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抗菌陶瓷》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72933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抗菌陶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与抗菌陶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与抗菌陶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陶瓷工艺学 (功能陶瓷) 授课老师:吴坚强 17 生物陶瓷 17.1概述 1、定义:生物陶瓷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料。 广义讲凡属生物工程的陶瓷材料统称为生物陶瓷。 2、具备功能 代替人体内有病的或损伤的部分; 作为人体先天性缺损部分的代用品; 有助于人体内组织的恢复。 如:人工骨或人造关节 ;人工脏器 ;人造牙根和假牙等 3、性能(满足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条件) 生物学对人体无害 (无毒性、无组织刺激、无致癌作用、无血栓形成等 ); 与人体生物相容性好 (生物组织亲和性好 ); 与周围的骨及其他组织结合性强; 力 学 抗张、抗折、抗压及剪切强度比自然骨高,而且在体液中强度不发生 明显降低 (抗腐蚀 ) ; 耐磨损; 硬度和弹性模量与自然骨接近; 手术等成形、加工容易,便于临床操作。 表 17.1 主要生物与医用陶瓷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生物陶瓷材料 杨氏模量 (MPa) 抗折强度 (MPa) 抗压强度 (MPa) 热解碳 2.8 10 4 520 玻璃碳 2.8 10 4 225 碳纤维 24 10 4 255 0 (抗张) 氧化铝单晶 40 10 4 1300 3000 氧化铝单晶 35 10 4 380 3000 微晶玻璃 (Na 2 0 - K 2 0 - Mg O - CaO - Si0 2 - P 2 O 5 ) 100 - 150 500 微晶玻璃 (MgO - CaO SiO 2 - P 2 O 5 ) 10 10 140 910 羟基磷灰石多晶体 ( 3.5 - 12 ) 10 4 113 - 196 510 - 920 磷酸三钙多晶体 177 表 17.2 生物陶瓷的种类及临床应用范围 临床应用范围及医用生物陶 瓷材料种类 人 工 骨 人 工 关 节 人 工 齿 根 骨 充 填 材 料 骨 置 换 材 料 骨 结 合 材 料 人 造 心 脏 瓣 膜 人 工 肌 腱 人 工 血 管 人 工 气 管 经皮 引线 接头 用于 体内 医学 监测 等 羧基磷灰石 Ca 10 ( PO 4 ) 6 ( OH ) 2 氧化铝 Al 2 O 3 碳 C 磷酸盐玻璃 SiO 2 .CaO.Na 2 O.P 2 O 5 微晶玻璃 CaO.P 2 O 5 .SiO 2 .CaO.Mg0.P 2 O 5 氧化锆 ZrO 2 磷酸钙 Ca 3 (PO 4 ) 2 表 17.1所列为岂今为 止已研究过的用于人体或 与人体关联的生物陶瓷材 料。生物陶瓷的种类及临 床应用范围见表 17.2。 续 4、人体硬组织代用材料 生物惰性陶瓷 : 指化学性能稳定,生 物相容好的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 : 指在生物环境中材料 通过细胞活性部分或全部 被溶解或吸收, 并 与骨 置换而形成牢固结合的生 物陶瓷材料。 17.2 生物惰性陶瓷 陶瓷作为用于人体内的生物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己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生物陶 瓷这种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对人体无害的新材料。通过不断地应用于医学领域, 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显示出其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生物陶瓷,并用于临床。 1974年开展微晶玻璃用 于人工关节的研究; 1977年氧化铝陶瓷在临床上获得应用; 1979年高纯氧化铝单 晶用于临床,以后又有新型生物陶瓷材料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 17.2.1 氧化铝陶瓷 17.2.1 氧化铝陶瓷生产工艺 检验 1860 (真空) 修坯 900 950 成型 真空处理 干燥 24 36h 加 H C l 料 : 球 : 水 =1: 2: 0 . 