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件镀银工艺》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7693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件镀银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铝件镀银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铝件镀银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镀银工艺介绍 制作人:杨明斜 厦门恩森金属表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12.07.01 ENSOOTECH 铝合金和银性能介绍 铝金属性质: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及传热快、比重轻、易于成型;但铝有硬度低,不耐磨,不易 焊接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通过电镀可以扬长避短,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铝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比铁、锌还活泼,但铝表面易形成钝化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 化,所以铝也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如门窗、厨具等。 铝合金简介: 为提高铝在某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能,常加入少量的硅、铜、铁、镁、锰、铬、锌、钛 等微量元素,形成铝合金。常见的有 5052、 5083、 6061、 7075 等型号。大致个分为几个 系列,如下表: 银金属性质: 银有优越的导电性,电阻系数仅为 1.58/cm,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材料,也有良好的 导热性、焊接性能。但因价格昂贵,常采铜材、铝材表层电镀,运用于通讯领域、电开关领 域上的电接触部件。 银有较稳定的化学性质,不容易发生氧化。但银易与空气中的硫化物氧化生产硫化银 黑色物质。 1XXX系列 纯铝 ,铝含量 99.00%。 2XXX系列 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3XXX系列 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4XXX系列 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5XXX系列 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6XXX系列 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 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 7XXX系列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8XXX系列 以其他合金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9XXX系列 备用合金组 铝合金镀银应用领域 开关领域 广泛应用在电器开关的 接触头,防止铜氧化导电不 良引起的电网跳闸事故。行 业代表有 ABB,华电等。 通信领域 广泛应用在通信器上, 如双工器,滤波器,波导等 通信器材,以达到电通要求。 行业代表有中兴,华为等。 