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卫生安全防护.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590375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性卫生安全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放射性卫生安全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放射性卫生安全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7章 放射性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中国农业大学 齐孟文 7.1电离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 天然照射 宇宙射线 初级 (能量 107 eV), p, 和各种核 次级 介子、电子、光子、 n、 p 天然放射性 宇生 约 20种 , 主要有 3H、 14C、 7Be、 22Na 原生 衰变系列 ,铀系 (238U)、 钍系 (232Tn)、 钶系 (235U) 非衰变系列 ,40K、 87Rb 放射性衰变系列 80 85 90 145 140 135 130 125 Z N 钍系( 4n) 级联衰变 Th23290 Ra22888 Th22890 Ra22488 Rn22086 Po21684 Pb21282 Po21284 Pb20882 Tl20881 80 85 90 145 140 135 130 125 Z N 铀系( 4n+2) 级联衰变 U23892 U23492 Th23490 Pa23491 Tb23090 Ra22688 Rn22286 Po21884 Pb21482 At21885 Bi 21484 Tl21481 Po21484 Pb21082 Bi21083 Tl21081 Po21084 Pb20682 放射性衰变系列 80 85 90 145 140 135 130 125 Z N 80 85 90 145 140 135 130 125 Z N 锕系( 4n+3) 级联衰变 U23592 Pa23191 Th23190 Th22789 Fr22387 Th22790 Ra22388 Rn21986 Pb21182 Ro21584 At21585 Tl20781 Bi21183 Po21184 Pb20782 镎系( 4n+1) 级联衰变 Np23793 Pa23391 Ac23589 Fr22187 At21785 U23592 Ra22588 Th22989 Br21383 Tl20981 Po21384 Pb20982 Bi20983 表 . 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致人体的年有效当量剂量 源 年有效剂量当量 (mSv) 占总计的 外照射 内照射 总计 分数 , % 宇宙射线 荷电成分 0.28 0.280 14.0 中子成分 0.02 0.021 1.0 宇生核素 0.015 0.015 0.8 原生核素 40K 0.12 0.18 0.30 15.1 87Rb 0.006 0.006 0.3 238U系 0.09 0.95 1.044 52.4 232Th系 0.14 0.19 0.326 16.4 总计 0.65 1.34 2.0 100.0 比较: 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均当量剂量为 5mSv。 人工照射 医疗照射 源于体外 射线、体内核素造影成 像检查及放疗所产生的照射,居 人工照射的首 位。全球由于医疗照射所致的集体有效当量剂 量约为天然本底的 1/5,即年人约 0.4mSv。 放射三废 核能生产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及应 用过程的产生的放射性三废在环境中的累积对 公众的照射 .预计当核电力达到人均 1 kW、居 民年均剂量当量为 6 10-2 mSv。 核爆落灰 核爆炸落下灰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 照射源 ,主要核素为 137Cs、 90Sr ,日前年均剂量 当量不到天然本底 1%。 职业照射 职业照射是指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专 职人员受到的照射 。 据调查 ,工作人员总年均剂 量为 5mSv,职业照射在全部人群中造成的人均有 效剂量当量是很小的 ,核能发达的英国也只达到 8 Sva -1。 表 .