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59542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案李 文 跃一、本课程目标及任务陶瓷粉彩装饰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也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粉彩装饰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粉彩绘画颜料多,变化大,制作工艺复杂。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装饰表现形式丰富、艺术格调高雅、用途广泛的学科,因此学习好本专业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陶瓷粉彩装饰课程教学是专业性强以技法训练、工艺制作学习为主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它通过对陶瓷粉彩装饰理论讲授和各种装饰技法的训练,要求学生(1)知道陶瓷粉彩装饰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的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应用与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材料、工艺、制作方法,基本原料和颜色,尤其是粉彩颜色的制备和应用。(3)要求学生掌握粉彩设计及制作技法,使之掌握本专业粉彩装饰基础知识、动手表现与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陶瓷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二、课程与课时分配表 序号学期安排单元课题时间分配讲课实践小计14一粉彩的形成与发展2182024二粉彩的材料工具与绘画 2182034三粉彩瓷绘的表现技法4364044四粉彩瓷绘艺术的鉴赏11920合 计991100第一单元 粉彩的形成与发展授课内容第一单元 粉彩的形成与发展授课时数讲课 2作业练习 18(+课外训练时间)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粉彩?粉彩瓷的基本特征、工艺要素、人文要素以及装饰品类发展变化。让学生初步掌握粉彩的线绘能力,为后阶段粉彩绘画打下基础。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训练并重2、当场演示粉彩线绘的方法。实践教学1、思考清代粉彩瓷产生的原由2、用瓷板绘制粉彩花鸟装饰画1件(线描训练)。教 学 安 排课程讲授内容:1、粉彩装饰的概述2、清代粉彩的形成与发展3、民国粉彩艺术特征4、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教学要求: 1、根据课程讲授内容,展示相应粉彩图片和粉彩装饰实物,增强粉彩教学的感知性与学习兴趣。 2、粉彩装饰教学应注重学生绘画的基本方法训练与粉彩绘画油料使用性能掌握程度为主。讲授内容:1、粉彩装饰的概述粉彩装饰是以陶瓷器物为载体,以诗书画、印、工艺表现于一体的绘画艺术表现显示,粉彩瓷也是景德镇陶瓷享誉世界的四大名瓷之一,它是在珐琅彩和釉上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表现技法上,以单线勾勒平填五彩的绘画表现发展到有洗染、点染、罩色、接色等艺术表现形式之变化,在绘画风格上,其构图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特征,从装饰的艺术效果看,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凡中国绘画中表现所能表现的工笔或写意,表现粉彩装饰工艺都可达到其相应效果,它既适合于高档艺术陶瓷装饰也适用于一般日用瓷器,粉彩装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粉彩,顾名思义,即具有粉润莹亮的色彩。它是在烧好的白胎上。用珠明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入炉经780左右温度烧制。烧成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润柔和、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玻璃质凹凸感。粉彩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表现中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在民族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具有粉润清秀、俊雅秀美的艺术特色,故而历来深受国内外艺术鉴赏家和陶瓷收藏者的推崇与关注。清代人陈浏在陶雅中盛赞粉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法国人更把粉彩作为“玫瑰族瓷器”,认为只有高贵的玫瑰花才能与之媲美。同时,由于它操作工艺复杂,材料性能不易控制和掌握,因而更被视为中华艺术中的珍品而深受人们的青睐。2、清代粉彩的形成及发展第一节 清代康熙初创时期的粉彩 粉彩瓷创烧于清康熙时,它是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康熙时五彩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釉上蓝彩,并以釉上黑料绘线取代青花蓝线,使五彩色系得到了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与此同时,康熙时盛行“瓷胎画珐琅”彩瓷工艺(即珐琅彩)。它是先在景德镇烧制好精细白瓷胎,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由御用画师彩绘并烧制而成。由于其产量低,加上是在宫廷密制,民间很难见到,因而使珐琅瓷变得极为名贵。珐琅彩中的珐琅料主要成分为PbO(氧化铅)、B2O3(三氧化二硼)、SiO2(二氧化硅)、As2O3(三氧化二砷)以及锑、金等着色金属氧化物。砷在低温铅釉中起乳浊剂作用,不透明的珐琅料中均含有砷。清康熙晚期开始在五彩瓷绘的局部纹饰上采用不透明的珐琅质颜料。如清康熙时的“粉彩花蝶纹盘”,花朵采用粉质的胭脂红,光泽较足,白花粉感强,叶面绿色仍采用五彩的平涂法,这便是早期粉彩的雏形。康熙初期的粉彩处于初创阶段,其风格较为简朴,施彩也显粗略,题材多为折技花卉、云龙纹样等,多与五彩同施于同一器物之上,粉彩色料也只有粉红、粉白、粉绿等几种简单的颜色。