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16740145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考前模拟卷(一)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 B.论语C.雄辩术原理D.学记2.“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句话体现 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能力本位论3.我国第一个体现男女平等的法定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 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B.模像直观 D.虚拟直观5.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重要标志是产生了( )A.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 B.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思想C.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 D.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6.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 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7.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 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 D.教育实验法8.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校规校纪。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A.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B.隐性课程 D.经验课程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他主张在教育评价 中应( )A.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 C.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B.以对话为主要手段 D.关注非预期效果10.同一课堂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 有了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A.遗传 B.学校环境C.社会环境D.个体活动1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忠于崇高的理想,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顶峰。”这句话体现的德育 原则是( )A.疏导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12.女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C.理解性B.整体性D.恒常性13.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14.乐乐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运球动作和上篮动作常常相互干扰,关注运球时就容易错过 最佳上篮位置,关注上篮动作时又容易运球失误。乐乐的篮球技能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 段中的( )A.认知阶段 B.自动化阶段C.计划信息阶段D.联系形成阶段15.“你是一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这 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C.定量评价B.形成性评价 D.定性评价16.皮亚杰在儿童的观察中发现了“集体的独白”现象,即在团体中每个个体都在高兴地谈 论事情,但仔细听却发现他们之间并改有实际的交流和互动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个 体处在认知发展的(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17.兰兰学会走路后,就很喜欢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捡东西,喜欢探索周围世界。按照埃 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兰兰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信任对怀疑 B.自主对羞怯C.主动感对内疚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18.小刚一到数学考试就特别紧张,一发下试卷就手心出汗,甚至胃疼,觉得考不好就证明 自己无能,今后一辈子就完了,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刚的这种表现最有可能是 ( )A.焦虑症C.强迫症B.恐怖症D.抑郁症19.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为注重( )A.刺激情境的作用 C.组织的作用B.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D.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的作用20. 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1.小娜是她们班的班长,她带领着班委会的成员维护班级的纪律,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大 家都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级里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任课老师都说他们班的班委是整 个年级最好的。此时的班级处于( )A.初建期C.成熟期B.形成期D.完成期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有教师认为,对教育目的不一定要把握,只要对教学目标把握。23.正强化是提高学生的反应,负强化是降低学生的反应。2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25.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优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27.简述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应采取的教育措施。28.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9.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时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 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 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13 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 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 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 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的正 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问题:(1)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6分)(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在对小辉进行德育时贯彻了哪些原则?(12 分)31.材料:小明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得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 中录取分数线低 5 分。父母设法让小明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 小明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铆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 是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明成绩的总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 37 名。寒假中小明没 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验中,小明的成绩 一直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十 名的圈子里徘徊。小明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乏数学细胞。原来语文一直是小明的优势 学科,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明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 包也不动。近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明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问题:请分别用 3 种学习动机理论,对小明厌学、弃学的行为作出解释。(18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D。解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考点预测】古代教育思想。2.【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个人本 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 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 现。题干所述的观点属于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过程即目的”,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 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外在的目的。【考点预测】教育目的理论,同时可出简答题。3.【答案】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 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考点预测】旧中国四种学制,可考查其地位。4.【答案】B。解析: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模象直观指通过 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 电影等。题干中孙老师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采用的是模象直观。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各种实 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做形象化的语言 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考点预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也可用名人名言进行考查。5.【答案】A。解析:杜威顺应时代和工业发展的趋势,对传统教育的弊病进行了批判,主张教育的一 切措施都应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他所提倡的“现代教育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标志着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考点预测】近代教育思想。6.【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学习是动物的本能,“印刻”的概念恰恰体现了动物这一本能。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 使人依于神。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学家,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考点预测】教育的四种起源学说。7.【答案】B。解析:教育调查法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 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 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谋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 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 研究的情况的一种方法。教育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 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考点预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行动研究法。8.【答案】B。解析: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或对学生的影响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 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也称非正式课程、潜 在课程、隐蔽课程等,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即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 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经验。题干所述现象说明该校重视隐性课程。【考点预测】课程类型。9.【答案】D。解析: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除了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 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考点预测】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第二章第三节),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预期的目标或结果,斯 克里文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强调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斯塔弗尔比姆的 CIPP 评价模式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斯泰克的 CSE 评价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旨在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服 务。10.【答案】 D。解析: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 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考点预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11.【答案】 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强调了理想与目标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指引意义,反映了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考点预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12.【答案】 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 地反映的特性。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 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 彩服藏在草地中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手机铃声。【考点预测】知觉的特性。13.【答案】 A。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 构。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为了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 有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 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考点预测】学习策略。14.【答案】 D。解析:菲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了认知、联系形成和自动化三个阶段。