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5948924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筑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构筑和谐社会,市建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 加快城化进程,最终建成产出型、宜居性强的花园城市。 一、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在河南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漯河市是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豫中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漯河市经济发展战略中要求:把漯河市建设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即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是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关键);建设全国有影响的食品加工基地(是中心)。建设中心城市要有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目标 :一是具有较高的环境质量,具备健全、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提供良好宽敞的住房、优美的居住环境及完善优质的服务设施。三是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社会化。四是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五是城市管理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管理城市。六是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即实现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活动社会化、城市生产智能化、城市规划综合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城市环境园林化。使城市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乃至决定力、控制力及综合带动力显著提高,形成产出型、宜居型强的城市;建成区域的经济组织中心、信息中心、吸引中心、聚散中心、枢纽与结点;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经济繁荣现代化中心城市。2、构筑中心城市框架在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按照“科学规划、紧凑发展,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继续扩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外围空间。 目前漯河市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43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到2020年,城市建城区达到120平方公里,城市居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市性质:国家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豫中地区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结构为以沙澧河生态发展景观轴线穿嵌的沙北行政居住组团、沙南商业居住组团、双龙教育文化生活组团及铁东生产居住组团四大组团;城市发展方向“向东、向西发展;构筑疏密有致的方格网式内部道路系统;铺设完备的给排水系统;建成集中供热、燃气系统,安全可靠的电信和供电系统;中心市区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宜居城市,形成以国道省道为纵横轴线穿嵌的卫星小城镇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平台网络体系。3、建设生态宜居城市31推进城市化进程,构筑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城市化是重中之重。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把漯河城区建设成为豫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必须扩张城市规模,强化城市建设力度,把城市建设融入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大潮中去。要结合漯河市城镇发展战略建设规划,发展城镇,扩张城市,通过中心城市之发展辐射带动,次中心县城的扩张,四个省级重点镇,十个市级重点镇等城镇的发展,要把更多的农民、城镇富余劳动力吸纳到城市。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到2005年我市中心市区人口要达到50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城市经济发展实力的前列。具体做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协调发展原则。首先是集中社会力量,改造旧城,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购物及居住环境。建设品位高雅、文商并茂的商业街区,新建商业规模达40万平方米,形成区域商品批发零售中心。通过商业的打造,使中心城区环境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全面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牵引功能、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其次是突出重点,三区倔起。沙北区北部2平方公里的新的行政中心淞江新区基础设施已全面竣工,各类建设项目以占据“半壁河山”;铁东区东部3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双汇及银鸽两大上市公司为重点的三期和二期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沙南区南部2.94平方公里开源新区走出了一条都市村庄改造的成功之路。第三是以区划调整为契机,迅速拉大城市框架。通过三区政府新址的建设,通过近23年的努力,使建成区达到60平方公里规模,跨入大城市行列,增加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第四分类指导,众星拱月。小城镇是我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针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化发展条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采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抓好省、市确定的1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使其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的农村区域中心和功能健全、辐射力较强的卫星城镇,合理发展一般乡镇。第五是两化并举,城乡一体。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两化”并举,“双轨”并进。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切实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自由流动,努力走出一条中心城市、县城镇、中心镇、一般乡镇和中心村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态势,共同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3.2构筑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有突出特色的城市环境风貌3.2.1塑造水韵特色漯河,建设魅力沙澧风景轴。为了把沙澧河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水景岸线,进一步突出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是其真正成为漯河城市的发展核心、发展脊梁、发展标志和城市品牌。1997年聘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组成科研专家组,根据沙澧河两岸用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和滨水城市规划设计思路编制了沙澧河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穿过市区近20公里沙澧河两岸规划布局为六大景区,15个主题公园,各大景区及公园通过沙澧河穿嵌,形成城市“绿色项链”。