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工作细则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524759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 前言为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 ,加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地质 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特编制地质勘查工作细则,作为工作中的技 术要求,各班组务必组织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本工作细则如与国家与上级办法的技术规定有矛盾之处及未列 入本工作细则的技术工作方法与要求,一律以上级规定为准。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细则一、总则(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就是根据工作中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编 录、矿物、岩石鉴定研究成果、岩矿化验、物理性质测定与加工技术 试验、抽水试验、动态观测、水质分析及物化探资料等,而进行的系 统整理与综合研究工作。通过这一工作,编出各种必要的图表,用以研 究、了解区域地质矿产生成分布规律,了解矿床产状、规模、生成地 质条件、矿石类型、工业品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开 采利用经济条件,以评价矿床并指导勘查工作 ;根据这些资料与研究 的成果,编制地质报告。(二)资料综合整理就是野外地质工作的继续,就是地质工作的重 要环节。只有通过综合整理,才能把野外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识,才能保证对工作区的地质、矿床情况及其特征的认识逐步 深入,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新情况 与新认识修改原有的工作设计与施工部署,达到获取最佳的地质成果, 及时提交地质报告的目的。(三)资料综合整理工作应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的领导下,根据 分工(分组)规定由有关地质、水文、物探人员负责进行,重要的综合 图件,如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储量计算 图等须有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亲自参与编制 ,或经过她们的检查 ,以 确保工作质量。(四)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的原始资料 ,必须按规定经过三级检查, 确认合格,方能开始整理;在整理前,要编制统一图例。(五)资料综合整理就是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 行。二、基本要求(一)编制图件时,应事先考虑图的布置、方向、图幅大小、包含 内容。图的方向:平面图的上方为北方,剖面图的右侧为北或东。图幅 大小:以图内不剩大块空白为原则。(二)相邻图幅接边处,图上各项内容的位置、方向、形状、大小 色调必须一致,保证能够拼接使用。(三)各类图件必备内容:图框、切图线、图名、比例尺、方位标 图签、接图表及图例。1、切图线标在图框外的四角。2、图名写在图的上方中央。3、比例尺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比例尺,标在图名的正下方。4、方位标:平面图标在图的右上角,并用箭头表明;剖面图标在剖面线(地形线)以上的左右两侧,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度数方位。5、图签一律附在图的右下角;图签大小应根据图幅大小确定,一般为10X7或者7X5cm。6、接图表一律标在图的左上角图框外,其大小为4、5X1、5cm, 分寸九等分,中间一格为本图的接图号,并划上阴影,接图表右边写上 该套图的图名。7、图例:图件中所绘各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花纹及彩色必须 全部列入图例,说明她们所代表的意义。地形图上某些惯用符号可不 列出。区域地质图、外围地质图、矿田地质图、矿区地形地质图与水 文地质图一定要附图例;其她图件的图例则统一附,图例大小应根据 图幅大小确定,一般为 2X1cm。(四)比例尺相同的同类图件,作图内容、编排方式、代号、数字 大小、字体大小与纸张质量要统一。(五)各种图件应整饰、字体要工整、线条清晰,着色的图件色调 要协调、均匀,着完色再着墨,具体作法按绘图工作细则。(六)综合图件:厘米纸、磅纸图一律用2H3H铅笔制作,聚酯薄膜一律用5H铅笔制作,要着色的图件一律用化学橡皮擦擦图。(七)精度要求:作图误差不得超过 1mm。(八)未经审定的原始资料,不能作为编制综合图件的依据;未经审定的图件,不能作为正式资料利用;未经审定批准的地质报告,不能 正式复制与提交使用。三、作图内容与方法(一)1/千勘探线剖面图1、坐标网及其数值、实测地形线。2、各项探矿工程及其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品编号、钻孔孔深及 孔口高程。3、各项岩性分层位置及其花纹 (槽探、钻孔与坑道工程分别 按:1:100槽探图、1:200 钻孔柱状图与1:200 坑道素描图的分层描述 位置上的岩性花纹);槽探、坑道(含斜井)上在底板线下;钻孔上在钻 线的左侧,天井上在左壁以外;样品位置:钻孔上在钻线的右侧,槽探、 坑道上在底板线以上,天井上在右壁外,样槽宽一律为 1、5mm。4、断裂构造、岩脉及编号。5、矿体、矿化带及其编号、厚度、品位、产状。6、地质体按走向投影,工程按垂直投影;投影距离在四分之一勘 探线间距以内者,上图。7、凡上图的地质体的倾角,应根据其走向与剖面线的夹角大小真 倾角,换算成假倾角后才能上图 ;钻孔揭露的地质体一律按轴夹角上 图。8、探矿工程平面位置图:附在图的下部,宽10cm。上图内容:地表工程及编号、勘探线位置、剖面线位置与坐标网及其数值、钻线垂 直水平投影线等。(二)1/千中段地质图作图方法与内容同 1/千勘探线剖面图,区别就是:1、坑道样品位置:沿脉上在坑壁两侧,穿脉上在坑壁左侧,靠壁的样号为靠近顶板的第1 个样品号,由此向外依次类推。