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15858724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1、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2、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整理中药品种。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寻找新药源。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同名异物:贯众 同物异名:人参 本草记载不详。 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4、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5、 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第二章1、 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 中、下三品分类。2、 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3、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 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4、 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 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5、 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 就的大总结。6、 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 增药物最多的药典。第三章1、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2、 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3、 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4、 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5、 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6、 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7、 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8、 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9、 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10、 个别药材:品名产地品名产地品名产地当归甘肃枳壳江西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枸杞宁夏木瓜安徽宣城白豆蔻柬埔寨黄芩河北乳香、没药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血竭印度尼西亚薄荷江苏狭叶番泻叶印度爪哇白豆蔻泽泻福建尖叶番泻叶埃及丁香坦桑尼亚阿胶山东西洋参美国、加拿大西红花西班牙11、 采收:槐花在花蕾期采收的芦丁含量最高28%;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的甘草甜素最高10.5%。12、 采收原则: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含有毒成分的药材以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13、 植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杜仲、黄柏采用“环状剥皮技术”(环剥)。 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花类:I、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II、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 III、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 果实种子类: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采收幼果(枳实、青皮)。 茎木类:秋季或冬季采收。 全草类:I、植株茂盛时采收(穿心莲、淡竹叶)。 II、花盛开时采收(青蒿、荆芥、香薷)。 III、个别药材有两个采收期(茵陈在春季采收称棉茵陈,在秋季采收称花茵陈。天麻在立冬后采收称冬麻,在清明前采收称春麻)。 藻、菌、地衣类:茯苓在立秋后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时采收。海藻在夏秋二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14、 动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昆虫类:桑螵蛸在深秋至次年3月中旬前采收。斑蝥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土鳖虫在活动期采收。 脊椎动物:鹿茸在5月中旬(二杠茸)至7月下旬(三叉茸)采收。麝香活体取香多在10月份进行。15、 可鲜用的药材:生姜、鲜石斛、鲜芦根、鲜鱼腥草、鲜地黄。16、 药材加工的目的:除杂。加工或修制。降低或除去毒性或刺激性。饮片标准化。利于包装、运输和贮藏。17、 加工的方法:切片:趁鲜切片,利于干燥(大黄、鸡血藤、木瓜)。 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当归、川芎)。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白芍煮至透心;红参蒸至透心)。使药材的酶失活,保留有效成分(天麻蒸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桑螵蛸和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发汗:促使变色;增强气味;减少刺激性;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揉搓:党参、三七、玉竹。干燥的方法:经典法(晒干;阴干;晾干;烘干)。新法(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第四章1、 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2、 地方药品标准:中药材标准;中药炮制规范。3、 精确度:指称量范围为取量值加一位小数5,如取量0.1g,可称量0.06-0.14g之间。如取量2g,可称量1.5-2.5g之间。如取量2.00g时,可称量1.995-2.005g之间。4、 同批药材或饮片包件取样的原则:总件数不足5件:逐件取样。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1000件:按5%比列取样。