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5824447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1、以下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瀛(yng)洲霹(p)雳万壑(h)扁(pin)舟B剡(shn)溪荆杞(q)涕(t)泗潦(lio)倒C倡(chng)女钿(din)头怆(chung)然逶迤(y)D神妪(y)隈(wi)映扪参(sn)鱼凫(f)2、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前途迷惘的样子)B淮水江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城上凹凸形的矮墙)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惆怅失意的样子)D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之人)4、李白的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通过奇特的构思来表现,诗中构思出一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极富浪漫色彩。B主要是通过丑恶的现实与光明的梦幻进行鲜明对比来表现的。C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D主要通过它的形式的灵活多姿、不拘一格、句型多变、节奏缓急有度等方面来表现的。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登高是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漂泊、老病孤愁之感。B登岳阳楼写于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C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并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D“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沿用古题,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6、对白居易的琵琶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悲剧的原因是“年长色衰”,这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具有代表性。B写诗中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末的“青衫湿”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C“东船西舫悄无言”一句,写船上的人都沉浸在琵琶女回肠荡气的演奏之中,受到深刻的感染。D诗人把琵琶女的三次演奏组合在一首诗中,将情、景、事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动人的画面。7、对石头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石头城险要的形势,“故国”指石头城,暗示出对历史人事的评价:“六朝统治者利用地形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谓煞费心机。”B次句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移情于物,写得潮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C后两句中的“淮水”指淮河,“女墙”指高墙,“旧时月”“还过女墙”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D后两句在艺术上曾借鉴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句,只是含意更加深远浑厚了。8、对锦瑟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是故意埋怨锦瑟,你为什和平白无故有这么多弦呢?然后写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心中充满愉悦之感。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C第三联作者又使用了两个典故,借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泪珠”的传说,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D全诗渗透了诗人清凉落寞之感,饱含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深深遗憾。9、“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员职位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10、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耶娘妻子走相送B闻舟中夜洋琵琶者C虎鼓瑟兮鸾回车D艰难苦恨繁霜鬓11、将以下的作者、作品、诗句做正确排列。作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王维高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孟浩然作品:A梦游天姥吟留别B兵车行C蜀道难D锦瑟E石头城F登高G旅夜书怀H燕歌行I过故人庄J终南山K李凭箜篌引L登幽州台歌M登岳阳楼N雁门太守行诗句: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e.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f.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g.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h.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i.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j.分野中峰变,阴晴从壑殊。k.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l.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m.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n.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12、按要求填空。李白,字,号 ;杜甫,字 ,号 ;白居易,字,号;李商隐,字 ,号 。“王孟”指与;“高岑”指与 ;“小李杜”指与;“元白”指 与 。古代诗又称 ,包括古诗、辞和赋、 。近体诗又称,包括和。律诗共 句,分联,其中联与联要求对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