9 1 干磨 加适量羧甲基纤维素 预烧 - A l 2 O 3 950 1000 加适量 M gO Al 2 ( NH 4 ) 2 ( SO 4 ) 24H 2 O (硫酸铝铵) - A l 2 O 3 湿磨 素烧 烧结 17.2.1 氧化铝陶瓷生产工艺要点 1. 原料的选择及添加剂 对原料的要求比严格,纯度要高。一般要选用 99.9%以上的高纯 Al2O3原料, 它是利用硫酸铝铵在 900 1000 分解来制得。这种方法制备的 Al2O3纯度高、 细度约 lm以下,颗粒分布窄,成形后素坯密度高,烧结过程中气孔易于排除。 在氧化铝生物陶瓷的制备过程中,为了促进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还需要 加入适量的添加剂。 (1) 在氧化铝瓷中生成液相、降低烧成温度,或生成化合物抑制晶粒长大,防止 二次再结晶,从而促进烧结的添加剂。如 MgO、 CaO、 BaO等。 (2) 与 Al2O3生成固溶体,活化晶格,促进烧结传质过程的添加剂。例如, Al2O3 中加入 TiO2, Ti4+离子半径与 Al3+的离子半径差值小,离子之间可部分置换。 2. 预烧 分解制备的 Al2O3主要为 -Al2O3晶型,这种晶型的氧化铝很容易形成疏松多 孔的聚集体,很难烧结致密。故必须将 -Al2O3加适量的硼酸等进行预烧,使之 转化成 -Al2O3一般在 1300 左右预烧。预烧可提高 Al2O3原料稳定性,减少烧成 收缩,从而可避免产品因收缩过大而导致的开裂、变形。 17.2.1.3 高纯氧化铝生物陶瓷的性能 3. 烧成 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烧成气氛等都对氧化铝生物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 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合理控制。 工艺条件对氧化铝 (刚玉 )生物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要求氧化铝生物陶瓷强度要高,硬度要大,耐腐蚀、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 要小,材质要轻。 1.强度 微观结构决定(细、密、匀、纯) 细 -晶粒小, f 高 。 密 -气孔率大, f 低。 匀 -分布均匀。 纯 -杂质少。 2. 硬度 组成:离子的半径越大、电价越高、配位数越大的。结合能就大,硬度也就大。 结构:显微结构、裂纹、杂质 表示方法:莫氏硬度、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 等 。 3. 耐腐蚀 4. 弹性模量 17.3 生物活性陶瓷 ( 5)热膨胀系数 ( 6)亲水性: Al203表面有优良的亲水性。因此,用氧化铝陶瓷制造的人工关节 摩擦系数比较低,与生物体具有优良的亲和性。 ( 7) X射线不透性 :多晶氧化铝陶瓷具有 X射线不透过性能。它们给手术后观 察病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样,为使用 CT技术检测也带来了很大方便。 17.2.1.4氧化铝生物陶瓷在临床上的应用 ( 1)人工关节 由于氧化铝陶瓷具有优良的特性,己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关节的置换,取代 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达到恢复其各种功能的作用。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种 : 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 ;人工指关节 ( 2)人工骨 ( 3)人工耳小骨 生物活性陶瓷是指一类能在材料界面上诱发特殊生物反应,从而在材料和组 织间形成化学键性结合的生物陶瓷。 主要包括三类: 一类如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其表面本身就由羟基磷灰石构成; 另一类如生物活性玻璃,其表面虽不是羟基磷灰石,但可通过在生理环境中 发生化学反应而在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履盖层。 第三类生物活性陶瓷也称生物降解陶瓷 (又叫生物吸收性陶瓷 ),如磷酸三钙 等,由手可在体内被逐步降解吸收并随之为新生组织所替代,故也作为生物活性 陶瓷。 17.3.2 羟基磷灰石陶瓷 (简称 HAP) 注意: 1、人体骨骼重要无机物质是 CaO和 P2O5两种成分,骨骼缺损部分有自愈性 2、陶瓷为多孔性( HPA)可吸附,通常含有羟基 (OH-) ;而微晶玻璃只通过羟 基 (OH-)形成 HPA的表面覆盖层。 