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如1200件,10005%+2001%=52则按52件取样。贵重药材和饮片: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5、 最终取样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量的3倍。6、 杂质:来源于规定相符,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符有机质的。无机杂质。7、 水分测定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气相色谱法。8、 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10%的稀盐酸)。9、 浸出物测定法:(溶剂包括水、乙醇、乙醚)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冷浸法和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10、 挥发油测定法:甲法:适用于相对密度小于1.0的挥发油(轻油)。乙法:适用于相对密度大于1.0的挥发油(重油:丁香、肉桂、石菖蒲、 川芎)。11、 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指纹图谱鉴定法。12、 性状鉴定法: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13、 原药材性状鉴定法的内容:形状:党参(狮子头)。款冬花(火炬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知母(金包头)。味连(鸡爪黄连)。表面特征:辛夷(毛笔头)。防风(蚯蚓头)。马钱子(钮扣状)。质地:经过蒸或煮经过的药材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天麻、白芍、红参、太子参)。富含淀粉的药材晒干后常显粉性(天花粉、贝母、葛根、山药)。断面特征:特征典型药材特征典型药材菊花心黄芪、甘草、防风车轮纹防己、大血藤朱砂点茅苍术星点大黄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罗盘纹商陆气:特征典型药材特征典型药材强烈蒜样臭气阿魏特异芳香气檀香、麝香羊膻气白鲜皮味:特征典型药材特征典型药材酸乌梅、木瓜甜党参、甘草极苦黄连、黄柏、苦参、穿心莲、龙胆、山豆根、苦甘草毒性川乌、草乌、半夏、附子、天南星、马钱子、斑蝥火试:药材现象麝香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海金沙易点燃,有爆鸣声及闪光。青黛烘烤时出现紫红色烟气。乳香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血竭取粉末置白纸上,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烧测发生呛鼻烟气。海金沙取药材少量,撒于火上,发生轻微爆鸣及明亮火焰。冰片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火焰(含异龙脑的表现)。水试药材现象红花加水浸泡,水液染成金黄色,花不褪色。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加热水浸泡,水液显桃红色。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熊胆粉末投入清水中,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且短时间内不扩散。蛤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系数不低于55。丁香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佳。花冠向上,萼筒部垂直向下。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金黄色,花不褪色。乳香取药材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没药取药材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黄棕色乳状液。海金沙撒入水中浮于水面,加热则逐渐下沉。蟾酥新鲜断面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大小。色泽。14、 饮片性状鉴定的方法:表面:特征典型药材特征典型药材金井玉栏黄芪、板蓝根、桔梗筋脉点牛膝、川牛膝针眼川木通、鸡血藤大小。形状。色泽。质地。折断面。气。味。15、 显微制片方法:横切面或纵切面制片:滴加的试剂(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矿物药厚度约0.03mm。含饮片粉末的中成药显微制片。16、 细胞壁性质的鉴别: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III试液,稍放置或加热,显橘红色至红色。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17、 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别: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棕黄色。菊糖:加10%-萘酚乙醇溶液和硫酸,显紫色并很快溶解。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I、加苏丹III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II、加90%乙醇,脂肪油和树脂不溶解(蓖麻油和 巴豆油除外),挥发油溶解。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草酸钙结晶:I、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II、加硫酸,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并产生气泡。硅质:加硫酸不溶解。18、 显微临时制片常用的封藏试液:蒸馏水和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 水合氯醛试液。19、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鉴定矿物类中药。20、 相对密度:蜂蜜1.349以上。薄荷素油0.8880.908。21、 膨胀度: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3。蛤蟆油膨胀度不低于55。车前子正品一般膨胀度越大,质量越好。22、荧光分析:(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药材现象黄连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部尤为明显。秦皮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芦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在紫外光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板蓝根水煎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浙贝母粉末在紫外光灯下显绿色荧光。麦冬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浅蓝色荧光。