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517931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教学设计 申欣鑫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一篮球运动教学价值和意义篮球运动是校园运动中比较普及的项目,有着较强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学生参与率较高。通过本单元行进间曲线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行进间的控球能力和空间判断能力。在掌握篮球运动中原地的运、传、接、投的基本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行进中运球、传接球、投篮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篮球运动和比赛奠定基础。在基本技术动作练习的基础上穿插体能练习,能提高学生速度、弹跳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很好地发展了学生上下肢协调发力能力,与身体的本体感觉及空中控制平衡能力奠定体育中考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信、敢于展示自我的心理品质及团结、互助、互信的良好意志品质。掌握本单元篮球基本技术,能为篮球战术配合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初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运动与体能练习单元第1课时,主教材为行进间曲线运球。八年级所学行进间曲线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比赛与游戏中运用最多的行进间篮球技术,其学习内容是在小学阶段及七年级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其中行进间曲线运球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球性及控球能力,从学时安排上讲,有前期的“行进间直线运球”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球性与控球能力,为曲线运球奠定基础,循序渐进诱导学生学会如何在行进间过程中掌控自己的重心变换,做到球随人动,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能为以后学习篮球突破、配合对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的篮球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能,由于爱好和生理等因素,造成学生之间的篮球技能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难易适度。学生现在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波动大,这就需要老师教学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行进间运球时除了要加强学生的球性练习以外,也要增强学生的攻防意识。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是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应试教育”下难免存在“准备选项的常练,不想选的丢一边”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讲,难免会对球类技术掌握生疏。所以在结合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展开针对难点的针对性练习,循序渐进根据课题,分步骤强化技术,最后设置不同运动课程,体现分层教学。四、 教学目标1、 了解运球时人与球位置的关系重要性,知道曲线运球时压肩对行进速度的影响。2、 通过练习85%以上的学生能够将球的落地点在运球手的侧前方,并且学会利用重心的转换(压肩)来提高运球的速度,提升控球能力。3、 在成功过程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五、 教学重难点本课依据八年级学生的技能体能实际情况以及教材技术结构特点,确立本课的重难点:重点:球的落点、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难点:重心的转换(压肩)六、课前准备 场地器材:一体机(或白板),音响设备一套,篮球40个,短绳32根,呼啦圈8个,练习场地布置好七、预计课的运动负荷 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60%左右,强度指数1.4左右。体 育 与 健 康 实 践 课 教 案教学对象:水平四 八年级 班级: 人数: 40 执教者: 申欣鑫 时间: 篮球与体能5-1学习内容 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 体能课课练 :1分钟跳短绳重 点 球的落点、人与球的位置关系难 点 重心的转换(内侧压肩)学习目标1、了解运球时人与球位置的关系重要性,知道曲线运球时压肩对行进速度的影响。2、通过练习85%以上能够将球的落地点在运球手的侧前方,并且学会利用重心的转换(压肩)来提高运球的速度,提升控球能力。3、在成功过程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法指导学生活动组织要求与预想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2检查服装、 安排见习生3.课堂导入,宣布本课内容1提示常规要求,师生问 好;2安排见习生,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练习;3设置情境,引出话题;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提出教学目标及要求。1注意力集中,快、静、齐列队;2明确本课内容,建立信心和信念学好本课内容;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入课的状态。 