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介绍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146492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精神病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抗精神病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抗精神病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精神失常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 碍的一类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碍的一类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 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根据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根据 临床用途,分为:抗精神病药、临床用途,分为:抗精神病药、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及抗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及抗 焦虑症药。焦虑症药。1、精神分裂、精神分裂 特点:特点:最常见,发病率最高。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最常见,发病率最高。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分离为主要特征。临床分型:调、精神活动与现实分离为主要特征。临床分型:型:以型:以阳性症状为主,思维障碍、意识模糊、激越、病人出现各种阳性症状为主,思维障碍、意识模糊、激越、病人出现各种妄想、幻觉。妄想、幻觉。型:以阴性症状为主,语言贫乏、情感淡漠、型:以阴性症状为主,语言贫乏、情感淡漠、疏懒、愉快感消失、社会疏隔表现、意志缺乏。疏懒、愉快感消失、社会疏隔表现、意志缺乏。2、躁狂症、躁狂症 3、抑郁症、抑郁症 4、焦虑症、焦虑症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亢进,联想丰富,语言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亢进,联想丰富,语言增多等。治疗以碳酸锂为代表。增多等。治疗以碳酸锂为代表。表现为情绪低落,语言减少,消极厌世,表现为情绪低落,语言减少,消极厌世,甚至企图自杀。治疗以丙米嗪(米帕明)甚至企图自杀。治疗以丙米嗪(米帕明)为代表。为代表。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一、定义一、定义 指对精神活动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主要特点是不指对精神活动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主要特点是不影响意识消失的情况下,能消除病人精神紊乱、幻觉、妄影响意识消失的情况下,能消除病人精神紊乱、幻觉、妄想等,从而达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或是主要用来治疗精神想等,从而达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或是主要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失常的躁狂症状。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失常的躁狂症状。二、分类二、分类 经典: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经典: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新型:二苯二氮卓类、苯丙异恶唑、二苯丁酰哌啶类、其他新型:二苯二氮卓类、苯丙异恶唑、二苯丁酰哌啶类、其他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学说。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学说。1 1、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纹状体通路 2 2、中脑、中脑-边缘系统通路边缘系统通路 3 3、中脑、中脑-皮质通路皮质通路 4 4、结节、结节-漏斗通路漏斗通路主管锥体外系运动功主管锥体外系运动功能,协调肌肉的随意能,协调肌肉的随意运动。运动。与觉醒、记忆、情与觉醒、记忆、情绪、动机行为有关绪、动机行为有关主要参与认知、思想、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感觉、理解和推理。调节垂体内分泌功能,功能调节垂体内分泌功能,功能 障碍时可致障碍时可致生长素及性激素减少,催乳素等增加生长素及性激素减少,催乳素等增加四条多巴胺(四条多巴胺(DADA)神经通路:)神经通路:D1样受体:样受体:D1和和D5;D2样受体:样受体:D2和和D3 D2样受体:样受体:D2、D3和和D4 D2样受体:样受体:D2、D3和和D4 D2受体受体D4吩噻嗪类的构效关系吩噻嗪类的构效关系2.N10上的上的H可被脂肪胺类、哌啶环、哌嗪环取代。可被脂肪胺类、哌啶环、哌嗪环取代。抗精神病作用:哌嗪类抗精神病作用:哌嗪类 脂肪胺类脂肪胺类 哌啶类;哌啶类;镇吐作用:哌嗪类镇吐作用:哌嗪类 脂肪胺类脂肪胺类 哌啶类;哌啶类;锥体外系症状:哌嗪类锥体外系症状:哌嗪类 脂肪胺类脂肪胺类 哌啶类;哌啶类;镇静作用:脂肪胺类镇静作用:脂肪胺类 哌啶类哌啶类哌嗪类哌嗪类;降压作用:脂肪胺类降压作用:脂肪胺类哌啶类哌啶类 哌嗪类哌嗪类;3.侧链为侧链为-C-C-C-N 结构者一般有较强抗精神病作用。结构者一般有较强抗精神病作用。4、C2上氢被吸电子基团取代,上氢被吸电子基团取代,Cl、CF3或或SCH3所取代,效价增强,所取代,效价增强,其中其中CF3 Cl。1.C2上氢和上氢和N10上的上的H被其他基团被其他基团取代,才有抗精神病作用取代,才有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又称冬眠灵氯丙嗪又称冬眠灵 1、体内过程、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3、用途用途 4、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5、禁忌症、禁忌症(1 1)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受剂型、胃内容物影响,同服受剂型、胃内容物影响,同服胆碱胆碱R阻断药可延缓其吸收。阻断药可延缓其吸收。(2 2)高亲脂性,易透过血脑)高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屏障;(3 3)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4 4)主要经肾排泄。)主要经肾排泄。(5 5)不同个体口服同剂量血不同个体口服同剂量血药浓度相差大,故临床用药应药浓度相差大,故临床用药应个体化。个体化。2、药理作用 原理:原理:主要是阻断主要是阻断DADA受体,另外还阻断受体,另外还阻断受体和受体和M M受体受体(1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3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 1)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机理:阻断中脑机理:阻断中脑-边缘及中脑边缘及中脑-皮质皮质通路中突触后的通路中突触后的D D2 2样受体。