白芷粉末加乙醚冷浸后置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羌活薄层色谱法试验时在紫外光灯下先蓝色荧光斑点。土大黄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黄丝郁金切面在紫外光灯(254nm)下切面中心有亮黄色荧光,边缘呈蓝色或浅蓝色环钩藤横切面片在紫外光灯下外皮显浓紫褐色,切面显蓝色。大青叶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苏木粉末加水放置4h后滤液橘红色在紫外光灯下显黄绿色荧光。加氢氧化钠后滤液变猩红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色荧光。再加盐酸后滤液变橙色在紫外光灯下又显黄绿色荧光。24、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25、 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26、 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27、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28、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29、 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30、微量升华:药材现象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斑蝥升华物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蟊素),加碱液溶解,加酸液又析出结晶。何首乌粉末升华物为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胡黄连粉末升华物为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加三氯甲烷溶解。大青叶粉末升华物为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牡丹皮升华物为长柱状、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加三氯化铁醇溶液显暗紫色。薄荷取叶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的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31、 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32、 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33、 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34、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35、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36、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37、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主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76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的中药分析。38、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3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于中药中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最常用方法。4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用液相色谱-质谱联仪分析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有毒成分进行了限量分析。41、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和2010版一部中,水蛭采用了生物效价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42、内源性有害物质:指中药本身所含有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王国已取消含肾毒素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入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而细辛曾全草入药,但地上部分也含马兜铃酸,则恢复到以根及根茎入药。43、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残留的农药。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等。44、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有铅、镉、汞、铜等;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45、有害元素指砷盐;用古蔡法或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银法检测。46、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阿胶含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含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含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含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含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47、农药的种类:有机氯农药:DDT(滴滴涕)、BHC(六六六)和PCNB(五氯硝基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名字含“菊酯”二字。有机磷农药:除去以上两类以外均是。48、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桃仁和陈皮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g。49、酸败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规定数值苦杏仁过氧化值不得过0.11。郁李仁酸值不得过10.0,羰基值不得过3.0,过氧化值不得过0.050。薄荷素油酸值不得过1.5。5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检查白术的色度。51、含叶量检查: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规定数值穿心莲含叶量不得少于30%。薄荷含叶量不得少于30%。广藿香含叶量不得少于20%。