的阻力 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 4- 能对抗与 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 100% 50% 3+ 在关节活动最后部分能对抗轻度抵抗 与 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 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 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 100% 50% 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 50% 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 2-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 50% 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 50% 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 检查步骤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 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的 PROM 确定被检查者的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 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 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 抗重力位开始 -运动质量和运动范围 AROW -3级以上肌力 AROW -去重力收缩 记录检查结果 MMT的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 餐后不宜做 MMT评估。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积 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 4级和 5级肌 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 健侧) 对 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 施加的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的方 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 在关节活动范围中部 1/3施加阻力为宜。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 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 挛缩 时,应做标 记,痉挛以 S(spasm)表示,挛缩以 C(contracture)表示,严重者可标记 SS 或 CC。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 宜做 MMT检查,否则结果不准确。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 时前后间隔 2分钟 为宜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证,如 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 的憋气使劲可使心脏的活动负担加重, 故对患有明显 高血压和心脏病 的患者 应忌用该检查。 身体主要肌群 徒手肌力检查方法 上肢肌肉徒手法测试 肩胸关节 盂肱关节 肩胛骨在胸壁上运动: 上升、下降、内旋、 外旋、外展、内收 肩胛内收肌 主动肌:斜方肌中部、大菱形肌 支配神经:副、 C3-4 肩胛背 N和 C5 副动肌:小菱形肌、背阔肌 活动范围: 15cm 检查体位:俯卧位,坐位 检查方法:俯卧,上肢外展 90 并外旋, 肘屈曲 90 ,检查者固定其胸廓并令其 完成肩胛骨内收,同时对肩胛内侧施加 阻力 第十一对 脑神经 脊神经臂丛肩 胛背神经丛 肩胛内收下压 主动肌:斜方肌下部 支配神经:副、 C2-4 副动肌:斜方肌中束、背阔肌 活动范围: 15cm 检查体位:俯卧位 检查方法:俯卧,头向对侧旋转,肩关节外展 130 ,通过去重力作用的俯卧位姿势完成肩胛骨 下沉运动,斜方肌下束通过上肢的姿势完成抗自 重运动。患者太高上肢完成肩胛骨下沉及内收运 动。 触诊:肩胛下角内侧缘,肩胛骨下角水平脊柱棘 突至 T12棘突连线。 第十一对 脑神经 肩胛内收下方旋转 主动肌:大小菱形肌 支配神经: 肩胛背神经 C4-6 副动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 活动范围: 0 -60 检查体位:俯卧位 检查方法:俯卧位,头向对侧旋转,被检上肢内 收、内旋至于背后,肩放松。令被检者上肢伸展 (肩胛骨内收),检查者手至于肩胛骨内缘处, 稍向上、向外施以阻力。 触诊:颈 7-胸 5肩胛骨椎体侧缘的斜线。大菱形肌 于肩胛骨椎体侧缘到斜方肌下束触及,接近于肩 胛骨下角。 去重力 1 去重力 2 给予阻力 肩胛上提肌 主动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支配神经:同前 肩胛背神经 C3-5 副动肌:大小菱形肌 活动范围: 10 20cm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俯卧位( 2- 0级) 检查方法:令被检查者尽力上提肩胛骨 并保持,检查者双手置于肩上向下施加 阻力 肩胛前伸肌(外展外旋) 主动肌:前锯肌 支配神经:脊神经臂丛的胸长神经 副动肌:胸大肌 活动范围: 0 38 检查体位:仰卧位,肩前屈 90 ,肘关 节伸直 检查方法:令被检查者前伸肩胛,检查 者一手置于肘关节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 给予阻力 去重力 1 去重力 2 临床测试: 手至于墙上与肩等高,肩关 节轻微水平外展,肘关节伸 直,胸部想墙方向下沉,完 成肩胛骨内收。 