人工辐射所致人体的年有效剂量当量 辐射源 剂量 / Sva -1 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 医用同位素 放射性废物 核爆炸落下灰 职业照射 其他辐射源 220 30 2 2 10 9 12 总剂量 285 年均照射( mSv, %) 天 然 照 射 宇宙射线 0.301,15.1 人 工 照 射 医疗照射 0.252, 88 天然放 射线 宇生 0.015, 0.75 放射三废 0.002, 0.7 原生 1.676, 83.8 核爆落灰 0.01 , 3.51 小计 2.0 , 100 职业照射 0.009, 3.16 相关用品 0.012, 4.21 小计 0.285, 100 2.0 , 87.5 0.285, 12.5 总 计 2.285 , 100 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核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无疑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利益,但因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也伴随着一定危害。 实践表明, 只要科学地采取有效的防护 措施,辐射危害是能够有效控制的。大多数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忽视防护或管理不当 造成的。对待辐射,忽视安防护和极度恐惧 都是不科学的。 表 . 原子能工业与一般工业及职业病死亡率比较 事 故 年 均 死 亡 率 % 职 业 病 年 均 死 亡 率 % 原 子 能 工 业 一 般 工 业 (0.08 0.68) 10-3 0.06 原 子 能 工 业 一 般工 业 0.002 0.016 0.011 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按效应发生的过程可分为随机与非 随机两种 . ICRP假定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存在线 性无域关系 ,但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因此 某组织或器官多次受照剂量可以累加以衡量其总 的危险度。躯体的远期癌变和遗传效应都是随机 的。 非随机效应是一种剂量超过某一阈值才会 发生的效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如发 生白内障的阈剂量当量为 4Sv。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剂量剂量 剂量剂量 几 率 几 率 严 重 程 度 严 重 程 度 阈值阈值 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 辐射效应的影响因子 与射线有关的因子 射线种类和照射方式 不同类型射线和照射方式 的辐射效应的效价不同,一般称为射线品质 Q, 其是射线传能密度 (LET)的的函数, LET越大, 辐射剂量的效价越大。 剂量随时间的分配 照总剂量相同时,小剂量率 分次照射比大剂量率急性照射所造成的辐射损伤 要小,进行剂量控制时,应在尽可能低的剂量率 水平分散进行。 照射部位和面积 照辐部位不同效应不同,其敏 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腹部、盆腔、头部、胸部、 四肢。在相同吸收剂量下,受照面积越大,效应 也越大。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生物种类 物种进化程度越高 ,机体越复杂 ,对 辐射越敏感。 个体差异 个体敏感性受年龄、生理和健康状 况的影响。 不同器官 细胞 形态和功能分化越低,有丝分裂活 动越旺盛,其敏感性越高; 组织 高度敏感 : 淋巴、胸腺、骨髓、胃 肠上皮、性腺和胚胎; 中度敏感 : 感知器 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 肝和肺 ; 轻度敏感 : 中枢神经、内分泌腺、 心脏; 不敏感 : 肌肉、软骨及骨、结缔组 织。 辐射损伤 辐射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引起的人体各 种生物效应的总称,出现在受照者本人身 体上的叫躯体效应,出现在受照者后代身 体上的称为遗传效应。 躯体效应 按发生的早晚,分为急性效应或晚期 效应。 急性效应 受照者一次或短期内连续接受 大剂量照射所发生的效应,主要发生于核 事故情况下,核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一般不 会发生这种照射。 晚期效应 指受照数年后出现的病理发应。 当急性放射病恢复后或长期接受超限值水 平的低剂量照射,可能发生晚期效应,其 主要有辐射诱发癌变,白血病及辐射致寿 命缩短和视器官病变。 遗传效应 电离辐射损伤致 DNA损伤,若发生在 体细胞 ,可产生癌变;若是生殖细胞 DNA损 伤,并把这种损伤的信息传给后代,即可 能产生遗传疾患。从现有资料看,遗传效 应虽然重要,但似不具有压到一切的重要 性。 6.2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 1.描述辐射效应的物理量 旨在对电离辐射作用于受体而产生的辐射 效 应进行度量的物理量 。 吸收剂量 单位质量物体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 。 