2、增加中段高程地形等高线。(三)1/千储量估算图1、坐标网及其数值,勘探线及其端号。2、各项探矿工程及其编号,矿体厚度,品位,钻孔还得附加矿心采 取率。3、断裂构造及其编号。4、矿体边界线,矿块分界线,储量级别界线,矿块编号。5、矿块储量估算,矿体储量统计表。二、1/2 千地质测量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1、查清地表矿化带,矿(化)体的界线,分布规模,产状,形态及分 布情况。2、查清地表矿化带,矿(化)体上下盘围岩的岩性,产状及接触关 系与蚀变特征。3、查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接触关系及与成矿的关系。4、研究各类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延伸 及其与矿化的关 系。5、查明矿产的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类型,有害有益元素含量,并作 相应评价。二、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准备工作1、现有资料及成果进行消化、总结,并进行必要的研究,归纳存 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工作须解决的问题。2、对测区进行现场踏勘,熟悉矿区地形,地貌与覆盖程度;掌握矿 区有关的地质、构造、矿化特征等。3、收集矿床特征有关资料及理论资料并组织学习,总结其特征性 的标志及地质条件,研究即将开展的工作中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4、学习有关规程、规范,明确工作的技术要求。统一认识、统一 方法、统一工作精度、统一图式、图例。5、进行实测剖面工作,在此基础上,统一岩石命名及对构造、岩 石、变质作用的描述内容与方法。6、根据覆盖程度不同,布设必要的工程揭露。收集现有的各种工 程原始图件,进行必要的研究,确定线距、点距及工程勘察间距要求。7、编组分工,明确责职范围,制定作业计划,分配编号,包括:样品 号、地质观察点号,工程号等。8、做好生产工具、材料上的物质准备。(二)野外工作1、矿区构造比较复杂、浮土较厚,填图方式为“揭露填图再 揭露再补充填图”。2、野外工作方法及其选择(1)野外填图工作就是地质测量成果的关键 ,直接影响地质成果的 质量。填图的工作方法用穿越与追索相结合,以追索路线为主。(2)野外工作手图及手薄一律在野外完成 ,不准事后凭回忆补注及 补记。每天工作完成之后,须在室内整理,并转绘成清图,清图不能带 出野外,野外手图不可代替清图作底图。(3)野外观测点、工程点均应由测量人员测定上图。3、做好实测剖面工作,掌握测区地层、岩相与主要构造形态。4、轻型山地工程施工指导与及时进行地质编录。5、将野外获得的地质资料,及时清绘到实际材料图上。(三)室内整理与综合研究1、每天野外工作完毕后,应在当天将野外带回的样品、标本、各 种原始记录与填图资料进行室内整理、登记、上墨、编号,并进行修 改与妥善保管。2、填图过程中必须将实际材料图上的全部地质界线与矿(化)体 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逐一检查其推断与连接的合理性 ,正确确定其 相互关系,如有错误与不合理现象,应到野外检查后进行修改。3、将研究确定的地质体,如矿(化)体、断层等进行统一编号。4、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将实际材料图上的全部工程与地质体缩成 1/2 千平面图。5、编制同比例尺的纵横剖面图及其它相关辅助图件。三、实测剖面工作方法与内容要求1、填图之前先实测23 条完整的剖面,目的在于了解与确定地层 分层、层序、接触关系,每一层位的真厚度及矿层位置;掌握矿体与围 岩的产出关系 ;初步确定构造形态与矿产所处构造部位 ,这就是地质 测量之前的基础工作,也就是提高地质测量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2、实测剖面的比例尺选用 1/千。3、实测剖面工作用规定的表格进行,详细填制各类数据及岩石、 地层、矿体特征,并注明各类标本、样品的编号及数量。在此基础上 进行换算与制图,并计算每层的真厚度,为编制综合柱状图提供依据。4、剖面的地形及重要地质观察点,均要进行测量。厚度在 2m 以 上,具独立意义的岩层,及错距 2m 以上的断层均应划分与表示;小于 2m 的矿体、矿化现象、围岩蚀变等应夸大表示。四、山地工程布置原则与施工指导1、山地工程包括槽探、硐探、井探等。2、地表矿(化)体、矿化带用 50100m 间距的槽探进行系统揭露; 矿体用 50m 间距的槽探进行控制。3、通过地表工程揭露与成矿条件的研究,掌握矿产延伸规律,使 用坑探揭露矿体深部,以便作出确切评价。4、主要控矿构造与矿化或连接矿体有主要关系的构造线(如露头) 不清时,应用工程控制。5、地表工程必须揭露到新鲜基岩面。五、观察线、观察点得布置原则与要求1、布置原则:进行系统地质观察的过程既就是地质填图的过程, 地质测量一般以露头圈定与走向追索为主、路线穿越为辅。对矿体、 接触带、主要地质构造线与地质界线应以追索为主,在浮土覆盖剧烈 地区需要大量工程剥露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横过矿体走向的穿越法 为主,结合走向追索与圈定露头。2、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查清矿体、矿化、构造与各种地质界线为主,在矿体与矿化范围内点距不大于30m;控制含矿地层及上下盘的界 线,点距不大于40m,矿化范围内地质观察点每平方千米不少于500个 点;矿化范围以外的一般地质界线 ,点距可以比矿化范围内放大 12 倍,以穿越法为主时,观察点距离不得大于 50m。3、观察点主要描述内容(1) 沉积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物质成份、野外名称、次生变 化,及上下接触关系、产状等。(2) 火成岩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产状、野外名称、与围岩 接触情况,变质及蚀变现象,接触带的矿体及其它地质特征。(3) 构造线的产状、褶曲、断裂、节理的特征与接触情况,断层岩 的主要特征、宽度、断裂面性质、擦痕方向、断裂性质等。(4) 矿(化)体产状、规模、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成份、结构、构 造、相互关系、围岩蚀变种类、宽度与矿石目测品位。(5) 各种次生或表生作用对原生地质现象的改造情况 ,改造后的 物理化学性质。