1热身一、集中注意力练习二、热身活动1、慢跑(并对裂队跑)2、 热身操(音乐跟随)1.精讲集中注意力练习方法;2.口令指挥练习。练习中语言提示,并及时观察队伍行进情况,做好调动;1、告知要求与线路2、组织学生做练习1、播放音乐2、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热身操3、口头提醒动作幅度大1.知道路线及口令下达时所完成的动作要求;2.在老师指挥下,能动性进 行集中注意力练习;1、明确要求和跑步路线2、队伍保持统一、整齐,精神面貌好,听清口令,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慢跑、脚步。1、站到位置上,等待老师放音乐2、要求;大胆尝试3、幅度放大,准备活动做开。四列横队 3-54-5圈110”130316中中阶段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融入压肩、和滑步于热身操中,为后续教学铺垫。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法指导学生活动组织要求与预想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 基本部分一、球性练习1、 多种方式的拨球2、 复习原地运球3、 复习行进间直线运球(急停、急起)二、 新授行进间曲线运球1.诱导学习A.辅助练习“画圆圈”B. 辅助练习“隔离带”(视学生情况)2. 巩固练习A.消极防守1V1(1人滑步、1人运球)B.行进间绕“8”字1.讲解示范2.与学生同做,语言提示学生手控制球3.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4.与学生互动1引导练习。引言:每位同学都沿着你面前的圈来试一下行进间运球,看看我们是否能速度跟直线运球一样快?2引导互动;诱导学生观察远:行进间曲线运球的动作,强调重心(压肩);3组织学生集体辅助练习:用短绳做“笔”,沿着地上的虚线运球。4组织学生用绳做地线,将绳子围成一个圈,进行行进间曲线运球(人在内,球在外)5.组织小组集体练习自主练习1.讲解模拟“一对一”的方法并示范。目地:有了防守人之后让其增加攻守感觉,更加贴近比赛。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依次进行练习,口头提醒肩膀内倒,靠到防守人,增加对抗感,保护球。3.请学生做示范4.组织学生变换练习场地,讲解并示范练习方法5.允许学生本节课做“8”字运球时不换手,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6.请学生做示范1.认真看老师的动作,可以跟着模仿。2.积极练习,找到手指控球的感觉3.努力将球控制在手上,不失误4.听清口令,积极参与练习。1.布置好场地(虚线圆圈),试试还能否按照正常速度推进?2.课堂互动:练习中出现什么困难了?预设:能够行进间曲线运球,但重心在中间,未向内倾斜,“圈”绕的大;3 看示范,知道行进间直线运球与行进间曲线运球的同异点,建立动作表象。同:球运在身体的侧前方。异:重心的变化。预设:能够内侧手画圈,但运球的外侧手将球运在体前,阻碍自己前行。4. 知道人与球的位置关系,自主将球运在体侧部分。5.自主练习,敢于尝试。1.明确规则,知道在运球过程中如何进行防守。2.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进攻时知道重心的转换,抬头不看球,内侧手保护球,消极防守。积极参与并注意安全!3.教学反馈4.知道把球运在身体的侧前方,在相应的时候转换自己的重心。预设:可以完成行进间“8”字运球,但不会换手。5.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是否换手变向运球(外侧手)。6.教学反馈。散点练习若干13-5次3-5若干若干2201-1301-13045小小中中中上中上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法指导学生活动组织要求与预想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基本部分3.分层与拓展1.激发学生练习热情,迎接不同的挑战;2.讲解练习场地布置方法及练习方法(如右图);关注练习进程,巡回指导;3.组织个别展示和阶段评价;4.师生互动,挑战。1.布置场地、观察练习方法;2.按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练习。3.敢于尝试不同的挑战,乐于反复练习取得成功;4.敢于展示; 小组轮换进行3中阶段目标: 行进间曲线运球由“小圈”感受重心的转换,逐渐加入模拟实战,最后拉长练习距离体验不同角度,重心变换的不同。消极防守让学生逐步结合实战,形成初步对抗的概念;分层与拓展中的对抗,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将技术运用到实战。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竞争意识。课课练:1分钟跳绳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组进行跳绳PK。A:较等边站在篮球场2条边线上,面向场地内侧;B:面对A,距离其约2米位置,站在场地内为其数数;教师统一发口令“开始”计时1分钟。1分钟计时到后,B上报个数,到达180(及以上)记“2分”,到达165-179记“1分”。交换角色。累计得分高的组获胜。(获胜同学课后奖励)2组轮换2大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小结与评价3.师生告别4.收还器材1随教师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活动2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做自评和互评,作小结3.有责任心收还器材。1准备音乐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语言引导恢复身心。2引导学生作客观,合理的评价,作好小结。3师生告别散点 四列横队13小预 计 效 果场地器材一体机(或白板),音响设备一套,篮球40个,短绳32根,呼啦圈8个,地标帖若干技能技术生理指标练习密度60%左右课后小结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强度指数1.4左右心理指标愉悦度愉悦兴奋度中协作性好互动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