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1669825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36.0 分)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D.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糖类是生物膜的成分之一,可以参与细胞的识别的过程糖原是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淀粉、纤维素是由麦芽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葡萄糖可以氧化分解放能,但线粒体中不存在此化合物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D.胚胎干细胞中核仁明显,利于合成蛋白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更多氧气性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利于合成性激素细胞中线粒体的大小、数目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差速离心法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物理模型建构法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4.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影响相同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5.如图表示某生物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C.D.DNA 数为 2 时表明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DNA 数为 4 时染色体的数量增加了一倍DNA 数为 2 时适于计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此图表明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量最少6.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同的是 ( )A.B.C.D.都在细胞核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mRNA 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 tRNA 上找到相应的反密码子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都由线粒体提供用射线照射时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A.B.C.D.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期细胞分化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8.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又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A.B.C.D.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新的物种 长期使用杀虫剂,将诱导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C.ab 段的 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bc 段的 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d 段的 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 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0. 以下是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C.D.此过程有水生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上面所有的碱基都可以和上相应的碱基配对形成后即进入高尔基体加工,然后分泌出细胞 一种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11. 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 T 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A.C.干扰素、胸腺素胰岛素、胸腺素B.D.组织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 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使用诱虫器和吸虫器的目的是促使小动物从土壤中出来对于眼睛看不见的小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实体镜来观察 本实验可采集多个样本进行观察在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9.0 分)13. 2018 年 1 月 26 日,4 名志愿者在“月宫一号”密闭舱中生活了 200 天,刷新了世界纪录,这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月宫 365”计划的一部分。“月宫一号”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密闭程度最高的四生物链环(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系统中的部分养殖动物可为人体提供动物蛋白质。该实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一个生态系统如何为不同成员提供生命保障。2 1 4请回答下列问题:(1)“月宫一号”中的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_。(2)“月宫一号”的核心是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该项技术要求系统内的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_不断循环的 过程。该系统还必须由外界不断提供_,原因是_。(3)志愿者的食物蛋白主要来自动物养殖场中养殖的面包虫(黄粉虫),神奇的是黄粉虫可以以塑料为唯一食物来源,原因是黄粉虫体内有些微生物能分泌分解塑料中化合物的酶,黄粉虫 与这些微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14.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民间制作腐乳均为自然发酵。请回答:(1)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_酶,前者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后 者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民间制作腐乳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 这些菌落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3)将长出毛霉豆腐毛坯摆放在瓶中加盐腌制,随着毛坯层数的加高盐量应_;腌制后 要加入_,其中加入的香辛料既可调整腐乳的风味,也具有_作用。(4)某同学严格按照腐乳制作的流程制作腐乳,但仍发现腐乳成熟的时间延长了,造成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_。15.图甲为黑藻的叶肉细胞,箭头代表相应气体的扩散方向;图乙为黑藻叶肉细胞在适宜温度下,逐渐增强光照强度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用吸收和释放的 C0 量来表示)变化曲线,S 一 S 代表相应区域的面积。2 16.(1)若图甲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 B 点的含义相同,则此时图甲中应存在的箭头有_;若图甲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的 D 点的含义相同,则此时图甲中不应存在的箭 头有_(2)限制图乙中 D 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3)图乙中,在 0 C 段水绵积累的有机物可用面积_表示;若降低 CO 的浓度,D 点应 向_方移动生物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图 1、图 2 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且限制酶的切点是唯一的,外源DNA 插入会导致 相应的基因失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_,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图1 所示结构外,还需具 有_。(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3)如图 2,如果要利用 PCR 扩增出目的基因,应选择引物_。PCR 过程中,除了要加入足量的引物外,还需要加入_酶,DNA 链的延伸一般需要的温度为_。(4)如果要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一般要用 Ca2溶液处理细菌,使其达到_,有利 于吸收外源 DNA。为了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3.0 分)17.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 E 使其细胞中 GA 含量降低(突变体),实验1 1 结果如图 1 和 2 所示,请回答:18.(1)赤霉素和脱落酸属于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 植物的_的微量有机物,其中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_(至少写出两点)。(2)由图 1 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_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题意 可知,_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存。(3)科研人员发现,成熟种子中高含量的 ABA 使种子休眠;萌发的种子释放大量 GA 会降解ABA,同时 GA 能抑制 ABA 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结合图 2 推测,突变体拟南芥中 GA 含量 _则 ABA 含量_从而抑制种子萌发。某植物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标记为、号),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a)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圆粒(D)对皱粒(d)(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为显性,现有品种(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 F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亲本F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aBD:AbD=l:1?abd:aBd:abD:aBD=l:1:1:11 1 2 1 12 2 1 12 2 2 2 (1)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 形状的基因位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种子于号染色体上。