患者推墙,是胸部远离墙, 完成肩胛骨外展 肩关节屈肌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支配神经:腋 N C5-6 肌皮 N C7 副动肌:胸大肌、肱二头肌 活动范围: 0 170 检查体位:坐位( 5-2级),仰卧位( 1- 0级),上肢自然下垂,肘轻度屈曲,前 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在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脊神经臂丛 肩关节伸肌 主动肌:背阔肌、大圆肌 支配神经:胸背 N C6-8 肩胛下 N C5-7 副动肌:三角肌后部、肱三头肌、小圆 肌 活动范围: 0 60 检查体位:坐位( 5-2级),俯卧位( 1- 0级),上肢内收内旋完成肩关节后伸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臂丛后束 肩关节外展肌 主动肌: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支配神经:同前 肩胛上 N 副动肌:前锯肌 活动范围: 0 170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仰卧位( 2- 0级),上肢自然下垂,肘轻度屈曲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臂丛上干 肩关节水平内收肌 主动肌:胸大肌 支配神经:胸内侧 N C5-7 副动肌:三角肌 活动范围: 90 130 检查体位:仰卧位( 5-3级),坐位( 2- 0级),肩外展,肘屈曲 90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躯干,另 一手在肘关节内侧施加阻力 肩关节内旋肌 主动肌:肩胛下肌、背阔肌 大圆肌、胸大肌 副动肌:三角肌前部 活动范围: 0 70 检查体位:俯卧位,上臂 90 外展置于 床面,前臂自然下垂于床沿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握其腕关节近端并施加阻力 肩关节外旋肌 主动肌:冈下肌、小圆肌 支配神经:肩胛上 N 腋 N 副动肌:三角肌后部 活动范围: 0 90 检查体位:俯卧位,肩外展 90 ,上臂 置于床面,前臂自然下垂于床沿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握其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肘关节屈肌 主动肌:肱二头肌 支配神经:肌皮 N C5-6 辅助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活动范围: 0 150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仰卧位( 2- 0级),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上臂,另 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肘关节伸肌 主动肌:肱三头肌 支配神经:桡神经 副动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活动范围: 0 150 检查体位:俯卧位( 5-3级),坐位( 2- 0级),肩屈曲 90 ,肘关节屈曲 检查方法:检查者固定其上臂,于其腕 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前臂旋后肌 主动肌:肱二头肌、旋后肌 支配神经:肌皮 N 桡 N 副动肌:肱桡肌 活动范围: 0 80 90 检查体位: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屈 曲 90 ,前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托住其肘关节,另一手 于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尺骨掌侧施加阻力 前臂旋前肌 主动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副动肌:桡侧腕屈肌 活动范围: 0 80 90 检查体位: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 侧,肘屈曲 90 ,前臂旋后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上臂,另 一手于前臂远端桡骨掌侧、尺骨背侧施 加阻力 腕关节屈肌 主动肌: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副动肌:掌长肌 活动范围: 0 80 检查体位:坐位或卧位,前臂旋后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支托其前臂远端,另一 手于第 2或 5掌骨底部,向背侧施加阻力 腕关节伸肌 主动肌: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活动范围: 0 70 检查体位:坐位或卧位,前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支托其前臂,另一手 在手背侧向掌侧施加阻力 髋关节屈肌 主动肌:髂腰肌、髂肌 副动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支配神经:腰丛 2-3 活动范围: 0 120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侧卧位( 2 级),仰卧位( 1-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骨盆,另 一手在膝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下腰痛患者禁用 仰卧位评定。 腰大肌 髂肌 髋关节在膝关节屈曲时的屈曲、 外展、外旋 主动肌:缝匠肌 副动肌: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 支配神经:股 N腰 2、 3、 4 活动范围: 0 70 检查体位:卧位,前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托着大腿外侧膝关节端, 另一手从内测抓握踝关节上端,给予髋关节后 伸、内收、内旋及膝关节伸直的阻力。 