(6) 本观察点与相邻观察点的相互关系及地质上的联系情况。(7) 所有地质点都必须按顺序统一编号,记录在野外记录本上,同 时标明在野外实际材料图上 ,现场必须用红油漆标记,主要地质现象 直接描述在实际材料图上;文字、放大素描与示意剖面等表示在野外 记录本上。(8) 采集的各种标本应在现场登记,其编号必须与观察点一致。(9) 野外观察必须深入细致,记录清洁、完整、语句简洁明了。(10) 有轻型山地工程揭露的地段 ,可不重复地质观察路线,而在 槽探之间必须进行路线追索。(11) 地质测点的野外记录,可以根据地质、岩石、矿石等不同内 容有所侧重。(12) 地质点应记录出具体位置。六、实际材料图的编制与表示内容1、实际材料图就是编制矿床地形地质图的基本图件,它综合反映 全部实际地质资料与工作程度,比例尺用 1:1000、2、制作方法:测量人员将所有工程位置、观察点位置、观察点置 于图上,然后地质人员将地质现象用统一的花纹与线条作于图上 ,部 分地质现象在野外不可能全部追索清楚,可根据地质规律、作一定的 推断解释,根据规范规定进行推断连接。3、实际材料图上表示的内容:(1) 坐标网及坐标数值(2) 所有地质观察点位置及编号(3) 各种山地工程位置及编号(4) 地质界线、矿体与矿化带界线、产状(5) 岩层层理线及产状,各种地质花纹、线条、符号(6) 断层、破碎带、片理等(7) 矿体编号及取样点的编号、厚度与品位(8) 各工程的取样位置、编号与厚度、品位表(9) 全部剖面线、勘探线,注明方向与编号(10) 勘探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东侧为双号、西侧为单号, 北侧为双号、南侧为单号。七、矿区地形地质图1、地形地质图式用来表示矿区的矿(化)体、矿化带、岩层产状 分布、大小、构造特征及相互关系,不光有实际材料及标志。2、图纸以1/2千比例尺地形图为底图,内容有:(1) 地形等高线、水系、坐标线(2) 各种实测及推断的地质界线(包括断层、褶皱、地层、侵入体、 矿体、矿化带、含矿层的界线等),及其有代表性的产状要素(3)所有地貌、地物、各种地理标记(4)主要探矿工程及剖面线的位置(5)关键的地质剖面及地层柱状图八、精度要求(衡量地质填图的质量标准)1、地质观测点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千米不少于500 个。2、对矿(化)体、矿化带的控制程度:矿化带用 100200m 间距的 槽探系统控制;矿(化)体用 50100m 间距的槽探控制;地质填图上不 能遗漏工业矿体。3、地质构造特征的查明程度:需查明构造的产状及其对矿体的控 制与破坏程度,构造观察点的间距在图上应小于 5cm。4、地质体位置标定的精确程度:地质点在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过图 上距离 0、6mm。5、图件整饰完美程度:应使地质界线线条明显、匀称,字体工整, 图面清洁美观,内容齐全、紧凑、花纹、色例搭配调与。九、地质填图成果1、地质平面图(附地层综合柱状图、实测剖面图) 2、实际材料图3、构造纲要图(视情况确定就是否要)4、地质观察点记录本5、各种样品、岩矿鉴定标本的采样、测试结果表6、地质填图工作报告或说明书(可在地质报告中反应)三、槽探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1、槽探地质编录,一般编一壁一底(南北槽作东壁,东西槽作北壁, 北东向作北西壁,北西向作北东壁);地质情况复杂可画二壁一底展开; 槽壁形态采用坡度展开法按实际丈量作图;槽底采用以壁投底的方法, 槽探宽通常按1m作图,不按实际宽度作图。2、槽探编录在同一矿区应编同一壁,丈量方向一定要与勘探线剖 面图的方向一致。基线皮尺以0m为宜,导线要靠近槽底。槽形与地质 体位置的测定方法,常用铅垂法;当槽子坡度很大时,用垂直导线法。3、基线方向与倾斜应从两端测量取平均值。4、当地形坡度大,槽探延伸较长时,如按坡度展开,则图面上槽探 末端的槽壁与槽底分离太远,即费纸又不美观。遇到这种情况应采用 分段素描或槽底连续、槽壁分段错开素描为好,槽壁分段错开后,应使 各分段之间的地质现象及槽壁轮廓扣合。5、槽探拐弯时应标明方向,如拐弯方位角差值小于15度时,槽壁 连续素描,槽底内侧裂开表示。6、地质编录时应丈量岩体、矿体、破碎带或断层界线、地形、 残、坡积层(如有矿石或矿化蚀变岩石的转石,应示意表示)、巨大的 转石至控制其位置;对地质体要测量产状;对标本、样品采集地点的位 置要记录清楚。一般测点间距为2m,若地质现象简单或没有地质现象 时。测点间距不得大于 4m。7、地质、岩脉、矿体产状与地质界线在槽壁上据实测成果按实 际情况描绘;槽底地质体产状则可按走向绘制。8、槽探素描图的作图步骤(1) 参加编录的人员,首先一起对槽探内的地质现象作总体了解, 对主要地质现象细心观察,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分工,着手编录。(2) 编录时将皮尺从探槽的一端拉到另一端,用木桩加以固定,并 用红油漆在木桩上写明槽探编号或拐点后;然后用罗盘测量皮尺的方 位角、坡度角。皮尺的起始端(即 0m 处)要与槽探的起点相吻合,必须 将皮尺拉直。当槽壁较长时,皮尺中间要加若干支撑点,以保持皮尺平 直。(3) 测量者用钢卷尺,沿着皮尺所示的距离,丈量特征点,将读结 果逐一报告记录者或作图者。当地质体、槽探形态比较简单时,控制 测量的次数可以减少;相反应加密控制。(4) 作图者根据测量者的读数,在厘米纸上按比例定出特征点,连 接成图。 测量地质产状,并将产状要素标注在槽壁相应位置的下方。 槽底的素描可采用以壁投底的方法。即将槽壁底界的地质界线点 垂直投影到靠素描壁一侧的槽底轮廓线上,然后根据地质体走向与槽 探方位之间的关系,绘出槽底素描图。 采集标本,应在图上标注其位置及编号。 如需采样,应将样品位置、样号用红油漆在实地画出并标注在图 上。槽探中刻槽样品,可视具体情况将样沟布置在槽壁或槽底;采样沿 槽探编录方向,连续刻取。 擦去素描图上的皮尺线,添绘岩石花纹及有关标记。9、野外编录文字描述顺序及描述内容:(1)文字描述顺序:腐植层残坡积层性质、地层(岩石)、岩浆岩、 构造、矿(化)体、围岩蚀变与其它。(2)描述内容 岩石描述内容及其顺序: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层厚、矿化成分及其特征,风化程度等。矿石描述内容: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 描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蚀变特征、风化程度,估计矿石金属 品位。围岩蚀变描述内容:蚀变名称、蚀变矿物、蚀变宽度及其与矿体 的关系。(3)野外观察应特别注意宽体的穿插关系及生成顺序,矿体形态、 围岩蚀变、金属矿物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围岩、构造互相之间的关 系等。