(2)组合二中,F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利用组合三 F 自交,F 中茎顶花高茎个 体所占的比例为 。(3)该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为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对部分结果做出预测分 析:(具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纯种植物类型)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 F ,F 测交得 F ,观察并统计 F 的表现 型及比例。实验二:利用纯种红花圆粒与 比例。植株杂交得 F ,F 测交得 F ,观察并统计 F 的表现型及部分结果及结论:实验一中,若 F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 色体上。实验二中,若 F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 体上。-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解:A、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 淀,A 正确;B、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糖类和蛋白质或磷脂结合,形成糖蛋白 或糖脂,可以参与细胞的识别的过程,B 正确;C、麦芽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 错误;D、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D 正确。 故选:C。糖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 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本题考查了糖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细胞膜的组分,识记还原糖的种类以及鉴 定的原理,区分多糖、二糖、单糖的分类。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结合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考察,难度不大, 但需要对相应知识进行识记,并会综合理解运用。A.胚胎干细胞中核仁明显,不能说明有利于合成蛋白质,A 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可包含更多的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更多氧气,B 正确;C.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性激素属于脂质,性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利于合成性 激素,C 正确;D.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细胞中线粒体的大小、数目随代谢条件 的不同而不同,D 正确。故选 A。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A.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层析法,A 错误;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法,B 错误;C.研究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数学模型建构法,C 错误;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D 正确。故选 D。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 过程中注意积累。A.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 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A 正确;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不相同,若间隔时间太短,被标记的个体没有与未被标记的个体充分混合均匀,这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B 错误;C.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相同, 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 错误;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相同,解 离时间太短则组织细胞没有完全分离开,解离时间过长会导致根尖过于酥烂,D 错误。故选 A。5.答案:D解析:解:A、DNA 数为 2 时,细胞处于 G1 期或末期,A 错误;B、DNA 数为 4 时表明细胞中核 DNA 含量增加一倍,此时细胞处于 G2 期、前期、中期或后期,只 有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B 错误;C、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此时细胞核中 DNA 相对含量为 4,C 错误;D、此图表明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量最少,D 正确。故选:D。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中 DNA 含量,细胞中DNA 相对含量为 2 时,细胞处于 G1 期或末期;DNA 含量由 24 时,细胞中正在进行 DNA 分子的 复制,细胞处于 S 期;DNA 含量为 4 时,细胞处于 G2 期、前期、中期和后期。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解正确分析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 查。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相应的生物学问题。A.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无细胞核,转录的场所在细胞质,A 错误;B.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不能在 tRNA 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B 错误;C.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由线粒体提供,C 错误;D.用射线照射时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D 正确。故选 D。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A.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A 正确;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B 正确;C.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C 错误;D.细胞分化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D 正确故选 C。8.答案:A解析:解:A、甲虫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A 正确;B、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发生了进化,但并未出现新的物种,B 错误;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发生在使用杀虫剂之前,C 错误;D、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 错误。故选:A。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 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 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 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ab 段上升是因为 Na+内流所致,流动过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 A 正确;B.bc 段上升也是因为 Na+ 确、进一步内流所致,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B 正C.cd 段下降是因为 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 C 正确;D.de 段下降是因为 K+ D 错误。故选 D。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10.答案:D解析:略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A.胸腺素不是免疫系统 T 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A 不符合题意;B.组织胺不是免疫系统 T 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B 不符合题意;C.胰岛素、胸腺素不是免疫系统 T 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C 不符合题意;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是免疫系统 T 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D 符合题意。故选 D。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土壤小动物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实验彻底结束后,还存活的小 动物最好放回原地。A.使用诱虫器和吸虫器的目的是促使小动物从土壤中出来,A 正确;B.对于眼睛看不见的小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实体镜来观察,B 正确;C.本实验可采集多个样本进行观察,C 正确;D.在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使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而标志重捕法只能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 调查,D 错误。故选 D。13.答案:生物类群;元素;能量;若长期没有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互利共生解析:解:(1)“月宫一号”中的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了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 生态系统的群落。