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自由竞争与自然秩序考研专业课真题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617805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自由竞争与自然秩序考研专业课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开大学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自由竞争与自然秩序考研专业课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开大学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自由竞争与自然秩序考研专业课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竞争与自然秩序-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 可是把亚当斯密的著作读过, 就成为造诣高深的经济学家, 就能够懂得: 国家如何富强。 如何生存, ” 普希金,二百多年来,性格孤独的苏格兰人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世界中似乎始终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学科地位提高到了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程度,然而,现代经济学依旧没有摆脱亚当斯密所赋予她的灵魂和气质。现代经济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经常翻翻这位创始人的经典著作,对于启迪思路、摆脱迷津,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性,它似乎是片永不枯竭的经济思想的矿藏。,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约二百年后,在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开始涌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人民生活走向小康和富裕,国家出现空前的繁荣,展露出勃勃的生机。在惊叹市场竞争所创造的奇迹的同时,如果人们静下心来读几页亚当斯密的著作,就会情不自禁地睁大眼睛:这位两个多世纪以前的哲人,多么深刻而细致地阐明了市场机制,多么自信而正确地预言了币场奇迹!,亚当斯密 苏格兰人,生于1723年6月5日,卒于1790年7月17日。享年57岁。 少年时代极其艰苦,与母亲相依为命,终生不娶。,儿时遇险,多亏舅舅为人类挽留经济学巨匠; 童年学习勤奋,记忆力强,喜欢读书; 广泛接触和交往,从贵夫人到煤矿工人,了解商业、走私的故事; 经常到制钉厂看工人干活,丛中得到分工概念,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语言、数学和哲学; 17岁23岁,牛津大学学习; 25岁,任爱丁堡大学讲师,讲授英国文学和道德学,任职达23年; 在爱丁堡期间,支持瓦特在校园建工厂,经常出入工厂,1809年瓦特发明雕刻机,首件雕刻作品是亚当斯密半身像;,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时年36岁; 1764年辞去教授职位,陪贵族游览欧洲,结识魁奈和杜尔格,丰富了思想,酝酿宏伟著作; 1776年,亚当斯密回到故乡,专心写作;一写就是十年。,1776年3月9日,经济学巨著国民收入的性质和原因分析问世,成为经济学奠基之作。,分工、自由竞争和自然秩序,亚当斯密认为: 自然秩序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它不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尽管受到各种干扰,但这种自然秩序完全能排除干扰,为自己开辟坦途。,他以鲜明的笔调写道: “有些有思想的医生,以为人体的健康只能靠食物及运动的正确养生方法来保持,稍有违犯,即将按违犯程度的比例而引起相等程度的疾病。 其实,人体的健康状态,本身就含有一种未被发觉的保卫力量,能在许多方面预防并纠正极不良卫生方法的不良结果。,斯密坚信,在国家内,自然的智慧,例如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人类的愚蠢及不公正的许多恶影响,有着充分的准备来给予纠正,正如在人体内,自然的智慧,能纠正人类的懒惰及无节制的不良结果一样。,国民收入的性质和原因分析的问世,以其经济自由主义的主旋律奏响了英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春天的颂歌,对于巩固资本主义初期发展成果、驱逐封建势力的残余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人们喜欢将这部著作与同年发表的美国独立宣言)相提并论,把它视为一个经济新时代的宣言。,但更为重要的是,斯密的巨著也逐渐传到了公众手中,他说服整整一代人并支配了下一代人。斯密思想在欧洲的迅速传播及其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成为经济思想史上最奇特的现象之一。这支资本主义经济春天的颂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在各文明国家回荡。,一位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指出, “读国民收入的性质和原因分析在某些方 面像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一样他是我们知识遗产的一部 分,对于他,我们怎样感谢也不过分。”,或许,评价它的价值,评价它对学术进步、国家政策、经济繁荣乃至人类根本幸福的影响,是一件太复杂、太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这部著作在历史上的影响是极为广泛深刻的,而且它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但这样一种评价是谨慎和中肯的:亚当斯密的这部巨著是资本主义经济春天的经典颂歌,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最重要时代的永恒纪念碑,是把经济世界无限复杂的现象纳入理性范畴的成功尝试。,1790年7月17日,星期六,一代经济学宗师亚当斯密与世长辞。在他的墓碑上写着: 国民收入的性质和原因分析的作者亚当斯密安眠于此。,经济学之父受到万人景仰!,我 们应带着崇敬的心情学习 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