定义为 , 电离辐射授与某 一体积元物质的平均能 量除以该体积元的质量 , 即 dmEdD SI单位, Gy(戈瑞 ) 1Jkg -1(焦耳 /千克 ) 专用单位 , rad(拉德 ) 10-2Gy 吸收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即 SI单位 ,Gys -1 (戈 /秒焦耳 /千克 秒 ) 专用单位 ,rads 1 (拉德 /秒 ) d m d t Ed dt dDD 2 例题 若半致死剂量 为 1.5戈瑞,试计算该剂量 使人体体温升高多少。 解: 假设可用水的比热 C=4.18103J/Kg.K 则 )(101.3 1018.4 5.1 4 3 度 C DT 例题 用仪器测得某人体表处, 32P的 粒子注量率为 2.3105粒子 /米 2.秒 ,试计算该人体表的吸收剂量。 解 : 32P的 查表知 ,在肌肉中 , 比较: 国家剂量限制标准相当的剂量率为 2.510-2Gyh-1. ;6 9 4.0 M e VE 1214106.19 5 2.1)( KgmJS c o l 12 1456 6 1058.2 106.195.1103.2106.3 )(106.3 hm G y S D c o l 当量剂量( equivalent dose, HT) 当量剂量是为了统一度量不同类型、不同能量 射线或不同照射方式下,辐射在组织或器官所产 生的生物效应,而引入物理量。 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是该组织或器官的平均 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之和,即 SI单位,焦耳每千克,专门名称西弗, SV 1西弗焦耳 /千克 R RRTT WDH , 辐射权重因子 ( W R ) 1 1 5 10 20 10 5 5 20 所有能量 所有能量 能量 1 0 k e V 10 - 1 0 0 k e V 1 0 0 k e V - 2 M e V 2 - 2 0 M e V 2 0 M e V 能量 2 M e V 光子 电子和介子 中子 质子(反冲质子除外) 粒子,裂变碎片,重核 W R 能量范围辐射类型 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 HE) 在全身均匀照射下,为了建立基于全 身总危险度的当量剂限值,引入有效剂量。 定义为: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 HT) 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 WT)的乘积的总 和。 T TTE HWH 组织权重因子( ICRP60, WT=T/全 , 全 =1.6510-2Sv-1) 组织或器官 组织权重因子 WT 睾丸 红骨髓 结肠 肺 胃 膀胱 乳腺 旰 食道 甲状腺 皮肤 骨表面 其余组织或器官 0.20 0.12 0.12 0.12 0.12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1 0.05 例题 若全身受均匀辐照的总危险度为 1.6510- 4Sv-1,那么年有效剂量限值 20mSv相应的受照个 人发生严重自身疾患或遗传疾患的概率。 解: 432 103.310201065.1 P 例题 某人骨表面接受 0.3Sv的剂量当量,而另一 人骨表面受 0.2Sv的照射的同时,肝脏又受到 0.1Sv的照射,哪个人危险更大。 解: 第一种情况 HE1=0.010.3=3mSv 第二种情况 HE2=0.010.2+0.05 0.1=7mSv HE2 HE1 6.3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1.辐射防护法规 法规 : 是使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规 道的保障。 标准 : 是开展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依据。 法规 条例 法律性质的 安全准则 安全标准 技术性质的 工业标准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国务院, 1989.1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人大常务会, 2003.6.2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总则 :目的、适应范围、执法部门。 许可登记 :三建与三同 ,单位许可、登 记及要求。 放射防护管理 :放射场所、放射源及人员健康日 常管理。 放射事故管理 :事故分级报告、处置和责任。 放射防护监督 :卫生、环保和公安各自的监督职 责。 处罚 :处罚条款及执行程序。 附则 :关于条例实施、解释及细则制定权力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确立了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地位。 涵盖内容 : 核设施、核技术应用(密封源、非密封源、 射线装置)、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 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及放射性废物管理。 