防止工件在使用环境中银层发生氧化,主要防止银层与空气中的硫化物 发生氧化、变色等 主要镀层,即前面步骤均为镀银做准备 过渡作用,防止工件表面的铜与银槽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及污染银槽药水 打底作用,提高银层与工件的结合力 铝与锌置换反应,工件表面置换上锌层 去除工件表面油污,以提高镀层与工件之间结合力 水洗 2 水洗 3 水洗 3 水洗 3 水洗 3 水洗 3 水洗 3 水洗 3 除油 碱蚀 酸 蚀 一次浸 锌 退 锌 二次浸 锌 氰化镀 铜 预镀 银 镀 银 银保 护 铝合金镀银详细 工艺 工件表面获得结合力较为良好的锌层 将工件经一次浸锌后表面的锌层退除 去除工件经碱蚀后残留于表面的不溶于碱的铝合金其它合金成份及杂质 去除工件表面氧化膜及粗化表面,以提高镀层与工件之间结合力 一、除油 除油目的: 去除工件表面经加工、包装等残留的油污(以矿物油为主), 提高 镀层与工件之间的结合力及产品外观。 除油原理: 采用浸泡、超声波、电解等方式,通过对油脂进行溶解或分解达到除油 的效果。铝件常见的除油方式有:有机溶剂除油和化学除油两种。 有机溶剂除油: 利用油脂与有机溶剂可互溶原理,将工件浸泡于有机溶剂中,使油 污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达到除油效果。有机溶剂除油不够彻底,后续需再经过化学 除油才可进行电镀。其优点是除油速度快、操作简单、不腐蚀工件,缺点是易挥发、 易燃、有毒、成本高。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三氯乙烯、丙酮、四氯化碳等。 化学除油: 通过化学反应,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和乳化作用分解、分离油脂,达到除 油效果。对于铝件,有一般热脱脂和超声波除油两种。超声波除油即利用超声波的 强烈震荡使油脂在乳化作用下迅速脱落。 动植物油与碱发生皂化反应 ( 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OH)3 油脂(硬脂酸甘油酯) 碱 肥皂(硬脂酸钠) 甘油 矿物油不与碱反应,主要与除油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发生乳化作用,使其生成细 小的、可溶于水的“小油珠”,达到除油效果。 铝合金可与碱发生反应,为避免工件在除油过程中发生氧化、腐蚀等,除油粉 一般采用碱性较弱的铝合金专用除油粉。 生产维护: 有机溶剂除油: 远离火源, 100%溶液浸泡至工件表面油污除尽,需定期捞起液面悬浮赃 物,防止工件提起时产生二次污染。 化学除油: 1、溶液配置 ( 1)往槽子加入约 3/4体积的水; ( 2)加入计算量的 EFC-142除油粉,搅拌至完全溶解; ( 3)补加水至所需体积,加温至工艺温度。 2、条件控制 3、操作要点 ( 1)工件除油不彻底易造成镀层起泡、发雾、发花等不良; ( 2)温度越高、溶度越高、时间越长、超声波频率越大除油效果越好,对工 件腐蚀性也越大,反之除油效果越差; ( 3)超声波调节大小视毛坯表面光泽度而定,较光亮的毛坯超声波要适当调小 否则工件易打伤,造成电镀后外观块状白斑; ( 4)尽量让工件较难除油的内孔对着超声波发射器,利于孔内油污去除。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EFC-142除油粉 4060 g/L 滴定分析溶液总碱度或根据除油效果判定除 油液需补加或更换 温度 5060 采用温控器控制 时间 310 min 采用定时器控制 超声波 1525 kHz 定期检验超声波数据准确性 二、碱蚀 碱蚀目的: 去除铝合金工件表面自然氧化皮及粗化工件表面,从而提高镀层 结合力。 碱蚀原理: 铝属两性金属,其氧化物及铝单质能与强碱发生快速反应,达到去除氧化皮、 粗化基材表面的效果。 Al2O3+2NaOH+3H2O=2NaAl(OH)4 氧化皮与碱反应达到去除效果 2Al+2NaOH+6H2O=2NaAl(OH)4 +3H2 铝基材与碱反应达到粗化表面效果 工件刚进入碱蚀溶液时,刚开始不产生气泡即氧化皮与碱的反应过程,待几秒 过后,产生大量气泡(氢气)即铝基材与碱发生的反应。 铝合金中的铝及表层的氧化铝能与碱反应,但含量较少的其它成份铜、铁、镁、 锰、硅 等不溶于碱,碱蚀后残留于工件表面形成“挂灰”,必须靠后道的酸蚀 工序去除。 