第五章一、双子叶植物药1、 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异常构造: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筋脉点(牛膝、川牛膝);罗盘纹(商陆)。韧皮部维管束:云锦纹(何首乌)。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黄芩、秦艽)。2、狗脊: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根茎。性状鉴别:切面近边缘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3、绵马贯众: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根茎和叶柄残基。成分:间苯三酚、绵马精。性状鉴别:呈长倒卵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个,环列。显微鉴别:取叶柄残基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剂盐酸,镜检间隙 腺毛显红色。4、细辛:来源: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辽细辛);华细辛根和根茎。成分: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黄樟醚。性状鉴别:根细味辛。5、大黄: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药用大黄(南大黄)根及 根茎。采收时忌用铁器(大黄、蟾酥)。性状鉴别: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的不规则片状。除尽外皮者表面显黄 棕色或红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 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显微鉴别: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髓部宽广,形成层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 钙簇晶。成分:游离型蒽醌(抗菌);结合型蒽醌(泻下);鞣质类(收敛)。 芦荟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荧光分析:正品在紫外光灯下显棕红色荧光,所有伪品都显蓝紫色荧光。6、何首乌:来源:蓼科何首乌块根成分:二苯乙烯苷化合物;蒽醌类衍生物;卵磷脂;鞣质;铁及锌。性状鉴别: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显微鉴别: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含量测定: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游离蒽醌。伪品:蓼科翼蓼(红药子)、毛脉蓼(朱砂七)。归属蓼科的中药:何首乌、虎杖、大黄、青黛、蓼大青叶。均色偏黄。均味苦涩。成分均后蒽醌类衍生物、鞣质。显微鉴别中均有草酸钙簇晶及异常构造。均有微量升华和遇碱显红的特性。7、牛膝:(四大怀药之怀牛膝)来源:苋科牛膝根。成分: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显微鉴别: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轮。草酸钙砂晶。区别:牛膝筋脉点2-4轮,川牛膝筋脉点3-8轮较牛膝多。归属苋科的中药:牛膝、川牛膝。8、川乌:来源:毛茛科乌头母根(栽培品)。成分:生物碱类(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锥形。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形成层类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列,呈V形排列。安全性检测:制川乌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区别:川牛膝:切断面有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异常构造)。9、附子:来源: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栽培品)。采收加工:6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摘取子根习称泥附子(鲜品,不入药)。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水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晾干,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称盐附子。盐附子在煮透心后,除去外皮,纵切呈0.3cm的片,漂洗后再次蒸透晒干,称白附片。盐附子煮透心后,带皮纵切成0.5cm的厚片,漂洗后染成浓茶色,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干燥,称黑顺片。成分:生物碱(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乌头胺 次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次乌头胺 新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新乌头胺 去甲乌药碱、氯化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有强心作用。性状鉴别:呈圆锥形。被盐霜。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称钉角)。 横切面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味咸而麻,刺舌。10、白芍:毛茛科芍药根(栽培品)。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置沸水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成分:单萜苷类(芍药苷)。性状鉴别:呈圆柱形。表面光洁。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显微鉴别:草酸钙簇晶。11、 黄连:来源:毛茛科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根茎(栽培品)。成分:生物碱类:小檗碱(其含量以栽培6年者最高)。 黄连碱和表小檗碱为黄连的特征性成分。鉴别比较:品名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味连多分枝。形如鸡爪。过桥较短。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碎步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雅连多单枝。弯曲如蚕。过桥较长。皮层、中柱鞘和髓部均有石细胞。其余味连。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如蝎尾。过桥最短。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归属毛茛科的中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川木通。