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14033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全国卷)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 FeCl3溶液,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 _; _; _。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设计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实验步骤的设计应注意下以几点:遵循对照性原则,为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需要加酶实验组与无催化剂的实验形成对照;为验证酶具有高效性,需要加酶实验组与加无机催化剂的实验形成对照,故应设置3组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变化的量,即催化剂的不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不同组别的实验中,试剂应加相同的量;应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不同实验组,同一步骤具有相同的操作。,(2)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再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将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由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答案:(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1.为了认识酶作用特性,以3%过氧化氧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解析】选C。第3组实验说明,酶在常温下发挥作用,故酶有温和性。第4组实验说明,酶变性后就失活。第2、3组实验对照,说明酶有高效性。,2.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正确的处理是( ) A.为防止肝脏研磨液被杂菌污染,对其要进行高温处理 B.为加快反应速率,需要对滴加FeCl3的试管加热处理 C.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共用一个吸管 D.研磨液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结构,因此用切碎的肝脏组织效果最佳,【解析】选C。高温使酶失去活性,故不能高温处理肝脏研磨液。本实验Fe3+的催化效应,为排除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故B错误。为使肝脏组织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释放出来,必须对肝脏组织进行研磨,故D错误。为防止过氧化氢酶与Fe3+相互影响,不能共用一个吸管滴加这两种试剂。,3.如表所示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设计相关内容。请回答:,(1)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等反应条件,因变量是产生气泡的多少(或H202分解反应的速率)。对照组是_,实验组是_(填试管编号)。 (2)比较l号和2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_。比较3号和4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_。 (3)某同学按照表中方法做了这个实验,结果试管3和试管4的现象刚好相反,他的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_。,【解析】(1)表中1、2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温度,1、3、4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催化剂及催化剂的种类。1号试管是对照组,2、3、4号试管是实验组。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可知,加热可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比较3号和4号试管可知,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3)若肝脏研磨液不新鲜,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或丧失,可使试管4中产生气泡量减少。,答案:(1)温度、FeCl3、肝脏研磨液 试管1 试管2、试管3和试管4 (2)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 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酶具有高效性) (3)肝脏研磨液不新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