第二节 雍正、乾隆粉彩的发展鼎盛时期到雍正时期,粉彩获得了较大发展,无论在瓷质、造型、彩绘技法、绘画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开始大量采用一种含砷的乳白色玻璃白颜料。在粉彩彩绘装饰之中玻璃白的用法有如下几种:(1)涂粉为地。即在瓷面上画好纹饰的某些地方如花朵、人物服饰等用玻璃白打底,空出线条,干后用较稀释的彩料根据画面装饰需要渲染出有明暗深浅变化的效果。(2)将玻璃白掺入颜料中使其粉化。被粉化的颜料如红色呈粉红、绿色呈粉绿、黄色呈粉黄等,从而增加色阶,使画面装饰色彩品种更加丰富。(3)玻璃白还可以单独作为彩料使用,呈现粉白效果。在釉上彩瓷中,只有粉彩、珐琅彩使用玻璃白及含玻璃白的粉质颜料,古彩和以后出现的浅绛彩装饰均不使用。这一时期不仅大量使用玻璃白及含玻璃白的粉质颜料,而且在玻璃白上渲染料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同时在透明颜料的使用上开始出现接色填法,即将两种不同色相的颜料填于同一纹饰内,并使其均匀过渡。彩瓷技术上的进步,使得雍正时期的粉彩呈现出粉润清雅、俊秀逸美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清宫廷对粉彩瓷的喜好和需求,开始大量在御窑厂烧制, 使民窑也受影响,民窑粉彩多装饰于日用器皿之上,如碗、壶、罐等,在装饰风格上虽洒脱、奔放,但在绘制技艺方面较为粗糙,与同时代的官窑粉彩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瓷器成为当时贸易的主要商品。为了出口的便利,商家们甚至在广东等地的通商港口附近开设陶瓷加工厂,大量复制景德镇风格的瓷器或按来样进行加工,这为粉彩的形成提供了契机。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取材更为广泛,有花鸟草虫、山石楼台、人物故事等。在装饰构图中,十分注重留白,露出纯净洁白、玉质精巧的瓷胎,显得轻盈飘逸。其纹饰处理一般都具有特殊涵义,其寓意或福寿康宁,或喜气吉祥,或高官厚禄等。如八仙祝寿、玉堂富贵、蟠桃献寿、岁寒三友、寿山福海、梅竹先春、王伦图、过枝花等。同时,在装饰风格上开始受到了中国画的影响,并在器物上还常题诗句,字体多为行楷,与画面纹样相映生辉。随着技艺的逐渐纯熟,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十分盛行,并成为彩瓷绘画装饰的主流。正是由于雍正粉彩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后世人们把粉彩也称为“雍正彩”。进入乾隆时期,粉彩瓷更为盛行,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而日臻完善。装饰形式种类繁多,先后出现了色底开光装饰、锦边装饰、锦地装饰、锦地开光装饰等。乾隆时期不仅器物制作工艺精良,而且造型品类十分丰富,有天球瓶、双耳尊、橄榄瓶、葵口盘、琮式瓶、双联瓶、转心瓶、转颈瓶等等。其时粉彩瓷色调极丰富,装饰手法繁多,工艺精良、考究,此时是粉彩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乾隆时期的粉彩装饰形式主要有:1、以花卉、草虫、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的白地装饰;2、以各种色地开光或锦地开光,内绘山水、人物或花鸟、有锦上添花之称;3、各种色地上绘制缠枝花卉、忍冬蔓草纹及折枝花卉等装饰性较强的纯图案装饰。此时,在工艺技法上还常采用一种被称为“轧道”的工艺,即在填色的粉彩色地上用尖状物刻画出各式纹饰,并显出胎质,这种工艺十分复杂。极为费工。这些工艺技巧的运用把粉彩瓷器装饰得富丽堂皇,但工艺的过分考究使得纹样繁缛堆砌,失去了雍正时期清新秀丽、飘逸优雅的风格和生动感。正如陶雅中所述:“深厚固不如康熙,美丽亦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客与中流。”第三节 清中、晚期粉彩的衰败时期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盛世之后,粉彩瓷从嘉庆开始走向衰落。此时中国的彩瓷业,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的生产,都是每况愈下。值得注意的是,嘉庆时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而改由地方官员兼管。嘉庆前期的粉彩瓷基本上是乾隆时的延续,后期则在品种、产量及质量方面均有所减退。在瓶形方面基本上保持着乾隆时的传统,但出现了典型的帽筒,鼻烟壶也更流行。其时彩瓷仍以粉彩为主流,陈设瓷、文房用具、日用器皿及法器等均属常见。在装饰形式方面,官窑器中的粉彩开光为多见,万花堆、百花图等装饰的器物十分突出。描金工艺的采用较为普遍,乾隆时期的轧道工艺继续大量采用。山水风景、花卉、花果题材常出现在碗类、盘类等器物上。特别是过枝籁爪纹样更为突出,它有象征瓜迭绵绵的吉祥之意。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吹施豆瓣绿颜料。道光朝传世的粉彩瓷器数量比较多,但在质量上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差较大。从遗存的器物分析,大致有以下特点(1)陈设瓷虽然为数不少,但以日用器皿为多。(2)除少部分特别精致的官窑器外,不论官窑、民窑器多数胎体粗劣,釉面呈波浪纹,并有明显的疙瘩釉。底足处理也多粗糙。(3)装饰纹样除传统的龙、凤、缠枝花卉外。逐渐失去了康熙、雍正的古雅趣味,也改变了乾隆、嘉庆繁缛图案样式,而出现了民俗的斗鸡、戏狗等画面。(4)绘画英雄人物的无双谱和金石、博古图案成了道光朝的时代特征。此外,各种色地如珊瑚红、绿黄等开光装饰仍常见出现。且往往与描金工艺结合。其中署“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器物大多制作精良。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正处于鸦片战争的祸乱之中,国运衰,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官窑瓷器的生产处于衰落的境地,民窑虽然仍在大量烧造,但多数品质较粗劣。粉彩瓷工艺几无建树,但也不乏些亮点。如同光绪时为慈禧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辰大批烧造寿庆皇帝大婚和赏赐所用的官瓷,似有中兴之势。尤以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碟纹盖碗,其绘画装饰规整秀美,制作精良,较为突出。