生产维护: 溶液配置 1、往槽子加入约 3/4体积的水; 2、加入计算量的 EN-AL-16碱蚀粉,搅拌至完全溶解; 3、补加水至所需体积,加温至工艺温度。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溶液碱性性强,操作时防止溶液喷到身上; 2、温度越高、溶度越高、时间越长工件表面的碱蚀程度越大,镀层结合力较好, 但工件表面易造成局部过腐蚀,产生白斑、花斑等外观不良。反之结合力较 差,外观较好; 3、对于基材结果组织较差的铝件,碱蚀过程容易产生花斑症状,介于镀层外观和 结合力问题,对碱蚀温度和时间作适当降低; 4、溶液过久没更换,杂质含量过高也容易造成外观花斑现象。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EN-AL-16碱蚀粉 5570 g/L 滴定分析溶液总碱度或根据碱蚀液使用寿命为生 产 100dm2/L进行补加、更换。建议正常生产时每 天添加 2Kg/100L,每周交换 1/3溶液 温度 4060 采用温控器控制 时间 3090 S 采用定时器控制 三、酸蚀 酸蚀目的: 去除铝件经碱蚀后表面残留的铜、铁、镁、锰、硅等不溶于碱的残渣 保证了镀层结合力。 酸蚀原理: 酸蚀溶液具备强酸性、强氧化性能迅速溶解工件经碱蚀后表面的挂灰 同时使金属铝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均匀的致密氧化膜。 铜、铁、镁、锰等与酸蚀液中的浓硝酸、浓硫酸发生的反应: X + HNO3 XNO3 + H2O + NO2 X + H2SO4 XSO4 + H2O + SO2 ( X泛指铜、铁、镁、锰等金属) 硅、硅酸钠(硅在碱蚀中与碱的反应产物,难溶)与酸蚀液中的氢氟酸发生的 反应: Si + 4HF = SiF4+2H2 Na2SiO3 + 6HF = 2NaF + SiF4 + 3H2O Na2SiO3 + 6HF = Na2SiF6 + 3H2O 铝与浓硝酸、浓硫酸接触迅速形成一层均匀的致密氧化膜 Al2O3(氧化铝虽为 两性金属氧化物,但此氧化铝属 -Al2O3六方紧密堆积晶体 , 分子间排列十分 紧密不易反应),阻碍的铝的氧化,但在温度高的情况下,铝会和浓硝酸、浓 硫酸反应溶解。 生产维护 溶液配制 1、往槽子计算量的水; 2、缓慢加入计算量的浓硝酸; 3、边搅拌边缓慢加入计算量的浓硫酸; 4、加入计算量的 EN AL-20酸蚀盐,搅拌至完全溶解; 5、待温度降至 40 以下,可生产。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溶液腐蚀性强,操作时防止溶液喷到身上; 2、溶度越高,挂灰去除越快,铝表面钝化层越好,镀层外观、结合力越好。反之相反; 3、未生产时,应用避光的密闭盖子将溶液盖好,防止硝酸因挥发及遇光分解消耗过快; 4、留意溶液的“发烟”状况,判断硝酸溶度是否偏低,并及时补充; 5、酸蚀后的流动水洗需保证足够大的水流量,一方面防止铝表面钝化膜经稀酸溶液溶解 另一方面防止硝酸等酸液带进浸锌槽,影响浸锌质量。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EN- AL-20酸蚀盐 150 250 g/L 主要为带出损耗,添加比率可按 硝酸:硫酸:酸蚀盐 =5:1:1( L:L:Kg)补充。连续生产一个月内需全部更换,未 连续生产按产量适当交换。 浓硝酸 500 600ml/L 主要为挥发、分解消耗。添加方法同上。 浓硫酸 200 300ml/L 主要为带出消耗。添加方法同上。 温度 常温 无 时间 1030 S 采用定时器控制 四、一次浸锌 一次浸锌目的: 为二次浸锌作铺垫,通过一次浸锌后再退除使工件表面更为清洁 提高了二次浸锌工件与锌层的结合力。 一次浸锌原理: EN-AL -216是锌铁合金体系,锌铁合金置换层较普通锌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因 铝金属较锌、铁化学性质活泼,所以铝可以与 锌离子、铁离子可以发生置换反 应,生成锌铁置换镀层。 铝件经酸蚀后表面形成的薄层钝化膜在浸锌液(强碱)中发生溶解,溶解后裸露 金属铝马上与锌、铁离子发生置换反 应,当极薄的锌铁置换层完全覆盖时,反 应停止。