样受体。(2 2)镇吐作用镇吐作用 强大的镇吐作用。强大的镇吐作用。小剂量小剂量能选择能选择性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性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CTZ)的的D D2 2R R,大剂量大剂量直接抑制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呕吐中枢。(3)影响体温调节)影响体温调节机制: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机制: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它不仅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它不仅能降发热的体温,也能降低正能降发热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常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可降至正常体温以下。化。可降至正常体温以下。(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R R阻断作用阻断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主要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主要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阻断阻断RR,反转,反转ADAD的升压效应。的升压效应。阻断阻断MRMR,产生阿托品样作用(大剂量时可出现,产生阿托品样作用(大剂量时可出现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及尿潴留等)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及尿潴留等)促进催乳素的分泌。(阻断结节促进催乳素的分泌。(阻断结节-漏漏斗系统中的斗系统中的D D2 2R R)3、用途(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 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型精神分裂症(对急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效果好)、躁狂症和其它精神性患者效果好)、躁狂症和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躁动及妄想症状。对病伴有的兴奋、躁动及妄想症状。对型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型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对多种药物和疾病引对多种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有效。(对晕动症逆有效。(对晕动症无效)无效)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使体温下降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使体温下降到正常以下(到正常以下(28-32),用于低温麻醉。,用于低温麻醉。氯丙嗪氯丙嗪+异丙嗪异丙嗪+哌替啶哌替啶组成组成冬眠冬眠合剂,合剂,使机体进入使机体进入“冬眠冬眠”状态。降低状态。降低基础代谢,降低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基础代谢,降低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助于机反应。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助于机体渡过危险期,以赢得抢救时间。体渡过危险期,以赢得抢救时间。用于严重感染、中毒性高热、惊厥、甲用于严重感染、中毒性高热、惊厥、甲状腺危象、妊娠毒血症等辅助治疗。状腺危象、妊娠毒血症等辅助治疗。4、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长期大量服用,最常见)(长期大量服用,最常见)(2)常见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3)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5)惊厥与癫痫)惊厥与癫痫(6)药源性精神异常)药源性精神异常嗜睡、无力、口干、便秘、嗜睡、无力、口干、便秘、视力模糊、鼻塞、心动过速视力模糊、鼻塞、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注射后应卧体位性低血压,注射后应卧床床12h后缓慢起立后缓慢起立帕金森氏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帕金森氏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障碍 以上三种反应是因抑制黑质以上三种反应是因抑制黑质-纹状体纹状体D2R,使多,使多巴胺能神经功能降低,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巴胺能神经功能降低,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TD 可能原因:黑质可能原因:黑质-纹状体纹状体D2R长期阻断,受体长期阻断,受体上调,对多巴胺超敏感。上调,对多巴胺超敏感。可减少药量、停药可减轻或消除。可用中枢可减少药量、停药可减轻或消除。可用中枢抗胆碱药(苯海索)治疗,不能用拟多巴胺药抗胆碱药(苯海索)治疗,不能用拟多巴胺药治疗。治疗。注意预防此症:确定用药的最小有效量和最注意预防此症:确定用药的最小有效量和最短疗程。治疗一年后若需继续用药则应至少每短疗程。治疗一年后若需继续用药则应至少每3 3个月进行一次神经学评价,以便及早发现此症。个月进行一次神经学评价,以便及早发现此症。一旦出现,停药。禁用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的药一旦出现,停药。禁用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的药物。物。氯氮平氯氮平机制:机制:1 1、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和皮层系统的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和皮层系统的D D4 4R R。2 2、阻断、阻断5-HT5-HT2A2A受体受体,协调协调5-HT5-HT与与DADA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特点:特点:1 1、广谱,作用强、见效快,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广谱,作用强、见效快,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2 2、几无锥体外系反应,无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几无锥体外系反应,无内分泌方面不良反应。