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基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68005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基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检验科基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检验科基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三基培训 凝血相关知识 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血管壁 的作用 血小板 的作用 止血、血栓和纤溶机制 纤溶系统 的作用 血液流变 学改变 凝血系统 的作用 抗凝系统 的作用 正常止血机理 正常止血过程包括 血管、血小板 与血液凝固过程 三个因素,这些 因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正常情 况下,当小血管与微血管破裂后, 在这三个因素的互相作用下,数 分钟之内既达到止血;反之,其 中任何一个因素或多个因素异常 时,都可能出现机体的自发性出 血或受伤后出血难止。 血液凝固机理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 凝血和抗凝 两 个方面,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 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 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 血液经过凝血因子一系列的作用, 形成纤维蛋白,使血液由液态变 为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 血液凝固 。 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凝血因子 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 14个。其中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 12个(从 XIII,其中 并不 存在)。习惯上,前 4个凝血因 子常分别称为纤维蛋白原(因子 )凝血酶(因子 )组织因 子 )和钙离子(因子 )。未 编号的是激肽释放酶原( PK)和 高分子激肽原( HMWK)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名称 生成部位 半寿期( h) 参与凝血途径 纤维蛋白原 肝 46 144 共同 凝血酶原 肝 48 60 共同 组织因子 脑 肺等组织 外源 钙离子 易变因子 肝 12 15 共同 稳定因子 肝 4 6 外源 抗 血友病球蛋白 不明 8 12 内源 血浆凝血活酶 肝 24 48 内源 Stuart-Prower 肝 48 72 共同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肝 48 84 内源 接触因子 肝 48 60 内源 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肝 48 2 共同 巨核细胞血小板 PK 激肽释放酶原 肝 内源 HMWK 高分子量激肽原 肝 144 内源 根据凝血因子的理化特性 可分四组 【 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 】 包括因子 II、 VII 、 IX 、 X、其共同特 点是在各自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数量不 等的 r-羟基谷氨酸残基,故在肝脏合 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 K。 【 接触凝血因子 】 包括因子 XII 、 XI 、 PK 、 HMWK。它 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 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 等系统相联系。 【 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 包括因子 I 、 V、 VIII 、 XIII。它 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 其他因子 】 有组织因子(因子 III)、和 Ca2+ 瀑布学说 按瀑布学说,凝血过程分 内源凝 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和共同途 径。 内源途径 XII XIIa XI XIa IX IXa + VIII VIIIa X 凝血酶原 Xa Va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不稳定纤维蛋白 稳定纤维蛋白 VIIa VII 组织因子 (III) 外源途径 + 组织因子 V IIa 接触激活 (PK、 HWMK) XIII Ca2 PF3 抗凝系统 抗凝系统包括两大方面: 细胞抗凝机制 体液抗凝机制 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机制 是指网状内皮系统即单核巨噬 细胞系统,能吞噬并清除某些与 凝血有关的物质,如激活的凝血 因子、组织因子、红细胞溶解物 质、内毒素、纤维蛋白(原)降 解产物等。 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机制 主要包括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 白 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对激活 的凝血因子具有灭活作用,比较重要 的有:抗凝血酶 III、 C1抑制物、 1抗 胰蛋白酶、 2抗纤溶酶、 2巨球蛋 白及肝素辅因子 II。其中抗凝血酶 III与 肝素辅因子 II的抗凝作用有赖于肝素 的存在。 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简称纤溶系 统。纤溶是维持正常人体生理所 必须的,其主要作用是使体内所 产生的局部和一过性的纤维蛋白 凝块随时得到溶解,从而防止血 栓形成。纤溶活性增高引起出血, 反之则血栓形成。 纤溶与凝血过程一样,是由 一系列因子参与,依次激活并逐 级放大的过程,纤溶过程的激活 大体上也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两大类。 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fibrinolysis system) 由 种 主要部分组成: 纤溶酶原 (plasmingen) 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gen activator 如 t-PA u-PA)、 纤溶酶 (plasmin)、 纤溶酶抑制物 (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1 antiplasmin)。 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受检者的状态: 受检者应处于平静和空腹状态, 因为情绪紧张、激烈运动和饱食油腻 等会干扰检测结果,此外,不同的药 物和某些生理状况(如怀孕、情绪激 动、剧烈运动)会对一些凝血试验结 果造成影响,阿司匹林、潘生丁和抵 克利得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口 服抗凝药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 因子活性。 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抗凝剂的选择 我们首选抗凝剂枸橼酸钠,浓度 为 109 Mmol/L,与血液比例为 1 9, 比例多少会使凝固时间延长或缩短; 选择枸橼酸钠抗凝,是因为枸橼酸钠 对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不受肝素药 物的影响,对临床有治疗监测的意义。 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适合测定的抗凝剂与适当的比例: HCT 在 0.25 0.55时抗凝剂( 106 mmol/L 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为 1 9,超 出此范围时要根据公式:抗凝剂量 =0.00185 (100-HCT) 血液量,来 调节抗凝剂的用量。否则,会因血浆 中绝对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影响测定结 果。 