浸锌反应过程基本在前 15秒内完成,长时间浸泡往往属表面过腐蚀,产 生锌层疏松、粗糙等 锌离子主要以锌酸钠( Na2ZnO2)形式存在,铁离子与浸锌液内的络合剂络合, 防止铁离子与碱发生沉淀。简要反应式如: 2Al + 3Zn2+ 3Zn + 2Al3+ Al + Fe3+ Fe + Al3+ 生产维护 溶液配制 1、往槽子加入计算量的 EN-AL -216浸锌液; 2、加入纯净水至标准液位,搅拌均匀; 3、检查温度,试产。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一次浸锌作为退镀用,对镀层要求较为低,一般工件表面有全部置换上锌 层即可。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EN-AL -216浸锌液 200 300 ml/L 根据婆美度调节,低了就补充浸锌液至范围; 连续生产时一个月内更换 1/2溶液 温度 20 40 夏天常温生产,冬天适当加温 时间 30 60 S 建议采用定时器控制 婆美度 15 18 Be 每天生产前检验 五、退锌 退锌目的: 将一次浸锌镀层退除,为二次浸锌作准备。 退锌原理 极薄的锌铁置换层在强酸性、强氧化性的退锌液里迅速溶解退除。 Zn + 4HNO3 = Zn(NO3)2 + 2NO2+ 2H2O Fe + 6HNO3 = Fe(NO3)3 + 3NO2+ 3H2O 裸露的金属铝在浓硝酸中表面迅速形成较薄的致密钝化膜。 生产维护 溶液配制 1、往槽子加入一半体积的水; 2、缓慢加入浓硝酸至标准液位,搅拌均匀; 3、待温度冷却至 40 以下,可生产。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溶液腐蚀性强,操作时防止溶液喷到身上; 2、硝酸浓度较低时,铝件表面形成钝化膜不够致密却表面易发生腐蚀,影响 结合力; 3、未生产时,应用避光的密闭盖子将溶液盖好,防止硝酸因挥发及遇光分解 消耗过快; 4、酸蚀后的流动水洗需保证足够大的水流量,一方面防止铝表面钝化膜经 稀酸溶液溶解另一方面防止硝酸带进浸锌槽,影响浸锌质量; 5、退锌后工件需清洗彻底,但也不宜清洗时间过久,否则影响镀层结合力。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浓硝酸 500600 ml/L 根据婆美度调节,低了就补充硝酸至范围; 连续生产一个月内需全部更换,未连续生产 按产量适当交换。 温度 常温 无 时间 1020 S 采用定时器控制 婆美度 2226 Be 每天生产前检验 六、二次浸锌 二次浸锌目的: 在铝件表面置换沉积覆盖上一层锌铁镀层,防止了铝在空气、 溶液中极易氧化导致镀层结合力不良问题。二次浸锌比一次浸锌 镀层有更好的结合力。 二次浸锌原理: 与一次浸锌同。 生产维护 溶液配制 配制方法同一次浸锌。 条件控制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EN-AL -216浸锌液 200300 ml/L 根据婆美度调节,低了就补充浸锌液至范围; 连续生产时一个周内更换 1/3溶液 温度 2040 夏天常温生产,冬天适当加温 时间 1020 S 建议采用定时器控制 婆美度 1416 Be 每天生产前检验 过滤机 连续过滤 滤芯清洗频率 1次 /3天 操作要点 1、二次浸锌浓度相比一次浸锌要低,浸锌时间要短得多; 2、工艺范围内,浸锌液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浸锌速度越快,镀层 越粗糙,结合力越差。反之,速度越慢,镀层越细致,结合力好; 3、时间过长易产生过腐蚀,导致锌层疏松、结合力差等; 4、浓度过高溶液粘性大,流动性较差。对形状复杂,深孔较多的工件不宜采用 高浓度浸锌液,且需加强摆动; 5、对于杂质含量较高的不好上锌的铝材可采用较高浓度的浸锌液,否则宜采用 低浓度的浸锌液; 6、由于锌层很薄,浸锌后镀铜前不必经活化处理,防止锌层溶解。 氰化镀铜目的: 提高浸锌层与银层的结合力,采用的过渡性中间镀层。 氰化镀铜原理: 氰化镀铜层与锌层及后道的银镀层均有良好的结合力,同时有很好的延伸性、 导电、导热 性能。 电化学反应原理。在电源的作用下,阳极(铜板)失去电子产生一价铜离子溶解于 镀液中; 铜离子在阴极(工件)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沉积于工件上。