3、而 Ca3(PO 4 )2 主要是在体内逐步降解吸收形成新生组织即诱导新生骨生长。 另外,使用 HPA和 Ca3(PO 4 )2 -吸收后,强度下降,强度值要设计。 17.3.2.1 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六方晶系 ,理论组成为 Ca10( PO) 6( OH) 2 一记为 HAP,实际组 成十分复杂,可用 (Ca10-XMx( PO4) 6( OH) 2-XOX)表示、 M=Ca、 Mg、 Zn.Ba.Ni.Al、 Fe等 。 结构特殊:除了离子的活性较大,发生离子 交换能力较强外,还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性 能。 右图: HAP表面主要存在两种吸附位 置 C 位置: P 位置: 图 17. 5 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 在( 0001 )面投影 17.3.2.2 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二种。具体又分固相反应法、水热 反应法和沉淀反应法。 1. 水热反应法 将 CaHPO4与 CaCO3,按摩尔比为 6:4进行配料,并经 24小时湿法球磨。然后 将球磨好的浆料倒入反应釜内,加入足够的蒸馏水,在 80 100 恒温情况下进 行搅拌反应,冷却后沉淀得到白色羚基磷灰石沉淀物。 此外,日本的青木秀希还直接用磷酸氢钙加水分解的方法在高压反应釜中制 备结晶性较好的羟基磷灰石晶体。 该反应是在 PH为中性、控制温度为 200 左右,其对应的压力约为 15atm。 2. 沉淀反应法 用 Ca( NO3) 2和( NH4) 2。 HPO4为原料进行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还可以用氢氧化钙与磷酸反应,合成羟基磷灰石。 3. 固相反应法 固相反应法与普通陶瓷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根据配方将原料细磨混合,在 高温下进行合成。 在此合成羟基磷灰石的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 1330 ,否则会引起羟基磷灰 石的分解。 还可用其的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也可以与其他材料形成复合羟 基磷灰石陶瓷,使材料性能得到改善。 生物体硬组织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羟基磷灰石,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与生 物骨组织相似。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能。 1. 密度、折射率 Ca/P=1.67,密度为 =3.140 3.156g/cm3,机械强度大于 100MPa。其折射 率为 n=l.64 1.65。 2. 化学性质 羟基磷灰石微溶于纯水中,呈弱碱性 (PH=7 9)。易溶于酸,难溶于碱。 3. 物理性质 羟基磷灰石的硬度 5 ,与普通玻璃的硬度相同 。 低结晶质羟基磷灰石微粉的比表面积大,例如达 100m2/g,被用于触媒或磷 捕捉剂。 羟基磷灰石在空气中加热时,低结晶质微粉产生结晶化,在 1000 左右出现 烧结。在 1600 1700 发生融熔、分解反应。 羟基磷灰石弹性模量比人骨大两倍左右,可称为硬质材料。但抗折强度低于 人骨,其耐冲击、韧性也较差,属于脆性材料。 17.3.2.3 羟基磷灰石的性能 17.3.2.4羟基磷灰石陶瓷的临床应用 经动物试验结果确认,羟基磷灰石在生物体内安全,与骨组织、皮肤组织的 亲和性良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临床应用。 目前国内外己将羟基磷灰石用于人工齿根、骨缺损、脑外科手术的修补、填 充等;用于制造耳听骨链和整形整容的材料。 此外,羟基磷灰石陶瓷在医学上还作为治病时植入体内的药物释放载体一一 人工骨核,治疗骨结核时应用。 18 抗菌陶瓷 18.1 概述 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的包裹布 -植物浸渍液 -人类最早使用的抗菌剂 1935年德国人 G.Domark采用季铵盐处理军服以防止伤口感染。 现代抗菌材料研究和应用 -抗菌塑料、抗菌纤维、抗菌陶瓷及抗菌金属等 -应 用于各领域 。 