10、在野外现场应完成表格记录、文字描述与素描图。图上应有 工程编号、比例尺(包括高程尺、水平尺)、方位角、展开图上应有基 点及基线位置、地质界线、标本、样品采样位置及编号、地质体产状 等。11、室内整饰要文字通顺、扼要、数据清楚。如文图不符,应到 野外查对,不得室内修改。12、野外采集标本,应涂漆编号,并登记好,送鉴定者需填写送样 单一式二份,自留一份;标本送样鉴定一块,自留一份。13、图件整饰与检查的基本要求:(1) 野外成图在室内要在图下面画上直线比例尺 ,在图左侧画上 垂直比例尺。使槽探水平长度与测量水平长度吻合,直线比例尺 0 点 与终点必须与测量点一致。(2) 地质罗盘所测的方位角,在消除磁场偏角后,与测量成果方位 角,不得误差 1 度;皮尺丈量的槽探长度与测量长度,水平长度不得超 过1m,不符者要查明原因,及时纠正。(3) 样品品位一律列表上图。(4) 查对图件内容就是否齐全无误,核对好后,即可上花纹;如果 测量成果、化验品位未到,水平比例尺暂不作终点,化验品先画好表格, 后填数据。四、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细则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时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的重要原始资料之 一,对保证地质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质人员必须与钻 探施工部门紧密配合,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地质设计施工, 切实保证钻孔施工与地质编录的质量。一、开孔前的准备工作1、钻孔的布置:在设计钻孔工程,遵循先施工勘探区后施工详查 区的顺序,然后按勘查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则,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 由稀到密布置钻孔。为提高地质勘查报告的质量,如无特殊情况,钻孔 均要严格布置在设计孔位上,不允许任意移动。2、孔位测定:地质人员根据矿区设计确定钻孔施工顺序,并根据 钻孔施工进度提出准备孔位。测量组根据钻孔设计坐标,经矿区项目 负责人批准及有关人员签署后,地质人员会同测量组、钻探工程人员 对钻孔进行初测定位、实地标记,并签署下达“钻孔地盘施工通知书”, 即可组织地盘施工。钻孔地盘平整后,由钻探工程人员会同地质人员、测量人员进行 复测,并重新标记孔位,作为机台安装开孔依据。然后,地质、测量、 钻探的工程人员、安全员及勘查负责人共同部署“钻孔地盘竣工验收 书”。孔位复测坐标作为施工图纸的孔位依据。钻孔竣工后进行孔位定 测,定测成果作为编制综合图件的依据。3、施工钻探的单体设计:钻探的工程人员、地质人员根据上级批 准的工作量,编制钻孔施工单体设计(视具体情况,可与矿区勘查设计 一并编制)。(1) 编制施工剖面图:地质人员根据设计地质图件资料 ,编制钻孔 预想剖面图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添加实际资料,便于掌握施 工进度,及时修改钻孔设计。(2) 编制钻孔技术书中的地质部分:包括钻孔工程的质量、技术要 求,如钻孔所穿过的地层、见矿部位,对钻孔弯曲度测量、岩矿心采取 率、开(终)孔倾角、开(终)孔孔径、封孔、岩心保管、简易水文观测 等的要求。、(3) 钻孔偏斜严重,施工单位可提出纠斜、防斜方案,与地质人员商 定实施。4、钻孔开孔的规定(1) 开孔之前,地质人员应根据钻孔单体设计向机台人员介绍该孔 的地质情况、设计目的、质量与技术要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2) 开孔前,地质人员要会同钻探工程人员等共同检查钻机安装、 现场岩心管理、简易水文观测等的准备工作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各项经检查符合要求后,相关人员在“钻探工程开孔通知书”上 签字,交付机台开孔。二、钻孔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技术要求的检查、验收工作(一)钻孔工程的质量、技术要求1、钻孔孔口位置:孔位应严格按设计坐标测量放点,如因地面条 件等需要变动时,要求地质人员会同施工人员现场作适当的孔位移动, 经复测安装钻机;如需作更大距离的孔位移动 ,则需报上级主管部门 批准后施工。2、岩矿心采取与现场岩矿心管理(1) 采取率要求:全孔岩心平均采取率大于 75%;矿体汲取顶底板 35m 的围岩采取率大于80%;矿心采取率大于85%;近矿围岩及矿体中 钻进提升间距不大于3m;矿体顶板围岩采取率低于75%时,应限制回 次进尺或采取其她措施提高岩矿心采取率 ;残留岩心一般不大于 0、 30m,残留岩心要实测。(2)现场岩矿心管理:钻孔现场要有足够的场地,供堆放岩矿心地 质编录用。岩矿心要依其自然顺序排放,不得颠倒;沾有泥浆或其她物 质时,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碎块、粉状矿心要用塑料袋装好;回次岩心 之间要填写放置“回次岩心牌”,用 2H 铅笔填写清楚;长度大于 5 厘 米的岩心均用红油漆以“代分数”格式进行编号,其中分式的整数表 示回次岩心总块数 ,如实填写。班报表与岩心牌有关数据填写一致 , 字迹清晰,整洁。岩心箱外侧应写上矿区名称(特别就是第一箱与最后一箱)、钻孔 编号、起止孔深、起止回次编号、岩心箱顺序号,最后一箱还要写“终 孔”二字。3、钻孔弯曲度:钻孔弯曲度(方位角及倾角)每 50m 测定一次,倾 角允许每百米上漂(下沉)度,测斜结果记入“钻孔弯曲度测量结果 表”中,当偏斜超过设计指标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4、做好简易水文观测。5、孔深校正:一般每钻进100m校正孔深一次,测斜与井深验证遇 见主矿体与其它特殊情况时加密测定;终孔校正井深,误差不大于1%; 校正结果记入“钻孔孔深校正结果表”,地质编录人员应参加终孔测 斜与孔深校正工作。6、机台原始记录报表:误差大于 1m 时应重新丈量,找出原因,合 理平差。7、封孔:封孔由地质人员(水文)下达“钻孔封孔记录表”,并随 “钻孔终孔通知书“一同下达。除水文长期观测孔外,钻孔均要设立孔口标志,注明孔号、开孔日 期,以便查找。(二)钻孔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1、钻孔工程质量检查钻孔工程质量检查贯穿钻孔施工的全过程,即自孔位的测定、平 地盘、钻机安装、施工准备、钻进过程、钻孔的竣工与质量验收,由 地质人员在完成钻探地质编录的同时一并完成。