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七章群体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4412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群体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群体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群体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忠军,引言1:荀子曰,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力则多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荀子王制篇,引言2,“西方文化中的人看起来更像人格心理学家,从性格角度看待行为;相反,东方文化中的人看起来更像社会心理学家,会更多地考虑行为的情景原因” Aronson,Wilson,Akert.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中译本,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7:45从酒店的一间套房到达办公室。查看周末的竟统计资料,开始批阅桌上的文件。 8:05接到副总经理的电话,他汇报了关于周末客房出租率和收入的数据,并讨论了一些人事变动问题,包括酒店未来的市场总监的聘任问题。 8:30和负责员工大型活动的两名主管讨论有关活动的关键问题。 9:03一名负责酒店会议接待的协调人来到总经理的办公室,讨论正在酒店内举行的会议团体的一些问题。总经理对有关原则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细节问题留待会议协调人自己解决。,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9:06在办公室签署文件时,总经理接到了工程总监的来电,他提出了3-4个问题。 9:12总经理到1楼查看一间客房的维修工作,在那里他碰到了负责此项工作的年轻主管,该主管向总经理汇报了有关情况,总经理立即给出5点意见供参考。 9:33保安部经理赶上了总经理,在总经理回办公室的路上一起谈论周末一位客人的小车在停车场被盗的事情。,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9:45总经理来到餐饮部经理的办公室,商讨计划中要聘任以为新厨师的问题和星期五一个慈善宴会的事宜。 9:55接到当地一位商人的电话,他想获得一位足球运动员的联系地址。总经理在档案文件中找到了。 9:58酒店律师来电,就一个未判决的诉讼案件向总经理提供最新的信息。 10:00参加由各部门负责人出席的星期一例会。他向每位与会者祝贺星期五晚上宴会的成功,跟3-4个主观闲聊几句,然后会议交给总监主持,自己一边听一边签署文件。会议接近尾声时,总经理传达了上周业主会议的精神,然后谈到今年新年前夜的庆祝活动计划。,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11:00会议正式结束。总经理和5位主管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11:05回到办公室,总经理接到酒店老板的儿子打来的电话,要求预订一些免费客房。总经理回绝了他的要求,因为当天酒店客房已经全部出租。 11:08副总经理过来告知,当地旅游局已经选定了一家酒店作为前来该市的一个大规模旅游代理人考察团的下榻酒店。总经理打电话给当地的旅游局长,试图获得一部分接待业务,即使是免费提供一些客房也可以。局长保证下一个旅行团会安排过来。 11:23打电话要工程总监去检修电梯故障。 11:45酒店老板打电话来询问有关上个月的损益表中列出的一些开支问题。总经理查阅有关信息作出了回答。双方还讨论了其他6个问题,其中包括当地的经济展望。,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12:02查阅了一份关于明年在欧洲举行高级管理课程班老同学聚会的通知。他决定参加这次聚会,并叫秘书查询以下有关此行的细节。 12:15销售经理来告诉一家竞争酒店向一个大型会议团体提供80美元的房价,两人讨论了一会,但没有作出决策。 12:18负责策划员工活动的人员前来汇报。 12:22市长办公室来电话预订20人的私人晚餐,引例:酒店总经理的一天,12:30午餐。 13:30见一个新聘任的主管,讨论小会议团体的服务问题。 13:45财务总监带着一个信用卡公司的代表前来拜见,临时会议持续了45分钟。 14:30打电话给该市负责高尔夫球赛主办人,试图从中获得部分业务。 下午出去拜访客户!,主要内容,认识群体 群体行为规律 群体的发展、绩效与凝聚力 群体决策,一、认识群体,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构成,他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影响对方也受对方的影响。 例如:办公室共事的人是一个群体;研究开发小组是一个群体;班级是一个群体。 而在马路上聚集的围观者是人群而不是群体。,2、群体的种类,2.1亲和群体,亲和群体(affinity group):由组织中同一层次员工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他们定期会面交流信息、捕捉机会和解决问题 亲和群体是共享角色、责任、义务和利益的员工群体,它们代表着存在于正式的组织科层中的水平切片 亲和群体成员通常拥有相似的头衔和职务,分布在组织中不同的职能部门中 亲和群体最大的优势是跨越组织中现有的边界,促进不同部门和事业部之间改善沟通,2.2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友谊、帮助、满足社交需求 不稳定性 中心人物作用大 心理认同感、归属感和内聚力较强 信息沟通快 成员的重叠性 一个人可以是几个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心理或行为上的相互依赖或互补 互相认同 尤其是社会价值得不到承认时 性格、价值观、兴趣、个人经历、自我认识等相似 工作与生活方式相似 亲朋关系,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作用:归属感、加强沟通、获得心理和社会价值的满足、促进学习和个人发展、舆论作用等 消极作用:对正式群体的抵触、降低工作效率、传播谣言等,如何管理非正式群体,寻求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目标的协调一致 利用非正式群体加强沟通,提高满意度 利用其沟通特点,进行决策 提高对群体成员价值的承认,促进个人发展 对舆论的扩散和疏导作用 通过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纠正其成员的行为,3、群体与团队的区别,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群体(work group)的绩效可能小于或等于每个个人贡献的总和。 