(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若长期没有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该系统还必须由 外界不断提供能量。(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粉虫与这些微生物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因此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故答案为:(1)生物类群(2)元素 能量 若长期没有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就会崩溃(3)互利共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 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的能力。14.答案:(1)脂肪 肽和氨基酸(2)不需要 不属于(3)增加 卤汤 防腐杀菌(4)卤汤中的酒精含量过高解析: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原理和流程,涉及到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方法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2 2 3 11 22 32 3 1 2 3 12 2 3 13 1(1)腐乳更易消化吸收,可见,豆腐中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被分解了肽、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由此 可推知毛霉等微生物产生了蛋白酶和脂肪酶。(2)传统腐乳制作是不需要灭菌的,发酵过程巾起作用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 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3)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整齐的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这样,既不使豆腐块过早酥烂,又能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腌制后加入卤汤, 其中加入的香辛料既可调整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作用。(4)卤汤中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杀菌,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15.答案:;C0 浓度;S -S ;左上解析: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乙中的 B 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被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同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对外表现为既不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也不释放氧气和二氧化碳,所以此时图甲中存在的箭头只有图乙中的 D 点表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肉细胞表现为吸收二 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所以除存在箭头外,还有箭头。(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图乙为黑藻叶肉细胞在适宜温度下,D 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所以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3)据图乙分析,横轴以上与曲线即纵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所以OC间此棉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为 S +S ,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 S +S ,故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S +S -(S +S )=S -S 降低 CO 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降低,D 点应向左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1)(2)C0 浓度(3)S -S 左上据图分析:图甲中,是氧气,是二氧化碳。图乙中,A 点只有呼吸作用,B 点表示光 补偿点,D 点表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S -S 本题考查范围较广,涉及面大,难度也较大,关键是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16.答案:(1)质粒 目的基因和终止子(2)BclI 和 Hind(3)引物甲和引物丙 耐高温的 DNA 聚合(4)感受态 四环素72解析: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要求考生认真分析图 1 和图 2,能根据图中和表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准确判断使用DNA 连接 酶连接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其中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基因表达 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2)选择的限制酶应在目的基因两端存在识别位点,但BamH可能使质粒中的启动子丢失,因此 只能选 BclI 和 Hind两种限制酶切割。(3)如图 2,如果要利用 PCR 扩增出目的基因,应选择引物甲和引物丙。 PCR 过程中,除了要加入足量的引物外,还需要加入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DNA 链的延伸一般需要的温度为 72。(4)如果要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一般要用 Ca2溶液处理细菌,使其达到感受态,有利于吸收 外源 DNA。为了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17.答案: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 突变体GA 含量低低高解析:解:(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由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被称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其 中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2)由图 1 可知,经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突变体由于导入了基因 E, 故 GA 含量较低,由此可知,GA 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1 1 (3)成熟种子中高含量的 ABA 使种子休眠;萌发的种子释放大量 GA 会降解 ABA,同时 GA 能抑制 ABA 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由此可知 GA 和 ABA 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中的作用相反。由图2 可知,随着 ABA 浓度的增加,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迅速降低,说明野生型拟南芥对 ABA 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 GA 含量低,ABA 含量高。故答案为:(1)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2)突变体 GA 含量低(3)低 高分析图 1: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分析图 2:野生型拟南芥对 ABA 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赤霉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 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利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进行解释、 推理某些生物学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8.答案:(1)2 (2)abd:aBd:abD:aBD=1:1:1:134(3)白花皱粒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1 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1:1:1:1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1)根据组合一中 F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BD:AbD=1:1 和组合三中 F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bd:aBd:abD:aBD=1:1:1:1,可判断控制植物花的位置的基因与控制茎高矮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 2 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控制植物花的位置性状的1 1 2 - = 。 1 12 2 1 12 2基因位于 I号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也位于 I号染色体上,根据题意,控制种子形状的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因此,控制圆粒与皱粒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2)组合二中,F 的基因型为 AABbDd,所以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BD:ABd:AbD:Abd=1:1:1:1,利用组合三 F (aaBbDd)自交,F 中茎顶花高茎(aaB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3 34 4(3)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 F ,F 自交得 F ,若 F 的表现型及比 例为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1,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I 号染色体上。实验二:利用纯种红花圆粒与纯种白花皱粒植株杂交得 F ,F 测交得 F ,若 F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1:1:1:1,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号 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