地质人员在编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钻孔工程六项指标 ,对施工 钻孔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如孔位、校正井深、测斜、岩矿心采取率、 简易水文观测、封孔等。若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及时进行某项 工作,过后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随时进行质量检验,及时掌握钻孔 工程各项质量指标,就是地质编录人员要牢记的“准则”。2、钻孔竣工及质量验收(1)设计的变更:在钻进中,地质编录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 ,及时 编录,根据所取得的实际资料随时对设计剖面进行修改 ,并根据新的 资料推断未钻进孔深的地质情况,以指导施工。当发生新的变化,出现 钻孔偏斜较大或新的地质情况等,使钻孔的原设计目的提前或推迟才 能达到目的等情况时,地质编录人员要会同钻探地质组长 ,钻探工程 人员,详细分析研究资料,及时填写“钻孔地质设计变更通知书”,经 上级主管部门或总工程师签署后,下达机会执行。(2)钻孔的竣工:钻孔工程达到设计目的后,由钻探地质编录人员 填写“钻孔终孔通知书”,经项目负责人、钻探地质人员、钻探工程 人员等签署,下达机台停工。钻探地质编录人员必须在现场停孔,并参 加与终孔孔深校正与测斜工作。钻探地质组长要参与现场停孔工作; 钻孔地质情况较复杂时,钻孔的停钻要由总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到现 场做出决定。(3) 钻孔工程质量验收:钻孔竣工后,地质编录人员根据钻孔工程 有关的地质技术质量数据 ,按有关规范,对钻孔工程六项指标做出评 定,进行钻孔工程质量验收,填写“钻孔质量验收报告书”。(4) 钻孔工程质量等级一级孔:钻孔工程质量全部达到质量标准 ,包括经补救后达到设 计要求的钻孔。二级孔:部分指标达到设计规定要求的钻孔 ,包括用于普查与探 明构造等的钻孔,虽部分质量未达到一级孔要求 ,但所穿过的地质体 符合地质设计要求的钻孔,也属于二级孔。报废孔:未达到六项指标质量标准,而又无法补救的钻孔,未达到 地质设计目的的半截孔,补采岩矿心、导斜与处理井内事故等所发生 的重复进尺,均作为报废进尺。三、钻孔岩心地质编录工作1、岩矿心采取率:钻孔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将回次岩心牌与钻孔 工程原始班报表核对后,将回次井深、回次井尺长度、回次岩心长度、 残留岩心等记入钻孔原始资料编录表中,计算回次岩心采取率。回次采取率=【本回次提取岩心长(本回次进尺+上回次残留 本回次残留岩心长)】X 100%如发现回次采取率大于 100%的现象时,应查明原因,重新计算。 除本回次采取率为 100%外,多余岩心作为上回次残留岩心瞧待,修改 上一回次的采取率。2换层深度计算:当回次内存在不同岩层,需要进行换层深度计算 时,则需在原始资料编录表中与回次进尺记录对应的“换层上,下段岩 心长”栏内注明:分层上段岩心长(m) /分层下段岩心长(m),然后进行 换层深度计算:换层井深(m)二分层上段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上回次井深-上 回次残留岩心长)校正值=井深误差/(现校正后井深-上校正后井深)校正后换层位置二原换层位置+(原换层位置-上校正后井深)X校 正值3、岩矿心分层描述:钻探地质编录人员在核对班报表与回次岩心 票的基础上,对回次岩心进行详细观察,分出不同岩性、不同的矿层或 矿石类型,并测量其岩心长度,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分层描述。一 般厚度在0、10m以上的地质体,即应分层描述。厚达的单一岩矿层必 须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描述时则可以只对上部的头 一回岩心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以下的回次岩心只对其特有的地质现 象进行描述,从而避免地质记录的重复与冗长。岩心描述内容:(1) 文字描述顺序:“分层”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矿化特征、矿体大小、矿物组合、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情 况及次生变化等。(2) 测量标志面:如层面、片里面、条带、规则脉体边界、接触界 面、断裂面等与岩矿心轴夹角。(3) 特征意义地质现象素描 ,比例尺可放大 ,补充文字描述的不 足。岩心描述要繁简适度、重点突出。对肉眼鉴定有困难的岩石类型、 出现新矿物种类等,要采集岩矿鉴定标本,并根据鉴定结果,对原始地 质编录进行补充,修正。野外地质记录应用不少于 20%的钻孔资料,接受总工程师或技术 负责人的实地检查。4、采样用劈心法采取,石英脉真厚度大于 10cm 用 12 劈心法;真厚度310cm(含10cm)用全心法。基本分析样分析项目:以具体矿区,矿种而定。5、钻孔柱状图的编制:钻孔原始资料编录表经室内整理并自检后, 应进一步进行综合归纳。对厚度在 0、10m 以上的地质体即应分层, 并用花纹在柱状图上表示出来;“层”文字描述要在回次岩心地质特 征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 ,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迹清晰工 整。对大层内部出现的但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所夹的薄层地质体 等可用线状花纹表示,并在大层文字描述之后指明其井深位置 ,描述 其地质特征。当收到样品化验结果后,应将化验结果填在“钻孔原始资料编录表”与“钻孔柱状图”化验结果栏中。四、钻孔原始地质资料钻孔竣工后,钻探地质编录人员应在化验周期之内将全部地质资 料整理完毕,并对资料成果严格按规定自检、互检;总工程师或项目负 责人检查、验收;对检查存在的问题作出修改,钻探地质资料有:1、钻孔柱状图2、钻孔原始资料编录表、采样登记3、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登记及计算4、样品分析结果表5、岩矿鉴定结果表6、简易水文地质资料7、开孔通知书、终孔通知书、封孔记录表8、钻孔质量验收报告书五、坑道地质编录工作细则坑道地质工作的主要职能:1、及时指导坑道工程掘进、准确、认真验收工程质量2、野外编录3、布样、采样4、进行室内综合整理,编制1:100 坑道地质试样分布图5、为及时掌握工程施工进度、编制地质报告,必须编制 1千坑 道中段地质平面图。