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采血方法: 选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短 而粗的针头,一次性塑料试管或硅化 过的玻璃试管,以尽量减少凝血机制 和纤溶系统的激活。选择较粗的静脉, 止血带的压力应尽量小,使用止血带 的时间不能超过 5分钟,以避免凝血 因子和纤溶成分活化,尽可能取第二 管血作血栓和止血有关项目的检测。 采血人员应技术熟练,强调采血顺利, 以防止组织损伤。 采完后,轻轻颠倒混匀,避免产生气 泡, 避免 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标本的处理 接到标本时应立即观察标本的质量,包 括标本是否有凝块、是否溶血、血与抗 凝剂比例是否恰当,是否有较多泡沫产 生等。同时应检查标本与申请单是否相 符并对标本及申请单进行编号。 标本在室温下 3000G离心 10分钟,得到 贫血小板血浆,标本检测应在 2小时内完 成,如不能及时进行检测,应吸出血浆 置 -20 保存。冰冻标本检测时需在 37 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溶化并立即检 测。 凝血酶原时间 PT 试验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 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 Ca2 ,使凝 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 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检测血 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实验主要 反应外源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活 性(因子 、 、 、 、 )。 凝血酶原时间 PT 结果表示方法: 秒值表示法 INR值表示法 INR=(病人 PT时间 /正常人 PT 时间) ISI 凝血酶原活动度表示法 凝血酶原活动度() 330/ ( PT 87) 凝血酶时间 TT 检测原理:在血浆中加入“标准 化”的凝血酶溶液,血浆凝固所 需要的时间。 TT是反应纤维蛋白形成的一个简 单、快速的实验。但在因子 缺乏时 TT正常。 纤维蛋白原定量 检测原理:在过量凝血酶存在的 情况下,不同稀释度血浆的凝固 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直线相 关。 主要反应血浆中纤维蛋白的多少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 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APTT 延长: 血浆因子 因子 和因子 XI水平 减低:如血友病 A、血友病 B及因 子 XI缺乏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临床意义: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 ) 因子 、因子 和纤维蛋白原缺乏: 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 新生儿出 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 良综合征 口服抗凝剂及低佽瓌眚 躨鏇毛轭懾(无)纤维蛋白血症 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 性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等; 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不稳定 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 伴血管病变 肺梗死、深静脉血栓 形成;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APTT 缩短: 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 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 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 变 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凝血酶原 时间 ( PT) 临床意义 PT延长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 (因子 )、 因子 、因子 、因子 及纤维 蛋白原 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 /原发 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 等。 凝血酶原 时间 ( PT) 临床意义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 因子 、因子 VII、因子 及纤维蛋白 原的 抗体 ,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 PT缩短: 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 病及高凝状态等。 凝血酶时间( TT)临床意义 TT延长 : A: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 或结构异常; B:临床应用肝素 或在肝病、 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 样抗凝物质增多; C:纤溶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 进。 凝血酶时间( TT)临床意义 TT缩短 见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 或血液呈酸 性等 。 如果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 APTT) 和凝血酶原时间都延长时,测定 TT主 要为明确有无抗凝物质的存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由于纤维 蛋白原含量减低, FDP增多,所 以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是所有凝血因子 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近年来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Fib水平变化不仅 与凝血障碍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糖 尿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等有关。 因而, Fib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参考值 】 2 4g/L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Fbg原增加 月经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动脉 硬化症、大叶肺炎、支气管肿瘤、 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尿毒 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 包炎、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 等。剧烈运动后纤维蛋白原增加。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Fbg减少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异常纤维 蛋白原血症 . 新生儿、早产儿、肝损伤(如氯仿、 磷、急性黄色肝萎缩,微生物毒素中 毒、肝硬化),恶性肿瘤、严重结核 病,烧伤 . 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增高,见于 DIC。 异常结果的分析应注意 再次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 意是否有细小凝块或纤维丝形成。 复查实验,必要时带上正常对照或质 控,以确保仪器和试剂的正常状态。 与临床医生联系,询问患者的情况, 特别注意是否服用对凝血实验有影响 的药物。还有抽血的情况是否顺利, 是否被肝素污染。 必要时要求临床重新抽血复查。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