名词解释 放射性污染 指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 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内部出现超国家标准 的 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核设施 指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 汽供热厂等)和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 临界装置等);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 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等。 核技术利用 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 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 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伴生放射性矿 指含有较高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 浓度的非铀矿(如稀土矿和磷酸盐矿等 )。 放射源 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 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 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指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 盖层里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非密封源是指没有 包壳的放射性物质。 射线装置 指 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 及含放射源的其他装置。 放射性废物 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 核素污染,其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 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在使用的废弃物。 2.辐射防护标准 宗旨与目的 辐射防护的宗旨在于保障放射性工作人员, 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提高辐射防护措施 的效益,以促进核科学技术及其他辐射应用的发 展。防护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电离辐射源进行必要 控制,从而防止对于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效应的发 生,并限制随机性损害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 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基本原则 一切放射性的实践,必须遵守辐射防护三原 则: 实践正当性 (legitimacy) 在进行任何伴有辐射的实践活动之前 ,都必 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理由, 获得的利益大于代价(包括健康损害和非健康代 价)。 防护最优化 (optimization) 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 社会的条件下,使任何必要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 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在防护措施制定时,最优 化是指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而不是 盲目地追求无限地降低辐照水平,否则所增加的 防护代价得不偿失,是不合理的。最优化论证常 采用代价利益分析法: B=V-( P+X+Y) 式中, B 辐射实践的净利益; V 毛利; P 生 产基本成本: X 防护代价; Y 危害代价。 个人剂量的限 (dose limits) 在实施正当化和最优化两原则时,要同时保 证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个人剂量限值 (individual dosage limit)是指 个人所受的当量剂量的国家标准限值 .包括在 1年 期间受到的外照射所产生的有效剂量和这一年内 摄入放射性产生的待积剂量。 