现在中心市区各大主题公园已建成,对两河市区段和堤顶硬化空档部位继续实施绿化和硬化,堤内外布绿与造林相结合,沿河再造3-5个主题公园,疏挖市区段河道,削坡厚堤,拓宽水面,提高亲水性,通过河道治理和综合开发,扩大景观效果,获取综合效益;拆迁改造沙澧河交汇点,在小宋庄和二中处腾地造园,建设广场,设置标志性建筑,营造自然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具有高雅品位的休闲娱乐区,使之成为我市环境建设新的亮点;综合改造市区段沿河村庄和旧城区,沿河50米-70米建筑全部拆除,进行高标准绿化。高规格建设沿河大道,构筑沿河交通体系。沿河布局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公共建筑和住宅。通过综合改造开发,塑造北方水韵漯河城市特色,形成漯河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222以路造景,提高市容观感质量。以松江路、黄河路、人民路、湘江路、金山路、嵩山路、交通路、泰山路、文化路等为基线装饰美化沿线建筑,高标准绿化硬化道路,建设广场,铺植绿地、营造街心花园、设置雕塑和建筑小品。沿街设置大小的广场及开阔地,扩建双汇广场。除商业街区外,严格控制沿街商业门面数量。逐步取消城市地上空间管线,管线全部入地,消除市容“皱纹”。提高户外广告、门头匾牌字号及装修档次。彻底取消占道经营、马路工厂。提高卫生保洁质量。通过逐步治理,带动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2、2、3营造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环境。近几年来一直把为建设中原新绿城做着不懈的努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相继实施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工程、沙澧河风景区建设工程、入市口绿化美化工程、旧城绿化美化工程、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在松江路以北,京广铁路以东,郝家台龙山文化遗址处建设占地千余亩的森林公园,1000亩开源森林公园已建成600亩公园;正在建设近800亩的淞江生态公园;对城市外环线构筑30米50米的绿化防护林带,打造城市绿色“项链”;营造沿河林带,在城市内营造片林。通过营造城市森林,使市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3,绿地绿达到36.3,人均公共绿地14.8平方米。使城市内外绿地相互渗透,构成一个不同功能、各具特色、效益显著、环境优美的有机的生态绿地系统。2002年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2003年获得了河南省人居范例奖, 展示了现代化新绿城的风貌。2、2、4打破传统建筑模式,丰富城市建筑风格和造型。结合人们在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审美情趣和中原滨河城市特点,在充分吸纳和借鉴外地市城市风貌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我市区位特点和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设计出一批平面布局合理、立面造型独特,建筑色彩丰富的精品工程,以众多优秀单体建筑的组合来体现我市整体建筑风格。3.3建成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快捷交通网络3.3.1发达快捷的对外交通体系。漯河现在已经具备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漯河市位于京珠高速与漯平、漯界高速交织点;京广铁路和漯阜、漯平铁路交织点;形成双十字架高速铁路网、公路交通网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107国道。洛界省道、许泌公路、漯双公路、漯叶公路穿城、或沿城郊而过。城市南环、东环、北环、西环全部沟通;且与各高速口相连接。与新郑机场仅需1小时的路程。对外交通设施完备。3.3.2方便完善的内部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内部方便快捷。短短的几年时间,筹措上百亿资金修筑了六纵六横快速城市主干道,构架了六座形态各异过河大桥,打通了四座穿越铁路涵洞和两座上跨铁路大桥。扩展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路展工程。整治旧城的人民路、湘江路、五一路、金山路,衡山路、解放路的破旧路面,沟通海河路、辽河路泰山路、大学路。使内环、外环交通组成城市方格网状交通,使各功能分区联系快捷,各区域沟通便捷。现已初显20年后城市道路骨架网络,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城市新面貌气势。3、4、高标准建设文化、体育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建成了承接国际赛事的体育场馆,分区域建设体育和健身场所,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建成了图书馆和市民广场,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准备建设群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完善社会公益设施;大中专院校蓬勃发展,通过硬件建设,把漯河建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50万伏变电站,形成豫中南电力枢纽;发达的电讯,构筑豫中南电讯枢纽;2004年西气东输到达漯河,使市民用上了洁净的天然气;集中供热的逐步实施,3-5年彻底取消小吨位燃煤锅炉,优化了城市能源及燃料结构。在沙北和沙南预建两座污水处理厂,投资2300万元,建成400亩垃圾处理厂,提高污水及垃圾的处理能力。通过各类设施的建设,促使城市功能全面提升。4、强化措施,保证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快速扎实推进,提前实现小康社会4、1科学及时的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科学描绘蓝图。以区划调整为契机,根据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按照漯河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前5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吸纳国内外发达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邀请知名权威规划部门,借助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规模及发展方向。全方位、高起点搞好城市规划。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办事,真正做到“铁规划、铁手腕、铁心肠”,确保城市规划及各项建设按规划实施。4、2搞好四项改革,力求资金、政策支撑到位。一是改革土地供应政策,建立新的土地供应制度。加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力度,改革当前有各单位协议征用土地为政府授权城建投资公司实行垄断供应。在新区开发建设中,有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一征地,修建配套基础设施,而后向土地使用单位转让。松江新区的建设就采取此种方式成功启动。在旧城区的建设中,有城投公司统一组织拆迁,统一配套设施建设,并将拆迁后形成的建设用地向社会各界拍卖,提高旧城的土地利用率和开发成功率。目前,勤俭街步行街区的建设就是印证了此项政策的正确性。在对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垄断的同时,加强对土地二级市场的监控,确保开发商在买到土地后按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建设,杜绝改变土地用途、转让、倒卖及长期不建现象的发生。二是改革建设方式,促进城市建设社会化。提高城市建设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逐步减少乃至杜绝各单位零星建设,除工厂和具有特定用途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单位办公用房、住宅建设,各单位不得再自行建设,统一进入市场,有开发公司提供。三是改革建设投资体制。克服单靠财政投入搞城建的思想,树立经营城市的思想,盘活城市土地资源,聚拢城建资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受益者负担”的基本经济原则实施有偿使用制度。除城市防灾设施和生态环境设施等完全由政府负责承担外,其余大部分的城市基础设施均实施有偿实施制度。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设施或重要街区、重点部位的隐形商业价值,采取拍卖广告牌位和冠名权等方式,挖掘城市无形资产的商业价值。四是改革城市管理体制。适应城市发展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突出规划龙头地位。加强城市秩序管理,确保在建好城市的基础上管理好城市,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减少业务交叉,明确责任。对城市公用事业管理进行改革,将城市基础设施养护市场化;同时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公司等,共同促使城市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