此外,阴极附带析氢, 阳极附带析氧反应,所有电流效率小于 100%的电镀均有析氢析氧产生,后续不特地写出。 Cu - e Cu+ 铜板溶解 Cu+ + e Cu 工件镀铜 镀液组成:氰化亚铜、氰化钠、酒石酸钾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光亮剂。 氰化亚铜与氰化钠 1、镀液里面最主要的成份是氰化亚铜和氰化钠。氰化亚铜是主盐,提供铜金属,氰化钠 是络合剂提高阴极极化。氰化钠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与亚铜络合,提高了铜离子的沉 积电位,提高阴极极化,从而得到结晶细致的镀层; 2、氰化亚铜与氰化钠络合主要以 NaCu(CN)2、 Na2Cu(CN)3、 Na3Cu(CN)4三种形式 存在,以 Na2Cu(CN)3的形式参与阴极反应镀层较为理想。当游离氰化钠较低时,镀液 主要以 NaCu(CN)2存在,此时阴极极化较弱结晶粗糙电流效率高。当游离氰化钠过高 时(超过氰化亚铜质量比的 50%),主要以 Na3Cu(CN)4形式存在,此时阴极极化很高 虽结晶细致,但难于上镀; 3、氰化亚铜与氰化钠的络合比例为 1:1.14(质量比),剩下的为游离氰化钠。即补加 1Kg 氰化亚铜同时要补加 1.14Kg氰化钠,否则镀液的游离氰化钠会减少; 4、由于置换锌层很薄,且在氰化溶液中易溶解。所以镀液性能侧重上镀速度快,一般游 离氰化钠控制在 10g/L以下。 七、氰化镀铜 酒石酸钾钠 阳极去极化剂,其作用是促进阳极溶解。在游离氰化钠较少的情况下,阳极溶解易产 生二价铜离子,与镀液形成氢氧化铜不溶物附着在阳极上,阻碍阳极溶解,酒石酸钾钠能 与二价铜络合产生可溶性物质,促进阳极溶解。 碳酸钠 稳定 PH值及提高镀液导电性,但含量过高时( 90g/L),易使高区镀层粗糙,阴极 电流效率低,阳极钝化等缺陷。平时生产时,碳酸钠会逐渐积累增加,主要由空气中二氧 化碳与镀液(碱性)反应及氰化钠在阳极氧化产物。当超标时可采用冬天降温沉淀去除, 或加入适量硫酸钡沉淀去除。 氢氧化钠 提高镀液导电性及改善镀层分散能力。但因氢氧化钠碱性较强,易使锌层腐蚀,所以 铝合金电镀中一般不添加氢氧化钠。 光亮剂 提高阴极极化,促使结晶细致,达到光亮镀层效果。但过多的光亮剂会使镀层结合力 差,镀层发雾等。在满足镀层亮度的情况下,尽量少加光亮剂。 生产维护 镀液配置 1、往镀槽加入约一半体积的纯水; 2、加入计算量的氰化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3、将计算量的氰化亚铜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镀槽边加边搅拌,溶解时放热,当 温度升至 60 时,需停止,待冷却后再加; 4、依次加入计算量的酒石酸钾钠、碳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5、加水至标准液位,检查温度,加入计算量的光亮剂,搅拌均匀; 6、小电流( 0.10.3A/dm2)电解 4小时后,试镀。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镀液含氰化物,剧毒,防止镀液喷到身上,饭前洗手干净; 2、工件带电入槽,防止铜离子与锌层置换,影响结合力; 3、工件刚入槽时,用 2倍电流冲击 30秒后正常电流电镀,确保工件整体上镀; 4、形状复杂及有深孔的工件,电镀时手工摆动,利于排气防止漏镀; 5、挂具头在上道工序最后一道水洗中浇水,导电杆每班擦洗,保证导电良好。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氰化亚铜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2天 游离氰化钠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2天 酒石酸钾钠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1周 碳酸钠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1月 光亮剂 哈氏槽打片分析, 1次 /2天 温度 温控器控制 电流 定期对整流器校正, 1次 /半年 时间 25min 定时器控制 阳极 纯铜板 阴阳极面积比 1:2 检查阳极表面,有黑膜需取出刷洗 过滤机 连续过滤 滤芯清洗频率 1次 /2周 杂质 1、有机杂质 2、金属杂质 1、每半年 2g/L活性炭处理 1次; 2、每周电解 4小时以上。 