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双边贸易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6285497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双边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韩双边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韩双边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 国际贸易地理姓名 葛明亚2012/5/30中韩双边贸易摘要:中韩建交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年来, 中韩贸易迅速发展, 其突出 特点是增速快但严重失衡。由于中韩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而产生的比较优势, 中方出现巨 额逆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方贸易逆差增速下降, 贸易失衡关系已开始有所缓和 中韩从正式建交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和平友好的理念已根植两国人民心中。关键词:双边贸易额 中国对韩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双边投资 政治外交关系发展一两国双边贸易的情况与发展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从 1975 年开始,当时主要通过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 间接贸易,贸易规模小。1980 年代后两国贸易渐增,各种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呈现大 规模、多样化趋势。二国 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快速发展。人员互访从 1992 年的13万人上升至 2006年的 480万人;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上升 至 2006 年的 1,343.1 亿元,在国家和地区中韩国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对象,中国成 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其中中国向出口 额 445.3 亿美元,自韩国进口额 897.8 亿美元。 2008 年李明博访华,双方发表联合 声明,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 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一)双边贸易额1-1 我国对中韩贸易额的简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年份总额我出口我进口逆差199250.3( 55.2%)24.1 (10.6%)26.2(144.9%)2.12000345( 37.8%)112.9 ( 44.6%)232. 1 ( 34.7%)119.22001359.1 ( 4.1%)125.2 ( 10.9%)233.9 ( 0.8%)108.72002440.7 ( 22.8%)155 (! 23.8%)285.7 ( 22.2%)130.72003632.3 ( 43.4%)201 ( 29.4%)431.3 ( 51%)230.32004900.7 ( 42.4%)278.2 ( 38.4%)622.5 ( 44.3%)344.320051119.3 ( 24.3%)351.1 ( 26.2%)768.2 ( 23.4%)417.020061343.1 ( 20.0%)445.3 ( 26.8%)897.8 ( 16.9%)392.520071599. 0 ( 19.1%)561.4 ( 26.1%)1037. 6 ( 15.6%)476.220081861.1 ( 16.2%)739.5 ( 31.0%)1121.6 ( 8.1%)382.120091562.3 (-16.0%)536.8 (-27.4%)1025.5 (-8.5%)488.720102071.7 (32.6%)687.7(28.1%)1384 (35%)696.3从上表我国的简易统计中可以看出近两年的进出口贸易状况,我国出口从 2009 年的-27.4%上升至2010 年的28.1%,进口状况从2009年的-8.5%升至 35%,贸易逆 差由 488.7 升至 696.3。但是,根据韩关税厅的统计显示, 2009 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进出口总额)为 1409.5 亿美元。其中韩出口韩出口 867.0 亿美元,同比减少 5.1%,韩进口 542.5 亿 美元,同比减少29.5%。2010 年,中韩贸易额2071.7 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其 中我出口 687.7 亿美元、进口 1384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8.1%和 35%。我逆差 696.3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2.5%。韩是我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 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从我国统计的表格与韩方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韩国与中国在贸易收支上的进 出口额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各自对进出口统计的差别。其中,中韩双方对中国香港 的出口贸易未计入双方贸易是导致上述双方贸易收支平衡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因 素。2011 年,据韩知识经济部发布数据显示,中韩贸易总额为 2139.2 亿美元,同 比增长 13.5%,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 19.77%。其中,韩对华出口 1298.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5.7%,占韩国出口总额的 24.2%;韩自华进口 84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6%,占韩国进口总额的 16.6%。韩对华顺差 45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我继 续保持韩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口对象国以及进口来源国地位。据韩国关税厅今年 2 月 15 日公布1 月进出口动向(确定值)显示,今年 1 月份,中韩进出口总额 166.20 亿美元,占韩进出口总额的 19.6%,同比减少 2.8%, 自 2009 年 10 月(-6.6% )以来 27 个月间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我自韩进口 97.99 亿美元,占韩出口总额的 23.7%,同比减少 2.3%,自 2009 年 8 月(-10.3%)以来 29个月间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对韩出口 68.21 亿美元,占韩进口总额的15.7%,同 比减少3.5%,自2009 年11月(-3.9%)以来26个月间首次出现负增长;我贸易逆 差 29.78 亿美元。