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解题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42226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解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曹刿论战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解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曹刿论战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解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复习 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 丁琼芳文言文对比阅读解题方法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篇目篇目回顾回顾明确明确含义含义方法方法分析分析方法方法总结总结 年份年份考查篇目考查篇目20142014爱莲说爱莲说(单篇)(单篇)20152015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死于安乐(单篇)(单篇)20162016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两篇课内对比)两篇课内对比)20172017陋室铭与论语陋室铭与论语子罕子罕(一课内一课外对比)一课内一课外对比)20182018曹刿论战与国语曹刿论战与国语节选节选(一(一课内一课外对比)课内一课外对比)近五年安徽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篇目:近五年安徽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篇目:课内课外课内课外对比阅读对比阅读什么是文言文对比阅读?什么是文言文对比阅读?就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就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要求要求读者在读者在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人物人物形象形象、写作技巧写作技巧、语言特点语言特点、结构结构形式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文言文对比阅读解题方法:文言文对比阅读解题方法:1.1.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 就是两篇文章论述的事件存在着就是两篇文章论述的事件存在着一定的一定的前因后果前因后果关系,或者说后者是关系,或者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证明。因此,在对比阅对前者的一种证明。因此,在对比阅读中应该弄清楚两篇文章的类型,如读中应该弄清楚两篇文章的类型,如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从印证关系来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从印证关系来看,记叙文是议论文的基础,为后面看,记叙文是议论文的基础,为后面的论证做准备。一般而言,作为互为的论证做准备。一般而言,作为互为印证关系的两篇文章,通常一篇是印证关系的两篇文章,通常一篇是记记叙文叙文,而另一篇是而另一篇是议论文议论文。如以曹刿论战与孙子如以曹刿论战与孙子谋攻为例谋攻为例进进行分析行分析:甲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未可。”齐人三鼓。刿曰: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可矣。”齐师败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可矣。”遂逐齐师。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节选自孙子谋攻)谋攻)甲文长勺之战的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两处作简要说明。甲文长勺之战的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两处作简要说明。议议论论文文记记叙叙文文1.1.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1.1.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互为印证对比阅读法要求:要求:要求要求我们我们掌握叙事类材料中的重点掌握叙事类材料中的重点事件或主要人物的行为特点,然后对比事件或主要人物的行为特点,然后对比两篇文章的相应议论类文字,从文中两篇文章的相应议论类文字,从文中筛筛选选出能够证明重点事件或人物行为特点出能够证明重点事件或人物行为特点的主要观点,要有一定的的主要观点,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2.2.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 是指两篇文章在题材或内容相近的情况下,是指两篇文章在题材或内容相近的情况下,通过阅读、分析、比较之后,找出两篇文章的不通过阅读、分析、比较之后,找出两篇文章的不同。这种文章一般给出的视角比较小,但考查的同。这种文章一般给出的视角比较小,但考查的问题比较大,要求问题比较大,要求我们我们能够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寻找两篇文章的区别点,其目的是培养寻找两篇文章的区别点,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我们能够能够从表面的相同或相似点出发,通过从表面的相同或相似点出发,通过阅读分析、对阅读分析、对比归纳比归纳,从而联系有关背景知识,找到两者明显,从而联系有关背景知识,找到两者明显的、根本性的不同处。的、根本性的不同处。以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闲情偶寄为例进行分析以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闲情偶寄为例进行分析:甲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周敦颐爱莲说)乙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予独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而不可亵玩焉。洁身自好洁身自好不孤高自诩不孤高自诩实用价值实用价值2.2.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 2.2.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同中求异对比阅读法要求:要求:要求要求我们我们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善于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培养力,善于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培养我我们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自主阅读的能力。3.3.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 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在文言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中比较困难,其主要文阅读理解中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异中求同方法要求原因是异中求同方法要求我们我们阅阅读两篇无论题材还是形式完全不读两篇无论题材还是形式完全不相同的文章,从中找出相同的相同的文章,从中找出相同的人人物特征或物特征或者者事件事件的的线索线索。以曹刿论战和以曹刿论战和唐太宗论止盗选段唐太宗论止盗选段为例进行为例进行分析分析:甲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乃入见。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对曰:“小惠未小惠未遍,遍,民弗从也。民弗从也。”公曰: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必以信。”对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唐太宗论止盗)(节选自唐太宗论止盗)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关注百姓关注百姓心系百姓心系百姓3.3.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 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国家长治久安支持支持 3.3.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异中求同对比阅读法 要求:要求:要求要求我们我们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有较大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有较大的空间想象力。异中求同对比阅读主要适的空间想象力。异中求同对比阅读主要适用于试题选取材料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异,用于试题选取材料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异,需要需要我们我们在理解文章时在理解文章时由表及里由表及里,发现两,发现两篇文章之间的篇文章之间的共性共性,从而概括出蕴含其中,从而概括出蕴含其中的共同点。的共同点。文言文对比阅读解题方法:文言文对比阅读解题方法:互互为为印印证证对对比比阅阅读读法法同同中中求求异异对对比比阅阅读读法法异异中中求求同同对对比比阅阅读读法法010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