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师德修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308493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师德修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师德修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师德修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师德修养内容提要: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是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途 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一、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养浩 然正气”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修 身立德”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天 人和谐”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自 强不息”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传统美德 师德修养 目标 途径 内容 组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 程师”教师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记事起 这些话就萦绕在一个小女孩耳边,长大后,她像父母一样成为了一 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她即将踏上讲台之前,父亲送了她一句话, 一句让她铭记终生的话“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 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 模范。”这个小女孩就是我。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出自法国著名 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之口。如今,回首十年来的从教之路,回 首十年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我又一次心潮澎 湃。师德修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化为己有、融 入生命的过程。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继承和弘扬传 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一、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养浩然正气”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目标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 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 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不待外求。后人把“浩然之气”理 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 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见 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等,崇尚气节, 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 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 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 大公”等作为价值理想,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所谓“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 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 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 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 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要把我们的学生们培养成如 此有大爱的人,首先 ,我们教师就必须是一个心中有“大爱”、有“浩然正气”的人。记得2008 年汶川地震,在被无数惨痛的画面割得满眼是疼后, 学校老师们带头捐出了自己微薄的薪水,学生们也将自己的零用钱 倾囊捐出,我带着学生将有关的报纸、资料、图片收集整理后,在 学校举办了一次“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的展示活动,整整一个月, 不,整整一个学期,我们班再也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二、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修身立德”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 途径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 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 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 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 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 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 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 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慎独, 出自礼记:“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 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 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 定节操的君子人格。先哲杨雄在法言导行中说:“师者,人之楷模也。”只有 具备有良好情操、美好道德的人才能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才 能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和超越自己。一个好的老师,热爱生活、 自强不息、谦虚谨慎、诲人不倦,对每个学生都倾注热情与希望。 那么,学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会因此变得乐学、爱学,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老师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对学生的影响却是终生的。有一次,我刚踏进教室,看到讲台下撒落的粉笔,就马上捡起 来放好,学生们都默默地看着我。后来,再也没发生类似的事情, 就连不能再写的粉笔头也被学生单独收在纸盒里。由此可见,教师 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大。三、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天人和谐”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 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 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 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 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 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 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 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 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 “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 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的特点。“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其理论基础就是 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人与自然共处在这个宇宙大系统之 中。但是,由于无保留地开发自然,无节制地消费,享受自然物,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高度紧张起来。今日世界已经面临竭泽而 渔的困境,人类盲目地征服自然已经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环境危机、 能源危机等不断涌来,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 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把“天人和谐” 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他们学会与同学、与朋友、与亲人、与师长相处,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宽容与谅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要处理 好自身学习、生活与工作发生的矛盾,使自己能以饱满的精神、充 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把“自强不息”作为提高修养的重要 组成部分。“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下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 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 息。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 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 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如礼记大 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 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 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 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 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 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 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 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 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学校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 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教师更应该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 学习上、生活上,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几年前,我参加大学英语 的自学考试,早读时经常一面跟班,一面狠背单词,学生们都感到 诧异,后来,知道我还在继续进修、苦读英语,他们纷纷表示要向 我学习,不再浪费光阴。那一年,我们班取得了全镇质量检查第二 的好成绩。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为祖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感到骄 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传承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上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 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 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 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 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新时期,我将认真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 思想和科学理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身立教、德识 相长”的职业理想,学习霍懋征老师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 想,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孟二冬老师淡泊名利、 恪守职守和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学习方永刚老师刻苦 钻研、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矢志不移,师德高尚、知行统一的精 神,我将继续发扬“孔韩蔡陶”精神(指孔子、韩愈、蔡元培、陶 行知),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师德修养,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注释: 作者孟子,译者王常则,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第 1 版;第 117 页。 作者杜敏,赵岐 朱熹孟子注释传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04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44 页。 作者梁漱溟,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巴蜀书社, 1988 年 12 月第一版;第 76 页。 作者郑万耕,杨雄及其太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31 页。 作者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 1979 年 6 月第 1 版;第 54 页。 作者王化平,帛书易传研究; 巴蜀书社, 2007 年 11 月第 1 版;第 6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