基本限值 导出限值 管理限值 参考水平 A ) 有效剂量限值 受照群体 照射条件 剂量限值 全身 20 m S v ( 5 年平均,但其中 任何一年 50 m S v ) 眼晶体 150 m S v 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 500 m S v 孕妇 2 m S v / 余下妊娠期间 内照射 1 / 2 0 A L I 放 射 工 作 人 员 有计划的特殊照射 一次 1 0 0 m S v 全身 1 m S v (特殊情况下, 5 年均值为 1 m S v ) 眼晶体 15 m S v 一般公众 皮肤 50 m S v 剂量限值为内外照射之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对剂量时间分配的控制 辐射损伤不但决定于机体所受当量剂量,而 且决定于剂量当量率,在受到均匀照射的情况下, 剂量限值标准的执行可按月或小时进行控制。 月平均当量剂量率 对于职业照射 ,一年按 50周 ,每月近似为四周 , 因此 ,月剂当量量率按下值控制。 月毫西弗月周 年周 年毫西弗 /4/4 /50 /50 每小时的当量剂量率 职业工作人员年工作按 2000小时计 ,假定当 量剂量在其间均匀分配 ,则 为了控制剂量当量 ,一般情况下 ,连续三个 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年限 值的一半 (25mSv)。 小时毫西弗 /105.2 2 00 0 50 2H 核素 露天水源的导出限值 /CiL-1 放射性场所空气中的导出限值 /CiL-1 3H 14C 32P 35S 45Ca 59Fe 125I 131I 310-7 1 10-7 5 10-7 7 10-9 3 10-9 210-8 510-10 610-10 5 10-9 4 10-9 7 10-9 310-11 310-11 510-11 8510-12 910-12 环境介质污染的推定限值 表面污染的导出限值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体表,衣服;工作场所的 设备,墙壁,地面及盛装放射性的容器表面的污 染,不仅会造成外照射,而且会形成情况更严重 的内照射,因此对各种表面污染须严格控制,各 种表面污染的导出限值见下表。 表 . 表面污染的控制水平 污染表面 放射性 放射性 Bq/cm2 Bq/cm2 第一类 手、皮肤、内衣、袜 3.710-2 3.710-1 第二类 工作服、手套、鞋 3.710-1 3.7100 第三类 设备、地面、墙壁 3.7100 3.7101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划分 我国的放射性工作场所实行许可证制度 ,按 等级进行监督管理。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 类与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有关。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被摄入到体内后所表现的 危害是不同的。按放射性核素在空气中的导出浓 度限值,把其分为四组,各毒性组别的毒性系数 为:极毒组 10,高毒组 1,中毒组 0.1和低毒组 0.01。农业上常用放射性核素的组别一般为中低 毒组。中毒组的有 131I, 125I, 32P, 35S, 65Zn, 45Ca, 59Fe;低毒组的有 14C和 3H。 开放性工作单位的分类 开放性工作单位,根据其放射性核素的等效 年用量分为三类,见表 4-4。等效用量为实际用 量分别乘以核素毒性组别系数之积的和。 表 .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分类 单位类型 等效年用量, Bq( Ci) 第一类 1.851012(50) 第二类 1.851011- 1.851012(5 50) 第三类 1.851011(5)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 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 ,按放射性核素的最 大有效日操作量分为三级 ,见表 4-6。 操作性质修正系数见表 4-5。 操作修正因子 毒性系素实际操作量等效日操作量 表 . 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 表 . 各级放射性工作场所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 操作性质 修正系数 干式发尘操作 0.01 产生少量气体、气溶胶的操作 0.1 一般的湿式操作 1 简单的湿式操作 10 在工作场所储存 100 工作场所级别 等效日操作量 ,Bq(Ci) 甲级 1.851010(5 105) 乙级 1.85107- 1.851010 (5 102- 5 105 ) 丙级 3.7 104- 1.85107(1- 5 102) 放射性工作场所控制区的标志 6.4辐射安全防护 1.外照射的防护 外照射是辐射源处于机体外部产生的照射, 仅当机体处在辐射场中,辐射才对其产生作用。 外照射防护的目的,在于使照射控制在按最优化 原则可以作到的最低水平,使人体受到的剂量当 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防护的一般方法 根据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常分别或 综合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 随机效应的效应 -剂量关系具有加合性,受 照射时间越长,累积剂量越大,产生的效应越大, 因此对于致电离辐射,可以通过熟练操作,减少 受照时间和尽可能的减少在辐射场不必要的逗留 来减少受照剂量 。 