第四节 清未民初新粉彩的酝酿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叶,正值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剧变的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生产日渐式微,江西巡抚刘坤一在同治十二年的奏折中说:“咸丰时官窑厂被毁,同治时因兵乱,从前工匠类皆流亡,现在工匠具后学新手,选作、法度诸失其质”。受战乱的影响,御窑厂的良工画师散落民间,精工细作的粉彩日渐衰落,这也为产生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浅绛彩瓷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浅绛彩所用的画料与粉彩不同,它是在钴土矿中加放铅粉配制而成,称之为“粉料”。由于它含有起熔剂作用的铅粉,纹样画好后不用填盖透明颜料,烧成后也不会掉色。画好后薄填淡赭、水绿、浅绿一类的粉彩透明颜料,经低温烧成呈浅淡的色调。似有国画浅绛山水画之意趣,故此得名。由于浅绛彩工艺简单,绘制、填色都较为直观和简便,较易上手,一挥而就,加之浅绛彩清秀飘逸的格调,受到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中小官僚、绅士阶层的喜爱。因此这一时期浅绛彩大行其道,工艺上的简化使绘制者独立完成成为可能。事实上,浅绛彩画家中就有一批是能书善画的文人。与此同时,一批诗书画等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或画家的参与,使得浅绛彩的绘制水平迅速提高。从存留的实物看,有不少作品用笔精练,构图布局精妙,与晚清海上画派风格相近体,并常有署名题写纪年,画面包含了文人画所含有的各个部分。这一时期的浅绛彩瓷绘名家高的甚多,据专家统计,有署名的浅绛彩画家多达数万人,其中以程门、王少维、金品卿、高心田、许达生、黄士陵、张熊等人作品为佳。浅绛彩瓷绘所涉题材主要为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其中以山水题材居多。浅绛彩瓷选用的器形较为丰富,瓷板、瓷瓶、文房用具、日用器皿等,只是制作不够精良,不少器物的瓷胎、釉面都较为粗劣。由于浅绛彩瓷施彩较薄,黑色画料也常无透明颜料覆盖,画面容易被腐蚀和脱落。加上浅绛彩在工艺上受到制约,难以表现丰富的层次、细腻的笔法,进入民国后逐渐被粉彩装饰绘画所取代。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浅绛彩仍是以含珠明料的粉料、矾红等为画料,薄施赭石、水绿、浅绿等透明颜料,这在材料的类别上与传统粉彩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画面的装饰形式、绘制和施彩手法的差异,是粉彩装饰风格与技法的演变和革新。因此,浅绛彩仍属粉彩的范畴,不应理解为是介于古彩和粉彩之间的一种新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浅绛彩瓷自产生到流行虽然只维持了短暂的几十年,但在中国彩瓷史上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首先,浅绛彩瓷确立了陶瓷绘画中国画装饰的表现形式,扩大了陶瓷装饰语汇,为此后景德镇新粉彩的形成首开先河。其次,能书善画的一批文人直接参与浅绛彩瓷的绘制,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彩瓷界行业的绘画水平,吸引了周边地区谙练国画人士的参与,直接或间接地间入了大批绘制能人从事陶瓷艺术的表现,如曾在杭州以绘团折扇为业的江西婺源人汪晓棠,时任饶州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图画专业教师潘匋宇,以捏面人著称的江西新建的王琦等,这为新粉彩的形成奠定了人才基础。第三,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景德镇御窑厂迅即解散,一批深谙传统粉彩技艺、擅长精绘细作的技艺人员散落民间,这为以传统的粉彩材料与中国画装饰形式相结合的新粉彩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3、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 进入民国后,由于浅绛彩施彩单薄,粘接不够牢固,缺乏传统粉彩的色泽晶莹亮丽、色域宽广丰富等特色,加之当时的陈设瓷、日用瓷、嫁妆瓷几乎都以浅绛彩作装饰,画面装饰显得雷同和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浅绛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为新粉彩所替代。“新粉彩”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粉彩而言。它运用传统粉彩材料和工艺手法,承继浅绛彩的绘瓷技艺,采用中国绘画的装饰形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粉彩拘谨、呆板的画风,又有异于浅绛彩粗率的工艺、单调的色彩,呈现出色彩晶莹绚丽、风格新颖多变、精细豪放皆宜、乡绅市井俱喜的局面,而迅速流行开来。此间,曾从事浅绛彩绘制的一批画家,如潘匋宇、汪浇棠等开始转向新粉彩的绘制,由此开创了陶瓷粉彩装饰艺术新的发展时期。继潘匋宇、汪浇棠之后,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了“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是一个松散性的民间团体,它由王琦等人倡议,邀请几位同道艺人开展一些小范围的研究活动,并相约中秋之日每人自带作品相聚,品茶论画。这种聚会形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便约定每当月圆时便相聚一次,谈画论艺,定名“月圆会”。其间不断有官贵人索瓷求画,或八幅、四幅条屏成套,或单块中堂,亦瓷亦画,这在当时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之为“珠山八友”。(珠山是景德镇的代称。它位于景德镇市中心地区,原御窑厂遗址处,是由废旧窑砖、瓷片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其坐落有一阁楼,名日“龙珠阁”。)“珠山八友”的人员组成并不确切,一说由专攻人物的王琦、王大凡,善画花鸟的程意亭、刘雨岑,山水见长的汪野亭,以及善画鱼藻的邓碧珊,主画梅花的田鹤仙,画竹见长的徐仲南组成。另一说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刘雨岑、邓碧珊、何许人(以雪景山水见长)、毕伯涛(以花鸟见长)八人。