即112的效应 而工作团队(work team)则不同,它通过强化团队的目标,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大于个人之和。 即112的效应,群体与团队的区别示意图,团队与群体的联系,在本质上,团队只是群体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群体可能是多个人的松散联盟 而团队则是多个人关注目标、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求同存异、相互信任的紧密联盟 如果一个群体具备了如下特征,就可以将该群体称为团队 有清晰的目标 相互的信任 相关的技能 良好的沟通 一致的承诺 恰当的领导,跨部门的团队,4、群体分析方法,由个体变量/数据汇聚成群体变量/数据 社会测量方法(Sociometry)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如UCNET软件,组织成员社会关系/网络图,A,B,C,D,小团体,结合体,规范性簇,二、群体行为规律,1、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 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人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 指个体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减弱。,人多力量大!,人多未必力量大!,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的机制,群体 情境,社会 促进,社会 懈怠,个人努 力能得 到评估,个人努 力无法 被评估,警觉/评价 焦虑/分心 /冲突,无评价焦 虑/外在性 分心冲突,唤醒状态,放松状态,简单任务 表现较佳,复杂任务 表现较差,简单任务 表现较差,复杂任务 表现较佳,社会懈怠的案例,大酋长要求每一家捐出一壶自己酿得的酒,在大庆典结束的时候大家共享。 于是由几个人抬大桶经过各家,每户都往桶里倒下了自己家酿的酒。 到共享的时候,酋长从大桶中给每人都注满了一大杯酒,但大伙喝的时却发现杯子里的都是清水。,社会懈怠行为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不密切 将个人绩效作为奖励的目标 弱化了群体成功 个人对群体缺乏责任心、团队精神,2、从众现象,从众行为(social conformity)是指群体成员希望自己的行为与群体一致的倾向,即“随大流”。 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 Asch)做了著名的实验,验证了人们从众行为倾向的存在。,被试,Asch实验,从众的例子,例一:人们都知道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不好,但落实到自己(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身上和实际行动中,大都不得不采取应试的策略和行为; 例二:大家都知道巴结上司虚伪,但只要有较多的人如此行为,脱俗的人也不多。,从众的类型,从众的原因,人的社会性 标新立异往往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人们在自己不能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情况下,可能相信大家的观点和行为。 群体的特性 群体规模、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一致性 个体因素 人格、性别、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情境因素 决策任务的模糊性和难度、从众行为的公开性,从众的作用,从众行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利用和把握。 例1: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习风气浓郁、管理规范的好学校,就是假设好学校中,同学和教师的良好的行为使得不思进取的学生不得不努力,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变成好学生。 例2:霍桑工厂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个人的生产数量不能偏离群体水平太远,否则就会受到群体的惩罚。因为这个非正式群体担心,如果有人的表现太好,产量太高,工厂就会制订更高的生产标准,使得员工的工作负荷日益加重,损害工人的利益。,从众的管理,如果组织风气不好,好员工也会受到压力,向大多数人看齐。 比如在劳教所里的人员,由于群体气氛较差,想表现好会受到他人的冷眼和歧视,最终一些人也会让步,学会一些坏行为。 比如在“差”班里“好学生”也容易“学坏”。 由于从众的压力,可以通过塑造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制度、规范(norm)、习惯和文化氛围,引导和规约群体的行为。,3、责任扩散,案例:武汉市公汽司机被打,28个乘客无人援助! 2006年11月7日下午,武汉公交集团二公司司机唐师傅驾驶561路公交车途经长虹桥站时,两男一女3名乘客上车。因该路车是无人售票车,其中一名男子向投币箱上投入10元钱,随后该男子向后上车的乘客收取了6元钱作为找零。唐师傅说,每人票价两块钱,应该再退回两元。男子退回1元钱,当唐师傅要求他再退1元时,这名男子突然冲向唐师傅,“我住武汉市,你凭什么黑(欺负)老子!”说着,这名男子扇了唐师傅多记耳光。中间,有一位车队女调度员试图阻拦,也被打伤。此时,唐师傅站了起来欲报警,又遭到对方殴打阻拦。这一幕均被车上的车载摄像机拍摄下来,根据摄像机的记录,车载监控录像显示,这两男一女下车后,公交车右侧的玻璃先后两次遭到砖头的打砸。