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5709358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105大、106大和107大各次全会均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推动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剂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1项重要任务作了具体部署。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点的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兼顾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有益于减缓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和1系列社会问题,有益于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 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有益于增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整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动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1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渐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整体城市化的组成部份。不言而喻,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其重要推动气力。 (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有益于增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趋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范围小、布局分散,大部份散布在农村,不但难以管理,而且没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太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份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公道活动和资源的最好配置,增进乡镇企业上范围、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点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延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计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范围经营,有益于转变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3)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但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一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证明依托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产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降落趋势。在这类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增进乡镇企业特别是第3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范围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1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取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装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行利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益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4)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增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1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增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但可以通过增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资基础,而且也能够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2、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比世界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成效也很显著,不但在增进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方面获得了令众人注视的成绩,而且在增进居民的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也获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苏醒地看到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缺少可延续性发展计划、小城镇发展定位不准等问题。 (1)农村小城镇建设缺少宏观计划,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发展可延续性不强。目前我国城市计划仍局限在*市,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基本处于缺少计划的无序状态,带有很大的随便性,布局零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交错散布,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城镇的水、电、煤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布局、施工不能有效的统1,存在重复布局、施工的现象,不但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施工期间的灰尘、噪声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城镇景观。还有1些地方领导为突出政绩,对城镇发展缺少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1届班子1套政策,乃至1个领导1个令,使小城镇建设处于低效重复中,半截子工程众多。这不但给城镇管理带来不便,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2)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范围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建成区范围小、土地的要素容积率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不能构成范围效益的问题,造成小堀镇的发展腹地太小,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据“2008第4届世界城市论坛”相干资料,2007年底,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建制镇20000个,城镇人口到达5.9亿,城镇化水平为44.9,与1990年18.96的水平相比,已是1个很大的奔腾,但与已超过50的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还有1定差距;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达90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3)农村小城镇发展缺少科学定位。1些小城镇在发展与建设进程中,不斟酌本身条件和周边环境,1味追逐国外城市、国内*市及1些条件很好的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模式,盲目寻求发展高技术、高投资的大项目,不愿发展那些合适农村小城镇本身发展与建设的中等技术项目,盲目提升城市的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建设和发展好小城镇,反而造成资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严重浪费。 3、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缄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水平,是实现城乡兼顾发展的关节点。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口向城镇集中和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建设与发展好小城镇。 (1)以可延续发展理念作为城镇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指点思想。城镇计划与布局的科学公道与否,直接决定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政府决策时要对城镇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城镇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掌控小城镇的计划与布局,调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粗放经营、生态恶化、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等问题,兼顾城乡调和发展,引导调控资源的公道利用。应把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计划布局自觉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计划以内,弄好计划,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计划先行理念。 (2)努力创造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我国城市范围小,城镇化水平低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有现行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自由迁移遭到严格限制,就业制度的束缚,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等。针对这些缘由,应积极创造有益于农村城市化的政策环境:如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对农民变更身份的限制,取消没必要要的行政命令对劳动力活动的人为干扰;创造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与城乡居民逐渐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等。同时,还应建立有益于农村缄镇化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转移就业能力和进堀适应能力,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而且应尽快建立和构成城乡统1的劳动力市场,增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 (3)对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工业化为主,适用性技术为主,吸收劳动力为主。提高1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的发挥。现阶段,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应把加速工业化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工业,增强小缄镇经济实力,以工业化带动和增进城镇化。小城镇的工业发展由于受本身条件的束缚,不能盲目寻求那种范围大、投入多、技术高的大项目,而应结合本身经济、能源、交通、地理等环境来进行功能定位,走合适本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沿海1些小堀镇和国外的发展实例也证明了其实不是每个地区都合适发展高新技术,即便对那些有条件引入1些高新技术项目的城市,也不能摒弃中等适用性技术,由于中等适用性技术有很多优点,如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有益于吸收失业劳动力,其产品市场广阔,且投入本钱小,风险低,回报率高且快。 (4)不宜盲目提升产业结构,而应调剂产业结构。小城镇应大力发展新型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第3产业。特别要大力发展餐饮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令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解决“3农”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国民经济延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站在可延续发展战略高度去计划和发展小城镇,努力创造加快城镇化水平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工业化和调剂产业结构作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努力解决我国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建设与发展好我国的小城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