尽管对“珠山八友”的人员组成说法不一,但这十位艺人画技过人,自成一体,在当时均有较大影响。他们的粉彩瓷绘均以中国画的形式入画。尽管以中国画作为粉彩的装饰形式并非“珠山八友”首开先河,但就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遗留的众多的作品数量及作品中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工艺的纯熟程度,近现代众多知名瓷绘艺术有与“珠山八友”的渊源关系和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等,将其称为新粉彩的代表性人物应不以为过。“珠山八友”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除上述几点外,他们在工艺革新方面也作了尝试和探索。如由王大凡开创的“落地彩”法,即在人物服饰的施彩中,用珠明料勾绘的衣褶线条上直接用广翠、净大绿、净苦绿等色料表现出其明暗、转折关系,待干后平填雪白,以此取代传统的于玻璃白上的渲染衣纹明暗的方法;刘雨岑首创的类似写意花鸟画法的“水点桃花”技法,一改以往在玻璃白上层层渲染彩料,而用含料多的羊毫笔蘸取以水调成的洋红等色料,直接于较薄的玻璃白上拓出花朵的明暗关系,呈现出活泼快的效果;何许人的雪景山水,运用粉彩颜料中的玻璃白突出山石树木的积雪,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等等。这些技法的革新与创造极大程度地拓宽了粉彩装饰的表现力,为新粉彩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工艺技法方面的深厚基础。民国时期,除“珠山八友”外,景德镇还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粉彩瓷绘名家,他们与“珠山八友”一起,为推动粉彩瓷绘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与“珠山八友”同时或稍晚的粉彩瓷绘名家有:方云峰、汪大仓、张志汤、王步、邹文候、涂菊亭、余翰青、陆云山、徐天梅、汪小亭、邹国钧、毕渊明、魏墉生、王锡良、李明亮等。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的新粉彩艺人以瓷代纸,以料代墨,把陶瓷装饰演变成了瓷上绘画,甚至以绘画审美意识取代陶瓷装饰审美意识,削弱或割裂造型与装饰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唯绘画论的观点,排斥陶瓷艺术对工艺美的结合和艺术表现的追求。另外,民国时的一些瓷绘艺术深受前辈影响而不能自拔,更有直接描摹诸如“杨州八怪”、海上画派家之画风,带有明显的摹仿痕迹,将马骀画宝、诗与画等画册中的稿样直接翻版。当然,作为学艺的一种方法,临习前人的艺术成果无可厚非,但终不应作为粉彩装饰艺术的主流而予以倡导。4、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对陶瓷艺术的振兴和发展极为重视,先后成立了陶瓷生产合作社、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国营景德镇建国瓷厂、艺术瓷厂等,集中了一批颇具影响的粉彩瓷绘名家,将民国时分散的自发性自主经营模式转化为有序的合作化经营模式,从客观上为景德镇制瓷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还委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学生到景德镇进行指导和实习,他们的到来为景德镇的制瓷业注入了活力。如梅健鹰、祝大年等人向陶瓷艺人讲授写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提倡从自然界、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这对景德镇艺人长期由师傅带徒弟、父传子、子传孙的学艺模式和创作思维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那段时间,景德镇艺人写生、学术争鸣之风盛极一时。20世纪506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景德镇的粉彩瓷绘艺人摒弃过去那种以仙道神佛、才子佳人为题材的创作格局,开始走入了现实生活,师造化、融古今,用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如以雄壮秀丽山水题材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以繁花灿烂、彩禽山雉的花鸟为题材象征社会主义祖国如春天般生机勃勃;人物题材多以表现劳动、丰收、知识青年到农村等符合时政要求、主题内容积极和进步的题材。这些作品反映了创作者在努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一时期的粉彩瓷绘制作品工艺制作之精良,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回顾这些作品,也令人感到叹服。应该说政府的这种引导对繁荣陶瓷艺术创作,提高绘制艺人的创作积极性是有积极意的。但一味强调“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绘画的形式服从内容、服从政治,势必导致艺术形式的单调和创作风格的雷同,从而制约陶瓷粉彩装饰艺术的健康发展。毕竟有些题材和内容是难以体现作者的政治倾向的。“文革”期间更是把这种创作模式推向了极致,涌现出一大批宣扬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反映革命历史题材以及毛泽东画像、革命样板戏等表现方面的作品。由于“文革”期间强调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个人名利思想,因而绝大多数作品均未署作者名款,而代之以“景德镇制”、“革命委员会敬绘”等字样。由于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文革”色彩而被人称为“文革瓷”。客观地说,“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陶瓷作品,尤其是在山水与现代人物表现方面。如邹国钧的红日东升粉彩瓷板画、(佚名)粉彩山水人物四方瓶、(佚名)我们爱劳动粉彩薄胎瓷瓶、(佚名)知识青年到农村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文革”后期由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承制的毛泽东专用瓷,更是瓷中极品。