当时车上还有另外28名乘客,但均未理会此事,而是在事发后纷纷下车离开。目前司机唐师傅正在家养伤,其头部至今仍有被打出的大包,一根肋骨也被打成骨裂。,案例评析,虽然影响群体援助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居然无人出来报警,这仅仅是举手之劳,让人费解。 文明水平和道德上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 为此,国外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们在群体行为下的帮助行为规律。,美国纽约的吉蒂被杀事件,1964年,在纽约发生的吉蒂被杀事件,在持续35分钟的搏斗中,有38名目击者,却无一人做出有效的反应,包括报警。 一般认为:在场的人越多,个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是观望的人越多,行动的人越少,甚至无人相助。 有学者认为: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因为他人在场可能导致责任扩散旁观者效应。,拉塔奈(B Latane)和达利(J.M. Darley)(1970)的房间冒烟实验,将一些大学生被试带领导实验室,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要求被试填写一张“预备问卷”。 当他们填完两页纸的时候,实验室开始通过墙上的通风孔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 在整个6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房间冒烟实验,这个实验分成三种实验条件: 第一,等待室只有一个被试; 第二,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这三个被试互不相识; 第三,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但其中两个市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他们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即看到烟雾什么也不说。 结果表明:第一种情况下,24个被试有18人(占75%)在2-6分钟内走出实验室,报告发生的烟雾;第二种情况下只有38% 的人报告;第三种情况下,只有10%的人报告。 可见,人多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对事情更加负责,特别是有消极态度的人在场时,情况更加严重。,放烟雾实验(Latane & Darley,1968),旁观者效应,对组织管理的启示,在多个员工完成某一种或类型的工作时,为了保证不出现责任推诿,需要组织制订明确的岗位责任书,明确规定每个岗位中的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在工作中出现人员交接或空白区时,群体成员的相互帮助的责任和权力限制,以保证正常的工作不受到影响。 鼓励利他性的OCB行为,4、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模仿和学习角色责任。 比如通过社会化和学习过程,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护士是好护士,什么样的警察是好警察,什么样的经理是好经理等。 正因为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们学会了许多角色图式或行为规范集。 如果让你想像一个好医生,你就能将专业、救死扶伤、无私等特点赋予医生 如果让你想像一个好教师,有爱心、可靠、耐心、循循善诱、知识丰富、善于表达等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牢房模拟实验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进行了一项牢房模拟实验,地点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他们招募了24个情绪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人格测试正常的大学生来参加实验,每位大学生得到15美元的收入。 这些参加实验的人随机地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一类是“看守”,另一部分人是“罪犯”。 在实验开始前,被分配做“看守”或“罪犯”的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行为差别。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牢房的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牢房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他们除了出来吃饭、锻炼、上厕所、办一些必要的其他事情 外,要日夜呆在牢房里;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可以维持牢房的法律和秩序。,牢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 “罪犯”没有过多长时间就开始承认“看守”的权威地位。 模拟看守也自然很快就进入了权威角色中。 “罪犯”开始调整自己,适应唯命是从的被动地位,他们相信自己低人一等,并无法改变现状。 “看守”则开始下命令,歧视、虐待“罪犯”。 由于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的病态表现,在实验进行了6天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中止了实验,原计划两个星期的模拟实验不得不提前结束。,启示,(1)人们虽然没有从事过一些具体的新职业或新角色,但经过社会化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对这些职业或角色的概念,一旦这种机会出现,人们就会很快地表现出来。 