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6555874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文化与心理学相互作用关系探析摘 要: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领域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过程影响文化,文化影响心理过程。个体的思想与行为随着它们在时间中的展现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规范与习俗等反过来又影响个体将来的思想与行为。在进化过程、认知需要、人际交流、注意、知觉、思维、归因、人格建构、对所在社会环境的态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都支持了这些结论。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心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 虽然Cole13在他的关于文化心理学的著作中谈到,心理学家发现要在头脑中保留文化的概念十分困难,但文化问题是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甚至远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哲学思辨心理学时期,就是心理学研究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冯特在创立科学心理学时,曾经构想了两部分心理学:一是个体心理学,通过对个体心理意识的考察,探讨人类心理行为共有的性质和特点;二是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民族文化历史产物(如语言、神话、风俗等)的分析,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文化特有的性质和特点。然而,心理学后来的发展却只推进了个体心理学,忽视了民族心理学,同时也忽视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因素的存在。但忽视文化的存在并不等于文化就不存在。文化与心理学研究互为基础,相互影响。可以这样说,没有脱离文化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也没有脱离人类心理的文化。因此,近年来,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明确文化在其中的地位,这就使得心理学家不得不认真思考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 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文化属于社会存在的建构性范畴,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来建构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文化定义都表明了它是在某一可界定的群体中,个体所共有的具体的认知、信念与行为规范,这些认知、信念与行为规范不同于其他群体所共有的认知、信念与行为规范。人类的各种心理过程影响群体中个体所共有的具体的认知、信念与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根据进化观解释心理对文化的影响 根据进化的观点,孤立无援是危险的,很容易遭到灭顶之灾;而相互支援的集体行为则能保证个体与集体的生存和繁育。因此,可以提出这样一种有意义的假设,即人类群体逐渐发展了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建立有助于使全体社会成员聚集在一起的共有的信念、行为与规范性结构。文化规范共同的信念、期待和习俗通过促进生存、繁育及有效协调成功抚育子女所必需的活动被赋予适应性的优势。因此,文化是作为一种不寻常的非常灵活的进化适应而出现的。同时,这种进化的观点,还表明了对文化规范产生与否的一些限制。例如,某些信念与行为在解决适应性问题时比其他的信念与行为更有效,这些信念与行为就有可能成为文化规范并继续存在。Krebs和Janicki论述了人类进化的过程会形成在文化上共有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涉及到一系列广泛的行为领域,包括服从、交互作用、人际互助、社会责任和群体一致2125149。关于文化的进化观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虽然文化可以通过社会建构,但在建构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约束:因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优势,某些特定的信念与行为尤其可能在人类群体中成为规范,而其他的尤其不可能。这也说明了,基于进化的原理,人类的心理(信念、期待等等)是最终积淀成文化的某些行为规范的基础。 (二) 个体的心理需要导致文化的产生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观点,可以说明,某些特定的心理需要能够影响相应的文化规范的产生。例如,人意识到自己必然会死亡,由此产生了对必死的恐惧,为克服这种恐惧感,就出现了某些特定的文化,如宗教等等。这些特定的文化是作为缓解焦虑的心理“缓冲物”而出现的31541。它们之所以能够作为这样一种缓冲物,是因为它们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不朽。这可以在一些关于宗教信念的文化中和在用自己的名字给孩子命名的仪式化习俗中找到证据。另外,个体都具有明确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人生意义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存在意义感到焦虑。为克服这种焦虑感,就出现了相应的一套能够提供价值感的规范标准,据此可以判定个体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社会可接受的人。它会使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意义文化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成员。因此,文化中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尊严感缓冲了这种存在焦虑42436。 人类的认知需要是文化因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另外一个方面。个体需要掌握知识,需要对现实世界进行解释。因此,出现了用来解释世界的一套共同的信念、期待和规则。