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论.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50714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成员: 李月飞 201213316 马博文 201213304 许明明 201213311 秦晖 201213324 郭建军 201213325,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摘要:, 为克服单纯人工调水的局限,满足现代黄河水调工作的需要,建立了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 以防凌、防断流以及“公平分水”为模型控制目标,以黄河干流骨干水库为调节器,及时跟踪、掌握水调系统控制流量、引水流量、水库泄量、水位等状态参数,调节水库泄流、调整引水计划。 (注:以上红色字体为关键词。),主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 下游河道断流情况频繁发生,对流域水量进行统一分配调度势 在必行。本文从流域系统出发,将黄河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应用自校正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建立了水量调度自校正控制模型。,引言:,自校正控制系统是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一类,其特点是被控对象进行在线辨识,然后用过程参数估计值和事先规定的性能指标,在线地综合出调节器的控制参数,并根据此控制参数产生的控制作用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经过多次的辨识和综合调节参数,使系统的性能指标渐近地趋于最优。,主要内容:,模型设计:,模型设计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基本思路; 子系统划分; 基本参数; 控制目标; 调节器及被控对象参数设计。,模型设计:, 基本思路,图1 水库河段自校正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模型设计:,将流域系统概化成若干个可调系统单元的串联,每个可调系统单元由被控制对象(河道)和调节器(骨干水库、引水口门)组成,通过在线辨识系统状态参量,按一定规律校正水库运行参数以及各引水口引水流量,使流域系统能够按照控制指标进行水量的分配调度。,模型设计:, 子系统划分 根据自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将黄河流域龙羊峡至利津的河段按骨干水库划分为5个可调节系统。如图(a)(b)所示。整个系统按不同水文特性,可概括为河段、来水、引水、退水、水库、控制断面6类共计60个节点。,模型设计:,(a)调度节点示意图,模型设计:,(b)子系统划分示意图,模型设计:, 基本参数 目前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只限于对非汛期黄河干流水量进行调度,调度时段为每年11月初至翌年6月末,共计8个月。根据调度工作的要求,模型计算时间取1旬(约10d)。,模型设计:, 控制目标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目标可概括为 : 1)满足黄河防凌安全要求。 2)满足黄河干流不断流要求,同时保证一定的生态基流。 3)根据来水情况,做到“公平分水”,即丰增枯减 。,模型设计:, 调节器及被控对象参数设计 1)被控对象参数设计 2)调节器参数设计,主要内容:,模型算例:,为初步验证模型, 按实际调度流程当年黄河干流水量进行了调度,并将模型调度结果(以下图中简称模型算例)与当年实际调度结果(以下图中简称实际水调,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局提供)进行了比较。,模型算例:, 控制断面流量过程,图3 利津断面非汛期月均流量对照图,模型算例:,如图表明,模型调度下利津断面流量不低于当年最小控制流量(50m3/s),与实际调度结果相比,模型结算结果平均偏差为1.05 。,模型算例:,图4 小浪底水库非汛期月均下泄流量对照图,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模型调度下小浪底水库各月下泄流量基本符合下游防凌、灌溉的实际情况,与实际调度结果平均偏差2.77 。,模型算例:,图5 干流各省区非汛期耗水量对照图,模型算例:,经分析,平均偏差为4.40 %。其中宁夏、内蒙耗水偏差较大的原因在于黄河宁蒙河段(下河沿至石嘴山段)存在的退水问题,对于退水量的计算目前尚无好的办法,只能按经验选取退水比例加以估算,导致了耗水量出现偏差。,模型算例:,图6 甘肃省非汛期月耗水过程对照图,模型算例:,经分析,实际调水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分水过程线与国务院指标下的过程线发生偏离。,主要内容:,结论:, 黄河流域水量调度过程是一个“轨迹跟踪、滚动修正”的适时调度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系统在线辨识来水信息、引水信息等参数的更新,通过调节骨干水库泄流、重新分配余留调度期内的引水过程,使系统趋向防凌、防断流、公平分水的期望目标。 以自校正控制模型为基础开发的黄河干流水量调度方案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黄河水量调度中心水调系统平台上投入运行。,第一部分,资料的查找,由许明明和郭建军同学共同完成; 第二部分,论文的整理,由秦晖和马博文同学共同完成; 第三部分,论文ppt的整理及演讲,由李月飞同学完成。,分工情况:,完成时间:2015-06-18,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