分析称,春节假期导致工作日减少是 1 月份中韩贸易额下降的主 要原因。(二)双方贸易严重失衡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韩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也给韩国带来了丰厚的利 益。1992 年以来,韩国在对华贸易中始终处于顺差地位。统计显示,截至 2007 年 6 月末,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累计已达 2394 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进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2007 年,韩国的对华出口总额超过其对 美日两国的出口总额,韩国4800 万人口中,每年有近500 万人次往返于中韩之间, 70 多万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影响,用举足轻重来表述毫不为过。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中韩传统贸易是 中国向韩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如原 材料、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而韩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等增加,但也多以零 部件等为主。这种建立在技术层次差异上的商品结构,使中韩双边贸易本身就存在 不平衡的因素。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的垂直贸易分工结构逐步被打破,开始 朝着水平贸易分工方向发展。这在双方电子产品领域的贸易上表现突出。尽管如此, 中方出口的电子产品附加值较其进口的同类产品仍有一定差距。韩国对中国出口集中于少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工业、重化学工业等技 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大量集中于农产品和轻加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 产品。另外,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也使中国进口韩国产品增加,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 对较低,直接设厂可以绕开贸易壁垒的限制,许多韩资企业将生产和加工过程转移 到中国。据韩国贸易协会 03 年的调查数据表明,韩国许多企业对原材料的进口依 赖度达 40%,而把产品返销到韩国的比率只有 16%左右比如进口出口速度几乎相同 的机电产业,韩国企业将产业的部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而产品返销本国。韩 国产业资源部一份报告称, 2003 年中韩贸易逆差中, 加工贸易和设备投资逆差所占 份额为 57. 4%, 一般贸易引致的逆差占 42. 6%。可以说, 中韩贸易逆差中的大部分 是由于加工贸易和设备投资所导致。还有,韩国政府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则是造成中国贸易逆差的政策性原因。韩 国政府在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贸易措施。主要的进出口管理相关法规有:对外 贸易法、外汇管理法、关税法、金融管理法、出口检验法、出口保险法 和设置出口自由区法;还有41 个特别法规。有关缓解中韩贸易失衡的对策建议: 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和协调; 改善双方贸易结构; 采取促进双方相互投资的政策。二中对韩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国对韩出口的六类大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矿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化工及制品、动植物及制品,占对韩国出口总额的80%,其中贱金 属及制品由原来的第四位升至第二位,纺织原料及制品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2009 年六大类商品对韩出口比 2001 年增长3.4 倍,成为对韩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六大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塑料橡胶及制品、纺织原 料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及制品,占 2001 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 79.4%。 但是自 2003 年起纺织原料及制品已被光学及医疗仪器所取代,成为我从韩国进口 的第二大类商品,化工及制品也由 2001 年的第六位提高到第三位。2009 年中国从 韩国进口的六大类商品比 2001 年增长 4 倍多、占从韩进口的 92.9%,比 2001 年增 加 13.5 个百分点。两国进出口商品的发展变化表明,商品结构进一步从原料型向制成品方面转 化,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方向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已经进入水平分工的新阶 段。三中韩双边投资及经贸合作情况 (一)双边投资情况中韩相互投资增加。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自 2002-2007 年中国已成为韩 国企业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市场,其后也一直在高水平上波动。另据中方统计,到 2009 年末,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2 万多项,金额达344.2 亿美元,韩国也是对中国 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新世纪以来的投资占60%多。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增加 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扩大,韩国企业在扩大 出口加工型投资外,加大了针对中国国内市场销售的投资,所以近来韩国对中国出 口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明显增加。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对韩国投资也有增加,但是由于韩国市场开放度不高,加 之中国企业对韩国了解不够,对韩投资尚处起步阶段。(二)相互经贸合作韩国财阀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开拓亚洲及中国市场获得成功。韩国的对外经贸领 域基本由财阀和大企业集团所垄断,这些企业经营由老板一人说了算,所以决策迅 速、行动快捷,及时进入市场获得商机。日本人惊叹“日本企业每到新市场开拓时, 便会发现韩国企业已经进入那里”。其次,韩国企业根据投资当地的市场特点,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商品,如在 中国主要生产小型车,现代汽车公司 2002 年与北京市合作,生产“北京现代”牌轿车, 已占北京出租车市场的压倒多数,既占了市场又宣传了韩国商品,可谓一举两得。