黄连含量测定:成分名称含量标准小檗碱不得少于5.5%表小檗碱不得少于0.80%黄连碱不得少于1.6%巴马汀不得少于1.5%12、防己:来源:防己科粉防己根。成分:异喹啉生物碱类: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 乙素)、防己诺林碱。作用: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降压、扩冠脉、 抗肿瘤等作用。总碱有肌松作用(为汉肌松的原料)。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柱形(形如猪大肠)。断面(车轮纹)有排列较稀疏的 放射状纹理。含量测定: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总量不得少于1.6%,饮片不得少于1.4%。13、 延胡索(元胡):(浙八味之一)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块茎。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延胡索乙素有镇痛、镇静作用。14、 板蓝根:来源:十字花科菘蓝根。成分:生物碱类:靛蓝、靛玉红。性状鉴别:表面灰黄色。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 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区别:南板蓝根:爵床科马蓝根及根茎。薄壁细胞中含有钟乳体(板蓝 根没有)。15、 葛根:(习称野葛)来源:豆科野葛根。成分:黄酮类(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性状鉴别:纤维性强。粉性足。含量测定:葛根素不得少于2.4%。区别:粉葛:豆科甘葛藤根。葛根素不得少于0.30%。16、 甘草:来源:豆科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根及根茎。成分:三萜皂苷类:甘草甜素(甘草酸,可水解成18-次甘草酸和二分子 葡萄糖醛酸)。性状鉴别: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有裂隙显“菊 花心”。味甜而特殊。显微鉴别:韧皮部和木部有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含量测定:甘草苷不得少于1.0%;甘草酸不得少于2.0%。17、 黄芪:来源:豆科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根。成分:皂苷类、黄酮类。性状鉴别:豆腥味。菊花心。区别:红芪:豆科多序岩黄芪根。18、 人参:来源:五加科人参根及根茎。栽培品为园参。人工播种在山野自然生长的称为“林下山参”,习称“籽海”。采收加工:去掉支根,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适用于园参);不除去支根 的则称为“全须生晒参”(用于林下山参)。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 的称为“冻干参”或“活性参”。成分:皂苷类(两类三组):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人参二醇、人参三醇)。 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人参皂苷R0)。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为人参的 主要有效部位。性状鉴别:主根(雁脖芦)呈纺锤形或圆柱形。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 横纹(铁线纹)。须根上有明细的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根茎 (芦头)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断面形成 层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放射道及放射状裂隙。香 气特异,味微苦、甘。芦头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显微鉴别:韧皮部有树脂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区别:红参:人参的蒸制品。表面半透明,红棕色。断面平坦,角质样。归属豆科的中药: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红芪、苏木、鸡血藤、降香、合欢皮、广金钱草、番泻叶、槐花、决明子、补骨脂、沙苑子、儿茶。19、西洋参:来源:五加科西洋参根(栽培品)。成分:人参皂苷类(西洋参皂苷L1、拟人参皂苷F11)。性状鉴别:表面有细密浅纵皱纹。参味浓而持久。20、 三七:来源:五加科三七根及根茎。采收加工:7月开花前采称“春七”,11月结果后采称“冬七”。主根习称“三 七头子”;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成分:皂苷类。氨基酸类,含田七氨酸(三七素),为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是 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性状鉴别:主根: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顶端有茎痕, 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木部分离。“瘤状疙 瘩头,铜皮铁骨身,皮木易分离,气味类人参。”显微鉴别:横断面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含量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量不得少于5.0%。五加科的特点:规属五加科的中药:人参、三七、西洋参、通草。主根常呈纺锤形。气味:气微,有参味。均含草酸钙簇晶。均有树脂道。均含人参皂苷。21、白芷:来源:伞形科白芷、杭白芷根。产地:按产地分有禹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挥发油。性状鉴别:呈长圆锥形。表面有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断面显 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白芷头圆身圆心纹圆,皮孔样突起散乱。杭白芷头方身方心纹方,皮孔样突四纵行。22、来源:伞形科当归根。采收加工:主产于甘肃岷县。以烟火慢慢熏干。成分:挥发油。有机酸。性状鉴别:根头(归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根茎痕及叶鞘的残基。主根 (归身)。支根(归尾)。当归质柔韧;断面有棕色点状分泌腔(散 有棕色油点);有浓郁的香气;韧皮部有油室既油管;韧皮薄壁细 胞呈纺锤形。质量鉴别: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用。23、 川芎:来源:伞形科川芎根茎。成分:挥发油。生物碱(川芎嗪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用于治 疗冠心病、心绞痛)。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 痕。