该套餐具瓷胎采用半透明度极佳的高白釉原料烧制成瓷,由王锡良、张松茂、刘平、汪桂英、王怀俊、徐亚凤等一批优秀陶瓷艺术名家执笔绘成“水点桃花”纹样。“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大批在“文革”期间思想受到压制的陶瓷艺术家欢欣鼓舞,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陶瓷艺术创作。他们不求名利,潜心钻研,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情趣,大胆借鉴外来文化艺术元素,在短短的数年间,不但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陶瓷粉彩艺术作品,而且涌现出一批卓有影响的陶瓷艺术家,使景德镇粉彩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自20世纪90年以来,景德镇粉彩装饰艺术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风格迥异、表现形式多样、个性张扬的陶瓷艺术家。他们或努力探寻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相结合的新路子,或尝试粉彩与其他陶瓷材质的综合运用,或潜心钻研粉彩材料以求得新的表现形式。这无疑将使陶瓷粉彩装饰艺术进入灿烂辉煌的明天。作业练习: 1、思考清代粉彩瓷产生的原由2、用瓷板绘制花鸟装饰1件(线描训练)。教学要求:根据课程讲授内容,展示相应粉彩图片和粉彩实物,增强粉彩教学的感知性与学习兴趣。第二单元 粉彩的材料工具与绘画授课内容第二单元 粉彩的材料工具与绘画授课时数讲课 2作业练习 18教学目的1、掌握粉彩的材料工具应用学粉彩绘画的方法的运用。为粉彩绘画打下基础2、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是根、是源、是基础,基础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教学重点难点1、以临摹方法入手,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的作用与意义,并通过此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粉彩的兴趣。2、教学配有示范性作品与图片,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课堂实践教学1、以工笔花鸟绘画形式绘粉彩瓷1件(造型自选)2、用粉彩玻璃白在瓷面上进行粉彩填色作标水练习3、练习调制粉彩填色颜料(根据需要)的制备4、试烧粉彩颜料色标(分类进行)教 学 安 排课程讲授内容:一、粉彩绘画需要的材料及工具(1)绘制粉彩所用的绘画颜料(2)绘制粉彩所用的笔及其它工具(3)绘制粉彩常用的油料(4)绘制粉彩纹饰与过稿(5)粉彩绘制的基本步骤二、粉彩填色颜料的性能和用途三、粉彩填色透明颜料及应用四、粉彩填色的不透明色颜料及应用五、粉彩填色的净色颜料与洗染颜料及应用六、粉彩颜料的调制方法教学要求:1、围绕粉彩课程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有关粉彩装饰书籍资料,以增加认识并激发学生绘画粉彩瓷画装饰的兴趣2、填色颜料的应用要求学生多烧制粉彩“色样”做到对粉彩颜料、烧前烧后的成色效果做到“心里有数”。讲授内容: 一、粉彩绘画需要的材料及工具(1)绘制粉彩所用的绘画颜料1、珠明料:粉彩绘画的主要颜料,主要成分与青花的色料相同,含氧化钴。它在1300高温下呈蓝色,在750850的低温下呈黑色。在粉彩瓷画装饰中亦用作绘画纹饰与线条,画后须用雪白或其它透明颜料把画面纹饰、线条覆盖,否则烧后画面所绘图案纹饰颜料易脱落或无光泽。故珠明料也称为生料。2、艳黑:也称特黑。它可以直接绘于瓷面,多用来画人物头发、眼睛,还用作题画写字、画料边图案等。不需要用其他颜料填色覆盖,。呈色稳定,烧后呈光亮的黑色。3、麻色:为透明的深赭色。麻色可分深浅两种,深的以西洋赤89%和艳黑11%配成,浅赭色以西洋赤90%、艳黑6%、小豆茶4%配成。麻色直接绘于瓷面。多用于绘花朵、羽毛、老年人肤色等。4、油红:俗称西洋赤。为透明的赤橙色,直接绘于瓷面,用来画各种大红线条、花纹图案及人物色衣物、印章款识等(此色不宜太厚,否则易变黑)。5、粉彩绘画颜料的调制方法。以上粉彩绘画颜料需用特制的乳香油作媒介物,调合好后才绘画。其方法是:先将粉状颜色用料刀铲入调料盘中,用料刀将料粉搓细,搓得越细越好,然后将适量乳香油滴在料粉上,再用力将颜料搓细、搓匀。调制时应注意,用油过量不成泥状,少则不易调匀。最后将调好的泥状色料放入有盖料碟里备用。(2)绘制粉彩所用的笔及其它工具绘制粉彩所用的笔与一般书画毛笔不同。景德镇瓷用毛笔厂专制此类用笔。1、粉彩画笔粉彩画笔有单料、双料、料半、金笔四种。双料画笔最大,多用于写字或大件粉彩作品的绘制;料半粉彩画笔大小适宜,为最常用的画笔;单料、金笔较小,。多用来点睛、画粉彩人物的头发及精细纹饰。绘制粉彩的画笔用来蘸油调和颜料绘画纹样,故又称为油料笔。2、粉彩彩笔粉彩彩笔分为羊毫笔、鸡狼毫笔、紫毫笔三种。此类采笔多用于用油调的颜料彩绘粉彩纹饰,如彩花鸟之羽毛、人物之颜面、山水之山石、树皮等。3、粉彩填色笔粉彩填色笔由羊毫制成,笔毛较为松软,宜于合料。填色笔分成洗染笔和填粉彩颜料笔两种。此类笔均有大、中、小号之分。填色时,应根据画面填色的位置大小来选择使用。(3)、绘制粉彩的常用油料1、乳香油:以枫松脂(乳香)蒸馏而成,为粉彩瓷绘调料中最主要的油料之一。其性质柔润,有粘性,不易干,多用来调制绘画粉彩的颜料,还可用于绘制粉彩瓷画纹饰时配以其他油料打料,或用于彩绘粉彩纹饰明暗立体之变化。2、樟脑油:由樟树脂提炼而成,略呈黄色,为绘制粉彩最主要的油料之一。其挥发性强,容易干,多用于绘画图案纹饰时蘸油调料。3、煤油:由天然石油提炼而成。煤油粘性弱,挥发性差,多和少量乳香油混合为嫩油。煤油多在填粉彩颜料洗染、点染时使用。(4)绘制粉彩纹饰与过稿粉彩纹饰绘制,应根据瓷器器物造型式样,构思设计相应的画面纹饰,如画人物、山水、花卉、走兽等纹饰,首先应根据器物的造型,进行腹稿构思设计。而后用淡墨水在器物上绘画出所需装饰表现内容的基本纹饰轮廓。有经验的画师亦可直接用珠明料在器物上起稿绘制,无需上述过程。如画面纹饰有连续图案装饰或装饰画面需批量绘制的可进行制图过稿,其方法是:首先在瓷器上用浓墨描绘画面装饰纹饰,而后用吸水性较好的毛边纸(俗称拍图纸)或画国画用的宣纸,叠至2至4层,用水浸湿待吸干(保持潮湿)后覆于描好的浓墨的装饰纹样上,用手轻轻拍打图纸,使描绘的装饰画面复合在潮湿的图纸上,再将此图拍打到瓷器上,俗称拍图。此种方法便于画面图案纹饰有连续性的粉彩器制作,也适用于画面需要批量定制的粉彩瓷器装饰。此种方法能保持绘制纹样大小统一,构图一致,规格统一。还可用于同一画面瓷面纹饰的配对绘制。在纹饰的绘制过程中,对粉彩绘制色料的油性、料性掌握至关紧要。如用油过多,线条会产生模糊状;用油不够,则线条干涩不平。