八、预镀银 预镀银目的: 防止工件直接进入银槽铜与阴离子置换及银层结合力。 预镀银原理: 镀液采用低主盐高络合物组成,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置换反应的速度;另一方面镀 液有很高的络合度,大大提高了阴极极化,从而得到一层结晶细致,结合力良好 的过渡层。 化学反应原理。在电源的作用下,银离子在阴极(工件)得到电子生成银单质, 沉积在工件表面,不溶性阳极只发生析氧反应。 Ag+ + e Ag 工件镀银 镀液组成:氰化银钾(个别采用氰化银、硝酸银等)、氰化钾。氰化银钾是主盐 提供镀层的金属银,氰化钾是络合剂,提高阴极极化。 氰化银钾过高氰化钾过低则失去预镀银的意义。电镀时容易发生置换,且结晶不 够细致,结合力不够良好。 生产维护 镀液配置 1、往镀槽加入约一半体积的纯净水; 2、加入计算量的氰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 3、用适量纯水溶解氰化银钾,倒入镀槽,搅拌; 4、加纯水至标准液位,搅拌均匀,检查温度,试镀。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镀液含氰化物,剧毒,防止镀液喷到身上,饭前洗手干净; 2、工件带电入槽,防止银离子与铜层置换,影响结合力; 3、形状复杂及有深孔的工件,电镀时手工摆动,利于排气防止漏镀; 4、电流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防止镀层烧焦、发白等;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氰化银钾 1.5 3.5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3天 氰化钾 70 110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3天 温度 常温 无 电流 1 2 A/dm2 定期对整流器校正, 1次 /半年 时间 5 10 S 定时器控制 阳极 不锈钢板 检查阳极表面,有黄膜、黑膜需取出刷洗 过滤机 连续过滤 滤芯清洗频率 1次 /1月 杂质 1、有机杂质 2、金属杂质 1、每半年 2g/L活性炭处理 1次; 2、工件掉入镀槽及时捞起。 九、镀银 镀银目的: 主要镀层,工件用在导电设备方面,降低工件使用过程中的接触电阻 提高导电性能。(镀银也有用在装饰方面的,如首饰等) 镀银原理: 电镀过程即化学反应原理。在电源的作用下,阳极(银板)失去电子生成阴离子 溶解于镀液;银离子在阴极(工件)得到电子生成银单质,沉积在工件表面。 Ag - e Ag+ 银板溶解 Ag+ + e Ag 工件镀银 镀液组成:氰化银钾、氰化钾、氢氧化钾、碳酸钾、 ES-02A光亮剂、 ES-02B 开缸剂。 氰化银钾:镀液主盐,提供金属银,氰化银钾内含金属银 54.2%。浓度较低时, 电流效率低上镀速度慢,银离子供应不上高区易烧焦、泛白;含量过高时,镀层 结晶粗糙,光亮度差,滚镀易产生桔皮状镀层。 氰化钾:镀液络合剂。维持一定量的游离氰化钾,能够稳定镀液,提高阴极极化 使镀层结晶细致,促进阳极正常溶解,提高镀液导电性,发挥光亮剂的较大功效。 含量较低时,镀层结晶粗糙,呈灰白色,结合力较差,且阳极易钝化;含量过高 时,电流效率低,沉积速度慢。 氢氧化钾:维持镀液 PH值,稳定氰化物不易分解,增强镀液导电性,提高镀层 分散能力,促进阳极溶解。含量一般控制在 510g/L。 碳酸钾:一定量的碳酸钾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提高阴极极化。但超过 110g/L时 易使阳极钝化,镀层粗糙。生产时会慢慢积累增加,无需刻意添加,当超标时可 加入适量的氰化钡沉淀处理。 ES-02A光亮剂:配合 ES-02B使用,提高阴极极化,细化电镀电镀结晶,达到镀 层全面光亮。