断面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 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气浓香特异。显微鉴别:形成层成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当归多角形或类圆形,大 多单列或排成V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24、 防风:来源:伞形科防风根。习称关防风。采收加工:已抽花茎的植株其根老质硬,称公防风,质次不能入药。性状鉴别: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毛状残存叶基。25、 柴胡:来源: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根。成分:柴胡皂苷。性状既显微鉴别比较:北柴胡根头下部有分枝。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气微香。皮层散有油管及裂隙。形成层成环。南柴胡根头下部多不分枝。表面红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皮层油管多而大。区别:大叶柴胡:伞形科。有毒,不可作柴胡使用。伞形科共同特点:独活、白芷、当归、羌活、川芎、藳本、柴胡、北沙参、小茴香、防风、蛇床子、前胡表面不光滑,多有皮孔样突起或瘤状突起。多有油室、油点或油管等分泌腔。均含挥发油,气味特殊而强烈。除川芎外均不含草酸钙晶体。26、龙胆:来源: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合称龙胆);滇龙胆(习称坚 龙胆)根及根茎。性状鉴别:根茎下端生多数细长的根。质脆,易吸湿变软。27、 紫草:来源:紫草科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根。成分:萘酚类色素(母核为紫草素)能抗菌、抗炎、抗血癌、促进伤口愈合。性状鉴别:软紫草:表面紫红色,皮部疏松,常10余层重叠。质松软。 内蒙紫草:根头部略粗大。显微鉴别:软紫草: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内蒙紫草:薄壁细胞较多,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28、 丹参:来源:唇形科丹参根及根茎。川丹参。成分:脂溶性菲醌色素类化合物(丹参酮I、IIA、IIIB;隐丹参酮)。 菲醌类成分能抗菌、抗炎、治疗冠心病。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成分。 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酸A、B、C)。 酚酸类成分能治疗冠心病和抗氧化。性状鉴别: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导管束黄 白色,呈放射状排列。29、 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根。采收加工:晒至半干,撞去粗皮,晒干。成分:黄酮类。性状鉴别:断面黄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称枯芩。显微鉴别: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部纤维多分布于内侧。枯芩有木质部 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的异常构造(称木间木栓)。归属唇形科的中药:丹参、黄芩、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30、玄参:来源:玄参科玄参根。采收加工:加工过程需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发汗”加工后药材内部变乌黑的成分。性状鉴别:形似羊角。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以条粗、坚实、断面乌黑 者为佳。显微鉴别:石细胞内含深色核状物。31、 地黄:四大怀药之怀地黄。来源:玄参科地黄块根。采收加工:鲜用者称“鲜地黄”。鲜地黄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 块,称生地黄。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主要活性成分,是使地黄变黑的成分。性状鉴别:鲜地黄表面浅红黄色。有横长皮孔。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味微甜。粗壮、色红黄者为佳。生地黄不规则团块。表面棕黑色,极皱缩。质较软而韧。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味微甜。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者为佳。熟地黄表面乌黑,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味甜。显微鉴别:薄壁细胞内含类圆形核状物。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或橙红色油滴 状物。具缘纹孔导管及网纹导管。归属玄参科的中药:玄参、地黄、胡黄连。32、党参:来源: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根。采收加工:晒至半干,反复揉搓34次。成分:菊糖。性状鉴别: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狮头)。根头下有环状横纹。 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油头)。质稍硬或略带韧性。 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菊花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党参条形不分家,狮子盼头螺纹身,皮松肉紧质柔润,气香味甜嚼化渣。显微鉴别:皮部窄。韧皮部宽广。石细胞呈方形。有乳管、菊糖。归属桔梗科的中药:党参、南沙参、桔梗。33、白术:来源:菊科白术根茎。采收加工:烘干者为烘术。晒干者为晒术。成分:挥发油。性状鉴别:不规则肥厚团块。烘术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术断面 角质样。显微鉴别:大型油室。草酸钙针晶。菊糖。归属菊科的中药:木香、云木香、白术、苍术、紫菀、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青蒿、牛蒡子、艾叶、蒲公英、大蓟、鹤虱。34、虎杖:来源:蓼科虎杖根及根茎。成分:蒽醌类化合物。二苯乙烯类化合物。35、 商陆:来源:商陆科商陆、垂序商陆根。久嚼麻舌。性状鉴别:横切片的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36、 银柴胡:砂眼。珍珠盘。37、 太子参:烫制品。断面呈角质样。38、 威灵仙:来源:毛茛科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根及根茎。39、 草乌:来源:毛茛科北草乌块根。40、 赤芍:来源:毛茛科芍药、川赤芍根。(多为野生品)。性状鉴别: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无角质样。质量评价:以粗壮、断面粉白色、粉性大(糟皮粉渣)为佳。41、 升麻:毛茛科。42、 北豆根:防己科。43、 地榆:来源:蔷薇科地榆、长叶地榆(绵地榆)根。成分:鞣质。42、 苦参:来源:豆科苦参根。