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下册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41126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下册1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下册1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下册1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位置与方向共(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相关的主题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位置与方向共(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相关主题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出示主题图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小组汇报讨论过程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东西 南北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位置与方向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主题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 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三、 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六.板书设计: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位置与方向共( )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2 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相关主题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谈话:同学们,星期天,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哪些公园?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公园,要去参观公园的某景观,或某一游乐项目时,你会怎样找到这个地方?老师: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先确定行走的方向。然后再根据别人指点,或查看导游图进行寻找。二、探究新知动物园的布局很多同学不够了解,你们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带领大家一同流星新厅的动物园呢。1、 熟悉导游图。提问: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每个场馆都坐落在什么位置?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2、 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教师们最想去参观哪个地方?,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游客:我最想去大象馆,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导游:去大象,可以进大门向北走,再向西走,还可以进大门先向西南走,再向北走。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3、 拓展:教师: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A、从海洋馆到熊猫馆可以怎样走?哪条路最近?B、参观完大猩猩,我们要去大象馆,怎样走最近呢?C、我们要从飞禽馆出大门返回学校,怎样走最近?三、课堂练习1、课本第9页“做一做”。2、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3、说一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以及动物园到火车站的行车路线。4、体会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5、说一说从某一站上车到另外一站下车中途的行车路线。6、请坐公共汽车的同学说说上学的行车路线四、板书设计: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位置与方向共( )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主 题 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二、教学公交路线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三、教学公交站牌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四、动物公园平面图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1、辨认平面图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2、认识游览路线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五、总结评价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六.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口算除法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卡 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导入新课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363 242 303 606484 844 802 903二、教授新课: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小组汇报:解题思路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6003=200(箱)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2403=这题如何考虑?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课堂练习:做一做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作业:练习三三板书设计: 602= 804= 4806= 32004=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 24006 2505 420627009 1407 1206 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同桌交流、讨论。请学生提出问题,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师板书:124340(箱)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124341(箱)(三)小结: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做P16 “做一做”第1、2题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这道题目。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五)板书设计: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124120 1203=40(箱) 124340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笔算除法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教学重点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6006 273 2408 16042、笔算 93 37 9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2 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522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生:402=20 22=1 20+1=21)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生:402=20 22=1 20+1=21)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教学例1 422=21(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两种方法)(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4)学生质疑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两种方法)(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6)指导看书质疑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四板书设计: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练习共( )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 基本练习1 口算接龙每人一题,全体接龙。要求:先计算出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方法:老师出一题38按学号自觉参与。一号:24245二号:12012022、笔算闯关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做得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了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3、课本第23页“练习五”的第4题。(1)讲清题目要求(2)独立口算,集体参与第二次闯关。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4、课本第24页“练习五”的第5题。(1)读题,先判断商是几位数。(2)说一说判断理由(3)逐题计算(4)再做一遍进行检验(5)验证判断商的位数是否正确。二、思维训练1、课本第23页“练习五”的第3题。(1)读题,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课本第24页“练习五”的第六题3、课本第24页“练习五”的第七题(1)看图完整叙述题意(2)说一说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3)动用哪些有用信息,可以解答(4)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5)说一说,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课本第24页“练习五”的第八题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5433 3726 1855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共( )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 引入 1.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 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零的除法共(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一、 引入 听算 二、新授 1.出示例5。 2.例5有四副图,逐一出现。先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图中故事。然后教师再旁白故事,设置情境。 3.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三、做一做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共(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计划委员会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93二、新授 1.出示例6。 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 (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如: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在: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 试一试。5355 6186 60153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3. 出示 6058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 计算4203 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 练习 1.第28页做一做 2.第29页的第一题。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0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简单的数据分析共( )课时教学目标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2、口答。要想知道年一所在的学习小组的同学收看动画片的情况,需要知道那些信息。3导入新课。教师:你们平时最爱喝的饮料和矿泉水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发表意见,教师给予记录。(2)整理信息根据统计结果制成统计表提问:如何制成统计表?名称农夫山泉雪碧可乐冰红茶人树2013718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获取信息提问:从我们整理的统计表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观察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想请谁回答?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5、巩固练习。P40第1题。 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简单的数据分析共( )课时教学目标1、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使学生能够根据复式统计表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3、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学前准备口算。集体完成口算条。反馈。 交流昨天完成自主作业情况。可以针对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提出问题。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 各组申请作为数据员 选一组,汇报本组人员的身高和体重。 教师根据同学汇报整理。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2、发现矛盾,引出新课。 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 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 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 但 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3、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5、巩固练习。 P4041的练习。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平 均 数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主题图 ,小棒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板书 488 (25+31)4 96(100-94 )364 (78-20)7 (2+3+5)22、说出484 364表示的含义。3、列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几人?二、理解平均数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巩固训练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632654668646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求平均数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复习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认识 年、月、日共(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各年份的年历卡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1、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08年日历。2、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2)从1月1日开始,到下1月31日,要经过多长时间?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实际生活中经过了多长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二、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 认识年历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4)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一年有( )个大月,有()小月。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4、你的生日是()月()日;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四、总结竞猜:1、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2、 猜谜语。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 惜时间)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共(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区别时间与时刻的意义 计算一日之内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复习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二、探究新知1、 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5、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 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2、 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提示;当题中给了普通计时法,而我们来计算全天的营业时间或开馆时间,我们解答时,可以将营业时间分为上午营业和下午营业时间。以中午12点为界,用12点减去起始时间再和下午时间就是全天的营业或开馆时间了。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教 学 反 思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课 题认识平年 闰年共( )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993-2004年的年历个一套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复习1、提问: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2、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3、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在哪个月?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年、闰年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是,这一年就是闰年。2、计算全年的天数。 (1)出示制作的2008年年历。 (2)提问:你们知道今年我们国家的大事件是什么吗? (3)计算2008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方法1:根据原有的知识,直接说出2008年有366天。方法2:317+304+29=366(天)方法3:3012+7-1=366(天)方法4:3112-4-2=366(天)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4)提问:想一想,平年一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板书:366-1=365(天)(5)小结: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3、判断平年和闰年。(1)谈话:如果要知道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样判断呢?现在老师既不看全年的天数,也不看二月份天数,就能判断出某一年是不是平年或闰年。你们相信吗? (2)学生考老师请学生用手中的年历考考老师,学生只要告诉老师哪一年,老师很快就能说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又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说:着里有窍门,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发现。(3)出示19932004年各年的年历。(4)观察。(5)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6)分组计算:一组:19964 二组 :20044 三组:20084四组:19004 五组:20004(7)交流结果。提问:一、二、三、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这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如果时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8)看课本49页下边的内容。(9)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10)理解“一般”和“必须”提问:第四和第五组有余数吗?但它不是闰年,这是特殊的情况,所以书上用了“一般”和“必须”这两个词。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时候,年份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11)想一想: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三、课堂作业设计 课本50页练习十二的第一题第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