就像没有人在当父母之前真正知道如何当父母、如何爱孩子、如何关心和教育孩子; 但成为父母后,许多父母的行为就开始出现一样,应该说,在真正成为父母之前,通过观察和学习,已经形成了一些父母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启示,(2)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对各职位角色的理解和期待不同;不同的人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同,对角色行为的表现也就不同。 比如同样是医生,有的人能坚守医德,不论患者穷富,尽量一视同仁;而有的人则会像社会上宣传的一样向病人索要红包,视有没有红包、礼物、关系作为治病认真与否的前提。,启示,(3)虽然理解了角色不一定能够按照正确的角色期待行为,但如果连正确的角色期待都没有,很难想象人们能够做出期待的行为。 为此,需要企业制订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并通过组织的媒体、交流活动、表彰大会等,树立楷模形象,主动引导人们的行为。,角色期望: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理论视角,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的差异,员工绩效 工作满意度,惩罚 解雇,5、角色冲突,在组织工作活动中,个人承担的工作复杂,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往往承担着多个角色。 然而,处于不同的角色时,行为规范要求、立场和态度是不一样的,这时候,人们会出现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角色冲突的原因,角色冲突有多种原因 角色行为规范不一致 角色负担过重 例1:在企业中,可能会计希望按照会计守则行事,而企业领导考虑企业的利益,希望违规操作,这时员工就处于角色冲突状况; 例2:有时一个员工可能有几个上司,不同的上司观点不同,也会导致员工的角色冲突,感到无所适从。 例3:为了生存,个人要承担企业的角色;而作为家庭的一员,还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角色,有时也会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比如公司要求出差,而孩子住院需要亲人照顾。,角色冲突问题的解决,分工:需要组织进行很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工作分析,从结构上尽量减少多头领导。 沟通:即使需要多人合作,需要多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后再行动,尽可能避免因为角色冲突所导致的内部矛盾。,6、竞争与合作,合作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思考,竞争有何利弊? 利: 弊: 合作有何利弊? 利: 弊:,囚徒困境:信任与沟通,不告发对方 告发,不告发对方 告发,囚犯甲,囚犯乙,对竞争的认识,竞争是人的天性 只要允许竞争,人们就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潜能,促进效率的极大提高 竞争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以促进组织和个人的潜力释放;但过度竞争又可能伤害组织和个人的利益,案例:公地危机,案例一:在中世纪时期,英国某些地区的农村曾允许人们在公共的草场放牧,结果人们选择的方式是尽可能增加自己牲畜的存栏数,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终牲畜的大量增加很快使草场失去再生能力,后果是大家都不能得到利益。 案例二:我国在鼓励市场竞争时,忽视了竞争中的环境污染成本的监控。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常常将未经过处理的污水、废弃物、垃圾堆放到公共场所,比如河流、公共用地、垃圾掩埋场、空气中,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比如我国舟山渔场滥捕导致黄鱼资源枯竭。,竞争与合作实验,闵茨(Mints)等人1951年进行了一系列经典性研究,证明了竞争愿望的存在。 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瓶口里放几个圆锥体,每个圆锥体有一根细线通到瓶口外面,这个瓶口一次只能拉出一只圆锥体。在瓶子的底部,有一个可与水管相连的细管,用来往瓶子里注水。 由于圆锥体距离注水的水面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给每个人将圆锥体从瓶口拉出预留了足够的时间。实验一开始就往瓶底注水,告诉这些参加实验的人,谁在圆锥体蘸水之前拉出圆锥体,就将获得金钱奖励;谁没有拉出,则要受一点小惩罚。 结果表明:实验一开始,被试就争先恐后地试图最先将自己的圆锥体拉出瓶口,结果大家的圆锥体都堵在瓶口,谁也不能通过,致使大家都遭到了失败。但当被试之间相互配合,比如排序时,就能很快成功。,敏茨(A. Mints)竞争与合作的实验装置,竞争与合作的原因,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方式 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意识,使人们倾向于采用竞争的方式 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一致或冲突 工作特点与员工性格,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奖励方式:个人与集体 信任程度:利益的短期不均衡/长期均衡 沟通:解释和说明 个性因素:合作取向 文化因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如何实现合作式竞争?,? ? ?,案例:高校科研人员的竞争与合作,怪现象一:在现实中,为了简化管理,很少有院系的学科发展计划和目标,更没有让教师们理解和接受目标,结果是:教师根据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按照绩效考核的要求行为。 怪现象二: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高校教师之间没有沟通,同行之间设置了许多壁垒,每个教师担心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技术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学习而最终让自己处于不利境地。 