它们也属于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满足个体证实自我对现实的建构的需要528。新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这种观点。例如,有的研究表明,在态度与知觉到的文化规范一致的情况下,这些态度更有可能在工作记忆中被激活6645654,回忆起的信息常常是被共有的文化表征所同化的信息7587600。支持认知需要在文化的创造与延续中的作用的更直接的证据,来自测量或操纵个体的认知“趋合”需要研究。在认知趋合需要增加的情况下,个体更有可能与知觉到的规范一致,更有可能拒绝偏离社会群体,及更迅速地达成一致意见8101123。 (三)人际交流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有一种关于文化起源的观点认为,文化及界定这些文化的特定的规范,是作为人际互动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出现的。Latan91325的动态社会影响理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关于文化起源的模型。这个模型描绘了在一个动态的系统框架中劝说过程的结果,并揭示了文化的关键特征某一群体中共有的不同的信念与规范的联合仅仅是作为人际交流的结果而出现的。因为交流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社会影响,还因为个体更经常地与在地理位置或社会地位方面与他们更接近的他人交流,所以一个动态的过程开始运转起来,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相互接近的个体在各种信念与行为方面发生广泛的相互影响。此外,人们具有不同的影响他人的能力。随着与周围其他人的交流,他们中的一些人将会显得越来越令人信服,会说服更多的人跟他们一致。逐渐地,这种相互影响过程会导致不同的信念和行为“群”出现:最初不相联系的信念和行为习俗倾向于联合起来。结果一个“群”中的人们共同遵守一套特定的规范,而另一个“群”中的人们则共同遵守另一套不同的规范。此外,通过多数影响少数,各个“群”中在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习俗上的多样性也会逐渐减少。但是,聚成群也会保护少数免受多数的影响,如此保证持续的多样性。 二、 心理学的文化基础 各种心理过程影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文化反过来也会影响各种心理过程。在个体所在的物理与社会环境中,文化通过学习机制,对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作用。在大多数的研究中,通常使用文化模式或范式这个概念来论述跨文化心理差异调查的结果。文化模式或范式包含围绕某一共同主题松散地组织起来的在社会上共有的习俗、规范、价值观及其他心理事件。这些文化模式指导着社会生活许多领域中的意义建构。独立型自我概念与互依型自我概念,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等,是心理学中被大量研究的文化模式。这些文化模式会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种族文化群体作为文化模式的代言者。这些研究检验了这样一个假设:在人口学界定的群体之间在基本的心理过程方面存在差异。已有的大部分的类研究,涉及到东亚人和欧美人之间的对比。 (一)文化对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归因研究的影响 Nisbett和他的同事10291310研究表明,随着生态环境和符号环境的共同演变,东亚人形成了一种强调全面、辩证地处理信息的知识传统。这种知识传统不同于欧美人的知识传统。欧美人更倾向于一种分析、线性的思维模式。因此,东亚人尤其注意对象背景关系;擅长于识别事件的共变;对看似相互矛盾的认知具有高度的容忍性;更喜欢依赖于整体印象而不是形式逻辑来解决问题。与这个观点一致,东亚人对背景中的对象比欧美人具有更好的记忆;更多场依赖;对自己识别共变的能力更自信;对结果或行为趋向将会发生改变具有更强的预期;更可能把相互矛盾的特质或价值观归因于自我;对反直觉的行为或研究结果似乎不怎么感到奇怪;更倾向于从多个方面来考虑论点及在冲突的情境中妥协;当被要求根据规则做出分类与类别推论时,更容易受到样本特征的影响;当前提是可信的时候,更愿意接受演绎推论。 与东亚人相比,欧美人更倾向于把由情境导致的事件归因于行动者本身;把社会事件的原因归因于行动者的内部因素。此外,他们几乎意识不到情境对行为的影响;根据以前与特质有关的行为对其做出更强的预测。相比之下,当在特定情境中预测与特质有关的行为时,东亚人更多地受到有关情境限制信息的影响。 在利用信息进行社会推论方面,这两个群体也是有差异的。相对于欧美人,东亚人在进行因果推论时,经常排除不那么直接相关的信息。而且东亚人在做出社会预测时更多地依赖于关系信息(例如,对象的人际网络,或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个体化的信息,而欧美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等等。 (二)文化对人格建构研究的影响 1. 自我概念的建构 文化模式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起到一种组织作用。它不仅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模式,而且也是一种自我描述的模式。也就是,文化不仅界定了自我是什么,它还规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描述他们的自我。“西方人”的自我概念以自我独立和自主为特征;“非西方人”的自我概念则根据这些品质的对立面进行界定。有关人们自发的自我描述的研究揭示了群体之间的差异:东亚人的自我陈述一般更多地涉及到相互依赖或与群体有关的信息,而欧美人的自我陈述一般更多地涉及到与独立有关的信息112233。 2. 自我调节 文化对自我调节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的证实。Tweed和Lehman128999对苏格拉底传统中的典型完美的学者(产生于独立型文化模式)和儒家知识传统中的典型完美的学者(产生于互依型文化模式)进行了描述。典型的苏格拉底传统学者是一个主动的学者,他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重视自我产生的知识,并通过对话交谈进行自我引导的学习。相比之下,典型的儒家传统学者把追求知识看成是一条通向自我提高的道路。通过专注于自我及不断的反思与沉思传统的智慧,完成学习。典型的苏格拉底传统学者从实现独立学习的潜能中获得自尊,而典型的儒家传统学者则从道德的自我修炼和追求亲社会目标中获得自尊。 学者的完美类型植根于人类发展的文化模式。在独立型的文化模式中,个体发展的目标是自我导向的、追求自我卓越和实现内在的潜能。研究表明13欧美人认为预知成功的事件比避免失败的事件更为重要,而且他们更经常地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而不是外部原因,认为成功的情境比失败的情境对自尊具有更重要的影响,还认为有关成功的反馈比有关失败的反馈对人更具有激发作用。