18.1.1 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微生物( micro organism)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细小、构造简单、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必须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 1) 微生物的分类 (按基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2) 有害的微生物 小部分的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能导致人类或动植物疾病的微 生物成为病原微生物。如: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 -化脓性球菌之一, 80%以上由葡萄球菌引起的; 链球菌 - 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 ; 大肠杆菌 - 进入肠道以外部位时可引起相应的肠道感染和非肠道感染; 白色念珠菌(真菌之一) - -引起鹅口疮,学龄前儿童易患发癣,成年人患“脚气” 都是真菌引起的。 18.1.2 抗菌的概念 18.1.2.1 广义抗菌和狭义抗菌 在这里,所谓的“抗菌”实际上是指抗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包括抗细菌、霉 菌、立克次体、真菌甚至病毒等多种微生物,是一种广义的抗菌概念,比较准确 地说应该叫“抗微生物”功能。 在实际应用和操作中,往往还将仅具备抗细菌功能的材料也叫抗菌材料,这 是狭义的抗菌概念,材料仅保证具备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功能,而不能保证对其他 微生物品种的抑制作用。 18.1.2.2 抗菌、防霉、灭菌、消毒、抑菌等 目前在介绍抗菌材料中经常会接触部分与抗菌性能直接相关、表征材料抗菌 性能程度的系列提法,现将有关主要提法的具体概念介绍如下。 灭菌 (sterilization):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态 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的过程。 杀菌 (microbiocide):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杀死的过程。 消毒 (disinfection):指破坏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过程,但消毒过程一般对微生 物孢子无效,消毒不需要杀灭体系中所有微生物,只需要达到预定的处理要求, 一般需要将体系中的致病和条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 抑菌 (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抑制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 活性,使之繁殖能力降低或停滞繁殖的过程。 防霉 (anti-fungi):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物品性能因霉菌侵蚀而变质的过程。 抗菌 (anti-microbial):是一个泛指名词,包括灭菌、杀菌、抑菌等。 18.1.3 抗菌剂的分类 人类有意识利用抗菌材料己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目前抗菌材料的研制和生产的核 心是抗菌剂的研制和生产。到目前抗菌剂已经基本形成了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 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等四类。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具有耐热性好、抗菌谱广、有效期长的无机抗菌剂。表 1.1对 这四种抗菌剂进行了简单的归纳。 