距离防护 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可以降低受照剂量。在 点源的情况下,受照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可用远距离操作工具,以增 大人替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屏蔽防护 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单靠时间和距离防护 不能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因此常须采用屏蔽防 护,它是根据射线被介质吸收衰减的原理,在人 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质,以减少 外照射产生的剂量。 射线屏蔽防护 根据 射线与物质相护作用的特点,对 射 线一般采用两层屏蔽。第一层用 低原子序 的材料, 厚度应大于 射线在介质中的最大射程,以阻挡 射线;第二层用 高原子序 的材料,屏蔽 射线在 第一屏蔽层产生的轫致辐射 。 内照射的防护 内照射是放射性经吸入,食入或经伤口进入 人体所产生的照射。被摄入到人体的核素分布于 全身或沉积于某些器官(源器官),对它本身或 周围器官(靶器官)产生的持续照射,较之外照 射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内照射防护的原 则,是尽可能的阻断放射性的摄入途径,在可合 理做到的限度,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防止吸入 1)煮沸、烘和蒸发有可能产生放射性气溶胶 的操作应在通风柜或手套箱进行 2)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使空气中的放射 性浓度在导出限值之下。 3)保持室内卫生,防止飞尘,应湿法打扫 卫生。 防止食入 1)严禁在开放性放射性实验室,喝水、进食 和抽烟。 2)保持工作服、手套清洁。 3)应将放射性废物和普通废物分开,另时分 类贮藏在专用废物桶,并及时处置。 4)离开工作场所时应仔细洗手。 开放性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 1)进入实验室须穿着工作服。 2)严格放射性物质购入及使用登记,在实 验室临时贮存时,应注意妥善保管。 3)所转移放射性的操作均应在铺有吸水纸 的瓷盘进行。操作放射性物质须带医用乳胶手套。 4)不得把实验无关的东西带入实验室,严 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 5)放射性操作应 进行必要屏蔽防护 ,并预先 进行冷 实验。 6)放射性废物应按种类、状态、活度分类 存放,与普通废物严格区分,以减少放射废物的 体积,严禁将放射性废物倒入普通下水。 7)若发生放射性的泼洒,应托善处置,并 对去污效果进行检测。 8)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应采用湿法清洁。 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沾污检查和剂量监测。 9)离开实验室前,必须仔细洗手。一用清 水冲洗即可,不能用刺激性洗涤用品尤其是有机 溶剂洗手。 放射性污染的清除 放射性表面污染 ,不但可能产生内照射及外 照射的危害 ,还可能使环境本底增加 ,影响放射性 测量。表面污染有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 附三类,去污的难易与污染类型及时间的长短有 关,无论那种污染,污染时间越长,吸附越强, 因此发生污染应及时处理。 1)实验室用品 玻璃器血: a.3M HNO3洗涤 ;b.洗涤灵洗涤 . 瓷盘瓷砖 :用 3%HCl 10%柠檬酸擦试后 ,用水冲 洗。 金属用具:先用水洗涤,然后不锈钢用 2M HNO3浸泡;铝用 1% HNO3擦洗。 2)实验室台面 对于台面经常性的低水平污染 ,先用吸水纸 或棉球从污染边缘向中心擦拭 ,再用湿抹布擦到 限制水平以下,在去污过程要防止污染蒸发。对 多孔性介质,一般清洗无效,应将污染部分去除。 3)手和手套 手的污染用洗手液、洗涤灵、普通肥皂或加 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钠)的肥皂进行清洗。 6.5工作场所辐射及其个人剂量的监测 辐射防护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防护措施 是否安全可靠,必须通过实际的监测来检验。 1.放射性实验室辐射监测对象: 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 表面污染 :工作台面、仪器表面及人体的 表面; 个人的受照剂量 各种监测都依赖于各种监测仪器的正确的 使用。 2.