适宜的油料画出的线条,表面淡、细、匀、柔、俏,表现画意恰到好处,其方法是:用笔在料碟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蘸料,使画笔饱吸色料,俗称“打料”。料色的浓淡视画面所需用料和用油多少而定。瓷用粉彩画笔能饱吸色料,一般打好的一笔料可画一段时间。使用时,宜以拇指和食指执笔,中指打击笔杆,使笔端落于无名指指甲上,再用无名指指甲向上弹出,这样连续弹击笔杆产生震动,使料色慢慢流到笔端至适用为止,再进行画面图案纹饰绘制。纹饰的绘制应根据装饰题材和描绘对象,采用相应的线描来表现或以工笔绘画,或以中国画的写意之笔来表现。画人物、花鸟、山水等,除线描纹饰轮廓外,还可用明暗变化表现人物的脸部和手足、花鸟的羽毛及山水近景、中景、过景的变化。(5)粉彩绘制的基本步骤1、设计构思或选择瓷胎;2、勾画草图;3、绘制纹饰;4、擦图;5、打底色;6、分染与上净颜料;7、填水颜料;8、结果;9、题句画印;10、入炉烤花烧成;二、粉彩填色颜料的性能和用途粉彩瓷绘填色如同中国画的敷色,景德镇俗称“粉彩填颜色”。它是在高温烧成的瓷器上用珠明料勾画出各种不同的具体的图案轮廓,然后画师按照画面的设计要求填上相应的各种不同的粉彩颜色。粉彩的填色颜料色彩种类繁多、复杂,它是传统彩绘瓷中色彩最为丰富的一种装饰工艺手法。它除了包括五彩装饰的色彩之外,还有多种五彩装饰所没有的色彩,其色彩的特点和性质也不尽相同。粉彩颜料主要成分为透明粉、晶料、铅粉等,它采用化学物钴、铁、金、铜、锡、锑等金属元素作调色剂,经过配制和精加工而成。粉彩的色彩亦相当丰富,基本色有洋红、大绿、雪白、老黄等十余种,它们互相之间还可以根据画师需要配制成许多或深或淡的中间色彩。应该注意的是,粉彩填色颜料色彩甚丰,它在烧前与烧后的呈色变化大不相同。如粉大绿在未烧之前是灰褐色,烧后则呈绿色;雪白在未烧前是粉白色,烧后则呈无颜色的透明玻璃体等。粉彩颜料不但烧前烧后有变化,还有的颜料亦不得单独使用,有单独使用烧后其不能成色者;有单独使用烧后颜色不发亮者;有的粉彩颜色须经数种颜色配合使用,方能烧后成色,小样俗称“试罩子”。因此,粉彩瓷画作者非要先试烧各种颜料,此后方知其粉彩填色颜料的种种变化和性能,做到心中有数后方可进行作品整体画面效果装饰。粉彩颜料有透明和不透明以及作为填色的净色与洗染颜料等区别。三、粉彩填色透明色颜料及应用透明色颜料的特点是色彩能在装饰画面上透底,即不覆盖已画好的纹饰,粉彩的透明色颜料种类有:大绿:呈透明的老绿色,为粉彩的基本色之一。多用来填花叶正面、深绿色树叶和近景石头及配色。苦绿:呈透明的深绿色,多用来填花叶背面及树叶。石头绿:呈透明的淡绿色,多用来填石头、草地和浅色花叶。淡苦绿:呈透明的嫩绿色,多用来填草地、嫩叶及草虫等。淡水绿:呈透明的浅水绿色,多用来填山水近石的消失部分及草地、树丛等。墨绿:呈头透明的灰绿色,多用来填枯树枝。淡古紫:呈透明的淡蓝紫色,多用来填老树枝干。赭石:呈透明的赭石色,用来填树干、老草、树叶及山石等。溶剂:呈无色透明玻璃体,性质较软,多适量用来配制粉彩色料,增加颜色亮度,淡化色彩及调整颜色烧成温度。雪白:粉彩的基本颜料之一,呈无色透明的玻璃体。用来覆盖珠明料所绘的纹饰和作配色之用,减淡粉彩透明料色颜料的浓度,它可单独使用,亦可用于接填其他粉彩透明色颜料,使颜色逐渐自然淡化。四、粉彩填色不透明色颜料及应用不透明色颜料不能在装饰画面上透底,具有覆盖作用。不透明色颜料主要有:翡翠:呈不透明的粉绿色,近似中国画的石绿。多用于填人物服饰,或山石点苔,亦可填某些杂树叶或配色。锡黄:呈不透明的淡黄色,多用于平填图案纹饰与粉彩色地。宫粉:不透明的粉红色。多用来填图案色地或图案纹饰,亦可在此色料上勾绘纹饰图案,俗称结果。松绿:呈不透明的深绿色,近似水粉颜料的草绿色,多用来平填粉彩边脚图案纹饰或色地。淡翡翠:不透明的浅豆绿色,用来平填粉彩图案纹饰或色地。玻璃白:呈不透明的白色,烧后为乳白色,且能堆积凸起,同时可加雪白于其中或盖雪白于其上,似中国画中的白粉,也是粉彩颜料的重要基本颜色,玻璃白颜料有三种不同的色料:一为一次烧成,二为可多次烧成,三为加厚(雪景)玻璃白。玻璃白在粉彩绘制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对各种粉彩颜料进行粉化,通过粉化,红色可变为粉红色,绿色可变成淡绿色。同时,借助渗入“玻璃白”的分量多少,可以把同一种色彩调配成一系列深浅浓淡不同的色调来。如锡黄加“玻璃白”可配成不透明的淡黄色。二是“玻璃白”可将中国画中的渲染技法融合在所需的画面装饰绘制中。如绘画花朵、人物服饰、浪花、山水、瀑布一类纹饰,先填一层“玻璃白”(俗称用“玻璃白”打底),然后根据画面要求再用红色或其他色料进行渲染。所以粉彩人物、花鸟、山水等皆具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效果。雪景“玻璃白”:呈不透明白色,性质与“玻璃白”基本相同,但比“玻璃白”光亮,主要用于填粉彩雪景山水。五、粉彩填色净色打底与洗染颜料及应用粉彩净色颜料一般不单独填色使用。单独使用易“木”,即色料烧后没有光泽。此类色料多用在填好的“玻璃白”色地上,用净色来洗染或在画好线条的纹饰上面打底色后再罩上透明色颜料。粉彩的净色颜料有:净大绿:大绿色。多用来在“玻璃白”上洗染纹饰图案,如牡丹白色花朵或人物服饰等,但不能直接填上瓷面,否则烧后涩而不光。净苦绿:淡绿色。性质、用途与净大绿大致相同。常用于在填嫩叶时打底色,上面再填盖绿色,烧后呈淡绿色。净黄:淡黄色。性质、用途与净大绿相同。茄色:不透明紫色,多用来洗染紫色花朵、人物服饰及用于树干打底色再罩透明颜料。广翠:不透明蓝色,用于画面装饰纹饰打底色,再罩上其他透明色颜料,烧成后呈浅蓝色。如画花鸟、山水之远近山石变化均用其打底。也可用来配色。粉彩的洗染颜料有:胭脂红:近似中国画颜料的胭脂色,多用来在“玻璃白”上洗染花卉之花头等。老黄:深黄色。为粉彩基本色之一,多用来在“玻璃白”上洗染人物服饰与花朵。洋红:为粉彩基本色之一,呈淡玫瑰色,色泽光亮,多用来在“玻璃白”上洗染人物服饰和花头洗染,它的烧成温度范围很窄,所以整个作品的烧制温度的要求基本以其作为标准。青灰色:呈淡灰色,多用来在“玻璃白”上洗染人物服饰图案或鸟羽等。六、粉彩填色颜料的调制方法粉彩填色颜料的调制均需先将画面所需颜料放入擂钵内进行加工,方可使用。其步骤是,先将所需颜色放到擂钵内进行研磨,然后加适量清水擂细。一般一种粉彩颜料所擂研的时间至少须一小时以上。擂研的时间越久,则颜料越佳。待颜料研磨成细微的泥状物,再将颜料放入盛装颜料的瓷碟内,以笔把料集中做成堤状(俗称作坝)横于碟或碗中央,坝内外两测,一边注入清水保持其湿润,一边作标水用。填色时先将填笔蘸水,再在颜色坝一边把颜色与水充分调合,调致适当浓度的颜色(俗称“标水”),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把颜料填在瓷面的纹饰上。值得注意的是,粉彩颜料的水量应加入适当,少则浓,且颜料不易填平;多则稀,填后颜色会流动,水和颜色还易于分离,并产生一道道水流痕迹。特别是“玻璃白”的使用,填色要求平整,厚薄均匀,既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颜料太厚则会发裂脱落,太薄则色料无光泽感。