性状鉴别: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味极苦。显微鉴别: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43、 山豆根:豆科。有豆腥气,味极苦。44、 白薇:葡萄科。45、 羌活:来源:伞形科羌活、宽叶羌活根及根茎。性状鉴别:羌活(蚕羌、竹节羌)。 宽叶羌活(条羌、大头羌)。46、 前胡:来源:伞形科白花前胡根。区别:紫花前胡:伞形科紫花前胡根。47、 藳本:伞形科藳本、辽藁本根及根茎。48、 秦艽:龙胆科秦艽、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麻花艽)、小秦艽根。49、 白前:萝藦科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根及根茎。50、 白薇:萝藦科白薇、蔓生白薇根及根茎。归属萝藦科的中药:白前、白薇、香加皮。51、 巴戟天:来源:茜草科巴戟天根。性状鉴别: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归属茜草科的中药:巴戟天、茜草、栀子。52、 天花粉:来源:葫芦科栝楼、双边栝楼根。成分:蛋白质(天花粉蛋白,适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恶性葡萄胎和绒癌。有 抗艾滋的活性。) 多糖类(栝楼多糖,有降血糖作用。)性状鉴别:富粉性。显微鉴别:薄壁细胞内有黄色小孔,可见条形黄色筋脉。53、 桔梗:来源:桔梗科桔梗根。采收加工:按产地分北桔梗、南桔梗。性状鉴别:有芦头、芦碗、金井玉栏。显微鉴别:菊糖。乳管。54、木香:来源:菊科木香根。性状鉴别:形如枯骨。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有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 特异。显微鉴别:菊糖。木纤维多成束。多见网纹导管。油室。区别:川木香:呈圆柱形(铁杆木香)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槽子木香)。 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油头)。55、 苍术:来源:菊科茅苍术、北苍术根茎。成分:挥发油。性状鉴别:茅苍术:断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朱砂点),暴露稍久 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起霜)。气香特异。 北苍术:朱砂点少。无起霜现象。香气较淡。56、 紫菀:菊科。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57、 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块茎。又称荆三棱。二、 单子叶植物药1、泽泻:来源:泽泻科泽泻块茎。性状鉴别:表面有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瘤状芽痕。断面黄白色, 粉性,有多数气孔。显微鉴别:外皮多除去,残留的皮层通气组织,有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 甚大。2、 半夏: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块茎。成分:原儿茶酚为半夏的辛辣刺激性物质。性状鉴别: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 点状根痕。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显微鉴别;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饮片:按炮制方法分(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有麻舌感觉的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商陆、徐长卿、天南星、半夏。3、石菖蒲:来源:天南星科石菖蒲根茎。成分:挥发油(重油)。性状鉴别:表面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鳞毛 状的叶基残余。断面可见棕色油细胞。显微鉴别:晶纤维。分泌细胞。归属天南星科的中药:天南星、半夏、石菖蒲。4、川贝母:来源: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鳞茎。采收加工:按来源分松贝(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青贝(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炉贝(梭砂贝母)。性状鉴别:松贝表面类白色。鳞叶2瓣,大小悬殊,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怀中抱月)。顶端闭合(闭口子)。底部平,可坐立者为佳(观音坐莲)。富粉性。青贝表面白色或黄白色。鳞叶2瓣大小相近(观音合掌)。顶端开口。底部不如松贝平。炉贝表面有黄棕色斑块(虎皮斑)。鳞叶大小相近,形似马牙(马牙贝)。顶端开口。整体呈长圆锥形,基部歪斜,不能坐立。显微鉴别:淀粉粒。伪品:草贝母:百合科丽江山慈菇鳞茎。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可抗癌。 土贝母:葫芦科土贝母块茎。断面角质样。5、 浙贝母:来源:百合科浙贝母鳞茎。采收加工:按采收品大小规格分大贝、珠贝。性状鉴别:大贝直径3.5cm以上,又称元宝贝。均用煅贝壳粉末拌过。珠贝直径3.5cm以下。6、 麦冬:来源:百合科麦冬块根。(浙八味之一)性状鉴别:植株有总状花序。药材呈纺锤形,半透明。具纵细纹,中央有细 小木心。成分:皂苷。显微鉴别: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有石细胞。7、 知母:来源:百合科知母根茎。采收加工:原条晒干品称毛知母。鲜品剥皮晒干称知母肉(光知母)。性状鉴别:金包头。归属百合科的中药:知母、麦冬、天冬、土茯苓、重楼、玉竹、黄精、浙贝母、川贝母、龙血竭。8、山药:(四大怀药之怀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根茎。采收加工:连皮晒干者为毛山药。晒干打光者为光山药。性状鉴别:毛山药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粉性。光山药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粉性足。显微鉴别:淀粉粒。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的中药:天冬、麦冬、山药、半夏、天麻。9、 莪术:来源:姜科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温莪术)主根茎。成分:挥发油。色素。性状鉴别:蓬莪术断面呈黄绿色或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广西莪术断面黄棕色。温莪术断面黄褐色,气香浓郁。10、姜黄:来源:姜科姜黄主根茎及侧根茎。成分:姜黄素。挥发油。性状鉴别:圆形姜黄(主根茎。又称蝉肚姜黄)。 长形姜黄(侧根茎)。11、 郁金:来源:姜科温郁金、姜黄(黄丝郁金)、蓬莪术、广西莪术块根。采收加工:除了温郁金及黄丝郁金(姜黄)外,按性状不同分桂郁金、绿丝 郁金。成分:姜黄素(可保肝降脂,又作食用色素)。挥发油。