一、总则1、坑探工程就是地质勘查工作中获取工业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能较全面地揭露各种地质现象 ,提供确切的地质资料,用以指导找 矿、勘探与提供储量计算数据。2、所有坑探工程必须随着施工的进度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切实做 到编录前,对揭露的地质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研究,查清相互关系,取 得统一认识后,再进行编录,编录中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各种地质现 象。3、工程代号统一穿脉CM、石门SM、沿脉YM、平隆PL、老窿LL、天井TJ、地井 DJ、斜井XJ、上山SS;工程编号用工程代号表示。如CM3-280,CM表 示穿脉,3为勘探线号,280为中段高。4、图式、图列统一:素描图的比例尺,根据矿床地质条件、任务 要求定为:坑道野外素描图用 1:50;有特殊意义的,可放至 1:20;掌子 面(沿脉或端点)素描图 1:101:50;坑道试料分布图 1:100;坑道中段 地质平面图 1:1000。5、编录过程中,应及时布置与采集各类标本、样品,并在坑道实 际位置上标记红油漆 ;在素描图中标明实际采样或标本位置、编号 ; 样品号按单工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示。6、野外素描图要求野外一次成图,室内当天整理。并进行检查、 核对、验收,统一归专人管理。7、在野外地质编录及室内整理时,必须使用硬度为 1H3H 的绘图 铅笔。二、野外素描方法1、编录图纸内容包括:图名、图号、比例尺、方位角、测量点实 测坐标(X、Y、Z、),地质体产状要素、样品(标本)位置及编号、化学 分析结果表、图例、图签等。地质记录描述内容:(1) 岩矿层的岩性,岩石颜色、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2) 层分界位置上下盘岩矿层的接触关系(3)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4) 断层的性质、产状、位移大小及方向、断面特征、断层岩特 征(5) 简易水文地质(6) 样品分析结果等。2、沿脉、穿越、斜井等坑道工程一般用“内展法”作三壁展开, 有天井的要作四壁展开;对于地质情况简单的沿脉坑道、脉钨矿床沿 脉坑道只编一项。3、取样方法采用刻槽法;穿脉坑道取样在腰线上1M高处,水平连 续刻取,取样长度原则上为1、50M,规格10X5cm,要采穿矿体。4、水平坑道素描方法(1) 在两导线点间固定皮尺,测量其方位;同时记录工程编号、导 线点号、方位、长度等,并成素描图;定导线基点时则一律用测量点作 导线基点,并用仪器测量的导线距对皮尺丈量的导线距进行校正。(2) 从起点沿导线,在坑道轮廓或地质界线有变异的拐点处丈量 坑道断面并上图。丈量时,钢卷尺必须垂直皮尺,每次依导线方向自左 至右、自上而下分别量出各种地质界线距离并上图,同时观察地质体 的形态变化,之后按照统一图例或编号连接各点,描绘成图。(3) 分别对矿体、岩脉、围岩、构造,在素描图旁边进行简明的文 字描述,文字描述尽量简化,只有在素描图上无法表现时才用文字补 充。(4) 沿脉布样一律用垂直刻槽法;穿脉一律沿腰线水平布样、连续 刻槽取样;穿脉原则上固定一壁布样;工程布样后,将各类样品采集位 置、编号上图。(5) 每次野外编录都应在现场当即进行全面检查,待接对无误后, 填上编录者、编录日期。5、天井素描方法(1) 一般方法:将皮尺铅垂直于井筒中,再用钢卷尺量取天井断面 及井上地质界线点位置,之后将其上图即可。(2) 样品布置与穿脉统一,原则上布在一壁,并按要求各类样品与 标本采样位置及编号标在图上。6、倾斜坑道素描方法(1) 倾斜坑道素描内容与操作方法与水平坑道基本上相同。(2) 运输斜井原则上素描一壁,上山工程素描顶板与两壁,测出导 线方位、坡角,按水平坑道法则素描。(3) 观察素描地质体的形态变化。(4) 沿矿体真厚适当布置垂直刻槽样品与标本,并把采集位置及 编号标示在图上。7、掌子面素描方法(1) 当主要地质体(矿体、构造)穿插等发生特殊变化,而在两壁与 顶板不便表示时作掌子面素描图,内容要突出特殊现象。(2) 素描时在距离底板1M高的掌子平面上划一水平线,量出其长 度,然后于中心作一垂线,量其长度,比例尺用 1:20,重要的地质现象 可放大素描,按上下左右画出掌子面形态。(3) 各种地质现象,据其在实地的格子中所处的位置,用钢卷尺量 取其她水平与垂直距离在图上画出。(4) 样品采取用简易刻槽或拣块法,以掌握矿化情况,指导施工。附图(图廊:14、5X22Cm或1/8厘米纸)工程编号 比例尺 1:100导线 长度测点坐标:XYNE SW N样品样长品味文字描述工程号观察制图编录日期年月日审核8、几个参数划分(1)钨矿脉脉幅分类(据华南钨矿)线脉:小于lCm细脉: 110Cm薄脉:1050Cm大脉:50200Cm巨脉:大于200Cm(2)矿体厚度的划分极薄矿体:小于0、80m薄矿体:0、804m中厚矿体:410m厚矿体:1030m极厚矿体:大于30m(3) 矿体倾角划分水平矿体05缓倾斜矿体:51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大于 559、特征地质现象素描特征地质现在描述要详尽,具体比例尺根据地质现象的复杂程度 与所要求的详细程度定,一般1 : 1 1 : 20(必要时可用2 : 1)三、室内综合整理1、每次野外描述,当天进行室内整理,核对无误后,交与指定人员 审核,坑道素描图应编号,加上接图表,装订成册。2、野外素描图制成后,应在坑道平面原始图上综合缩绘一次,制 成 1/千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3、坑道平面地质图用投影法制作:比例额尺,统一为1:100,图幅 规格一般为70X50cm。图廓之外应保留宽5cm,用0、07mm聚酯薄膜 制作,图幅按全区坑道统一分幅,并标出图幅接图表,以示与周围图幅 之关系,具体作法,内容要求:(1)测量人员根据测量资料,按要求将坑道形状与测量导线点绘制在原板图上。图廓、坐标及图面格式:图廓线宽0、1mm;坐标网为 10X10cm,坐标线以最细且清晰为原则,坐标网单格误差不得超过0、 5mm。X坐标数值于图的上方,方向正东,数字对正座标线,字体大小为 2X1、5mm,图幅接图表置于左上角,图签置于右下角。