髋关节伸肌 主动肌:臀大肌、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 肌、半膜肌) 支配神经: 臀大肌 臀下 N、 股二头肌 -股 N、腰 5、骶 1、 2(长 头)、腓总神经、腰 5、骶 1-2 (短 头)半腱、半膜 -股 N,腰 5、骶 1、 2 活动范围: 0 20 检查体位:俯卧位( 5-3级、 1-0级), 侧卧位( 2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在其膝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髋关节外展肌 主动肌:臀中肌、臀小肌 副动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上束 支配神经:臀上 N,腰 5、骶 1 活动范围: 0 45 检查体位:侧卧位( 5-3级),仰卧位 ( 2-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 手在膝关节近端向下施加阻力 髋关节屈曲位外展肌 主动肌:阔筋膜张肌 副动肌:臀中肌、臀小肌 支配神经:骶丛的臀上 N 活动范围: 检查体位:侧卧位( 5-3级),坐位( 2- 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 手在其膝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髋关节内收肌 主动肌: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 股薄肌 支配神经:长、短、大、股薄(闭孔 N) 耻骨肌(股 N) 活动范围: 0 30 检查体位:侧卧位( 5-3级),仰卧位( 2-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托起其上方腿,另一手 在被检侧膝关节内侧近端施加阻力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髋关节外旋肌 主动肌:闭孔内外肌、梨状肌、臀大肌 副动肌:缝匠肌、股二头肌长头 支配神经:闭孔外(腰丛闭孔 N) 闭孔内(骶丛分支) 梨状肌(骶 1、 2) 活动范围: 0 45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仰卧位( 2-0级), 双小腿下垂,双手握住床面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按压大腿远端外侧向内 侧对抗,另一手在踝关节上方向外侧施加阻力 梨状肌 上下孖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髋关节内旋肌 主动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副动肌:臀中肌 支配神经:同前 活动范围: 0 45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仰卧位( 2-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大腿远端内侧面并 向外侧面施加阻力,另一手握踝关节上方外侧 向内侧施加阻力 膝关节屈肌 主动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副动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 活动范围: 0 135 检查体位:俯卧位( 5-3级、 1-0级), 侧卧位( 2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大腿后面, 另一手置于踝关节施加阻力 膝关节伸肌 主动肌:股四头肌 支配神经:股 N 活动范围: 0 135 检查体位:坐位( 5-3级),侧卧位( 2 级),仰卧位( 1-0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在踝关节施加阻 力 踝关节跖屈肌 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副动肌: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跖肌 支配神经:腓深 N 活动范围: 0 45 检查体位:立位( 5-3级),俯卧位( 2- 0级),单腿站立,膝关节伸直,足尖着 地 检查方法:反复踮起脚后跟 腓肠肌 比目鱼肌 小腿三头肌 踝关节跖屈肌 变化抗重力姿势 5级:连续完成 20次并不无疲劳感 4级: 10 19次并不无疲劳感 3级: 1 9次并不无疲劳感 2+级:足跟能提起,但不能达到最终位 此姿势对于站立平衡差、一般状态差或下肢虚 弱的患者禁忌使用。 踝关节背屈肌 主动肌:胫骨前肌 副动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 支配神经:腓深 N(腰 5、骶 1) 活动范围: 0 20 检查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握其小腿后侧, 另一手在足背部向足底施加阻力 踝关节内翻肌 主动肌:胫骨后肌 副动肌:腓肠肌内侧头 支配神经:胫 N 活动范围: 0 35 检查体位:坐位( 5-0级)仰卧位( 1-0 级)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握小腿下部,另 一手在足背内侧施加阻力 踝关节外翻肌 主动肌:腓骨长短肌 副动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支配神经:腓浅神经 活动范围: 0 25 检查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检查方法:检查者在第 5趾骨向下向内施 加阻力 腓骨长短肌 颈屈肌 主动肌:头前直肌、头长肌、颈长肌、 前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副动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舌骨上肌、 头直斜肌 支配神经:头前 -颈 1、 2,头长颈 3-6前支 颈长 -颈 2-6前支,前斜角 -颈 5-7前支 胸锁 -副 N脊髓根 、颈 2-3 活动范围: 0 35 ( 45 ) 检查体位:仰卧位 检查方法:一手固定胸廓下部,另一手两手指在前 额施加阻力 颈伸肌 主动肌:斜方肌、头最长肌、颈棘肌 副动肌:多裂肌、大直肌、小直肌 活动范围: 0 30 检查体位:俯卧位 检查方法:一手置于被检查者头后部 向下方施加阻力,另一手置于下颌给 予保护 躯干屈肌 主动肌:腹直肌 副动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髂腰肌、 股直肌 支配神经: 7-12肋间 N 活动范围: 0 80 检查体位:仰卧位 检查方法:固定被检查者双下肢 躯干旋转肌 主动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副动肌:背阔肌 活动范围: 0 45 检查体位:仰卧位,双手在头后部交叉 检查方法:令被检查者右肘向左膝运动 躯干伸肌 主动肌:竖脊肌、胸及腰髂肋肌、胸最 长肌、胸棘肌、胸半棘肌、多裂肌 支配神经:脊 N 活动范围: 0 25 检查体位:俯卧位,双手在头后交叉 检查方法:令被检查者将胸廓尽量抬起 竖棘肌 最长肌 髂肋肌 半棘肌 多裂肌 骨盆上提肌 主动肌:腰方肌、腰髂肋肌 副动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活动范围:立位一侧骨盆上提时该侧足 可完全离开地面 检查体位:仰卧位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双手扶治疗床,检 查者双手握被检查者双踝,将下肢向下 方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