含量较少时,镀层粗糙亮度差;含量过多时,镀层结合力相比较差, 低区发黄。含量多少也不是绝对的,主要在于 A、 B剂的比例搭配。温度高、银 板少的情况下耗量会相应增加。 ES-02B开缸剂:配合 ES-02A使用,使 ES-02A发挥较好的光亮效果,含量多少 视 ES-02A的含量而定。消耗仅为带出损耗。 生产维护 镀液配制 1、往镀槽加入约一半体积的纯净水; 2、加入计算量的氢氧化钾、氰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若材料较差,用 2g/L 活性炭处理后再进入下步奏) 3、用适量纯水溶解计算量的氰化银钾,倒入镀槽,搅拌充分; 4、加入计算量的 ES-02B、 ES-02A; 5、加纯水至标准液位,充分搅拌; 6、检查温度,试镀。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 镀液含氰化物,剧毒,防止镀液喷到身上,饭前洗手干净; 2、每款工件电镀前熟悉镀层厚度要求,控制上挂方式,厚度高的部位靠近阳极,低的离阳极较远, 必要时制作像型阳极,提高底层合理性,降低成本; 3、浓度、温度、电流越高电镀速度越快,镀层越粗糙;反之电镀速度慢,结晶细腻,过低低区易发雾; 4、可用公式,银槽银消耗量 M(g)=I(电流安培数 ) t(电镀分钟数 ) 0.067(电化当量 ) 0.95(电流效率 ), 按客户需求银用量 m(g)= S(镀区平方分米数 ) d(镀层厚度 m数 ) 0.105(1m每平方分米银质量), 对比两者差距,不断提高镀层合理分散能力。精益求精,数据验证; 5、每次大处理均会带来较大的银流失,银槽必须维护好镀液,防止杂质超量。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氰化银钾 35 70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2天 氰化钾 90 150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2天 氢氧化钾 5 10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1周 碳酸钾 110 g/L 实验室滴定分析, 1次 /1月 ES-02A 15 25 ml/L 耗量: 0.51ml/AH,配合哈氏槽打片 1次 /1天 ES-02B 10 20 ml/L 耗量依工件带出量定,一般为 A剂一半, 配合 哈氏槽打片 1次 /1天 温度 20 40 温度计测量 电流 0.5 4 A/dm2 定期对整流器校正, 1次 /半年 时间 依镀层厚度 定时器控制 阳极 银板 阳极:阴极面积 2:1 检查阳极溶解状况,少了补加,有钝化时检查镀 液成份 过滤机 连续过滤 滤芯清洗频率 1次 /1月 杂质 1、有机杂质 2、金属杂质 1、每半年 2g/L活性炭处理 1次; 2、工件掉入镀槽及时捞起。 十、银保护 银保护目的: 在银层表面形成一层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保护膜,预防工件在使 用过程中银层氧化影响设备性能。 银保护原理: 通过浸泡方式(也有通过电解方式的,在这不作介绍),在银层表面吸附 上一薄层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保护膜,隔离了银层与空气(或其它环境)的接 触,防止银表面氧化发黄、黑点等症状。 膜层结构、成份较为复杂,在这不作详细介绍。 生产维护 溶液配制 1、往槽子加入约 3/4体积的纯净水; 2、加热至工艺要求温度; 3、加入计算量的 WST,搅拌均匀; 4、补加纯净水至标准液位,搅拌均匀; 5、加温至工艺温度,试产。 条件控制 操作要点 1、溶液以乳白色较为理想,当溶液较为澄清则浓度不足或温度过低,调整后 再使用。当溶液暗黑色则较脏,需作部分更换或全部更换; 2、工件刚过完保护剂不易马上进行温度较高的热水洗,防止部分膜层破坏; 3、工件生产完虽有保护膜保护,但也需尽量存放在远离酸气碱气的地方。 