同时,韩国企业为开拓国外市场,努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开发人才。如三 星电子公司,上世界90 年代初制定了培养“地区专家制度”,每年选拔在公司工作3 年以上、副科长级的 200-300 人,把他们派到国外一年,不安排工作,要他们彻底 融入当地社会,熟悉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将来再派到那个国家去工作,使他们成 为与该国进行经贸合作的行家里手。韩国政府则通过建立FTA网络等方式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对于出口依存度高达近50%的韩国来说,只有首先与其他国家建立FTA(自由贸易 协定)关系,才能使企业在经贸合作中确保优势地位,使它们在国际化经营中增长国 际物流、金融合作的技能。新世纪以来,随着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已经进入官产学研究阶段FTA的进展, 双方的经贸合作也将进入新阶段。四迅速发展的中韩经贸(一)中韩经贸发展 在经合组织成员中,除以出口能源带动经济增长的澳大利亚之外,韩国是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韩国经济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特别是向中国出口,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出 口的第一市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韩发展经 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对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和繁荣、稳定也具有积极 意义。韩国经济实现了 V字型回升。金融危机时的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与前季度 相比下降5.1%,但是 2009 年一季度经济便出现正增长,其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2009 年全年韩国经济增长 0.2%。在经合组织成员中,除以出口能源带动经济增长 的澳大利亚之外,韩国是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拉动韩国经济V型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半导体、液晶电视、手机和汽车等的出 口大幅增加, 2009年贸易顺差达创纪录的 410亿美元。韩国主要财阀企业三星 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等的经营业绩均增长,特别是三星电子,2009年的销售 额达创纪录的 1168 亿美元,已经超过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的摩托罗拉,成为世界 IT、家电领域的最大企业。据报道,2010年11月在韩国举行的G20领导人会议上,韩国向与会领导人介绍 了经济发展和克服危机的经验,扩大韩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二)中韩经贸合作的特点 贸易高速增长(参见表格1-1); 韩元持续贬值推动了韩国出口增长。韩国货币韩元2007年曾一度升值到900 韩元兑 1 美元,此后因韩国经常收支恶化和短期债务的急剧增加,韩元开始贬值, 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后,韩元贬值加速, 2009年3月曾贬值到1600韩元兑1 美元。 其后,随着经常收支的改善,韩元汇率趋于稳定。韩元的持续贬值提高了韩国的出口竞争能力,推动了韩国出口大幅增加; 六大类商品占两国贸易的比重高,详细参见“二中对韩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韩国是中国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据韩国方面的统计,自2003年起,中国 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其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2009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达 324.6 亿 美元。而据中国海关统计,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持续增加, 2009 年创迄今为止最高记录的 488.7 亿美元,是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韩国对 中国等出口增加,所以日本媒体称“韩国是经合组织中最早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国家”。 中韩相互投资增加; 韩国财阀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开拓亚洲及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五政治外交关系发展回顾1992年,对中韩两国来说都具有划时代意义。有人形容1992 年堪称中韩关系 的里程碑之年,这种说法并不为过,因为从这一年起,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 系。当时由于受到国际大环境和中韩两国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二战以 后到建交前,中国和韩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错综复杂。自其 1948 年建国后的很 长一段时间,韩国始终执行“对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成为美国国际战略中包围 和遏制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一员。在 1978、1979 年日美分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国际局势出现了巨大变化。 但受朝鲜半岛特殊的政治格局制约,中韩建交的条件仍不成熟。导致了在中国改革 开放之后的 10 余年间,韩国成为东亚各国中唯一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同时也是东亚各国中唯一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两国的交往只能局限在民间范 畴,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深化中韩两国的双边关系提供了广阔的基础, 事实 也是如此,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中国与韩国的民间交往日趋密切。此外,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在尝试最大限度地拓展国际空间。其实,早在 1986 年,邓小 平同志就已表达出与韩国建交的愿望。当年4 月,他说:“中韩发展关系,对我们来 说,还是有需要的。第一,可以做生意,在经济上有好处;第二,可以使韩国割断 同台湾的关系。”1986 年,中国派出阵容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了在韩国首都汉城(今称首尔)举办 的第十届亚洲运动会,并以 94 枚金牌的成绩第一次登上了亚运会金牌榜首位。