怪现象三:国内一般是导师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合作发表论文,而国外一般是同行与同事之间合作发表论文。 最终,每个人都很迷茫、都在抱怨,但没有人来拯救这些迷茫的人。,群体心理与管理小结,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群体工作绩效 从众:他人的作用与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例子:中国人到美国) 角色理解:规范员工角色和塑造榜样行为 责任扩散:职责清晰 合作与竞争:合作(同船过渡),适度竞争或过度竞争(不合作),三、群体的发展、绩效与凝聚力,1、群体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组成(forming) 群体的领导、权威、目标与制度规范为何? 震荡期(storming) 矛盾冲突与斗争比较严重的阶段 规范期(norming) 找到一个大家都接受的领导和权威,并制定出相互行为约束的纪律 执行任务期(performing)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角色定位,根据群体的规范进行活动,朝向群体共同的目标 中止或解散(adjourning) 随着群体任务的完成,最终群体就到了解散阶段,案例:大学宿舍四年,大一:组建与震荡 大二:震荡与规范化 大三:规范与执行任务 大四:执行任务与解散,讨论,第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第二句话: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 你更赞同哪一句话?为什么?,2、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群体构成(group composition)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群体规模(group size) 群体最有效的规模是由群体成员互动和相互影响的能力决定的 群体规范(group norm) 衡量群体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标准 群体内聚/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指群体成员彼此吸引、愿意留在群体内,以及愿意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凝聚力与组织效率/生产力的关系,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及其结果,-同质性构成 -群体成熟度 -缩小群体规模 -认同群体目标 -互动频率高 -提高群体地位 -提高加入群体的难度 -群体成功 -奖励群体而非个体 -群体绩效考核 -竞争或外部威胁,-异质性构成 -成立期限短 -扩大规模 -群体目标模糊 -互动少 -群体地位低 -加入群体的难度小 -群体失败 -奖励群体成员 -个体绩效考核 -缺乏竞争和威胁,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损害群体凝聚力的因素,高凝聚力的结果 -目标实现 -个人满足 -互动品质提高 -互动数量增加 -群体思维,低凝聚力的结果 -难以实现目标 -解体威胁增加 -互动少 -个人导向 -组织目标承诺低,四、组织中的群体决策,1、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孰优孰劣,有人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也有人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到底如何判断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优劣? 决策的评价标准: 决策的速度:比如非典时期的快速决策 决策的质量:可从决策的正确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考察 ,比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 决策结果的可接受性:即决策的结果是否为大家认可,并变成执行力,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群体决策的利弊,小结: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未必是对立的,有时可以综合使用。 总结决策的规律: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拍板。,2、群体决策的不利心理现象,(1)群体决策风险转移(group shift):即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倾向。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1)风险共担。共担风险等于每个人都没有具体的责任,因此,警觉性相对更差,冒险性更大。 (2)领袖人物的影响。在出现分歧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跟着领袖人物走,而领袖人物进取心强,冒险精神也强。,2、群体决策的不利心理现象,(2)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平均而言群体成员在经过讨论后比讨论之前更倾向于极端的态度。 