再则,填颜色之前,应在描绘的画面上,用棉花蘸雪白粉轻轻擦一遍,去其画面油渍及灰尘,也可用木柴烧过的锅底灰擦抹;否则,填上的颜色会经纹饰往外溢出或易产生颜料皱色。作业练习:1、以工笔花鸟绘画形式绘粉彩瓷1件(造型自选)2、用粉彩玻璃白在瓷面上进行粉彩填色作标水练习3、练习调制粉彩填色颜料(根据需要)的制备4、试烧粉彩颜料色标(分类进行)教学要求1、围绕粉彩课程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有关粉彩装饰书籍资料,以增加认识并激发学生绘画粉彩瓷画装饰的兴趣。2、填色颜料的应用应要求学生多烧制粉彩颜料“色样”做到对粉彩颜料、烧前烧后的成色效果做到“心里有数”。第三单元 粉彩瓷绘的表现技法授课内容第三单元 粉彩瓷绘的表现技法授课时数讲课 4作业练习 36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艺术构成及粉彩工艺材料及应用能力表现,提高粉彩的表现水平。教学重点难点1、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绘画表现能力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由理论至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粉彩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和认识。2、教学配有示范性作品与图片,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3、注重学生的绘画练习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注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课堂实践教学1、采用粉彩一次烧成方法绘工笔花鸟,粉彩瓷1件(在瓶上练习绘制或自选造型)2、用所学三种以上粉彩填色技法进行装饰训练。3、入炉烧制1件粉彩成瓷。教 学 安 排课程讲授内容: 一、粉彩瓷绘的填色技法1、打底法 2、洗染法3、平填法 4、接色法5、罩色法 6、吹色法7、扒花法二、粉彩花鸟的填色技法与应用 三、粉彩人物的填色技法与应用四、粉彩山水的填色技法与应用(1)树木填色法(2)沙洲、土坡填色法(3)山石、土岭的填色法(4)云雾、流水、瀑布的填色法(5)亭阁房屋及山水的填色法五、粉彩的烧制工艺教学要求: 1、粉彩装饰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内涵和很强的装饰性。教学中应注重粉彩的工艺表现实训练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练习中学习并了解粉彩。从而培养学生对粉彩装饰的整体表现能力。2、粉彩洗染、打底、平填、接色法。因在花鸟、人物、山水装饰中应用广泛、应特别强调练习的重要性。讲授内容: 一、粉彩瓷绘的填色技法1、粉彩打底法打底法是在画好的山水画之山石、树木,花鸟画之花朵、枝叶,人物画之衣裙服饰,树木等部分用“玻璃白”、广翠、耐火红等打底色。(根据画面不同的色彩需要用色料打底,要求薄而均衡自然,然后再根据画面所需填相应的其它颜色,或在已打底的“玻璃白”上洗染画面装饰所需的各式颜色。)2、粉彩洗染法粉彩洗染是根据画面表现需要,用不同粉彩颜料渲染出画面纹饰明暗层次。此法主要运用在打好“玻璃白”的人物衣裙或花鸟画面的花头上,将颜色按画面需要层层渲染,使画面纹饰、花朵、人物之衣裙有明暗转折之变化和立体感。粉彩的洗染法有两种:一是用油洗染。用此种方法洗染一般都在打底的“玻璃白”上进行,方法是首先用笔蘸煤油在打好的“玻璃白”上涂一遍,使其饱吸一层油,而后用洗染笔打色料(洗染用的颜料调配方法与绘制粉彩的色料调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粉彩绘制的色料用乳香油调制,而洗染色料用煤油调制)敷于画面纹饰深色部分,再用别外一支洗染笔蘸油(但注意不宜吸入太多,一般使笔端湿润即可),逐步将色料由深及淡洗染开来,洗出明暗转折、阴阳向背的效果,使花瓣和人物服饰有浓淡明暗之分。例如,粉彩牡丹的花朵画线纹饰一般多用胭脂红着色,往往在花心部分保留的胭脂红色料最多最深,从花心到花瓣愈往外,红色洗去得愈多、愈浅。二是用水洗染。用水洗染法一般多采用中国画的点染法,即用洗染笔在打底的“玻璃白”上先涂一遍水,然后再另一支笔蘸色料,在打底的“玻璃白”上按画面需要进行点染,分出画面浓淡的变化。此种方法多用于花朵染色,也可用于人物服饰的点染,用煤油点染亦可。3、粉彩平填法平填法是用已调制好的粉彩透明或不透明的颜料,根据画面内容所需均匀的填在画好的瓷绘纹饰上。此法要求颜色“标水”(粉彩填色,颜色与水充分调合,其色料浓稀调合适度,称“标水”)适中,不干不稀,厚薄均匀自然。4、粉彩接色法接色法常用于粉彩山水、人物、花鸟画面中的树木、山石及花鸟之花叶等处的填色。它是用两种以上不同的粉彩透明颜料填在画面的同一部位,使画面纹饰由深渐淡,衔接自然,浑然一体。操作时,要求填色颜料厚薄适宜,不留或少留笔痕,其作法是:先填上一种颜料,而后用另一支或多支不同颜料的填笔,在画面需要接色的位置轻轻地上下来回填色,并将颜色接匀、填平,再将特制的瓷用扫笔来回扫平,使数种颜色之间渐变过渡。接色时要求色与色的衔接均匀,色相过渡自然。5、粉彩罩色法在绘好的画现纹饰上,根据画面需要再罩以另一种不同的颜色,称之为“罩色”。其方法是:在底色上,用平填的方法罩上画面所需各种透明颜色。如粉彩山水瓷画装饰中山石用广翠打底,然后罩上水绿并用雪白接色,使山石消失在云雾中。又如在花鸟画枝叶上打薄薄的广翠底,然后罩上大绿颜色,以丰富绿色的层次,加强其浑厚感。由于粉彩色料的种类繁多,也就相应地产生了用色技巧表现的多样化。粉彩瓷绘除了应用了一般釉上瓷画装饰的技法外,还创造了粉彩瓷画独有的技法,如上述洗染法、打底法、平填法、接色法、罩色法。另外,还有吹色法、扒色法等。6、粉彩吹色法吹色法即用特制吹管吹色。如粉彩花鸟画中寓意长寿的寿桃纹饰,可以用此法吹出其纹饰细微的深浅变化,使其显得更加真实自然。此法为先在其纹上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在桃子上端吹洋红,桃子蒂部用苦绿洗染,使其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清代乾隆时期不少精细的粉彩器器口器底里的豆瓣绿釉亦采用此法装饰。7、粉彩扒花法扒花法即用自制的针笔或竹笔,在已打好“玻璃白”的花瓣等处扒出花这筋纹或在色地上扒出凤尾花草纹样等,文献上称之为“锦上添花”。如乾隆粉彩花蝶活环状桶瓶,就是采用扒花法工艺装饰,其画面纹饰变化自然,甚为精细。粉彩瓷绘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故填色工序十分复杂。下面分别从粉彩花鸟、山水、人物瓷绘填色的具体工艺技法及应用上来讲。