表 1.1 抗菌剂的分类及其特点 抗菌剂类别 主要品种举例 优 点 缺 点 无机抗菌剂 银沸石、银活性炭、银硅胶、 银玻璃珠、银羟基磷灰石基抗 菌剂、磷酸钛盐、磷酸锆盐、 银陶瓷等 耐热性好、抗菌谱广、有 效抗菌期长、毒性低、不 产生耐药性 银系抗菌剂易变色、制造 困难、在塑料中使用工艺 复杂 有机抗菌剂 季铵盐、酚醚类、苯酚类、双 胍类、异噻唑类、吡咯类、有 机金属类、咪唑类、吡啶类、 噻唑类等 杀菌速度快、抗菌效能 高、部分抗菌剂无毒、加 工方便、颜色稳定好 耐热性差、易在溶剂环 境中析出、易产生耐药 性、分解产物经常 有毒 天然抗菌剂 壳聚糖、山梨酸等 抗菌效率高、安全无毒 加工困难、耐热性差 高分子抗菌剂 聚苯乙烯已内酰脲、聚吡啶、 聚噻唑等 长效、广谱、安全无毒、 颜色稳定好 研究刚刚起步 18.2 陶瓷用无机抗菌剂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减少病原微生物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国内外陶瓷界 科研人员相继研究开发了抗菌陶瓷,在保证陶瓷产品原有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的同时还 赋予了陶瓷制品表面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功能。 18.2.1 抗菌陶瓷用无机抗菌剂选择原则 抗菌材料要具有很强的 耐高温 能力 ,能耐温 500 1400 ,制造抗菌陶瓷用抗 菌材料主要有金属离子掺杂型和光催化表面镀膜型两类,金属离子掺杂型抗菌材 料需要添加到釉料中,经过 800 1400 烧成工序,要求此种抗菌材料经过高温 后抗菌有效成分不被挥发或挥发量极少,光催化型抗菌材料需要在陶瓷表面镀膜, 再经过 500 左右热处埋,要求热处理后材料与陶瓷结合牢固,且保持抗菌性能。 长期的抗菌有效性 。陶瓷制品一般都是经久耐用品,因此要求在陶瓷中应用的 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长效性,保证抗菌陶瓷制品在产品使用寿命期内基本都能 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 和陶瓷制品中各组分有良好的 相容性 。不能因为抗菌剂的加入导致陶瓷制品的 机械性能理化性能劣化。 适应陶瓷制备工艺 ,使用抗菌剂最好不改变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或对原工艺改 变不大。 对原制品的 外观、质量无影响 18.2.2 抗菌陶瓷用无机抗菌剂的种类及特 征 18.2.2.1 金属离子掺杂型抗菌材料 金属离子主要是银离子,银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早就为人们所知,并 得到广泛应用,银型无机抗菌剂的抗菌作用机理有两种解释 :一是银离子的缓释 杀菌抑菌机理,二是银离子的活性氧抗菌机理 。 银离于缓释杀菌抗菌机理是 指在其使用过程中抗菌剂缓慢释 放出 Ag+,因为 Ag+在很低浓度下 即能破坏细菌细胞膜,或强烈地 吸引细菌体中酶蛋白的巯基并迅 速结合在一起,降低细胞原生质 活性酶的活性,起到抗菌作用, 叫而通过缓释 Ag+,无抗菌剂可 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 缓释杀菌抑菌机理的 Ag+杀 菌抑菌作用示意图右图。可见, Ag+ 杀菌只能杀死细菌等微生物, 但不能分解净化微生物残骸。 ( 1) 银离子缓释杀菌抑菌机理 ( 2) 银离子的活性氧抗菌机理 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在光的作用下抗菌剂和水或空气作用,生成的活 性氧 02-和 OH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组成细菌细胞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类脂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磷脂。磷脂分子是以磷酸基或磷酸胆碱基为主的极性 基团构成脂分子的亲水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内外表面;其长链脂肪烃基为中性的 疏水基团,构成脂分子的疏水尾部,分布于膜中心区。脂类化合物分子中脂肪烃 链的长短和双键的数量会直接影响膜的性质。 续 当细菌等微生物靠近抗菌材料表面附近时,抗菌材料周围产生 的 02-和 OH 自由基会攻击细菌细胞膜,导致: 表层蛋白质二级结构中 -螺旋含量改变; IR研究发现细胞膜中 1727cm-1的 C=O双键峰强度增加,表明甘油 基骨架的取向发生了变化; 靠近极性区 C=O基团增多; 碳氢链不饱和度降低; 膜蛋白二级结构损伤后很难恢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由于 02- 和 OH自由基会攻击细菌细胞膜,将 导致微生物细胞膜蛋白质变性 , 从而使微生物失活,达到抗菌效果。 ( 3)金属离子掺杂型抗菌材料的性能指标 银离子等金属离子掺杂型无机抗菌剂的性能指标包括抗菌 有效性 、抗菌 长效 性 、 安全性 、 耐热性 、 耐候性 、 稳定性 等。 按 银等无机抗菌剂的自主规格及其抗菌试验法 规定的无机抗菌剂性能指 标如下: 抗菌有效性: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小于 8OOg/ml。 