(2)图上地质内容包括:坑道轮廓、矿体及沿脉形态、产状、围 岩、不同岩相分布、围岩蚀变、主要组分分布、断层、节理编号及其 产状、取样点(线)、样号、分析结果、厚度、岩矿标本采集点及编号(3) 地质体上图具体要求:厚度3cm以上的石英脉、10cm以上的 沿脉均须上图;错距小于10cm的断层组与主要节理组也须示意性 表示上图; 互相穿插的地质现象必须表示清楚; 取样沟及其编号; 矿体、沿脉、围岩、断层、节理及接触面产状均须上图。(4) 据测量成果,将导线点展开于图上,导线点距离与野外素描丈 量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超差必须检查或重作),同时绘出坑道轮廓。 然后以导线为准用支距法将野外素描资料逐级绘成图。并将矿体、沿 脉、围岩等分别以规定花纹、代号、颜色表示。(5) 成图后,必须检查,认为无误,再送交技术负责人检查,合格后 签署。4、根据实际需要在现场及时采集岩矿鉴定标本,采回后及时整理, 编号、记录、并贴上标签,妥善保存。5 、所有的测量资料、地质资料(原始资料与综合资料)编制整理 后,由测量、地质人员签署,按照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归档。6、按有关规范要求,编写坑探编录工作报告。通过报告的编写。 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总结与分析,全面反映成矿 地质特征与矿化富集规律,并对所做工作的质量进行评述。六、采样工作细则一、采样坑、硐、槽采样均以刻槽法为主;岩矿心采样为全(半)劈芯法。严格 按布样标记确定采样位置。如位置施工有困难,要与地质人员协商解 决,不得擅自移动。凡没有地质编录的工程,一般不准先采样。(一)坑、硐、槽的刻槽采样1、采样前要修平取样面,如修平工作量大,可分段修平,修平后如失去 样槽标志,要重要标定;如样槽有泥土覆盖时,应清晰干净。如系民窿采样,因矿体表面失去了品位代表性,应进行爆破到 0、2m 左 右厚度,再行采样。如系地表采样,应凿去风化层,剥到新鲜面。2、样槽刻取一般应先刻槽的中部,然后再向两侧扩展。在刻取时,每 个部分应刻出等重样品 ,严禁刻软不刻硬或中间多采边部少采的现 象。刻下来的试料用清洁样布承接,不得飞散矿石或混入槽外矿石与 围岩。样槽刻完后,用竹扫帚或毛刷把槽内粉矿扫入试料中,同时要去 掉围岩混入物,然后装入袋内;采下的试料应收集干净。样袋要编号, 以免错样。3、采样完毕后,采样人员应用规格板或钢圈尺检查规格,然后再由采 样管理人员复查样槽位置、规格、块度、编号。若发现有质量问题, 应当场决定修改或返工,如检查合格即填写原始记录。4、总的质量要求:样位要正、间距要准,采样面要修平,规格要标准, 严禁其它物质混入 ,矿粉不得飞失,采样记录要清楚,样袋编号要正确。5、误差要求:槽距误差不得大于5%,规格误差不得大于0、5cm,样品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之比不得大于15%、矿样理论重量Q=VD(Q:样品理论重量V:样品体积 D:矿石体重)(二)岩矿心化学采样对岩矿心的化学采样,用劈取法,即用岩心劈开机或手凿,按一定的采 样长度,沿岩矿心的长轴,将其劈分成相等的两半(两半重量误差不超 过10-20%),取一半作为样品,另一半保留。1、劈样时一般沿标志面的倾斜方向对劈,同时应注意观察矿化特点, 尽可能使两半矿心的矿化富集情况相近,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2、劈样时要保持使用机械器具与场地的清洁,以免不同样品相互混 染。劈分过程中掉下来的粉末碎块,也应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化验与保 留的样品中。3、岩矿心的采样长度,应采用进尺长度,岩矿心样品的实长,在采样登记表中也应记录。4、岩矿心的采样位置与长度,以地质人员的布样标记为准。(三)选矿试验、矿石体重采样按照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执行。二、采样技术管理1、采样工作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有野外采样技术监督,检查验收、采样编录、采样登记到试料管理等。2、采样管理人员应严格掌握采样质量,若发现不合质量的情况, 应坚决采取措施改进,严重者要返工。3、采样编号管理应有条不紊,一个矿区不许有重号,应根据总顺 序号,事先将各工程的采样号码分配好,并编好索引,以防混乱。4、采样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采样过程中应该经常检 查,样品采完后,必须经过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在野外纠正 ,发 现质量不合标准的有权要求补采或返工。5、应重视采样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安全,遵守安全制度,设法降 低粉尘浓度,并向采样工人进行质量教育 ,切实保证采样工作各个环 节的质量。6、采样工具要齐备。垫布与试料袋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好后再 用。7、采样工作应随工程进度及时取样,一般坑道中采样不落后掌子面30m,民窿、槽探、浅井与地表露头,应在揭露后一星期内采完。8、采样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样品的管理,将每天所采回的样品, 进行清点,存放在指定地点,根据有关规定及时送往加工化验。三、台帐管理1、分析结果回来后,应及时登记台帐,并进行100%的自检与核对。2、通知有关作业组将品位填到相关图件,表册上。3、及时抽取内外验、组合分析等样品送出分析结果。4、按品位分级,计算内外验合格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七、1/万地质测量工作细则I=J l=一、目的任务目的就是通过测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质体(包括矿体或矿 化地质体)的调查研究,以达到初步查明测区的地层层序、构造特征、 岩浆岩的分布及蚀变等,对区内的成矿远景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 ;查 明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地质体、矿化异常的分布范围,圈出最有成 矿远景的地段,对矿体及矿化带进行初步评价,指出最好的成矿地段, 为矿区评价提供依据。二、工作依据1、在1/20万1 /5万区域地质测量、物化探测量及前人工作的 基础上,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经野外踏勘,选择最有找矿远景 的地段开展工作。