原因: 过度自信:在群体讨论中,如果个体发现他人与自己的意见一致,可能对自己更加自信,从而导致更极端的意见 劝说性论证鼓励极化:如果强烈支持某一特定立场的成员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意见,那些立场不那么坚定的成员可能倾向于相信这是正确的立场 责任扩散:成员们认为决策是由群体作出的,不需要他们个人对决定和结果负责,结果导致他们接受和支持一个作为个人决策者不会接受的决定,2、群体决策的不利心理现象,(3)群体思维(group think):是一种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群体对意见一致的愿望超过了对各种方案的现实评估 群体思维让群体在无意识间选择了意见一致的方案而非最好的方案 群体思维会让群体在不知不觉的状况下做出愚蠢决策,导致消极的乃至灾难性的后果 比如“文化大革命” 比如皇帝的新装中的情形,只有天真无邪的小孩才敢于说真话,大家都糊涂了,都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群体思维的三个促发因素:高凝聚力;领导者倾心的方案;绝缘于专家意见,如何预防群体思维?,领导法 让每个人成为批判性评估者 无偏见,不要说出偏好 至少指定一名群体成员担任魔鬼辩护人 聘请外部专家对群体进行批评 容忍不同意见 组织法 组建相互独立的群体研究同样的问题 指导管理者和群体领导者预防群体思维 个人法 批判性思考 请可信的外部人士讨论群体方案并向群体报告 过程法 在讨论问题时定期打散群体,以更小的单位进行讨论 花时间研究外部因素 举行“二次机会”会议,在决策前进行思考,3、群体决策的有效方法,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 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 群体成员反复进行“提出-讨论-投票”的循环,直至形成决定,不同群体决策效果的评价,总结,人是群居的动物,管理者永远不要仅仅将人的行为认识停留在个人上:提升对群体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优秀的领导需要终身修炼的课程!,The endthank you,案例:江西国土厅“厅长内讧”引出“三位副厅长落马”,搜狐新闻2010年5月31日: 今年1至4月,江西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李江华、许建斌因受贿分别被判无期和15年,另一落马副厅长陈爱民尚未判决。 三名副厅长去年3月同时落马。随后江西国土系统掀起反腐风暴,一年来已有13名县处级以上官员落马。,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一共设有4名副厅长。2009年3月1日,三名副厅长李江华、许建斌和陈爱民被同时免去副厅长职务,随后被省纪检部门带走调查。该官员介绍,落马的三名副厅长之前均有着光鲜履历,是该省国土系统的“明星官员”。 2000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在全省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时年37岁、任贵溪市(县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李江华,成绩名列前茅。李当年被空降至省国土厅任副厅长,协助厅长分管政策法规、信访、土地利用管理等工作。 “李江华是越级破格提拔的,由副处直接升副厅。”江西国土厅一官员说,37岁的李江华成为正副厅长中最年轻的,“当时看来前途无量”。,另一落马副厅长许建斌,是2004年中组部、团中央组织的第四批赴赣“博士服务团”成员。“许博士”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项目发展处(后更名为项目计划处)副处长,调任上饶市挂职市长助理。 据当地媒体报道,作为国土资源方面专业型人才,博士许建斌是上饶重点引进人才之一。许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多次到国土、铁道部门找项目,为上饶市争取到总投资79亿元的浙赣铁路上饶城区段的北移取直工程项目等。 2007年8月,“为上饶市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的许建斌,被江西省委组织部任命为省国土厅副厅长。分管耕地保护和农民补偿安置工作,协管耕地保护处、土地整理中心、建设用地事务中心、地产总公司等。,“许建斌被上饶市认为是近年来引进的最优秀的人才之一,理论水平很高。”上饶市一名曾与许共过事的官员对记者称,许的落马,非常可惜。 与李、许二人相比,另一落马副厅长陈爱民的仕途,则是“传统”路线。2002年4月,48岁的陈爱民担任贵溪市委书记,成绩突出,至2006年任满,该市在全省县级城市经济实力由中下游一举冲至全省第一。 陈爱民在贵溪任满后,被调任国土厅任副厅长。分管计划财务、规划、新农村建设工作,协管计划财务处、规划处、土地勘测规划院、矿业权交易中心。,江西省国土厅办公室主任肖彦明介绍,该厅有一正四副共5名厅长,正厅长刘积福(今年3月已退休)是2005年由九江市委书记调任的,国土厅未设置过第一副厅长或常务副厅长,排名是根据入职时间先后。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江西国土厅官员介绍,几名厅长相互间有“斗争”。 副厅长李江华入职时间最早,资历最老,很多处级干部都是他提拔的。他以常务副厅长自居,对正厅长刘积福“拥兵自重”。 该官员称,李江华在工作中很“霸道”,说一不二。2005年刘积福出任厅长后,两人一直不和。军人出身的刘积福性格耿直,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与李江华发生争执。 一名跟随刘积福多年的国土厅官员称,李江华几乎插手国土厅每一项事务,身为厅长的刘积福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很是压抑”。,“刘书记脾气比较急,雷厉风行,对下属要求达到严苛的地步,下属哪方面工作没做好,他不会给你面子,会当场骂你,给你难堪,也得罪很多人。”这名官员称,关于刘积福的告状信很多,其中有许多是投诉他在九江市委书记任上时涉嫌非法拆迁和违规征地的事。江西国土厅多名官员称,2009年初,江西省纪委转给刘积福一封关于国土厅的举报材料,材料附带一张光盘,其中有刘积福与人在办公室谈话的影音记录。刘意识到自己办公室被安装了窃听设备,十分愤怒。刘在多个公开场合怒斥,“有人用下三滥的手段,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知情者称,刘在震怒之余,开始调查,并推断认为主导者在国土厅内部。他向纪委反映了“窃听门”,并提请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据陈爱民的一名代理律师讲,“窃听门”的确存在,此事导致刘积福怀疑身边所有人,其中最主要怀疑对象是李江华、许建斌和陈爱民。 “国土厅的这三名副厅长早被省纪委盯上了,”窃听门“只是加速了三人的案发。”江西省政法系统一名官员说。 2009年6月起,李江华、陈爱民、许建斌三人均因涉嫌受贿罪,分别交由新余、景德镇、赣州三地法院审查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