而在互依型的文化模式中,个体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关注于集体利益从而超越有限的个体自我。这个文化目标意味着:个体所有的与集体目标不相关的或甚至阻碍集体目标实现的独特优势都是没有价值的,而促进这些目标实现的个体品质则是有价值的。这种文化会使个体产生自我批评倾向和强烈的避免失败的动机,因为失败将会有损于群体的利益或声誉。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东亚人比欧美人更多地追求回避目标,认为避免失败事件比预知成功事件更重要,考虑较多的是失败将会降低自尊而不是成功将会提升自尊,认为有关失败的反馈比有关成功的反馈对人更具有激发作用。 在自我评价方面,欧美人身上所具有的许多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偏见,可能与他们更易受到西方独立型文化模式的影响有关。这些偏见包括:自我美化(认为自我的品质比实际上的更好),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认为自我比实际上的自我更不易受到伤害或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和自我肯定(认为自己的个人选择是有道理的),等等。这些自我中心偏见在东亚人身上相对不明显。东亚人的自我描述更为消极,尤其当他们在权威人物面前描述自己的时候;他们在描述自己的成就时会更谦虚。 3. 能动作用在文化中的建构 有的研究14269290揭示,不能简单地认为东亚人不重视能动作用。人类的能动作用既包括个体的也包括集体的或群体的能动作用,也可以分别称之为分散的与联合的能动作用模式。欧美人倾向于重视个体能动作用,而东亚人则倾向于重视群体能动作用。前者起源于独立型自我,是与他人的行动分开的或截然不同的能动作用;后者起源于互依型自我,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受他人驱动的、与他人有关和相互作用的能动作用。 这项研究还指出,尽管在个体(分散的)和群体(联合的)能动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具有文化差异,但这两种能动作用模式可以在个体身上共存,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例如,欧美人通过追求自我选择的活动,可能发挥出他们的个体能动作用;通过追求一个自我认可的集体选择,可能发挥出他们的群体能动作用。 4. 自我价值的来源与生活满意感 不同的文化模式影响个体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认识,也影响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对东亚人来说,自我价值建立在所属群体的社会地位及群体对自我的评价上。相对于欧美人,东亚人更可能认为群体失败对自我具有威胁。群体操作的反馈信息,对欧美人的自我评价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却会显著影响东亚人的自我评价。 在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中,欧美人更重视与个体能动作用(自尊、身份一致性、个人自由、个人目标的追求与实现)和个人情感有关的因素;而与关系感(互依型目标的追求与实现及人际关系的品质)有关的因素,对东亚人来说,则是重要的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指标。此外,欧美人在认知上更容易欣赏和理解包含个体影响的事件;而东亚人更容易欣赏和理解包含顺应和适应的事件。欧美人欣赏并理解的影响事件倾向于激发效能感,而东亚人欣赏并理解的顺应和适应事件则倾向于激发关系感。 (三)文化影响个体对所在社会环境的态度 人类的共同活动总是包含社会合作,文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东亚人比欧美人更可能采纳其合作伙伴的观点,欧美人反过来更可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的合作伙伴155559。在人际交流中,东亚人比欧美人更习惯于关系背景、更易察觉到交流背景中共同的认识基础。 与这个观点一致的研究发现是: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体比来自个体主义文化的个体更敏感于关系背景;对东亚人来说,群体意见、关心内群体利益和群体和谐比个人态度和爱好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例如,相对于欧美人,东亚人感觉呼吁内群体利益、和谐与家庭美满的商业广告更具有说服力,而那些呼吁个人爱好和利益的商业广告则较不具有说服力16326350。东亚人倾向于做出将会提高内群体利益及将会在群体内受到欢迎的选择。相比之下,欧美人倾向于做出具有竞争性的强调个人特色和个性的选择。在冲突的解决中,东亚人更喜欢减少人际敌意的调解与随和策略,而欧美人则更喜欢直接、对抗的策略。 文化还为教养者调节孩子的行为及使孩子整合进入文化环境提供了指导。例如,欧美文化中的母亲比东亚文化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更早的自立,而东亚文化中的母亲则更重视调节孩子的社会举止。还有研究表明,日本的教师比欧美的教师更可能把交流指向群体,而欧美的教师反过来更可能把交流指向单个的学生17317346。 三、 结语:文化与心理学之间?亩?态交互作用 心理过程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又给心理过程打上文化的“烙印”,使其折射出所在文化的色彩。因此,它们之间是一种动态交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心理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从事很多研究。但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于这个内在动态过程中的稳定的部分,通常使用静态的术语使文化概念化,因此加强了对文化的刻板形象,忽视了文化与人类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一面。为了更充分更准确地理解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更明确地关注于这个动态交互作用过程。一些研究阐述了研究这个动态交互作用过程的几个策略。其中一个策略是考察目前的文化模式如何影响人际交流过程,而这些人际交流过程又如何对目前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任何知识文化的普及都影响着知识交流的方式,而交流方式反过来又制约着那种知识在认知和文化水平上的表征。这种对交流和文化的制约本身在文化之间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来自互依型文化的个体更注意发展交流的共同基础18323329。