2、在已知勘查矿区的外围或矿区之间,根据已知矿床的成矿地质 条件与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通过踏勘后,选择有利地段进行 填图工作。三、精度要求(一)对地形底图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地形图的比例尺与地质图的比例尺相同或大;在无同 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也可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并经实地修改 后使用。(二)对地质研究程度与表现程度的要求 地质图精度的高低,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对各种地质体的表现程度 及其对成矿规律的阐明程度,1/万地质图的精度有以下内容:1、填图单元的划分按照不同地区岩性、构造的复杂程度 ,要求地层单元 (包括沉积 岩、火山岩、变质岩)划分到组,或进一步划分到岩性段;对含矿地质 体要求划分得更细;岩浆岩要求划分到期、次及相带。2、地质观察点、路线网度及地质体的表现程度 地质观察点在野外由地质人员目测、手持便携式 GPS 测定上 图,用红油漆在观察点醒目、牢固的部位写明点号 ;重要的地质观 察点(地质构造点、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要测量人员测绘上图。观察点线距在复杂地区为100m,地质构造简单地地区为100 200m,点距一般不大于线距,一般100m,但不允许机械等距布设,应 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各种地质要素为原则,凡重要地质 界线,都应有地质点控制。如自然露头不好,应使用槽探或浅井等 轻型山地工程揭露;简测没平方千米地质点不少于 40 个、草测不 少于 20 个。各种地质体宽度大于20m、构造行迹长度大于100m,应按比例 尺上图。各种有重要意义的地质体,如构造带、蚀变带、矿(化)体 等都应在图上反映出来。四、准备工作(一)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1、全面收集与综合整理(1) 地质、矿产、物化探等各种报告资料及原始编录资料。(2) 岩石、矿石等实物标本及岩矿鉴定、化学分析资料。(3) 地形图及三角点、水准点等测量资料。(4) 有关技术规范、细则、图式、图例及必要的参考文献、书籍。2、对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在充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编制工 作程度图或编制与填图同比例尺的地质草图与前人工作编年史,提出 存在的地质问题,以作为开展填图工作就是参考利用。(二)野外踏勘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在进行地质填图之前,应由参加该区工作的 技术人员到野外踏勘,以便了解全面情况,为开展填图工作做好准备, 踏勘需了解的内容、要求:1、了解区内地层分布、层序及总体产状,矿体分布、矿化范围, 主要岩石类型及填图标志层、构造及岩浆岩的一般特征,地形及基岩 出露情况;岩石风化、植被发育状况及施工条件等。确定实测剖面位 置,初步布置观察路线,估算地质填图所需探槽、民窿清理所需的工作 量等。2、将踏勘结果与以往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旧资料的可靠程度,并合 理选择地质填图范围。(三) 编制填图技术设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填图任务,踏勘后,填图前必须编制填图技术 设计,经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批后 ,方可正式开展工作 ,设计内 容:1、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及测区范围、交通与自然地理2、 前人地质工作概况3、测区地质矿产情况4、填图工作项目及技术要求(1)实测地质剖面(2)地质填图(3)轻型山地工程(4)原始资料整理(四)人员组成及费用预算(五)施工安排(六)完成工作日期及计划提交成果(七)存在问题五、地质填图方法及技术要求(一)实测地质剖面实测地质剖面就是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开展填图前首先应实 测地质剖面,以便根据剖面的资料划分填图单元与确定填图标志层。 剖面的长度与数量视测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区至少要有 1 条完整 的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复杂地区与面积较大的矿区应实测 23 条地质 剖面。目的任务: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对测区地层进行详细划分,厘定地 层层序,查明地层的岩石成分、 厚度、沉积特点、含矿层位、接触关 系及时代,研究并确定测区构造轮廓,选择填图标志层、填图单元,建 立测区综合地层柱状图,实测剖面方法与要求:1、剖面位置选择与布置原则一般选择基岩出露较好、层序齐全、有矿(化)体、矿化带、有主 要构造带通过、标志层清楚,岩性组合与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实测。剖面的布置应尽量垂直测区的地层走向与主构造带走向,两者 交角不能小于 60,如果两者不能同步时应分别实测,对岩体应布置 十字形剖面实测,对沟谷、道路、公路壁剖面应尽可能选择在同侧。 如在剖面中遇有大片覆盖、天然障碍或构造破坏剧烈造成测制意义不 大的地段,可以进行剖面平移,平移时应以一定标志层或实地的顺层 追索为依据。以保证剖面对接的准确性,防止遗漏或重复地层,通常情 况下平移距离不得大于100m,否则应分开测制。产状平缓的地层剖面, 宜在较陡处布置,有时可直接测制柱状图。2、剖面比例尺的选择 一般根据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而定。以能充分反映测区的最小地层单元与岩石单位为原则,一般采用1/5千1/1 千地质剖面。3、实测剖面工作方法 在确定了剖面的位置后,按地形的转折点布设导线点。野外实地用 红油漆标明起止点与转折点号,采用罗盘测量导线的方位角与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