二、粉彩花鸟的填色技法与应用粉彩花鸟的填色同中国工笔花鸟画有相似之处,花头粉厚,质感强,生动自然。填色时,应随类赋彩,因花木有春、夏、秋、冬之分,鸟有鸣、戏、栖、食之态,其瓷绘填色应随着各种不同画面的季节和气氛要求,充分发挥粉彩填色所特有的艺术效果。粉彩花鸟开始填色时,也和人物、山水画的填色工艺一样,应先揩图,打“玻璃白”。粉彩花鸟填色分三类:中级、重工、特艺。一般来说,中级花鸟的填色,叶子、石头宜打翠底,鸟则应按鸟的色彩打相应的颜色底色,且还应有深淡之分,画面纹饰正面花一般以红色为主,百件(俗语,指33厘米左右高度的陶瓷器物)以上的瓷器画面,花卉枝叶及花头洗染颜色,亦要有阴阳光色之变化。重工特艺之花鸟瓷画则要求很高,一般在中级的基础上,所有鸟类的耳毛、鸟头、羽毛等处均需要打“玻璃白”,并填出其相应鸟类羽毛的质感来。嫩叶和嫩枝干,花苞与花托要用耐火红打底,老树老叶要接填颜色。粉彩花鸟花朵的填色工艺与技巧表现,宜根据画面花头的朵数而设色,如三朵花可一洗一彩一净,四朵花填色又可一洗一彩二净,五朵花填色可二洗一彩二净。这样画面不仅富有明暗对比之色彩变化,还显示出丰富多彩。三、粉彩人物的填色技法与应用粉彩人物瓷绘的填色重要的是要考虑整个画面的整体效果,人物衣裙的色彩变化和搭配要懂画意。填时先用锅灰或雪白粉擦图,再根据画面需要用“玻璃白”、耐火红、翠色打底色,刷净颜色,再填“死颜色”(俗语,指平填大绿、苦绿、赭石、古紫、雪白等色料,如平填颜色面积大,可用干填笔扫平)或其他色料,也可不打底色直接填色。洗染是在填好的“玻璃白”上,用油质或水质的洋红、胭脂红等粉彩色料洗染出画面纹饰图案的明暗层次感来。一般规律是凸处浅、凹处深,近处深、浓,远处淡。粉彩人物填色分普通、中级、重工、特艺。它们之间的填色过程与工艺表现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洗染的方法不一样。普通粉彩人物用水染;中级粉彩用油染,明暗关系、色彩搭配较普通粉彩更具变化;重工、特艺粉彩瓷填色工艺要求更高,除具有普通、中级粉彩的一般表现外,更注重作品画面的色彩、层次及意境、意趣的综合表现。四、粉彩山水瓷绘的填色技法与应用粉彩山水瓷绘的填色先决条件是要懂得画意,否则,颜色填得再平、再好,也不能填出艺术品位高、画面效果好的粉彩山水瓷绘作品。山水瓷绘填色的步骤为:在填色前要用锅灰擦图,检查是否有脱笔锋处,然后再填“玻璃白”于人物衣服、山水之瀑布、双勾、夹叶等部位,再用广翠、耐火红等色料打底色。特艺、重工山水在打底色时要接净苦绿、耐火红等色料,而后在“玻璃白”上根据画面所需用各种色料洗染。填颜色前应在已打好底的画面上刷一层煤油,待画面底色干后可直接填画面所需颜色,填时应一笔压一笔,并应注意画面层次的变化处理。1、树木填色法:树木填色在粉彩山水瓷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树木的色彩较为突出,一般松树宜用广翠打底,分出深浅变化,再填大绿。特艺重工山水要用苦绿接梢,杂树多填赭色、古紫相间。柳树叶子浓密而又轻盈,可先打广翠底,分出浓淡,再填苦绿或淡苦绿。另外,树干打淡翠底罩雪白或不打底填淡古紫亦可。梧桐树叶填苦绿,树干填淡苦绿或古紫;桃树叶填苦绿,花点“玻璃白”打底,再在“玻璃白”上点洋红。画秋景可用油红点,但不能点在雪白颜色上,否则会把油红吃掉。填树叶,近树应深,远树宜淡,几棵树在一起要以各种浅颜色间隔才可使画面丰富多彩。2、沙洲、土坡的填色法:粉彩山水瓷绘远沙洲靠水的地方,填赭色,填上一半后用雪白接色。近沙洲可先用赭色填三分之一,再填淡苦绿,并用雪白接色,堤岸土坡可用赭色接淡苦绿。3、山石和土岭的填色法:近山填色多以大绿、赭色接雪白,阳面多填赭色或淡苦绿,阴面多以大绿接苦绿和雪白。近石土岭阴面填大绿,阳面接苦绿或淡赭色。填时要注意有远山近水之分。远山多打翠底,填雪白。中景山峰打翠底,填水绿并用雪白接色,可使山消失在云雾中。4、云雾、流水瀑布的填色法:云雾、流水多用广翠色料打底,再在其上平填一层雪白亦可。瀑布的表现可打一层薄的“玻璃白”,再填雪白,其效果更佳。5、亭阁房屋及山水人物的填色法:一般亭阁填红色或黄色,山村、瓦屋、茅舍可填赭色、古紫,墙面可填“玻璃白”或油红,人物衣裙宜打“玻璃白”再洗染,色彩应随画面需要而变化。如画中人物可填油红、洋红等色料。设色运用巧妙,可得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五、粉彩瓷的烧制工艺在瓷器上进行粉彩绘画装饰后,再置于彩炉中进行烤花烧制,谓之彩烧。景德镇陶瓷装饰的绘画颜料对彩烧工艺要求甚严,因此彩烧时选择最佳的彩烧升温曲线与控制好烧成温度是关键。景德镇釉上彩瓷的彩烧温度一般在780800左右;其次选择适当的彩烧窑炉与采用适宜的满炉方法也是重要一个环节。如瓷板、圆盘应侧面立烧,碗、瓶、缸、钵类器物满炉时应用素胎瓷条搁搭鱼鳞层(俗称“过肩”),此法有利于炉内器物的疏密均衡在炉内置放和火路的通畅,使炉中上下、左右彩烧温差不大;同时控制好彩烧的烧成温度及窑炉熄火后的冷却时间亦非常关键。如彩烧温度不够高则画面装饰颜料不润泽、不光亮。反之彩烧温度过高,则颜料变灰或呈色不稳定,开炉速度升温过快则会使瓷器发冷惊。景德镇釉上彩烧的程序为:满炉、预热、烤达至所需炉温温度、再逐渐慢慢冷却达数小时后再开炉。一般彩烧所需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器物彩烧后,彩瓷器物色彩纯正,即无过火(烧老)、无欠火(温度不够)、无漏色(画面纹饰有的没有颜色)和无色脏(超过画面纹饰的颜色)等现象为上乘之品。作业练习1、采用粉彩一次烧成方法绘工笔花鸟粉彩瓷1件(在瓶上练习绘制或自选造型)2、用所学二种以上粉彩填色法进行装饰训练3、入炉烧制1件粉彩成瓷教学要求1、粉彩装饰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内涵和很强的装饰性,教学中应注重粉彩的工艺表现实训练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练习并了解粉彩。从而培养学业生对粉彩装饰的整体表现与应用能力。2、粉彩洗染、打底、平填、接色法。因在花鸟、人物、山水中应用广泛、应特别加强练习第四单元 粉彩瓷绘艺术的鉴赏授课内容第四单元 粉彩瓷绘艺术的鉴赏授课时数讲课 1作业练习 19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粉彩瓷绘的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训练,提高其粉彩装饰表现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以实践性训练练习为主,引导学生关注粉彩的表现方法的多样变化个性化及绘画语言表现。2、作业练习课前课后进行观摩,交流,相互启发,然后继续进行训练。课堂实践教学1、自选画题创作粉彩作品1作(造型自定)2、用一次性烧成方法绘制粉彩作品1件(以人物为主,也可自选)3、入炉烧制1件粉彩成瓷。教 学 安 排课程讲授内容:粉彩瓷绘的欣赏从欣赏的过程看,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