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促进社会要求的内化国家为何要努力促进社会平等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6129465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促进社会要求的内化国家为何要努力促进社会平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努力促进社会要求的内化国家为何要努力促进社会平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努力促进社会要求的内化国家为何要努力促进社会平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努力促进社会要求的内化国家为何要努力促进社会平等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内化教育内容,是取得教育实效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因为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含有主要地位和作用,有必须探讨促进内化实现的路径。本文提出了以下五条路径:主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大力开发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优化社会环境。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路径内化是指大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其它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真正接收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内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步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大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最终表现在大家的行为和行为习惯上,也就是要实现外化。没有外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无法实现。外化又必需以内化为基础和前提,内化是变“社会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外化则是变“我要这么做”为“我正在已经这么做”,外化正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受教育者只有真正认同、接收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标准和规范,并自觉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先导和标尺,也即实现内化,才可能在实际行动中遵从和践行这些社会要求,外化才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努力探索促进内化实现的路径。一、主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育内容、方法、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者,她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大小首先取决于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高低。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所以,提升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主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至关主要。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就必需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必需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素质。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传输给教育对象的社会要求,没有教育者对这些社会要求的深刻认识和良好把握,教育对象的内化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教育者还要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在比较愉悦、舒畅的情境下接收教育内容,为下一步实现内化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识的独立的人,因为其这种对象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但需要真理的力量,有时人格的力量甚至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部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教育对象含有巨大的示范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要使教育内容真正为受教育者认同、接收,教育者就必需持有真诚和一致的态度,即对受教育者要保持真挚和老实的态度,其真实的自我价值观和教育对象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道德训诫的话,只有在教育者有道德权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轻易被接收。教育者应该本身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教育对象往往先接收教育者,然后才接收她们所传授的教育内容,教育者的人格形象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信任度。“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感素养,老师首先就必需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教育者假如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她的言行和传导的教育内容就会像磁石一样,对教育对象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也就更轻易实现。二、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关键表现在:有接收教育的内在需要,能主动认同教育目标,能发明性地认识、了解和吸收教育内容,并能自觉的付诸实际行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能动主体,教育对象的主动参加,对内化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育对象就会失去接收教育的爱好和主动性,教育内容也就无法真正为她们所内化。教育者不能把教育对象看作是“道德容器”、“美德之袋”,向她们强行灌输教育内容。教育者要在充足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个性特征、内在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以教育对象的需要和要求为中心,适时适度调整和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激发她们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发明性,使其自觉自主内化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和客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能显现出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内化目标的主要而有效的路径。任何教育最终必需变成学生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动,其效果才真正得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必需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判定和选择的本事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内化机制的形成。三、大力开发利用隐性教育资源“隐性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经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方法使大家不知不觉地接收教育的资源总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含有内隐性、广泛性、自主性和实践性、易接收性等特点。长久以来,大家过于依靠或偏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隐性资源却因为其本身的特点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显性资源的开放利用经常将教育对象放到被动的位置,带有很大的强制性,教育痕迹显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能动的主体,她们能够而且需要进行自我体验、自我选择。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就轻易引发她们的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教育内容。而隐性资源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育对象自觉自愿的认同,它既强调教育对象选择的自主性,又强调教育对象在品德形成中的实践性,因此更轻易在大家的头脑中引发共鸣,并使大家乐于接收。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对隐性资源的开发。比如,教育者能够把教育内容渗透在交往闲聊、生活中,在一个友好自然的气氛中让教育对象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收教育。德育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教育者经过营造主动向上的政治气氛、百花齐放的学术气氛、健康活泼的文化气氛、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充满环境保护意识的自然环境和融洽互助的人际关系,会使教育对象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自觉自主内化教育内容,从而提升教育效果。四、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和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是促进内化的催化剂。长久以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采取的是以直接灌输为主的方法,重视的是系统的教育和理论的灌输,传授给教育对象既定的、公认的价值和信仰比较多,让教育对象经过多种形式去体验、品味、独立思索的少,这也就影响和制约了内化的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仅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看法、道德标准规范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经过生动、直观、详细的社会感性教育,使其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书本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络和统一起来。依据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对象会把教育内容和现实进行比较对照,使其之前内化的教育内容得到深入强化,同时对新内容会有更深的认识、了解和领会,内化也就得以实现。所以,在进行必须的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接收教育、经受锻炼、锤炼思想,促进其情感体验、思想升华、内化的实现,最终达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标。五、优化社会环境马克思指出:“人发明环境,一样,环境也发明人。”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看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谁全部能够做,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不实用等,这些言论假如泛滥开来,受教育者就会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会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内化的实现。社会上贪污腐败、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事时有发生。伴随世界各国之间的开放、文化交融的扩大,西方部分腐朽思想也充斥着我们的思想文化生活。全部这些现象全部会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当教育内容和社会环境信息发生碰撞时,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选择性和接收程度。通常来说,只有在和社会文化规范不冲突、和社会现实不矛盾的情况下,受教育者才轻易接收教育,内化教育内容。我们在充足重视环境影响的同时,更要学会利用环境和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也即要优化社会环境,发明有利的外部气氛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参考文件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4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5朱志勇.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标准J教育和职业.(36)6刘寒梅,刘任.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21(11)7曹茂春,刘超.中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论坛.2021(2)8许敬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J.燕山大学学报.(6)作者介绍:刘爱香,女,湖南衡阳人,1987-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21级硕士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1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第1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张庆远.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理论和实践M.第7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提议M.第34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第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