在 此后两年的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也派团参加。这两次国际级的体育盛会, 松动了多边国际活动中中韩两国的关系。随后,双方代表团的来往逐年增多。两国 在贸易关系方面同样发展迅速。1988 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突破了十亿美元。从各 种不同的角度出发,都预示着中韩建交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 1991 年,国际局势再次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阵营的 先后瓦解,冷战结束。令人欣慰的是,中韩两国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冷战后世界历 史潮流的发展。中国根据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审时度势,逐步调整对朝鲜半岛的外 交政策;与此同时,韩国也积极地推动北方外交。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下, 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扫清了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的障碍。到1992年8月中韩两国外长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韩两国正式建立起了 大使级外交关系。对此,人民日报于次日以“祝贺中国与韩国建交”为题发表社 论,社论指出:中韩关系的建立,不仅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助于朝 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韩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为今后两国在各个 领域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两国经贸关系在现有基础上将会得到进 一步发展,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会不断得到加强。这是中韩两国关系中的一件 大事,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随着两国政府的带动下民间发展也进 入的崭新的阶段,经济往来更加的频繁,民间投资翻倍的增长,各项重要的合作也 迅速发展起来。经过 20 年的发展,双边关系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双方经贸关系获得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两国关系中引人注目的亮点。在建交之初,两国贸易额只有 53 亿美元,十几年来,两国外贸额年均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而且在2003 年两国 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增速更快,到了 2007 年,中韩两国的进出口总额达 到了 1599 亿美元。如今,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和谐相处,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未来两国关系还有更全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韩建交看待中日韩自贸区是着眼未来的战略举措,是三国工商界的期盼。 三国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我们要为早日建成 三国自贸区共同努力。早日完成谈判并建成自贸区,将有利于发挥三国比较优势, 共同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激发东北亚经济发展活力。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该协定共包括27 条和1 个附加议定书,囊括了国际投资协定通常包含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投资定义、适 用范围、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征收、税收、一般例外、争议解决等条款。中日韩三国会根据本国的利益在各个产业的条款设定上进行谈判,这是一个互 相博弈的过程。但是无论如何博弈,建立自贸区都会对各国的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自贸区的建成会冲击发展滞后、竞争力较差的产业,同时又会给那些竞争力强的产 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能利用建立自贸区这一机遇对落后产 业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将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目前,日本急需进行产业转移,韩国急于摆脱狭小国内市场的制约,而中国的 产业升级也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市场。对于三国而言,自贸区 的建立应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总体来说,机遇远大于挑战。国家发改委对外 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培 育中国的自主品牌,打造高附加值产品而非一味强调保护,才是中国应对这些冲击 的根本途径。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发生战争,煤钢协议签署后,德法开始走向和解 与合作,不再为煤钢等资源爆发武装冲突,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日韩自贸 区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加强合作, 缓解矛盾。在谈到东北亚局势时,温家宝指出,当务之急是尽全力防止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 步升级,各方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保持冷静克制和耐心,展示善意,以缓解对 抗,重新走上对话和谈判的正确道路。20 年的发展是两国领导人远见卓识的具体体现,是摆脱国际冷战思维走向对话 与和解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践行对外友好承诺的一个绝佳范本。经过双方共同的努 力,如今,和平友好的理念早已根植于两国人民心中。参考文献:维基百科中韩关系中国经济网-中韩贸易飞速发展 韩对华贸易顺差达2394 亿美元 李拯宇 中商情报网-2012年1月中韩贸易额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韩民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中韩合作-统计数据;中韩建交10周年“十 大经济新闻”;中韩经贸关系简况(2010年1月)中国经济时报-V型回升的韩国经济与迅速发展的中韩经贸师子奇环球网-和平中韩20载当代亚太 2007年第7期经济*区域合作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及问题朴光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