原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温郁金)姜黄根茎主根茎入药莪术主、侧根经入药姜黄块根块根入药郁金 绿丝郁金、桂郁金、 温郁金、 黄丝郁金莪术、姜黄、郁金共同点:均来源于姜科,入药品种有交叉,但入药部位有差异。显微特征均含油细胞、色素细胞。成分均有挥发油及姜黄素。归属姜科的中药:莪术、姜黄、郁金、益智、豆蔻、草果、砂仁。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12、天麻:来源:兰科天麻块茎。采收加工:清明前采收者为春麻。立冬后采收者为冬麻。须洗净、蒸透心后 低温干燥。成分:天麻苷(天麻素)。天麻苷元。性状鉴别:呈长椭圆形,扁而弯曲。一端有红棕色的干枯芽孢(残留叶基,称鹦哥嘴或红小辫)。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的圆脐形疤痕(肚脐眼)。表面有点状痕点环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气特异,马尿气。显微鉴别:薄壁细胞含多糖类团块状物,遇碘显暗棕色。 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归属兰科的中药:天麻、白及、石斛。13、黄精:来源:百合科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根茎。采收加工:按药材形状不同分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14、 玉竹:百合科玉竹根茎。15、 重楼:百合科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根茎。16、 土茯苓:百合科光叶菝葜qi根茎。17、 天冬:百合科天冬块根。切面呈角质样(经蒸或煮加工)。18、 白及:兰科白及块茎。以“根”部位入药:(均为单子叶植物)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川乌、附子、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以“根茎”部位入药:狗脊、绵马贯众、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以“根及根茎”部位入药:(均为单子叶植物)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人参、三七、羌活、藳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菀。以“块根”部位入药: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以“块茎”部位入药:(均为单子叶植物)白及、天麻、半夏、天南星、泽泻、三棱(双子叶)。以“鳞茎”部位入药:(均为单子叶植物)川贝母、浙贝母。第六章1、 木类中药:指药用部位以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分的药材,通 称木材;分为边材和心材。2、 以心材入药的品种:檀香、沉香、降香、苏木。3、 茎类中药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4、 木类中药异常构造:具有木间韧皮部,(如沉香)。具有异常构造的中药:大黄、何首乌、黄芩、商陆、牛膝、川牛膝、鸡血藤、沉香。5、木类中药的三个切面: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6、木通:来源: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藤茎。成分: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区别:川木通: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藤茎。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 纵向凹沟及棱线。伪品:关木通: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藤茎。含马兜铃酸成分,有肾毒性。归属木通科的中药:木通、大血藤。7、 沉香:来源:瑞香科白木香含树脂的心材。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块状。有刀痕,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 纹。断面刺状。燃烧时有油(树脂)渗出,并有浓烟,粉末呈淡 棕色。有特殊香气。显微鉴别:薄壁细胞含树脂状物及丝状物菌丝。有异常构造木间韧皮部。草 酸钙柱晶。8、 钩藤:来源: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采收加工:晒干或蒸后晒干。成分:生物碱(钩藤碱、异钩藤碱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9、 大血藤:来源:木通科大血藤藤茎。成分:鞣质。游离蒽醌类化合物。性状鉴别: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 射状排列。以“藤茎”部位入药:木通、鸡血藤、大血藤。10、苏木:来源:豆科苏木心材。成分:巴西苏木素(氧化)巴西苏木色素(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性状鉴别:表面黄红色,具刀削痕,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断面可见带 亮星(为巴西苏木素的结晶物)的髓部。11、鸡血藤:来源:豆科密花豆藤茎。性状鉴别:斜切片。切面韧皮部有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 间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显微鉴别:草酸钙方晶。晶纤维。 (异常构造)韧皮部与木质部相同排列成数轮。12、 通草:来源:五加科通脱木茎髓。性状鉴别:呈圆柱形。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方通为见方的片状物,表面白色微有光泽。通丝为细长碎纸片状。13、 降香:来源:豆科降香檀心材。性状鉴别:入水下沉。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第七章1、 皮类中药:以木本植物的茎、根、枝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入药。2、 皮类中药的形状:平坦状: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杜仲、黄柏)。弯曲状:I、槽状或半管状(企边桂)。II、管状或筒状(牡丹皮)。III、单卷 状(肉桂)。IV、双卷筒状(厚朴)。V复卷筒状(锡兰桂皮)。 VI、反曲状(石榴树皮)。3、 皮类中药的折断面:平坦状: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而无石细胞群或纤维束的批,折断面较平坦, 无显著的突起物(牡丹皮)。颗粒状:组织中富有石细胞群的批,折断面常呈颗粒状突起(肉桂)。纤维状:组织结构中纤维束和薄壁细胞组织成环带状间隔排列,折断时形 成明显的层片状(苦楝皮、黄柏)。其他:I、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 部(厚朴)。II、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杜仲)。III、折断时有 粉尘出现,皮的组织较疏松含较多的淀粉(白鲜皮、桑白皮)。4、 皮类中药的气、味:特殊香气,味苦(香加皮)。肉桂味甜而辛辣,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