辐射报警仪 用途 辐射报警仪主要用于放射性工作场所放 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源和可能的沾污源以 及工作场所的 辐射水平预警 测量。 类型 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类报警仪是 G-M计数 管型报警仪,用于 -辐射或 辐射的测量。 用于 辐射 的一般为 薄端窗式 G-M管。 Inspecotr Alert辐射检测仪 手持式 、 、 和 多功能辐射检测仪。 采用 GM探测器,用以监测放射性工作场所和实验 室工作台面、地板、墙壁、手、衣服、鞋等表面 的 、 、 和 X放射性污染计数测量以及环境 剂量率,是一款性价比高的辐射测量仪器 主要技术性能与特点 : 1.最低响应能量: 20Kev( 射线),对 Cs-137 源为 5.8Cps/Sv/h; 探测下限:对 I-125是 0.02 微居 ; 2.效率( 4 ):接触下,对 Sr-90源约 38%, C- 14源约 5.3%; P-32源约 33%; Co-60源约 3% 3.G-M 计数管 ,有效直径 45mm,云母窗密度 1.5- 2.0mg/Cm; 4.精度: H500Sv/h 范围时 ,15%, 在 500- 1000Sv/h 范围 ,20% ; CPS: 2500 时, 15% ,在 2500-5000时, 20%; 5.测量单位 :该检测仪常用单位( mR/h或 CPM)或 SI单位( Sv/h 或 CPS)。 3.表面沾污仪 主要是用来测量实验室台面,仪表等物体 表面的污染,以便发现污染并及时清除。 表面沾污仪常用的探测器类型有 G-M管、 正比计数管和闪烁计数器等,其测量对象 是面污染源粒子的表面出射率。 TBM-3S表面沾污仪系列 TBM-3S内置直径为 2 的扁平 GM管和扬声 器,有 3个量程,检测 、 和 射线,读数为 CPM(或 mR/h)具有 尺寸小、重量轻和面积大 的特点,是监测工作台面或检查手掌、手指和衣 服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有效工具。 特 征 对 、 和 射线 灵敏高 ; 2 扁平 GM管探测器; 单手 操作 ; 内置扬声器; 抗饱和路 ; 对于 TBM-3S或 TBM-3SR 型号有 遮板防护 主要技术规格 开关位置: OFF,电池测试, X100, X10, X1; 量 程: 3个量程,线性, 0-500, 0-5,000, 0- 50,000 cpm( 0-0.15, 1.5, 15 mR/h); 探 测 器: T-1190扁平形 GM管 窗直径: 4.5 cm 窗厚度: 1.5 mg/cm2 淬灭气体:卤素,长寿命管 本 底: 典型值 50 cpm 灵 敏 度: 150 cpm/ R/h( 137Cs标准校正源)。 CoMo170&300表面沾污仪 特点 薄层塑料闪烁体探测器,不用充气 可以对 、 、 同时测量 、 本底监视与补偿 自动或手动设置阈值 在整个有效面积上探测不均匀度低于 15% 20个可自由编辑的核素库 测量时间和照明时间可调 用户友好操作界面,只需要 5个键 主要技术指标 探测器:带有 ZnS层的塑料闪烁体,探头面 积 170cm2(CoMo170),300 cm2(CoMo300) 单 位: C/s、 Bq或者 Bq/cm2 阈 值: 、 的阈值可以选用 c/s、 Bq或 Bq/cm2单位进行编程设置 效率 (2): Cs-137, 35%; Am-241, 22%; U-238, 26% 存储器: 750个数据,并且有打印功能(带 时间记录) 显 示:大尺寸 LCD显示,带背景灯, 128 64像素 4.个人计量计 佩戴在身体适当部位,用以测量个人所受外 照射剂量的仪器叫做个人剂量计。主要有仪器型 和固体剂量计型两类。 EPD个人剂量计 、 和 X辐射剂量当量 Hp(10)、 Hp(0.07)读数用电子个人剂量 计; 基于现代二极管探测技术的高 度完备多功能个人辐射监测器; 无与伦比的放射性能与先进的 软硬件特色相结合,体积小、 质量轻; 标称使用能量范围: 辐射 15keV-10MeV, 粒子 250keV- 1.5MeV; 直接读出 ICRU定义的深部剂量 Hp(10)和浅表剂量 Hp(0.07), 单位为 (Sv)或雷姆 (rem); 可显示剂量和剂量率值,可设 定剂量 /剂量率测量阈值报警模 式。 热释光剂量片 近年来固体剂量剂被广泛用于个人剂量监 测,其中尤以热释光剂量计,如 LiF(Mg,Ti)最广。 其测量原理是热释光固体元件,受到辐射 的照射后,其 辐射能 通过激发固体晶格中的电子, 转变成电子的 激发能 同时 被禁封 在晶体中的陷阱 中,此能量可以累加并 保持 一定时间,当用高温 退火时,保持的激发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发出, 通过测量 辐射光的强度 就可确定热释光晶体所 受 照射剂量 。 5.热释光剂量探测器 -剂量片 LiF(Mg.Cu.P) 薄膜探测器 型号 : LiF-HF 规格 : 5, 6 用途 : 射线或 Hp( 0.07) 测量 厂商:上海仁日信息科技 公司 测量装置 热光测量仪由对热释光元件进行 加热 的装 置和进行发光测的 光度计 两部分组成。 测量过程如下:用线性加热器使放在加热 盘上的热光体受热放出可见光,光信号经光电倍 增管转换为电流信号,进入电子学线路,最后由 X-Y纪录仪自动画出热释光曲线,根据积分或光 峰高度法,并由标准曲线便可求出受照剂量 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