认 知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他人示范的动作模式,或自己按照操 作说明或使用手册的要求,试图对所学技能的任务、性质、要点进行分析、了解和领会。联系形成阶段是 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从认知方面转向动作方面,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动作系统的阶段。自动 化阶段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 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乐乐将运球动作和上篮动作综合起来的过程,属于联系形成阶段。【考点预测】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发展。15.【答案】 D。解析:定性评价是指采用非数量化的方法对教育事实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 然后做出原则性的、趋向性的价值判断,是教师用描述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 等。题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属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量化的方法对教育事实从数量方面进行描 述、分析和计算,并以此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这种评价是目前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评价方式。【考点预测】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16.【答案】 A。解析: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表现有自我中心性,就是指儿童往 往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儿童还不能设想 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会出现“集体的独白” 现象。【考点预测】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的特点需掌握,可出简答题。17.【答案】 B。解析:自主对羞怯( 1.5-3 岁),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主性。这一阶段 的儿童开始独立处理事情,开始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穿衣、吃饭、走路等。他们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 不愿他人干预。【考点预测】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可出简答题。18.【答案】 A。解析: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 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 反应状态。题干中小刚的表现属于焦虑症。【考点预测】中学生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19.【答案】 D。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筑是引导学生实现自己潜能、达到最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真诚、接受、理解地对待学生。【考点预测】课堂管理的取向(第八章第二节),行为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人本主义取向的课 堂管理模式、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效能感联系 起来,能做选择题即可。20.【答案】 C。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 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老师赞扬某学生的助人行为,而使得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属于替 代强化。负强化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直 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 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考点预测】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21.【答案】 B。解析:形成期是班集体稳定发展的时期,班集体的特征已经鲜明地显现出来。师生之 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产生了一定的友谊,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 主任指定的班干部也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级的凝聚力开始显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考点预测】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二、辨析题22.【参考答案】(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 分)(2)教育目的是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需 遵循的要求,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 分)(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 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2 分)(4)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的,而教育目的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也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的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了教育目的,才能更 好地把握教学目标。(2 分)【考点预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23.【参考答案】(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 分)(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2 分)(3)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增强行为发生 的概率。(2 分)(4)综上所述,题干说法有误,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增加反应的概率。(2 分)【考点预测】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负强化和惩罚可持续关注。24.【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是正确。(2 分)(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2 分)(3)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 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活 动和交往时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的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德育应在 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4 分)【考点预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5.【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 分)(2)根据人在认知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可将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型学习风 格较多地受其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不受 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2 分)(3)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这两种学习风格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 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偏好合作学习,而场独立型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偏向于自主学习。(2分)(4)可见,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各有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2 分)【考点预测】认知风格三、简答题26.【参考答案】(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 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2 分)(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 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2 分)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2 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 分)【考点预测】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27.【参考答案】(1)多血质的学生具有的特征: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注意力易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4分) (2)措施:对多血质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注意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做事有计划、有目标并努力落实的习惯;(3分) 要教育他们保持稳定的兴趣,发扬他们热情奔放、机敏灵活的长处,要求他们做事要专心致志和敢于面对困难。(3 分)【考点预测】气质类型。28.【参考答案】(1)整合学科内容。教师要注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鼓励学生把在某一个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 其他学科中去。(2 分)(2)加强知识联系。教师要重视学生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促使学生把已学过的内容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去。(2 分)(3)强调概括总结。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2 分)(4)重视学习策略。教师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2 分)(5)培养迁移意识。教师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的积极态度。(2 分) 【考点预测】学习迁移:分类、理论、影响因素。29.【参考答案】(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组成的共同活动;(2 分)(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2 分)(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2 分)(4)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舆论导向;(2 分)(5)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2 分)【考点预测】班集体的相关知识:良好班风的培养措施、班集体的建设策略等需掌握。四、材料分析题30.【参考答案】30(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材料中,教师发 现小辉虽然调皮捣蛋,但非常聪明,并努力和家长一起发现小辉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最终使小辉健康 成长。(3 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发展潜力与可塑性,我们不应该以学生现有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 标准,要看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并且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材料 中,教师没有因为小辉的问题、父亲的灰心丧气而放弃小辉,反而用发展的眼光看小辉身上的问题,给予 了小辉更多的爱与机会,使小辉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3 分)30(2)班主任在对小辉进行德育时贯彻了疏导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新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错误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根据孩子的优点,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我发展。(3 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 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材料中,教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寻找小辉的闪光点,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3 分)长善救失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 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教师发现小辉虽然调皮捣蛋,但非常聪明,并努力和家长 一起发现小辉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最终使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3 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 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 中,班主任走近小辉,关心、帮助他,并对他进行了正确引导。(3 分)【考点预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理念。31.【参考答案】小明厌学情绪、弃学行为可以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来解释:(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强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在小明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强 化,学习不好遭受的是老师的漠视以及父母的批评和打骂,虽然惩罚有时有利于抑制不当的学习行为,但 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情绪上的对抗与不满,这就导致了小明的弃学、厌学行为。(6 分)(2)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学生对自己学 业成败原因的推断,通过影响其情绪感受,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动机。小明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 中名次后移,虽经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这一消极归因使其感到羞愧, 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也很不乐观,因而降低了学习的坚持性。(6 分)(3)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判断与信念。该理论认为,人总是愿意在自己有成功把握的事情上投入精力。小明进入高中后由于几次考试连续失利,因消极的 归因模式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降低,因而产生厌学情绪。(6 分)(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 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 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材料中,父母对 小明的批评与骂、老师很少让小明回答问题,可能导致他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厌学情绪。(6 分)【考点预测】利用学习动机理论分析材料,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也需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