安全性: 经口急性毒性 LD50(致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大于 20O0mg/kg; 皮肤一次刺激性为无刺激反应 ;基因突变为阴性。 ( 4)金属离子掺杂型抗菌材料的种类 银型无机抗菌剂根据其载体类型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羟基磷灰石基抗菌剂 磷酸钛盐抗菌剂 磷酸锆盐抗菌剂 膨润土抗菌剂 可溶性玻璃抗菌剂 陶瓷基抗菌剂 18.3 抗菌陶瓷的制备 抗菌陶瓷按制备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釉料中添加抗菌剂的金 属离子溶出型抗菌陶瓷,另一类是釉层表面施涂光催化材料的光催 化型抗菌陶瓷。 18.3.1 金属离子溶出型抗菌陶瓷的制备 陶瓷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坯釉料制备、 成型、生坯干燥、施釉、烧成等工序。一般陶瓷工厂确定原料及生 产工艺后,在做新产品研究时多是以调整坯釉配方形式,很少改变 烧成工艺制度,因此抗菌陶瓷的制备关键是抗菌陶瓷釉的制备。 制釉工艺 1、釉浆性质 ( 1) 釉的细度 : 釉的细度直接影响稠度、悬浮性、釉与坯的黏附 坯釉烧后 的形状以及釉面质量。 一般来说,釉磨得越细釉浆的悬浮性越好,越不易分层,坯釉的黏附性越 好,釉的烧成温度可降低。但釉磨得过细,会使釉浆黏度增大,触变性增强, 影响施釉工艺,同时釉层干燥收缩增大,易造成生釉层开裂和脱釉等釉面缺陷。 一般工厂规定透明釉浆的细度以万孔筛余 0.2%,最好在 0.1% 0.2%之间为 宜 ;卫生瓷釉细度较粗一些,通常控制在 0.5%以下。 ( 2) 釉浆密度 :面砖釉浆的密度通常控制在 1.3 1.5g/cm3范围内。一种产品 采用何种浓度的釉浆,要根据坯体的大小与性质、施釉方法与工艺条件等通过 试验来确定。卫生瓷通常采用喷釉方法施釉,釉浆密度一般控制在 1.55 1.75g/cm3之间。色釉密度较大,一般控制在 1.75 1.85g/cm3之间。 ( 3) 釉浆流动性 :釉浆流动性决定釉浆施釉性能。改善釉浆细度、 加入电解 质、调整水分及陈腐等均可调整釉浆的流动性。各种釉料的工艺参数见表 18.2。 2、 釉浆制备工艺 表 18.2 各种釉料的工艺参数 种 类 细度(万孔筛余) 密 度 /(g/cm 3 ) 水分 /% 施釉量 /(g/cm 2 ) 墙地砖 0.1 0.3 1.68 1.72 38 42 900 1000 二次烧 0.1 0.2 1.43 1.47 48 52 1000 1100 釉面内 墙砖 一次烧 0.1 0.2 1.6 8 1.72 38 42 1000 1100 瓷质砖表面釉 0.1 0.2 1.40 1.42 52 54 70 100 釉底料 ( 底釉 ) 0.4 0.6 1.42 1.45 50 52 350 380 底面涂料 0.3 0.5 1.35 1.40 54 58 70 100 以熔块釉制备为例,其 流程如右图所示。 3、施釉工艺 生产上常采用浸、浇、 喷、淋、甩、滚及涂刷等方 法施釉。 熔块 助剂 生料 配料 球磨 检查细度 过筛 除铁 施釉 试烧样品 贮存 备用 18.4 抗菌剂的性能表征与评价方法以及抗菌陶瓷的评价标准 抗细菌性能评价方法 : 平板培养法 平板划线法 奎因法(定性法) 浸渍法 贴膜法 振荡法 抗菌陶瓷的 评价标准 : 抗菌陶瓷的研究近年来在日本最早兴起,目前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其抗菌 性能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标准是: JIS Z 2801 2000 抗菌加工制品 抗菌性能 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和 JIS Z 2911 1992 霉菌抵抗性试验方法 5一般工业制 品的试验 。 2002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897 2002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已发布实施,该标准参考 JIS Z 280l 2000,采用贴膜法进行抗菌检测。 如 :抗菌陶瓷墙地砖的施釉:现代陶瓷墙地砖的施釉是由多功能施釉线来完成 的 。 根据工艺需要分一次烧成施釉线和二次烧成施釉线 , 其功能不仅有运输作用 , 还有供砖装置 、 强度检验仪 、 整边机 900转向机 、 清刷器 、 干燥室 、 擦边机 、 整 修机 、 干刷器等 , 装饰功能有喷 、 浇 、 淋 、 甩 、 滴等以及干法施釉装置 、 丝网印 刷装置 。 抗菌釉多是在施面釉时或在丝网印刷时加入 , 以最大发挥其抗菌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