控制 条件 参数 维护 WST 50 100 ml/L 主要为带出损耗,视产量每天补加 温度 50 60 温控器控制 时间 1 5 min 时间过长影响不大,过短保护膜较薄 十一、常见故障处理 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底层起泡、 脱皮 1、除油未彻底; 2、碱蚀、酸蚀未处理到位; 3、二次浸锌液浸泡时间过长或杂质过多 ; 4、氰化镀铜未带电入槽或孔内、凹槽地 方 气体未排出。 1、检查除油槽温度、超声波强弱,必要时重配; 2、检查碱蚀温度,延长时间;检查酸蚀浓度,低了 补加; 3、二次浸锌时间控制在 15秒内,必要时交换部分浸 锌液; 4、带电入槽及检查导电状况,摇动工件使气体排出。 银层起泡、 脱皮 1、预镀银未带电入槽; 2、镀铜后放置时间过长未经活化直接镀银; 3、银槽温度过低、电流过大、氰化钾过低、 光剂过多; 1、预镀银带电入槽并检查导电状况; 2、镀铜与镀银时间间隔久需活化后再镀银; 3、检查温度,计算电流密度,分析氰化钾,打片判 断光剂浓度。 镀层白斑、 花斑 1、超声波除油中超声波频率过大或时间过 长,毛坯表面被打伤; 2、碱蚀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杂质过多,导 致碱蚀不均匀,局部腐蚀; 3、酸蚀、退锌液酸溶度过低或温度过高导致 工件过腐蚀; 4、二次浸锌液长时间没更换,杂质过多,浸 锌后外观严重不均匀。 1、在除油干净的前提下,调小超声波频率,缩短时 间; 2、适当降低碱蚀温度,缩短碱蚀时间; 3、提高酸蚀、退锌液的酸浓度,新配置时需冷却后 再进行生产; 4、对二次浸锌液作部分或全部更换。 镀层发雾 1、除油未彻底,表面含重油等难除油,看似 干净但未彻底; 2、铜槽光剂过多或杂质过多铜层起雾; 3、银槽光剂过多过少,比例失调; 4、冬天银槽温度过低。 1、加强除油力度,必要时更换除油溶液; 2、铜槽活性炭处理; 3、哈氏槽打片分析,调整光剂比例; 4、测量温度并调整。 续表 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外观粗糙、 泛白 1、工件在前道工序过腐蚀或退镀工件未经抛光 处理; 2、铜层粗糙,亮度较差; 3、预镀银电流过大,时间过长; 4、银槽光剂过少,氰化钾含量过少,温度过高。 1、控制好前道工序,防止过腐蚀,退镀液保 证硝酸溶度 50%以上或退镀后经抛光处理; 2、控制好镀铜成份、光剂、电流; 3,、降低预镀银电流,缩短时间; 4、哈氏槽调整光剂,分析补加氰化钾,降低 温度。 镀层高区 烧焦 1、电流密度过大,工件离阳极过近; 2、镀液银含量过低。 1、调整电流大小,合理摆放工件上挂方式; 2、分析补加银盐。 镀层发黄 1、光剂 ES-02A含量过多; 2、镀液有机杂质过多; 3、银含量过低,镀层过薄; 4、镀层粗糙,孔隙率大。 1、暂停 ES-02A加入或活性炭滤芯过滤; 2、活性炭滤芯过滤或活性炭处理; 3、提高银浓度,加快电镀速度; 4、哈氏槽打片提高镀银亮度。 银层抗硫 化实验差 1、银保护浓度过低,温度过低,时间过短; 2、银保护槽太久没更换,杂质过多; 3、银镀层过于粗糙,孔隙率大; 4、工件生产完后长时间存放在高温、高湿、高 酸气碱气的环境中; 5、工件生产完,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激烈碰撞。 1、银保护溶液适当增加浓度,提高温度,延 长时间; 2、部分或全部更换银保护溶液; 3、提高底层平整度,调整银层亮度; 4、工件生产完需马上运至仓库或存放在空气 较好的环境中,尽量远离车间; 5、管理好包装、运输操作,必要时改善包装 方式。 十二、不合格镀层退除 退镀方法 采用 50%(体积比)以上的硝酸,浸泡至镀层全部退除干净即可。 操作要点 1、确保硝酸溶度,防止溶度低时腐蚀铝材; 2、不能在高温条件下退镀,温度高铝材会腐蚀,最好控制在 40 以下; 3、不可加入盐酸或含氯离子的药品,否则容易腐蚀铝材; 4、退镀件与新毛坯外观会有一定差异,可采用抛光处理。铝件抛光体系均以 高温体系为主,低温效果仍较差。 结束语 以上,对铝合金电镀过程作了系统的阐述,可作为员工 培训、工艺指导、生产维护资料。 时间仓促,能力有限,资料中可能存在错误、漏洞,可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修改、补充, 不断完善, 最终形成 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