3 3、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过强的患者,、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过强的患者,也可用于氯丙嗪等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也可用于氯丙嗪等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4 4、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2%1%-2%服用者出现服用者出现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血脂紊乱、血糖升高血脂紊乱、血糖升高奥氮平奥氮平 阻断多巴胺受体和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HT受体受体 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能通路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能通路 锥体外系反应轻锥体外系反应轻 具有抗焦虑作用具有抗焦虑作用 适用于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而又对氯氮平适用于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而又对氯氮平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血脂紊乱、血糖升高;不良反应:血脂紊乱、血糖升高;不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不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喹硫平喹硫平 阻断阻断D1、D2、5-HT2受体受体 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有精神异常的老年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有精神异常的老年患者患者 良好的耐受性,锥体外系反应少,对血糖和血脂的良好的耐受性,锥体外系反应少,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较小。影响较小。利培酮利培酮v阻断阻断D2、5-HT2受体受体v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v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识功能障碍和继发性抑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识功能障碍和继发性抑郁有治疗作用。有治疗作用。v不良反应少。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少。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抗胆碱样作用及镇静作用弱。作用及镇静作用弱。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较小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较小。第二节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抗躁狂抑郁症药 病因病因抑郁症:抑郁症:5-HT缺乏;缺乏;NA、DA功能不足功能不足 cAMP功能降低,功能降低,PI系统功能亢进系统功能亢进躁狂症:躁狂症:5-HT缺乏;缺乏;NA、DA功能亢进功能亢进 cAMP功能亢进,功能亢进,PI系统功能降低系统功能降低抗躁狂症药抗躁狂症药碳酸锂碳酸锂1 1药动学:口服易吸收,但透过血脑屏障慢。主要由药动学:口服易吸收,但透过血脑屏障慢。主要由肾排泄。在近曲小管与钠竞争重吸收。肾排泄。在近曲小管与钠竞争重吸收。2 2机制:机制:(1 1)抑制脑内神经末梢对)抑制脑内神经末梢对NANA、DADA的释放,促进其对的释放,促进其对NANA、DADA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NANA、DADA浓度。浓度。(2 2)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cAMP下降。下降。(3 3)抑制肌醇磷酸酶,抑制)抑制肌醇磷酸酶,抑制IPIP3 3脱磷酸化生成肌醇。脱磷酸化生成肌醇。碳酸锂碳酸锂3适应证:治疗躁狂抑郁症,躁狂状态,对精神分适应证:治疗躁狂抑郁症,躁狂状态,对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狂也有效。裂症的兴奋躁狂也有效。4不良反应: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安全范围较窄。5.中毒解救:对症处置,洗胃和导泻中毒解救:对症处置,洗胃和导泻 钠可促进其排泄,钠可促进其排泄,用药期间应保持钠的摄入量,以减用药期间应保持钠的摄入量,以减少锂盐的蓄积。少锂盐的蓄积。抗抑郁症药抗抑郁症药(一)分类:(一)分类:选择性选择性5-HT5-HT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舍曲林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舍曲林 5-HT5-HT及及NANA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SNRI):(SNRI):文拉法辛文拉法辛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丙米嗪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丙米嗪 5-HT5-HT受体拮抗剂:曲唑酮受体拮抗剂:曲唑酮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MAOI):苯乙肼):苯乙肼 四环类:米安舍林四环类:米安舍林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各型抑郁症、遗尿症、焦虑和恐怖症各型抑郁症、遗尿症、焦虑和恐怖症 三环类:丙米嗪三环类:丙米嗪(米帕明)(米帕明)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C.N.S2、自主神经系统:可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可阻断MR3、血管系统:降血压、抑制心血管反射、血管系统:降血压、抑制心血管反射 奎尼丁样作用奎尼丁样作用 正常人口服出现困倦、头晕、口干、正常人口服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连续用药出现注意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连续用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抑郁症患者用药,情绪提高,精神兴抑郁症患者用药,情绪提高,精神兴奋。但起效慢,连用奋。但起效慢,连用2 23 3周后才见效。周后才见效。其作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可能为抑制NANA和和5-HT5-HT再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取,使突触间隙的NANA增多;阻断增多;阻断突触前膜突触前膜2受体,使受体,使NA 释放增加。释放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