还有一个策略是运用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逻辑与数学工具来考察人际互动在个体和文化水平上的纵向结果。随着日益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和研究策略,我们最终将能够把联系文化与人类心理的复杂过程更充分地描述出来。? 参考文献: 1Cole,M. Cultural psychology: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Krebs,D., Janicki,M.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oral norms. In M.Schaller C.S.Crandall (Eds.),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C. Hillsdale, NJ: Erlbaum. x. 3Solomon.S., Greenberg,J., Schimel.J., Arndt,J., Pyszcynski,T. Human awareness of morta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In M.Schaller C.S.Crandall (Eds.),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C. Hillsdale, NJ: Erlbaum. x. 4HarmonJones et al,.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and selfesteem: evidence that increased selfesteem reduces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J. J.Personal.Soc.Psychol. 1997,72. 5Hardin, C.D., Higgins,E.T. Shared reality: how social verification makes the subjective objective. In R.M.Sorrentino E.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Found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C. Chichester: Wiley. 1996. 6Sechrist,G.B., Stangor, C. Perceived consensus influences intragroup behavior and stereotype accessibilityJ. J.Personal.Soc.Psychol. 2001,80. 7Lau et al,. I know what you know: assumptions about others knowledge and their effects on message constructionJ. Soc.Cogn. 2001,19. 8Richter,L., Kruglanski,A.W. Motivated closed mindedness and the emergence of culture. In M.Schaller C.S.Crandall (Eds.),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C. Hillsdale, NJ: Erlbaum. x. 9Latan,B. Dynamic social impact: the creation of culture by communicationJ. J.Commun. 1996,6. 10Nisbett et al,.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J. Psychol. Rev. 2001,108. 11Wang,Q. Culture effects on adults earliest childhood recollection and selfdescrip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memory and the selfJ. J.Personal.Soc.Psychol. 2001,81. 12Tweed,R.G., Lehman,D.R. Learning considered within a cultural context: Confucian and Socratic approachesJ. Am.Psychol. 2002,57. 13Lee et al,. The pleasure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struals: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J.PersonalJ.Soc.Psychol. 2000,78. 14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cultural contextJ. Appl. Psychol: An Int.Rev. 2002,51. 15Cohen,D., Gunz,A. As seen by the other: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in the memories and emotional perceptions of 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J. Psychol. Sci. 2002,13. 16Han,S.P., Shavitt,S.Persuasion and culture: advertising appeals in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ic societiesJ. J. Exp.Soc.Psychol.1994,30. 17Hamilton et al,.Group and gender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elementary classroomsJ. J.CrossCult.Psychol. 1991,22. 18Haberstroh et al,. Is the interdependent self more sensitive to question context than the independent self: Selfconstrual and the observation of conversational normsJ. J. Exp.Soc.Psychol. 2002,38. (责任编辑:蒋永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